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24小時自我護理-觀察出血量

2020-12-20 搜狐網

  產後出血是產婦第一天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因此,不管再疲乏、再虛弱,觀察自己的出血量可是新媽媽最重要的功課。

  目前,在我國導致孕產婦死亡的第一原因仍是產後出血,產婦在分娩後兩小時內最容易發生產後出血,產後2小時出血400毫升,24小時內出血500毫升都可診斷為產後出血。

  產婦出血過多可導致休克、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甚至死亡。所以分娩後仍需在產房內觀察。此時要注意子宮收縮乏力也會引起產後出血。

  因此,產婦在上廁所時應注意把衛生護墊等收集起來,不要丟棄,如出血量較多,或陰道排出組織都應及時告知大夫。

  

(責任編輯:芯蕊)

相關焦點

  • 順產媽媽產後24小時如何護理,月嫂最好要知道
    有些媽媽會很早就物色一個月嫂,在她們生產完之後就到醫院去陪產,因此有些護理月嫂必須知道。分娩有順產和剖腹產兩種,今天小編就來講一下順產24小時內要注意什麼?如何護理?產後24小時以內,每隔2~3個小時需要測量一下新媽媽的體溫。在生產時和生產後媽媽的體溫會有一定的變化,主要是有一點升高,但只要不超過正常範圍就沒有危險。第2件事就是要觀察出血量。
  • 順產媽媽產後24小時如何護理,月嫂最好要知道
    有些媽媽會很早就物色一個月嫂,在她們生產完之後就到醫院去陪產,因此有些護理月嫂必須知道。分娩有順產和剖腹產兩種,今天小編就來講一下順產24小時內要注意什麼?如何護理?雖然有些事情醫生會做,但是月嫂還是要知道一些,可以進行適當地提醒。 第1個就是測體溫。
  • 產後新媽媽如何做好自我護理呢?
    產後24小時產後的第一天,剛經歷了分娩或手術的你,總會感到疲憊、虛弱、欣喜、忙亂,無疑,此時照顧好自己是第一位的。那麼,新媽媽該如何做好自我護理呢?正確清潔傷每個人的痛域不同,如果傷口疼痛不能忍耐,可以及時告訴醫護人員,採取一些止痛措施。
  • 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護理專業知識:產後出血概述
    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護理專業知識:產後出血概述 本文的介紹,希望能夠使大家對分娩期產後出血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了解它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可能的護理診斷/問題及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為將來臨床上常見分娩期併發症病人及其家屬提供科學合理的護理準備。產後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者。
  • 產後黃金24小時,別因為寶寶,忽略了自己!這些事情儘早做
    但是產後的24小時是非常重要的時間段,有些問題千萬不能忽視。如果想要讓自己恢復得又快又好,就要把握好產後黃金24小時。1產後2小時內仍需要觀察出血量在產後2個小時內,是觀察和處理產後出血的重要時期。若2小時內出血量為400毫升,就會被判為產後出血,需要及時治療。
  • 「紹興市民健康課堂」做好妊娠期保健 預防產後出血
    產後出血胎指兒娩出後24小時內失血量超過500ml,剖宮產時超過1000ml,是分娩期的嚴重併發症,居我國產婦死亡原因首位。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及凝血功能障礙是產後出血的主要原因,這些原因可以共存也可以相互影響或互為因果。子宮收縮乏力是產科出血最常見的原因。
  • 2019甘肅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知識點:產後出血與晚期產後出血區別
    2019甘肅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知識點:產後出血與晚期產後出血區別 -產後出血與晚期產後出血區別,望廣大考生及時查閱。
  • 你的產後護理做對了麼?剖腹產護理全攻略來了!
    但是剖腹產就不一樣了,恢復比順產慢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也很多:手術時出血量大;腹部有傷口,容易感染;麻藥過後傷口會很痛;術後要禁食;要儘快排氣…… 剖腹產產後,需要好好護理,才能減少損害、感染等隱患,便於產後修復。下面就來看看剖腹產產後護理的注意事項吧!
  • 產後24小時大揭秘!看看媽媽們產後需要做什麼
    在生完孩子之內的24個小時,產婦護理,嬰兒護理,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解決媽媽們的疑惑,今天就揭秘一產後24小時,到底需要做什麼。剛剛生產完的時候,子宮胎盤的血液循環中止,且子宮開始收縮復舊,大量的血液會從子宮湧入產婦體循環,產婦循環血量突然增加,很容易出現產後出血子癇,心力衰竭,所以請產後媽媽們乖乖的呆在病房接受觀察,好好休息!先把自己養好再出去嗨吧!
  • 2020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產後出血病人的護理
