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景區介紹:常德桃花源旅遊區

2020-12-22 搜狐網

  旅遊景觀—概況

  桃花源,位於常德桃源縣境內,距常德市23公裡,前為滔滔不絕的沅水,背倚綿延起伏的武陵群峰。整個旅遊景區內,古樹參天,修竹婷婷,長藤纏繞,花草芬芳,石階曲徑,亭臺碑坊,特別是每年三月,桃花盛開,粉浪翻江,落英繽紛,宛若仙境。桃花源旅遊區,分桃花山、桃仙嶺、桃源山、秦人村四大部分。桃仙嶺景區,位於桃花源東北部,有桃花源牌坊、牌坊公園、劉禹錫草堂、詠歸亭、桃花湖、花景池、金灣園、悠然園、鬥雞場等景點。桃花山景區主要景點有佳致碑、桃花山牌坊、八仙亭、五柳湖、桃花溪、窮林橋、菊圃、碑廊、方竹亭、遇仙橋、水源亭、水源洞、白雲軒、御碑亭、臨仙館、高舉閣、摩頂松、桃花觀、秦人寨、集賢祠等,為桃花源景點最集中處。桃源山景區背臨沅水,東南以湘黔公路與桃花山為界,區內有後門洞、問津亭、纜船洲、桃川宮、水府閣、空心杉、煉丹臺、天寧碑院等景點。其中天寧碑院建於1992年,佔地10餘畝,碑院集民間石藝之大成,分碑室、碑屏、碑亭、碑坊、碑廊,是一個極具特色的藝術殿堂。桃花源傳為秦人避亂而尋居的世外仙境。秦人村仿秦時舊制而建,區內主要景點為秦人古道、秦人古洞、豁然臺、秦人居、竹廊、公議堂、秦先祠、秦人作坊、秦人街、自樂橋、延至館、儺壇等。桃花源之著名,得益於東晉詩人陶淵明和他的傳世之作《桃花源記》。東晉未年,失意於官場的彭澤縣令陶淵明,將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於山水文學之間,寫下了《桃花源記》這篇千古傳頌的文字,使桃花源成為「把千古遊人忙煞」的遊覽勝地。桃花源之建築,始於晉,興於唐,盛於宋,元明末年,曾幾次毀於大火,清光緒年間逐步修復。1992年,進行了全面修復和開發,遊覽面積由0.4公裡擴大到8.12平方公裡,景點由20個增加到70多個,並修建了賓館等旅遊接待設施,使桃花源成為符合現代旅遊需要的新型旅遊區。桃花源北去80餘公裡,為常德市石門夾山旅遊區,內有夾山寺、闖王陵等著名景點。

  旅遊景觀—桃花源牌坊

  建於湘黔319國道上。系仿古建築,高16.18米,寬26.8米,中空淨跨12米,為目前我國橫道跨線最長的第一大牌坊。1992年由桃源縣政府和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管理處集資興建。桃花源牌坊相傳為人間和仙境的接界處,在這裡可遙聞仙境內的雞犬之聲。牌坊外為人間,跨進牌坊即到了桃花源仙境。

  旅遊景觀—桃花山牌坊

  立於湘黔公路旁,是進入「桃源仙境」的山門。牌坊為門樓式,始建於1943年,後傾塌,1973年按原貌恢復。牌坊上方匾額題「桃花源」三字,字為魏碑體,十分遒勁有力。兩邊有石刻「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對聯。牌坊兩側各翼居古亭一組,每組4座,共8座,佔地1500平方米,分別以民間傳說的八仙命名,稱八仙亭。8亭造型迥異,極富特色,與牌坊一起,互相映稱,共為桃花源著名建築。

  旅遊景觀—方竹亭

  原名桃川八方亭,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湖廣按察江東之參政陳性學修建。亭為八方形,三門四窗,高6米,牆厚1米,磚石結構。亭身潔白,頂蓋綠色琉璃瓦,內頂為半球形,亭內立有古今石刻6方。亭外四周,長有叢叢方竹。方竹,眼望為圓形,手摸有稜有角,如刀削成,為桃花源僅有珍品,方竹亭因此而建。方竹亭附近的碑廊,廊內立有歷代吟詠桃茶源的詩碑17方,其中唐代詩人杜牧、李群玉、胡曾吟桃花源的詩碑3方,書法秀逸,尚可摩讀。

