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長期的
第三個詞:「長期的」,相反相成,「長期的」另外一面是「一時的」。
「長期的」這個詞,首先要求我們在更長的時間裡選擇最佳出擊時機,因此我們要關注更長的變化趨勢,其次是掌握競爭節奏,第三是遵從事物發展的規律。中文和英文的表達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共同點:花(spend)時間和花(spend)金錢,是同一個詞:花。在商業競爭中,時間和金錢也一樣重要,也是最重要的競爭要素。但是,對於時間的價值,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理解。有的人終日努力,卻沒有考慮趨勢的變化,實際上浪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在物競天擇的世界裡,有些勝利者看起來是幸運兒,其實是弄潮兒。
在自然現象中,我們常說「溫水煮青蛙」,就是很多事物短期內的變化不大,長期卻會產生質變。青蛙看到的只是短期的,煮溫水的一方(競爭對手)確實在用一個聰明的戰略。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是謀臣朱升給朱元璋的「九字三訓」。事實上,這九個字高度概括了朱元璋起兵以來的主要戰略,在元末各路梟雄競爭的年代,朱元璋被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夾擊在中間,卻最終勝出,可以說「九字三訓」是關鍵。人們常說,目光遠大,其實說的就是一個人從全局、長期考慮問題的眼界。商業領域同樣如此,有些競爭者的眼睛裡只有「一時的」,沒有「長期的」,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戰略,只有從長期的角度考慮變化趨勢,才能找到最佳競爭路徑,才能少走彎路,不僅要從全局考慮,還要從長期考慮。否則,只考慮「一時的」,就會陷入一個又一個「一時的」困境之中。
有段時間看三國,不禁感慨三國群雄逐鹿,各領風騷,天下卻終歸司馬懿。三國爭霸,蜀漢和曹魏最有可能奪取天下,可年老的劉備眼睛裡只有「一時」,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奪取天下,公園221年7月大舉伐吳,蜀漢因此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可能,曹魏一統江山只是時間問題。縱觀三國,也只有曹操和司馬懿遵從天道,不急一時,三國英雄雖多,最終也只有司馬懿在競爭戰略上有資格一統天下。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是一個過程,有著必然的趨勢,「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也有著相應的節奏。《鬼谷子·持樞》中說:「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就是告訴我們要掌握節奏,抓住「樞紐」,利用趨勢和規律。
實際上,趨勢、節奏和路徑,本身就是戰略。早年曾經有一個重慶的老火鍋品牌,通過正確的競爭策略很快成為重慶本土老火鍋領導品牌。當時從戰略節奏上,他們應該「調兵遣將入東北」,也就是去鄭州跟巴奴火鍋去競爭,在外線贏得「重慶本土毛肚火鍋領導品牌」的認知,然後緊跟著「千裡挺進大別山」,打響北京火鍋攻堅戰。可惜,這家老火鍋品牌雖然擁有正確的戰略定位,卻失去了最佳的競爭節奏和戰略路徑,在新疆、廣東、湖北等地浪費了大量資源和精力,逐漸失去了全局爭勝的可能性。
競爭的另一面,就是在利於自己的時空裡壓制對手,並非一時之爭,而是在長期的趨勢裡尋求關鍵之爭,七寸之爭。企業家重視競爭,重視戰略,卻忽略「趨勢、節奏和競爭路徑」,認為只要有個爭取的戰略,其他的無傷大雅。其實,「趨勢、節奏和競爭路徑」和戰略一樣重要。要明白,這是一個動態的世界,不存在靜態的戰略,所謂戰略就由一個個「連續的動態」組成,也可以說節奏和競爭路徑就是戰略。
競爭不是在真空裡進行的,競爭對手、競爭環境、競爭趨勢給予你的時間,決定了你的競爭策略。企業應在長期的競爭趨勢中,設計利於自身、不利於競爭對手的時空節奏,這也是戰略。
我們常感慨「白駒過隙」,時間很重要,不浪費時間更重要。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有些機會,一旦錯過就不再。不是沒有珍惜,只是不懂得如何珍惜。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這句古訓告訴我們一個真理,錯過了不僅是錯過了,還需要付出代價,而這個代價有可能意味著「不可逆的失敗」。
我們經常看到戰略上,一旦失去最佳進擊機遇的品牌,結局往往都是走向了失敗,當當網天予不取,京東就會迎時而上。
在面臨生存競爭是,正如鬼谷子所言:」持樞,天之正也。」企業的競爭戰略,應學會一個更長的時空裡,不急於一時,真正找到最利於自己的出擊時機,掌握正確的戰略節奏,順緣取勢,從而贏得生存之戰,勝出之戰。
