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這兩位武狀元的故事你們了解嗎?

2021-02-22 順便網

在功夫電影中,武狀元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題材。在歷史上,廣東共出過5位武狀元,佛山佔了兩位。其中,明末順德龍江人朱可貞是廣東第一位武狀元,清朝南海和順人姚大寧則是廣東最後一位武狀元,他們為佛山歷史寫下光輝的一頁。

雖然幾百年過去了

但坊間

依然留有他們的傳說

朱可貞從小習文,曾考取過秀才,但不喜歡拘謹迂腐的八股制藝,又感於國家邊患頻仍、良將無多,於是毅然轉習武藝攻讀兵書,以期待自己能夠保衛國家立功。他在明崇禎元年(1628年)高中武狀元,授錦衣副千戶。從他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這位武狀元忠肝義膽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

棄文習武文武全才 


朱可貞,字佔遇,字子庵,龍江沙田石塘市人(即現西溪儒林村石塘市)。據記載,朱可貞十分喜歡兵書謀略,熟讀孫武《孫子兵法》、吳起《吳子兵法》、諸葛亮《心書》等著名兵書。有傳,朱可貞臂力過人,能挽強弓,百發百中,又善使大刀,出神入化。
  

明代武舉考試對考生有資格規定:一為武學官生(即官方的武學教育機構);一為各地文武官員舉薦的「通曉兵法、謀勇出眾」「究極韜略、精通武藝、身家無礙者」。朱可貞考武舉以前,只有北京、天津等地有武學,廣東並沒有地方武學。因此,應該是其通曉兵法、武藝精湛特別而被地方文武官員舉薦考武舉的。可見朱可貞文武全才。

 聰慧過人謀勇出眾 

有傳,天啟四年(1624年),朱可貞中武舉後寓居北京,常與北方武學名家切磋武藝。崇禎元年(1628年),朱可貞憑藉出色表現高中武狀元。

不過,明代的武舉制度在崇禎四年(1631年)前並沒有殿試,即沒有皇帝欽點的武狀元。當時最高級別武舉考試是會試,因此朱可貞很可能是會試第一名而成為武狀元。

  

朱可貞箭術了得,在全國眾多高手的較量下,取得會試的第一自然是武藝高超。但在「以策論定去向」的明清武舉制度下,光是武藝超卓也成不了狀元,最重要是懂兵書謀略。由於朱可貞先學文出身,在私塾讀書文化底子深,再學兵書謀略也能勝任。朱可貞一定是聰慧過人,謀勇出眾。

朱可貞後人朱顯祥,其所站地方為昔日狀元府所在地。圖/佛山日報記者覃徵鵬攝

姚大寧(1772~1807年)又名大令,字允盛,南海區和順大文教村人。姚大寧現存資料不多。去年,佛山市博物館成立狀元文化調研團隊,研究員何紹鑑與申小紅深入到姚大寧故鄉和順大文教村調研。從他們的調查中,我們可以還原一位才情橫溢、文韜武略的武狀元。

幼時坎坷家境貧窮 

雖然很多佛山人未曾聽過姚大寧的名字,但老一輩多有聽過「佛山燒大炮,彈仔過蟲雷崗」這個故事。
  

「故事講的就是姚大寧。」《佛山武術史略》編著者張雪蓮曾聽前輩憶述:每年北帝誕祖廟燒大炮。扎花炮的鐵箍會從天上掉下來,據說誰搶到當年第一個花炮的鐵箍,來年就會有好運。姚大寧的父親在祖廟門口補鞋,有一年鐵箍剛好掉到姚父腳邊,眾人認為他搶到頭炮。姚父來年必須重新做一個漂亮的頭炮,招待一幫燒炮的人。一貧如洗的姚父只好把兒子姚大寧賣到蟲雷崗姚員外家當小工,拿錢還頭炮。
  