  旅遊景觀—劉禹錫草堂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授監察御史,貞元年間,因參與王叔文集團,主張革新政治,失敗後,被貶為朗州司馬。劉在任朗州司馬10年間,常寓住桃仙嶺吟詩作賦。為此,建草屋5間,竹樹掩映,室內刻有千古傳誦的《陋室銘》。草堂附近,有詠歸亭,為劉禹錫吟詠之處。亭居半島之間,三面環水,桃紅柳綠,風景如畫。

  旅遊景觀—佳致碑

  全稱「桃源佳致」碑,為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貶朗州司馬時遊桃花源所題。碑高2.4米,厚0.26米,原碑歷久剝蝕,現碑文「桃源佳致」為明萬曆三年(1575)湖廣巡撫趙重書,字體隸書,古雅蒼勁。石碑為清光緒十八年(1892)桃源知縣餘良棟刻石重立。1992年建有碑亭。亭飛簷翹角,金碧輝煌,四周綠樹成蔭,阡陌縱橫,意趣盎然,至此可統觀桃源山全景和領略「桃源佳致」四字的意境。

  旅遊景觀—桃花觀

  踞桃花山主峰天尊崖上。始建於唐初,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湖廣巡撫廊顯忠重建,名大士閣,1914年改名桃花觀至今。觀兩旁題有「秦時明月,洞口桃花」對聯,觀內有歷代名人題匾和近世名家書畫繡像。桃花觀兩廂,有躡風亭、探月亭相向而立。躡風亭名源於陶淵明詩「願言躡輕風」之句,1914年桃源知縣楊瑞鐺建。亭為四方形兩層磚木結構古典建築,室頂耀金,琉璃呈碧,鴟吻啄空,雕梁飛丹。廳內正壁立有桃花石《桃花觀序》碑,介紹了桃花觀幾度興廢的歷史,內外壁間嵌有歷代名人詩文碑刻。玩月亭位於桃花觀右側,為具有民族風格的四方形兩層建築,始建年代不詳,現建築是1964年仿建的,其名源於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詩。

  旅遊景觀—摩頂松

  位於桃花山頂。摩頂松原在桃川宮前,相傳是秦人手植,為瞿童白日飛升處。現松為明代所植,高30餘米,頂平如蓋,蔭覆數十平方丈。摩頂松鱗甲粗厚,宛若巨虯,髯景婆娑,如青雲籠絡。樹脂噴芳,清心爽神,遠望如鶴立雞群,傲然獨立,傑出挺拔,歷代遊人留下許多讚美詩文。

  旅遊景觀—高舉閣

  位於桃花山最高峰障山上。始建於唐代,閣名據陶淵明《桃花源詩》「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而得。後不知毀於何時。清光緒十八年(1892),桃源知縣餘良棟全面修建桃花源,重建此三層古閣。由於此處地最高,登時險絕,所謂「山坳石蹬頗曲折,數十百級緣若鼠」即指此處。現閣為1988年國家撥款重建,完工於1990年,規模遠勝於前,登閣四顧,綠圍翠繞,沉水如帶,桃源勝景,盡收眼底。唐著名詩人劉禹錫曾有「遂登最高頂,縱目還楚澤。平湖見清草,遠舉連霞赤」之詩句讚美這裡所觀的景色。

  旅遊景觀—水府閣

  位於桃源山頂。始建年代不詳。明萬曆年間改建為三層磚木結構,上層祀玉皇,中層祀觀音,下層祀楊泗將軍,始名黃聞閣,因傳為晉黃道真聞道處而得名。水府閣聳峙山巔,下臨沅水,江天遼闊,氣熱雄偉,客帆漁舟,往來如織。四周參天古木,綠蔭籠罩,風景優美,為消暑讀書勝地。1961年被全部拆毀,現已復舊重修,新閣四層,高約30餘米,與高舉閣南北遙對。下瞰桃川,東望洞庭,西顧壺頭,前對白馬渡,憑欄可觀蕭湘八景之「漁村夕照」。

