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電視三年內達7.6億 激活電視精準營銷時代

2020-12-14 第一財經

網際網路電視用戶已經越來越多,不僅吸引了大量移動端、PC端網際網路用戶向大屏遷移,也讓傳統電視端具有了網際網路基因,精準營銷成為可能,一個龐大的精準營銷廣告盛宴正在向大屏端敞開。

9月23日,悠易互通聯合知萌諮詢機構研究發布的《2016網際網路電視程序化購買趨勢報告》(下稱《報告》)中指出,隨著網際網路電視發展,網際網路用戶和傳統電視用戶開始向大屏幕「遷移」。更好的觀影體驗、更權威的媒介渠道等優勢,讓網際網路電視相比渠道具有獨特的精準營銷優勢,讓廣告程序化購買在網際網路電視領域大規模開展。

去年,中國網際網路電視覆蓋用戶月均實現了100%增長,50寸智能電視逐漸成為主流 ,網際網路電視產業進入提速階段。悠易互通CEO周文彪表示,今年,客廳大屏價值變現模式逐漸清晰,第三方監測體系的成熟,網際網路電視程序化購買時代來臨。

網際網路電視爆發 用戶往大屏遷移

所謂網際網路電視,是指利用統一的內容管理與分發平臺,通過開放的網際網路,連接電視機或機頂盒等電子產品,向電視機終端用戶提供網際網路視聽節目集成運營服務。

從2010年廣電總局發放牌照,網際網路電視行業在探索中前行,2011年至2014年,廣電181號文件《持有網際網路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帶來了利好消息。視頻網站促進網際網路電視產業鏈形成。

據Digitaltvresearch、騰訊大數據,預計2018年,全球網際網路電視設備數量將達到7.6億臺,其中網際網路電視一體機將達到2.59億臺。2015年國內智能電視銷售量超4055萬臺,2015年OTT盒子市場零售量1213萬臺,網際網路電視用戶激活率70%。

一個重要的趨勢正在發生:網際網路用戶和傳統電視用戶開始向大屏幕「遷移」。根據網際網路電視程序化購買課題組抽取全國1000位用戶進行調查。調查顯示,在各個數位化的媒介渠道中,PC和手機依然是用戶最主要的信息渠道,但是,由於智能電視的發展,用戶開始從PC、移動端遷移至客廳大屏,原來接觸網際網路較少的部分受眾也從傳統電視用戶向網際網路電視轉移。

根據《報告》調研結果,相比較傳統電視,網際網路電視用戶更年輕、收入更高、興趣更多元化、收視高峰也更持久。

目前,網際網路電視用戶規模不斷增長,2015年整個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用戶實現100%的增長。觀看時段不斷擴散,網際網路電視用戶收看時段從「黃金時段」向全天各個時段擴散。觀看時長不斷增加,聚集客廳觀看網際網路電視的時長不斷增加,原來被PC、移動端搶奪的時間重新回歸客廳。

網際網路電視程序化購買新機遇

網際網路電視給大屏端精準營銷、程序化購買帶來新機遇。程序化購買指的是通過數字平臺,代表廣告主,自動地執行廣告媒體購買的流程。

國家廣告研究院院長、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丁俊傑表示:「網際網路電視帶來了新的營銷價值和潛力:第一,傳統電視所具有的營銷價值和營銷潛質,以及營銷性的功能,包括廣告在內,一部分是被其他媒體跟網際網路轉移了,但是,將來最大的遷移是網際網路電視,把傳統電視臺,大屏幕的所有東西遷移到網際網路電視上,這必然會帶來新的營銷空間。第二,網際網路電視會有很多新增的內容,這就是電視還在,電視臺不在的場景,客廳的屏幕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在人們碎片化的小屏幕上解決不了的內容需求,以及在這些碎片化營銷中解決不了的問題,還是會回到大屏幕。回到大屏幕以後,大屏幕又會把一些新興媒體當中具有的一些品性和品質,以及營銷價值重新聚合到一起。所以,我覺得網際網路+這個概念下的網際網路電視的大屏價值,潛力是巨大的,只是我們怎麼把它體系化、概念化和實用化,包括完善其評估的方法。」