故事皆是坊間口口相傳,真實性難以核實。但姚大寧能力壓全國各地高手高中狀元,必定有堅毅的意志和過人的能耐。

姚氏族譜中記載姚大寧高中狀元的經歷。/佛山市博物館供圖

 文韜武略恩科高中 


姚氏族譜記載姚大寧是「恩科中試中式第三十八名舉人,恩科會試中式五十一名進士,殿試,欽點狀元官頭等侍衛加一級」。
  

姚大寧為什麼會有參加恩科的資格呢?據何紹鑑向姚氏後人了解,姚大寧考秀才落第,乃棄儒學武,苦練馬上彎弓、落地提槍,學得一身好武藝。他不僅武功深厚,還寫得一手好字,文章詞藻華美,是一位頗具文採的習武人。由此可見,姚大寧是文武全才、特別出眾而獲得恩科的資格。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姚大寧鄉試中武舉人,嘉慶元年(1796年)到京會試落第,嘉慶六年(1801年)再赴京應試,中進士。皇帝破例召姚大寧到便殿御試。舞刀、舉石,均列前茅;再發九箭令射,姚大寧躍馬挽弓,九箭皆中;最後默寫《武經》等目,成績優秀,被賜一甲第一名武狀元,並贈頭等侍衛服,黃金甲冑。
  

網上有傳姚大寧的殿試策對試卷仍留存於世。姚大寧談古往今來帝王要內修文德,又要外重武功,方能安邦定國。在清代「以策論為先」的武舉制度下,姚大寧以文韜武略高中武狀元。

姚大寧的官服顏色鮮黃明亮,中間繡有金龍圖案,一直被姚氏後人作為傳家寶精心收藏。/佛山市博物館供圖

佛山出了朱可貞和姚大寧這兩名武狀元,這與佛山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根據《佛山武術史略》編著者張雪蓮查閱文獻所得,佛山歷代武舉人、進士眾多,民間習武成風尚。清代康熙《南海縣誌》載明代武舉人25人,清代武進士2人、武舉人54人;清代道光《南海縣誌》 載武舉人36人;清代宣統《南海縣誌》載武進士4人、武舉人27人。

 佛山社會安定崇文尚學 

中山大學客座教授、佛山文史學家羅一星認為,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科舉時代,士、農、工、商四大階層,欲出人頭地、長保富貴,唯有參加科舉考試。作為全國「四大聚」之一,明清時期佛山商賈雲集、工商業發達、社會安定,進士、舉人多也就勢所必至。

  

明清時期的武舉制度講求「策論為先」,因此對武生的文化素養有很高的要求。佛山武狀元朱可貞和姚大寧都先是學文出身,後棄文習武,文化根基紮實是佛山武進士、舉人多的一大特點。

  

佛山非遺專家梁詩裕說,明代以來,佛山宗族家塾盛行,幾乎每個宗族都有家塾,家塾之上建立社學。到了明清時期達到全盛階段,幾乎每個鎮都建有書院,加起來有幾百間。

  

正因為佛山人養成崇文、重教、好學的民風民俗,佛山歷代才能誕生如此多能人賢士。

  

 武術之鄉習武風氣盛行 

長期研究佛山武術的文史學者鄧光民認為,佛山經濟繁榮,且地處廣州西南部交通要道,為兵家必經之路、必爭之地。明清時期朝廷派至佛山駐防的兵力甚少,居民習武以自保;而且小手工業者居多,日常習武防身健體也成為生存的必要手段。

  

由於明清對武舉制度的重視,武舉成為習武者求得功名的一條仕途,也帶動了民間習武風氣的盛行。

  

鄧光民說,佛山習武的人口基數大,群眾基礎深厚,而且經濟富裕又吸引四面八方的人前來謀生,帶來不同的武術流派,促進了佛山武術的發展,誕生兩位武狀元也是佛山社會發展造就的結果。

*本微信內容來源:佛山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順便網觀點,如分享內容有誤、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繫刪除處理。