  旅遊景觀—問津亭

  位於水府閣上方江邊。以《桃花源記》「後遂無問津者」句命名,傳為武陵漁郎問津處。清光緒十八年(1892)桃源知縣餘良棟所建,後倒塌,僅存「問津處」三字石碑。近年復舊重建,規模遠大於前。亭內立「問津處」石碑,碑極高大,石質堅緻,書法道勁,遊者多喜摩讀。

  旅遊景觀—纜船洲

  又名爛船洲,位於沅水之濱的黃聞山麓。纜船洲伏若漁船,長3~4米,寬1~2米,高出水面不到1米。相傳為武陵漁夫沿沅水打漁到桃花源上岸纜船的地方。現江濱豎有「纜船洲」三字的石碑。

  旅遊景觀—桃川宮

  背江南向。始建於晉,原名桃源觀,唐初規模漸大。北宋末修五百仙人閣,桃川萬壽宮,此後即名桃川宮。據史書載,桃川宮分為上、中、下三宮,「修廊夾五殿,重閣映千樹」,僅落腳柱石就達1330根,有「華夏第二宮」之稱。歷代詩人詞家紛紛潑墨於宮牆,日日有眾多香客膜拜,為中國古代四大道教勝地之一。明末皆毀於兵火,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重建,規模遠勝於前。

  旅遊景觀—空心杉

  位於桃川宮前,共兩株,相傳為晉代所植。空心不但樹幹空心,而且枝幹和連發出來的小杉樹,心也是空的。宋代姜夔有「古杉晉時物,中空野人住,外圍十四尺,內可十客聚」詩讚空心杉的不同尋常。明末,空心杉與桃川宮共毀於戰火,後在原樹蔸上萌發了新苗,年深月久,現幹大合抱,均幹挺中空,樹葉婆娑,傳為奇觀。其中一株雖於清鹹年間為大風吹折,禿幹兀立,但仍枝葉青翠,欣欣向榮。

  旅遊景觀—秦人村

  包括秦人古道、秦人古洞、秦人居、秦人作坊和竹廊等。秦人古道位於酉山之麓,傳為避亂秦人送武陵漁人走出世外桃源的秘境,婉蜒近千米,由古牌坊、古道、古堡、古點將臺、古洞組成,為江南罕見之仿先秦建築。秦人古洞在桃花潭上方,洞長67米,洞口鐫「秦人古洞」四個大字,奇石怪松,古色蒼然,相傳為漁郎進村的通道。入洞曲徑通幽,恍入陶記意境。出洞即到秦人村竹廊。竹廊長1068米,廊腰亭閣,透迄婉蜒,內掛曆代名詩佳畫,兩旁栽各類名竹,是一條藝術長廊,被遊人稱為「天下一絕」。

  旅遊景觀—儺壇

  位於秦人村竹廊盡頭,為秦人驅逐疫鬼舉行祭祀的場所。秦人村村民全姓秦,大概是避秦而來,不改姓氏。秦世傳巫教,奉把儺王。離此不遠處,還有儺王灣。儺壇前有鐘樓、鼓樓各一座,晨鐘暮鼓,響徹秦村。

  旅遊景觀—鐵經幢

  北宋文物,原建於常德山乾明寺內,1979年遷於市濱湖公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幢為宗教紀念性建築物,用白口鐵鑄成,呈圓錐寶塔式,空心,高4.335米,底部直徑0.9米,重1520.8噸。結構分20層,用石灰相粘結,布局得體,結構巧妙,浮雕裝飾的人物和走獸栩栩如生。其中第一層除鑄浮雕8尊半身力士像外,還鑄有佛像10尊,中間飾有奔走飛騰的龍虎圖案。第20層為寶塔蓋頂,第8層和第11層上部具有出簷、八面桃角,傳說為系鈴用。第7層中部鑄有般若羅密多心經的全文,是研究我國佛教的寶貴資料。

  旅遊景觀----三元宮新石器時代遺址

  位於澧縣縣城北,範圍約20000平方米。遺址地層大部分探明為大溪文化地層,少數探明在大溪文化層之上疊壓著屈家嶺文化早期地層。出土的大溪文化遺物與江漢平原和長江三峽內同時期遺址基本接近。出土的陶器大多是泥質和粗泥紅陶,表面打磨光亮後上紅色陶衣,器內往往刷成光亮的黑色。器類多環底器、圖足器,較晚出現了三足器和平底器。器形有鼎、碗、缽、盆、罐、甕、鍋、器蓋、器座等。其中一件紅陶大鍋,口徑達68釐米,是原始社會居民共同生活的物證。出土的彩陶片,多是紅底上繪黑彩,多漩渦紋,有一種橙黃色薄胎單耳環,上繪黑、赭卵點紋或羽狀紋,十分精緻。錐點紋心空心陶球,內藏小石子,搖動有聲,似是兒童玩具。這種陶球,是大溪文物和屈家嶺文物遺物中富有特色的物品。