技術革新推動程序化購買與電視的融合,網際網路電視推動電視廣告進入精準化時代。

「如今,不論在技術的成熟度上,還是在媒體、廣告代理等的參與上,品牌程序化購買所需要的條件都基本具備,但真正驅動品牌程序化購買浪潮的,還是客戶。網際網路電視本身對受眾具有很好的宣傳效果,消費者的互動體驗和信息的交互,未來會有很多可以進行程序化購買的核心人群標籤,能夠成為精準投放的基礎,所以我認為大屏的程序化購買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Admaster COO 陳傳洽表示。

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廣告主程序化購買投放預算中,通過電視程序化購買及戶外廣告程序化購買渠道投放的廣告主也已分別達到23.5%及6.6%,這一比例也正逐漸擴大。

「移動端所有程序化購買都是變化的,可能小商品容易實現衝動性購買,但是價格偏高商品或者高附加值的產品需要更具說服力的平臺。單純從廣告上來講,有一個研究說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廣告和在網際網路看到一個廣告,消費者更加信任電視廣告,從這方面看,智能電視明顯優於PC和移動端。」秒針系統副總裁李希翔表示。

三大問題待解

網際網路電視程序化購買需要解決的三大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廣告主認知和接受度不高,還需一定時期的市場培育。業內人士 Rich Astley指出:「首先,電視的庫存其實是稀缺的,80%的廣告價格都是確定的;其次,因為電視程序化購買公司較少,因此實際上對電視庫存來說沒有競價,大部分都是面對面的交易;最後,電視程序化購買的分配和優化也是一個發展瓶頸。電眾數碼副總裁郝雁嵩也表示,目前市場還未達到一定規模,網際網路電視程序化購買盈利模式尚不明朗,大多廣告主仍處於觀望狀態。

第二,廣告內容與展現形式的創新面臨考驗。愛奇藝數據研究院院長葛承志表示,家庭場景與獨自收視其實也對素材創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不僅體現在前傾觀看與後仰觀看的區別,也體現在家庭成員互動與私密性娛樂的區別,不過遺憾的是,PC、移動視頻的時代對這個問題行業上不太敏感,也難以有量化的數據進行指導,但隨著三屏合一的趨勢不斷出現,相信這個問題會逐步為人所重視。第三,缺乏監管機制,行業生態圈尚不完善。電眾數碼副總裁郝雁嵩表示,資源壁壘和技術壁壘的存在,數據準確度有限,網際網路電視端的精準投放還需克服不少困難。網際網路電視生態圈處於各自為政局面,難以實現有效監管,尚需時日進行梳理以達到規範化和統一化。

不管如何,行業發展前景已經被業內認可。悠易互通CEO周文彪表示,多屏時代程序化電視購買能量大爆發,這將是整個程序化購買市場重要增長點。程序化電視購買作為程序化購買的一個新分支,2016年將迎來爆發期,並將和PC、視頻、移動、社交產生聯動,所獲得的人群分析及畫像則會更加精準。