信息便慧生活 資訊成就商機

順便網

佛山百事通 佛山便民信息網

佛山便民信息綜合門戶

佛山VR全景城市平臺


長按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廣東首位武狀元竟然出自佛山?這些佛山武狀元們的故事你知道嗎?
    在功夫電影中,武狀元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題材。在歷史上,廣東共出過5位武狀元,佛山佔了兩位。圖/佛山日報記者覃徵鵬攝【了解更多詳情,點擊: 朱可貞 】姚大寧(1772~1807年)又名大令,字允盛,南海區和順鎮大文教村人。姚大寧現存資料不多。去年,佛山市博物館成立狀元文化調研團隊,研究員何紹鑑與申小紅深入到姚大寧故鄉和順大文教村調研。從他們的調查中,我們可以還原一位才情橫溢、文韜武略的武狀元。
  • 武狀元的家鄉,這個模樣……
    清朝年間,泰興出了一名武狀元張兆璠,以武狀元身份進廟堂。張兆璠的老家在咱們的曲霞鎮丁橋村花園莊。武狀元張兆璠的家鄉是什麼樣子?  下午3點,村民張餘民帶著家人捕魚,打算下午5點多送到菜場去賣。  第一年的嘗試,讓張餘民嘗到了甜頭,有機大米、水產品供不應求,光這一項收入,就讓張餘民樂得合不攏嘴。
  • 講佛山故事 與世界對話
    他們用英文寫下感受,通過網絡傳遞給國際友好學校的夥伴,開展「講佛山故事,與世界對話」活動。 南海區大瀝實驗小學2020年校園世界文化節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活動以為「講佛山故事,與世界對話」為主題,傳播佛山美食文化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開啟國際視野講好佛山故事 此次文化節於12月1日啟動,為期一個月。
  • 武狀元怒批9527
    欺凌他最明顯的就是武狀元。武狀元是華府的大管家兼大保鏢。武狀元管著一眾低等下人,每天領著低等下人們練操、安排差事,平日對低等下人們嚴加訓斥,十分威風。對初入華府的9527,武狀元更是不放在眼裡、日夜責罵。
  • 清朝最後一個武狀元竟然出自裡水?帶你走進二百年前的武林江湖|...
    武狀元姚大寧的旗杆石。但你又知不知道,在裡水的大文教村,竟然也出了一個武狀元,不僅如此,他還是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他就是我們今日要講的主人公姚大寧啦!(戳一戳��聽美女主播講故事)人窮志不短,放牛娃變讀書郎因為啼聲洪亮,姚大寧一開始取名姚大令(鈴令同音)。
  • 歷史上的武狀元都去了哪裡?武狀元為啥沒有文狀元出名?宋朝背鍋
    中國歷史上出過無數的文狀元,各朝各代的焦點也都在文狀元身上,武狀元卻經常被人忽視,武狀元給人的印象大多都是鮮衣怒馬這種形象,但是武狀元和今天我們認識的武狀元卻相差極大
  • 你好,武狀元蘇乞兒
    你好,武狀元蘇乞兒果知哥@成都金牛20210218辛丑初七*雨水
  • 天台人講故事┃「武狀元陳桂芬拜師」
    在中國歷史上,武狀元往往是江北之人考取。清朝同治年間,天台出了一個武狀元,「為南人一雪文弱之恥」。他就是世居天台縣城的陳桂芬。陳桂芬(1848年-1882年),名繼孟,字汝賢,號子香,桂芬是他的榜名。祖父陳杏村和父親陳雲龍都是武藝高強。祖父希望他長大以後文武全才,從小就教他讀經明理,習武健身。
  • 你了解嗎?佛山洗碗機設計公司
    佛山洗碗機設計公司垂直原型是產品核心功能的簡化版本。 它通常包含一些主要用於訪問數據的功能。 這種原型製作對於演示「真實」系統很有用,但它不具有完整的功能或進行調整。 該原型通常在產品設計中運行較晚。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看完這文章,你有了解到你想知道的內容嗎?
  • 夢幻西遊:「最慘的」武狀元,裝備最高70級,這才是最初的夢幻!
    夢幻「最慘的」武狀元,69級方寸,全身裝備最高70級!英雄會精銳狀元,看稱謂自然是武狀元了!有人說雖然狀元不好拿,但是在鬼區弄身差不多點的裝備還是可以的,但是浩仔開頭說了,這是釣魚島大火區!無級別大佬不用多說,擂臺看看就知道,遍地都是!
  • 清末武狀元卞賡傳奇人生