  旅遊景觀—夾山寺

  位於石門縣城東南15公裡的石板橋。此地兩山夾寺,一道中通,故名夾山寺。夾山寺始建於唐鹹通十一年(870),懿宗李漼下詔大營夾山,後宋神宗趙頊、元世祖忽必烈也下詔勒建,故有「三朝御修」之稱。宋代,圓悟禪師在此住持,著有《碧巖錄》,流傳全國及朝鮮、日本,被視為佛家寶典。以後這裡便成為澧水流域佛家的文化中心。清順治初,有奉天玉和尚住持,後圓寂,葬於寺旁。乾隆時,澧州知縣何磷,巡視至此,訪問僧俗,撰《書李自成傳後》一文,言「奉天玉」為李自成僭號。近年在寺西側發掘到奉天玉和尚墓志銘和「獷符碑」,又於廟牆中得桃花詩木刻版,從而引起史學界對李自成歸宿問題進行新的探討。夾山寺四周翠嶂蔽日,古木合抱,花鳥競技,山間流翠,風景優美。雄跨於山口的大雄寶殿為清代重建,此殿面闊7間,進深5間,建造方法有許多獨創之處,殿內有北宋大觀三年(1109)鐵鐘,附近有碧巖泉、青嶂嶺、闖王陵等名勝。

名特產品

  名特產品—仿古漆器

  產於常德市,主要模仿長沙馬王堆出土漆器製作。產品質地輕而堅固,造型古樸大方,色澤鮮豔明亮,裝飾豐富多彩,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厚的地方特色。仿古漆器為漆器工藝一大發展。長沙馬王堆西漢墓的出土漆器,種類繁多,工藝精湛,在地下埋藏了2100多年仍完好如新。常德市工藝美術人員經過仔細分析和反覆試驗製作的全套16類仿古漆器,材質、器型、漆色、漆質、圖案等幾乎與原物相同;具有亂真的效果。常德仿古漆器一直為中國著名國際禮品和重要出口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名特產品—桃源石雕

  桃源礦石豐富,主要有桃花石、紋石、雞血石等。桃花石是一種優質石料,因其色彩絢麗而得名。顏色有紅、黃、綠多種,花紋分大花、小花和波狀花,石質細潤,主要雕刻工藝品有形象生動的座獅,小巧秀麗章以及各種擺設和文案用品。紋石又名文石,《桃源縣誌》載:「文石一名淚石,表裡潤澈,形色不一,或含草木禽蟲狀」;「石小,白而圓潤,其上多紅點,濃者如血,淡者如霞,密者如熟桃,疏者如殘星,圓者如花瓣,曲者如月痕」。用紋石製作首飾和小件玉器,因其硬度大,內含天然花紋而瑩潤華麗。雞血石是一種名貴玉石,以這種材料雕琢的雙龍玉圈、酒具等,不僅質地特異,而且別有佳趣,極富東方情調。

  名特產品—金雞腐竹

  常德市著名地方名優特產品。金雞腐竹,又名豆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多種胺基酸,細嫩柔軟,爽滑適口,食用方便,冬天可入火鍋,夏天可以涼拌,為酒宴賓客的上等菜,也是贈送親友的佳品。

  名特產品—陬市桂花糖

  原名陬市「洋糖」,鬆脆可口,既有糖的甜味,又有桂花芬芳,為桃源縣傳統名特產品。陬市桂花糖起源於明末清初,前身為桃源鄉下的管子糖,因其常作為貢品轉呈宮內而名聲大振,銷路越來越廣,以致飄洋過海遠銷國外,「洋糖」也便因此而得名。陬市桂花糖以白糖、桂花為心糖,桂花盛開時,採鮮花加白糖醃製密封而成。該糖選用油沾大米煎制,火功適宜,上麻均勻,支條齊整,片薄酥脆,清香爽口,不僅食之味美,且有補脾理肺、幫助消化、化痰養神等作用。

