在頭條號做自媒體的這段時間整整2兩個星期了,這段時間,同期加入的小夥伴紛紛拿到10萬+、50萬+、甚至是600萬+爆款認證,而閱讀量一直不高的我非常好奇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這段時間我也在研究怎樣才能拿到爆款認證。
縱觀那些爆款認證,他們大多數能成為爆款都是因為抓住了熱點,抓住熱點,等於抓住了流量,閱讀量、點評和轉發量自然也會爆。但是每天熱點那麼多,我們不可能每個熱點都追的,而且也不是每個熱點都會爆的,這非常需要我們作為創作者對熱點的敏感度以及分析能力。
確定寫一個熱點之前,先要問自己這個熱點是不是普遍大眾會關注的,關注的時長是不是持久性強的,延伸性是否廣,如果都不是,那麼這個熱點就沒有必要追了。我一開始以為只要是熱點都會爆,所以我都會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容易寫成文的熱點,結果閱讀量都是非常慘澹。後來我把同期夥伴的爆款微頭條拿來分析一遍,才發現我陷入了一個誤區:「熱點」即「爆點」。
經過分析,我發現他們的爆款微頭條都是關注的人多,是大多數人感興趣的話題,有些話題調動人的情緒非常強,貼近圍觀者的生活。所以我在選熱點的時候不再是盲目的,而是把熱點逐個看一遍,分析哪個熱點能夠爆,然後我再選其中一個來寫。
每個熱點都有它的時效性,人的關注力是有限的。如果能在熱點還是熱的時候就能出文,能成為爆款的可能性非常強,而你錯過了熱點的時效性,再寫出微頭條,這一條微頭條基本就涼涼了。同期有個小夥伴寫了一條關於浙江推出4.5天彈性工作制度的微頭條,幾個小時,就成為爆款,因為這個熱點時效性強,十二小時就有50萬+閱讀量。
我看著這個熱點時效性還很強,還能跟著追一追,於是我也著手寫了這個熱點,可惜閱讀量只有5000多,與那位夥伴的爆款相差了100倍的閱讀量。
經過這一次,我深刻意識到爆點能爆,但不是時時刻刻都能爆,這需要我們抓住最佳時間,快速成文,才有機會出爆款。
持續更新,必須堅持更新,不管你多忙,只要你確定你會長期在今日頭條發展你自媒體事業,那麼就要保持你的活躍度。剛開始我覺得持續更新沒有必要,所以有兩天忙著幹其他事,沒有發微頭條,第三天再發微頭條,閱讀量普遍在4000-5000,而之前的閱讀量大多破萬,這才讓我意識到持續更新的重要性。之後的幾天,我都持續更新,後面的幾條微頭條的閱讀量也慢慢恢復到1萬這樣的水平。我想如果我沒有持續更新,即使抓到了爆款,後臺也不會給我太多推薦量。
寫到最後,給自己加油鼓勵一下:所有的成功都不是毫無原因的。既然選擇了在自媒體發展,那麼就要認真對待,不忘初心,向優秀的人學習,持續在職場領域深耕,也希望能如願拿到圖文原創和問答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