4、七寸的
最後一個詞:「七寸的」,相反相成,「七寸的」另外一面是「所有的」。
理解七寸,先從正確理解「無為」開始。無為,很多人理解為不做什麼事情,其實不然,無為在道家看來,至少有四個方面的理解:
①、抓要害之為
「執大象,天下往。「
「大象」,《辭源》解釋為一切事物的本源,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象徵著大道,或者最重要的事物或規律。如果你能夠發現「大象」,這個「大象」我們今天引申為「天下的七寸」,或者說,能夠成為市場第一、某個領域王者的七寸。
②、靈活不拘之為
中國有句話,叫「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人們總是或者固有的思維模式裡,人們對固有的觀念總是習以為常,實際上競爭的結果就是打破或者進化了「舊的固有觀念」,創造出「新的固有觀念」。
③、不做根基之外的事情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其實「根基」就是一個局部,也是你的全局。不管是企業,還是人,「找到自己」都是最重要的。今天,企業找到自己,名為「戰略定位」;個人找到自己,名為「人生定位」。
④、取法自然
「悠兮,其貴言,成功事遂,百姓謂我自然。」
順乎天道自然,就要總覽競爭環境,洞察競爭趨勢,找到七寸,動態的、有節奏的、自然而然地達到競爭目的,是為最高明的「生存與勝出的競爭戰略」。
道家的無為,其實是為關鍵的事情,取法自然動態地看問題,順緣取勢,靈活不拘,不做根基之外的事情。
七寸,中國人通常用來比喻事物的關鍵點,對手弱點,要害部位,主要矛盾,七寸,作為商業和人生競爭戰略,至少在「動態的、全局的、長期的」基礎上,有一下19個方面的理解:
(1)七寸,就是競爭
(2)七寸,就是抓住「對手要害之弱點」
(3)七寸,就是學會專注最重要的事情
(4)七寸,就是學會放下,不再執著
(5)七寸,就是「減少多餘動作,不亂作為,不作多餘」
(6)七寸,就是聚焦主要矛盾
(7)七寸,就是總覽全局、掌控全局
(8)七寸,就是壓制競爭
(9)七寸,就是「物種進化之門」
(10)七寸,就是經營簡化
(11)七寸,就是突破口
(12)七寸,就是「控大勢,而非控小事」
(13)七寸,就是宣傳重點,簡化信息
(14)七寸,就是掌握節奏
(15)七寸,就是「所有的以少勝多,背後都是以多勝少」
(16)七寸,就是成為某一個方向的第一(勝出者)
(17)七寸,就是戰略根基
(18)七寸,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19)七寸,就是「在動態變化的競爭環境中,找到勝出之道」
「執大象,天下往」。限於篇幅,我們不在這一章節詳細展開,後面的章節裡,讀者會對七寸的哲學、思想和工具,有更詳細的理解和解讀。我一直信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把以上19個方面多讀幾遍,自然就是有更深領悟。
圍棋中的每一步,都很重要。會下圍棋的人明白,每一步棋都是七寸,每一步棋都是全局,每一步棋都是長期的,每一步棋都是動態的。
我們經常感慨「人生一步錯,步步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棋如人生,人生如棋,企業競爭也是一樣。一個錯誤,可能會造成更多的錯誤,在行動之前,要想清楚。「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實際上我看到的是很多人在出現問題的時候,驚慌失措,盲目行動,造成更大更難挽回的錯誤,大廈將傾,誰也無法挽救。
七寸,並非一個靜態的概念,而是一個動態的、全局的、長期的概念,某種意義上「持續變化的每一步,都是七寸」。大家要真正理解七寸。
結論:英雄,是競爭的產物
所謂英雄,是競爭的產物;品牌,亦是競爭的產物。沒有競爭,不會有英雄,沒有競爭,也不會有品牌。實際上,市場的本質,不是計劃,而是競爭。今天,市場的英雄,就是競爭的勝出者。
在研究和判斷競爭時,要洞察不同情況的競爭態勢,因應不同情況的競爭策略,否則就要犯錯誤。
戰略,戰之略也,戰略就是找到七寸。正確地認識競爭的規律,競爭的本質,才能正確地判斷競爭,才能做出正確的競爭策略。我們要深刻地理解:這是一個「物競天擇」的世界,生物之間的競爭進化關鍵在於找到基於競爭者的七寸,然後展開物種進化,發展處新的生存能力,從而贏得生存和勝出之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商業是另一種形式的競爭,真正懂得「物競天擇」的企業家,是不會坐待「適者生存」,因為他們明白「七寸,乃天擇之律」,明白「七寸,乃競之天道」,明白有限的生命和資源,面對無限的人生和世界,唯有七寸之道,唯有不斷地從更高、更遠的層次發現動態的七寸,才能吸收競爭之勢,才能相對久存於世。七寸乃生存和勝出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