相關焦點

  • DCCI發布:大數據時代網際網路營銷的5個轉變
    最新消息,7月26日,由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主辦的Aworld2012互動營銷世界*夏盛大開幕,期間就跨屏整合營銷、移動跨平臺整合、技術營銷、2012微博市場冷熱微現象等話題,探討大數據催生互動營銷的新生態雛形,解讀數字媒體時代的營銷能力如何升級。
  • 達令發力電視娛樂營銷
    在上周五晚最新一期的《天天向上》中,知名跨境電商「達令App」通過單期冠名+產品植入+病毒營銷的方式,與節目形態進行內容深度融合,客戶端下載量、活躍用戶以及成交額等紛紛創出新高,為在後電視時代的娛樂營銷提供了一個成功範本。
  • 風行網際網路電視全方位升級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聶品)3月6日,風行網際網路電視發布了「TV網際網路」概念,並推出風行網際網路電視旗艦版新品F55EU,以及全新電視作業系統FunUI 3.0,全面升級戰略、品牌、產品、內容,向網際網路電視品牌第一陣營發起衝擊。  作為未來智慧家居的入口和核心樞紐,網際網路電視開啟了一個萬億級的客廳新經濟。
  • 七星電視購物將他們在電視購物上的優勢轉移到網際網路
    兩個月前,七星購物向自己的股東交出了一份令人不滿的財報:2007年營收6.8億港元,是2006年的6.4倍,但毛利率較2006年下跌26.2%,年內虧損累計達3.8億港元。 七星購物將其原因歸咎於投資過多、廣告費飆升、電視運營環境艱難。另謀出路2007年5月,橡果國際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
  • 秒針系統攜11傢伙伴定義電視營銷新生態 NEW TV聯結共生 視不可擋
    以NEW TV定義電視營銷新生態網際網路正逐漸步入家庭網際網路階段,數位化家庭電視將成為網際網路流量新入口。目前市場上數位化家庭電視的名稱較為混亂,易造成混淆。秒針系統認為,無論從設備屬性、內容傳播機制還是受眾觸達場景,數位化家庭電視的本質都是TV,網際網路技術賦予了它人機互動的功能,同時也為品牌實現數字營銷、智能營銷提供了條件,所以我們從2018年開始向行業倡議,將其統一為NEW TV。相較於單向傳播、以電視臺為核心媒介的傳統TV而言,NEW TV是具有雙向、智能、人機互動功能的新家庭電視大屏。
  • 劍指網際網路電視第一陣營,愛芒果電視究竟憑什麼?
    自2013年,以樂視、小米為首的網際網路企業入局網際網路電視領域起,各大網際網路廠商紛紛進軍電視行業。為佔領客廳大屏入口,各廠商從硬體到內容,從功能到生態,模式花樣百出。短短四年,網際網路電視已深刻改變了國內消費者使用電視的習慣,也幾乎徹底改變了電視市場的發展趨勢。
  • OMDIA發布全球電視銷量報告:TCL電視銷量市佔率躍升至全球第二位
    第二季度的全球第二名,同比提升3.3個百分點,達12.7%。6月30日,TCL電子旗下的墨西哥MASA新工廠成功實現量產,這標誌著TCL電子全球產能布局進一步提速。目前,TCL電子已經在中國惠州、成都、內蒙,海外的越南、巴西與墨西哥等國家建立了10多個工廠,全球產能布局超2,700萬臺/年(不含代工業務),以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 電視已失寵?YouTube電視終端收視率卻增長272%
    而曾經被奉為「客廳之王」的電視機,在移動數位化浪潮中,似乎被淪為注意力經濟時代的配角:電視開機率持續走低、電視觀眾年齡結構老齡化……電視,果真和數字生活漸行漸遠了嗎?最近,數字娛樂工作室Collab對2016-2018年間YouTube上6000萬受眾的數據集進行分析,卻得出了一個截然相反的結論——電視,或將開啟YouTube的新未來。
  • 用實力鑄就品牌 打造風行網際網路電視生態鏈
    一、品牌概述 風行電視誕生於2015年,由全球ODM製造實力排名前三的深圳市兆馳股份有限公司、國內七大視頻牌照方之一的上海東方明珠媒體股份有限公司、15年專業視頻運營企業北京風行在線有限公司聯合創立,集正版牌照、豐富內容、深度運營和工業創造於一身,是TV網際網路時代唯一擁有全產業鏈競爭優勢的網際網路電視品牌
  • 看尚2周年不凡自現 全矩陣引領網際網路電視新時代
    2016年 618看尚全品牌銷量增長率第一,幾個月後的9月9日看尚品牌日活動,看尚電視終端銷量破79000臺,銷售額破億,成為業內增長率最快的網際網路品牌。除了產品布局和銷售推進上的勢如破竹,2年來,看尚在品牌上也實現了突圍。從默默無聞到與樂視、小米等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同臺競技,看尚用兩年時間走完了諸多品牌5年甚至更長的品牌打造之路,造就了行業間的「看尚現象」。