    (一)子宮收縮乏力是產後出血的主要原因,佔產後出血總數的70%~80%。1.全身因素 產婦精神過度緊張,產程時間過長或難產;臨產後過多使用鎮靜劑、麻醉劑;產婦合併有急、慢性的全身性疾病。2.局部因素 ①子宮過度膨脹,如多胎妊娠、羊水過多、巨大兒等;②多產婦;③子宮肌水腫;④子宮肌纖維發育不良;⑤胎盤影響;⑥膀胱、直腸過度充盈。
  • 產後24小時自我護理-其他
    除了上面的六件事,其實媽媽在產後的第一天還有不少事要注意。例如,分娩過程耗盡了新媽媽的體力,因此,第一天最重要的還有休息,以確保體力的恢復。現在很多都是母嬰同室,寶寶與母親在一起,大約每隔3~4小時就要哺乳了,又要給孩子換尿布,孩子一哭鬧,母親就更沒時間睡覺,所以母親應爭取時間休息。
  • 產後24小時很關鍵!第一天當媽,這些事你做對了嗎?
    可以悠閒地喝一杯咖啡可以忙裡偷閒刷一波朋友圈可以活動活動舒活一下筋骨你能學習到最科學的孕產知識每天15分鐘用一個課間操的時間給各位孕媽充充電~產後24小時這些事你做對了沒?所以準媽媽們就得提前了解產後如何保養,尤其是產後第一天需要知道的事。身體正常狀況體溫略高。在剛分娩後的24小時,新媽媽的體溫會略有升高,一般不超過38℃。在這之後,新媽媽的體溫大多會恢復到正常範圍內。脈搏略緩慢。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護理學考試資料:產後出血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護理學考試資料:產後出血 目前,由於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小生命呱呱墜地,但是這些小生命出現在這個世界的幾小時裡,是他們的母親生死攸關的時刻,在我國產後出血近年來一直是引起孕產婦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別是在邊遠落後地區這一情況更加突出。
  • 高危產婦的產後如何護理
    其產後護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心臟病產婦在產後24小時、產後72小時,甚至產後7天,由於回心血量驟增,易並發心力衰竭,產後應勤觀察。產後子宮腔胎盤剝離面或軟產道創傷易合併感染,可引起亞急性心內膜炎,故應密切觀察妊娠合併心臟病病人的心率、呼吸、血壓及體溫的變化,並加強防感染。
  • 產後3大護理這樣做
    圖、文/嬰兒與母親剖腹產因為需要開刀,過去觀念總認為產後不能隨便亂動,也不能自由進食,但這些觀念早已不合時宜。想讓傷口快快癒合,產後24小時「這樣做」才正確!長輩常常說月子要好好做,以後才不會留下病根,但其實產後的24~48小時,也是非常重要的照護關鍵,一起來看看有哪3大護理新觀念吧!
  • 致產房│八字方針 之 產後出血|子宮|新生兒|手術|出血量_網易訂閱
    預見  產後出血指產後24小時內,累積失血量≥1,000mL或失血伴低血容量的症狀或體徵。產後出血仍是世界上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1]。  產後出血分為原發性或繼發性。原發性產後出血發生在產後24小時之內,繼發性產後出血被定義為產後24小時之後至12周之內的過量出血[2,3]。國內將產後出血發生於分娩後24小時內,稱為早期產後出血,以產後1~2小時內出血最為常見;若發生於產後24小時至產後12周以內,則稱為晚期產後出血,以產後1~2周內發病最為常見[1] 。
  • 產後「黃金」24小時,做好這6件事,身體才更好
    特別是這6件事情,要在產後24小時內去做,身體才能更好!不及時發現,身體很容易出現狀況,一定要重視!在產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就可以開奶了,初乳是寶寶出生後非常重要的第一口!為了寶寶更好的體質,不要浪費初乳。2、產後飲食順產:產後觀察一兩個小時,沒有什麼問題,就可以進食了,要喝流質食品,比如粥、蘿蔔湯等。剖腹產:需要等排氣後方可進食,時間會略久些。
  • 寶媽產後出血不止,有什麼辦法預防嗎?
    產後密切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徵、子宮收縮、陰道流血、及會陰傷口情況。若出血大於200ml,應及時查找原因。督促產婦及時排空膀胱,以免影響宮縮致產後出血。同時用B超檢查宮內情況,檢查是否有胎盤殘存或積血,而引起產後出血。產後24小時內的護理 產後24小時內是子宮復原的關鍵時期,對預防晚期產後出血及其重要。
  • 產後恢復24小時,剖腹產媽媽多做7件事,坐月子恢復會更好
    說起生孩子,很多孕媽更多地是關心胎兒健康和分娩過程,唯獨缺少對產後自己的關心。產後恢復尤其是產後24小時的護理,直接關係著產婦的身體健康和嬰兒健康發育。如果產後24小時內,產婦能夠得到專業的護理,不僅母乳來得比較早,還可以緩解產後焦慮和不安,讓新媽媽有足夠的信心和體力去照顧寶寶。雖說都是生孩子,剖腹產媽媽的護理還是有一點特殊的。
  • 產後恢復24小時,剖腹產媽媽多做7件事,坐月子恢復會更好
    說起生孩子,很多孕媽更多地是關心胎兒健康和分娩過程,唯獨缺少對產後自己的關心。產後恢復尤其是產後24小時的護理,直接關係著產婦的身體健康和嬰兒健康發育。如果產後24小時內,產婦能夠得到專業的護理,不僅母乳來得比較早,還可以緩解產後焦慮和不安,讓新媽媽有足夠的信心和體力去照顧寶寶。雖說都是生孩子,剖腹產媽媽的護理還是有一點特殊的。以前的人總覺得剖腹產後不能下床,不能吃飯,其實這些觀念早已過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