    這件事在海州地區引起很大震動,民眾讚不絕口,這在當時腐敗的清王朝社會裡是難能可貴的。       今卞賡故裡有「狀元第」遺存和「卞賡紀念館」。有一天,卞狀元從板浦回家,必經墩口,程表叔得知後便拿條長凳子放在路心攔道,有人把此事報告卞賡,卞賡思忖一下,就在老遠處下馬,走到表叔面前,彎腰施禮,陪罪道:「這幾天應酬較忙,未能及時前來請安,請表叔多加原諒。」表叔很滿意,坦誠地說:「我這樣做,是對你的愛護,又是對你的考驗。現在你中了武狀元,多麼威風啊!只是怕你驕傲自大,目中無親,又恐你忘了舊。誰知你誠厚仍如往昔,使我感到莫大欣慰。
  • 龔鵬程丨武狀元
    我們看戲,戲中常會演誰誰誰是武舉人、武狀元。看傳記,也會有誰誰誰在前清曾考中武舉的記載。這武舉人武狀元是怎麼回事?
  • 歷代武狀元地圖:中國什麼地方的人武功最高?
    經濟實力雄厚,無疑也是催生武狀元的適宜土壤。連飯都吃不飽,還有力氣習武嗎?山西人這麼能打,恰好唐代的武舉,是百分百純武舉,只考武不考文。這樣的制度簡直為山西人量身定製,想不贏都難。顯然易見,這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提議,可惜並未引起朝廷重視,只是說說罷了。由於文化科目的比重仍然很大,明代出文狀元的地方,也盛產武狀元。整個明代有武狀元52人,其中籍貫可考者,45人。這45名武狀元中,江浙兩省分掉一半。其中,江蘇13人,浙江10人。接下來,安徽4人,排第三。全國前七名的省份裡,除了陝西,都位於南方。
  • 一起到佛山祖廟,聽聽歷史故事,與傳統文化零距離接觸
    大家好呀,我是你們的小編白白。不知道昨天古色古香的佛山嶺南天地有沒有讓大家滿足呢?如果不夠盡興的話也沒關係,下面我們馬上到嶺南天地附近的祖廟逛一逛。佛山祖廟可是佛山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哦,絕對適合來看一看的。祖廟,顧名思義就是廟宇。
  • 佛山請你們免費住民宿
    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疫情過後和你最愛的那個人來佛山吧在山林水間洗去一身疲憊和嶺南水鄉一起甦醒佛山,請你們免費住民宿!想與自然來場親密接觸嗎?想呼吸負離子含量高達63600m⊃3;的空氣嗎?這家民宿,不容錯過!
  • 【清風堂】勤廉史跡 | 黃賡 寧死不屈武狀元
    【廉史】寧死不屈武狀元黃賡(?-1646),字仲敘,明代休寧龍灣人。崇禎十六年(1643)黃賡被皇帝親自選為武狀元,當時應答崇禎皇帝曰:「臣盡忠報國而已!」然未及授官,明王朝已是風雨飄搖大勢已去,僅一年,都城北京被李自成義軍攻破,崇禎皇帝殺妻砍女,自縊於煤山。隨後清軍入關,打敗李自成義軍,長驅而入。南明隆武二年(1646)黃賡在池州九華山起兵,與清兵對抗,終因寡不敵眾,慘遭失敗。清兵濫殺無辜,株連當地百姓。
  • 《佛山金箔鍛造技藝》解密金箔鍛造技藝背後故事
    原標題:《佛山金箔鍛造技藝》專著出版解密金箔鍛造技藝背後故事由佛山市博物館館員郭文鈉、萬濤撰寫的《佛山金箔鍛造技藝》,近日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發行,這是國內首本解讀佛山金箔鍛造技藝的專著。
  • 故事太感人!央視到佛山採訪她→
    央視記者從北京趕到佛山對魏月董的故事進行深入採訪報導故事太感人!央視到佛山採訪她→「醫院既然沒有催款,你為什麼要主動把錢交上呢?」「月收入只有3000~4000元,有沒有那麼幾個瞬間想,這錢不催就不還了嗎?」在病房中見到完成第一次修復手術的魏月董,央視記者特別關心她在家庭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依然選擇省吃儉用歸還醫藥費的心路歷程。「這個錢必須要還!」
  • 武狀元還得考文化課,授予的官職比文官高,南方北方誰打架厲害?
    年少時候常看到香港關於蘇乞兒的影視作品,對武狀元印象頗深。實際上,武狀元的歷史遠沒有讀書人科舉那麼久遠,但授予官職上卻一點不含糊。
  • 古代最牛3個武狀元,一個官職最高,一個名氣最大,一個年紀最小
    不過,很多人只清楚文狀元,卻不太清楚武狀元。我國古代有3個最牛的武狀元,一個官職最高,一個名氣最大,一個年紀最小。 明武宗身為皇帝,卻有一個當大將軍馳騁疆場的夢想,這可能是他欣賞許泰的原因之一。許泰深受明武宗寵信,漸漸失了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