  • 從電視購物到直播電商,中國屏幕經濟的發展之路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年電視購物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全國獲得電視購物經營許可的企業共有34家,而這34家企業實現銷售額達到363億。而真正電視購物銷售額的高峰出現在2015年,當年市場總體銷售額為399億,已經接近於400億大關。但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電視購物銷售額的下降,是一個社會和產業必然。
  • 從電視到網絡,vivo營銷之變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說是通過電視廣告了解到的。電視廣告是vivo最擅長的營銷手段之一。  進入智能機時代,vivo更是加強了電視廣告投放。從獨家冠名《快樂大本營》到成為《我是歌手》節目合作夥伴,再到《爸爸去哪兒》的稍後看點,vivo幾乎與湖南衛視成為了一家;從獨家冠名《我看你有戲》《跑男來了》,再到《12道鋒味》單品植入,vivo與浙江衛視你情我儂。
  •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電視音樂節目消費化傾向
    電視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特別是網際網路技術快速發展造就的「網際網路+時代」在壓縮傳統電視節目生存空間的同時,客觀上發揮了強化電視節目消費化傾向的引導作用。電視音樂節目作為其中的代表,越發顯現出以節目表現流程同質化、大眾文化特性塑造節目核心價值理念和娛樂性為導向的電視音樂節目特徵。
  • 偏門入行:網際網路電視在線教育淺析
    編輯導讀:我們使用的小米電視、海信電視、華為電視、創維電視等都屬於網際網路電視,實現了我們在電視上選播內容的功能。網際網路電視的內容細分與傳統的電視直播頻道出現趨同性,不再是一個頻道兼容並包,而是多種類型垂直吸引。本文對其中的分支——教育頻道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超級電視「歸來」 網際網路電視再續樂米之爭
    行業先驅未必都能成為引領者,但在網際網路電視領域,樂視卻具有這樣的雙重身份。在新興領域,引領者狀態的變化往往能夠帶來相應的多米諾效應,去年的「生態危機」不僅讓超級電視暫遠江湖,也使網際網路電視集體陷入頹勢。不過,從今年的414樂迷節來看,超級電視再次用高「體價比」宣告了對網際網路電視戰場的「回歸」,其品牌主體新樂視智家也在近期擬增資30億,磨刀霍霍頗有大幹一場的氣勢。
  • 營銷行業整合 AdTime引領大數據全媒體營銷
    自國家「網際網路+」戰略提出之後,國內各個行業紛紛探索「網際網路+」落地執行之路,阿里圍繞電商生態開啟的併購、合作,360、小米從軟體到硬體的跨越,萬科由房地產向社區經濟的邁進等等表明,資源整合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大勢所趨。AdTime掀起的「大數據+跨屏營銷」模式同樣也在引領營銷行業的時代步伐。
  • 電視開機率提升,電視的春天要來了?
    三年的時間手機功能和網絡建設逐步完善,從單攝到現在的5攝,從簡單的娛樂,到現在的辦公,手機佔據了我們絕大部分的時間。此消彼長,電視逐步成為了擺設,40歲以上的消費者和低齡兒童成為了收看電視的主流人群。今年受到特殊情況的影響,春節期間智能電視日均日活率達52%,同比去年上漲15.6%;日均日活規模達1.14億臺,相較去年春節上漲35.7%。此外,超過半數用戶開機時長超過6小時。春節期間智能電視活躍率的明顯提升。開機率提升並不代表電視行業的春天到來,電視行業形勢依舊嚴峻。
  • 90後的黃金視界 45英寸網際網路電視來勢洶洶
    液晶電視發展到今天,可以說已經全面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無論是網際網路企業還是傳統電視企業,紛紛將網際網路基因注入旗下產品。用戶習慣的改變以及用戶感受的強調是最大推動力。當90一代逐漸成為市場購買主力的時候,網際網路電視的井噴就不難理解了。如果說80後一代還是在上學時逐漸熟悉網際網路的概念的話。那麼,大多數90後可以說網際網路是伴隨著自己的成長。
  • 微信「搖電視」:電視的遙控器 微信的搖錢樹
    「搖電視」帶來「最年輕」和「最有錢」的春晚 昨日,在第五屆中國家電高峰論壇上,微信開放平臺業務部副總經理胡仁傑介紹,原來預估央視春晚「搖一搖」峰值是1億次/分鐘,但最終達到了8.1億次,其中7.1億次是由春晚主持人口播引導帶來的。截至春晚結束,全球一共有185個國家的觀眾110億次搖動手機,創造了跨媒體互動領域的新高度。
  • 全面布局國內散客遊市場 打造散客精準營銷「濟南模式」
    這得益於濟南自2018年以來布局散客旅遊市場、啟動散客精準營銷計劃,成功打造了散客精準營銷「濟南模式」。一是率先開通抖音短視頻平臺進行城市全方位宣傳。2018年4月領先省內其他城市率先開通抖音短視頻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