  名特產品—擂茶

  又名「三生湯」,因以生薑、生米、生茶葉為原料得名。做擂茶時,先將這三種原料放在擂缽中用山桂樹木棒擂製成漿,稱「擂茶腳子」。沏制時先在碗裡放適量「腳子」,再用少許冷水化開,然後衝上沸水即成。此時隨著碗裡冒出的氤氳熱氣,飄散出一股股特有的清香,其味辣、香、鹹混雜,別具風味。桃源喝擂茶歷史悠久。相傳東漢名將馬援帶兵路過烏頭村(桃花源),突然發生瘟疫,由一位老太太用擂茶治好了他們的病,從此喝茶的習慣便世代相傳下來。


相關焦點

  • 五一湖南景區遊客量前十齣爐,常德兩地入圍,桃花源位居榜首
    今天從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5月1日,全省納入監測的129家旅遊區(點)累計接待遊客47.27萬人次,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706.69萬元。5月1日,我省接待遊客量排名前十的景區依次是:中國常德桃花源景區、瀘溪縣浦市古鎮、鳳凰古城、益陽市山鄉巨變第一村、湘鄉市大東山旅遊區、衡陽市茶山坳景區、常德市柳葉湖旅遊度假區、長沙市橘洲景區、長沙市麓山景區、吉首市矮寨奇觀景區。截至5月1日,全省A級景區開放384家,開放率79.7%。
  • 遊湖南常德詩牆及桃花源景區
    湖南常德市沅江防洪牆外側的詩牆非常有名氣,它曾被稱為世界最長的詩、書、畫、刻、藝術牆,曾獲「吉尼斯之最」。離開常德市區,行駛50公裡到桃源縣,遊覽桃花源景區,門票包含桃源山、桃花山、桃仙嶺,常德桃花源景區始建於晉代,到唐宋時發展到鼎盛階段,在元代時毀於戰亂,明清以後又開始復興,現的桃花源景區內新開發了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桃仙嶺等景點。
  • 桃花源晉升5A 級旅遊景區 湖南國家5A級旅遊景區達10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30日訊(記者 孟姣燕 通訊員 劉思輯 李寧)湖南正式迎來第10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文化和旅遊部12月29日發布公告,確定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其中,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遊區入選。
  • 常德市桃花源旅遊區成功晉升國家5A級旅遊景區
    12月29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確定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公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有關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推薦,文化和旅遊部按程序組織綜合評定並於2020年12月25日完成公示,確定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這標誌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遊區成功晉升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國家文旅部公示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 常德桃花源在列
    常德桃花源。資料圖紅網時刻常德12月16日訊(記者 黃剛)2020年12月16日,記者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官網上獲悉,近日,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擬確定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公示,其中常德桃花源在列。
  • 終於等到你,桃花源!常德首個5A級景區!
    、中國天然氧吧、湖南省省級旅遊度假區、湖南十大文旅地標等多項榮譽,以其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詩文碑刻之豐、歷史傳說之奇,享譽全國,馳名中外,是常德文化旅遊的金字招牌和湖南文化旅遊的靚麗名片。常德桃花源旅遊區成為湖南省唯一上榜的旅遊景區。加上此前剛晉升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柳葉湖,常德成為除省會長沙外,第二個既有5A級旅遊景區又有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市州。
  • 常德桃花源景區上榜「5A」,妹兒說:桃花源缺的不是牌子!
    妹兒扯蛋:因為之前說過常德旅遊「壞話」而被有關部門約茶過,但作為對常德抱有極大好感(甚至超過長沙)的張家界人,又是從事旅遊景區策劃營銷職業,對於常德旅遊景區開發和營銷始終沒有找到竅門而干著急。眼瞅著重慶酉陽桃花源景區後來居上、鳩佔鵲巢、喧賓奪主而得意忘形的時候,更是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意思。近日,獲悉桃花源景區終於獲得5A牌照的機會,已處於公示階段,如若沒有特殊情況,基本是罈子裡摸烏龜。
  • 常德桃花源國慶中秋長假亮出驕人「成績單」
    國慶中秋雙節8天長假,湖南常德桃花源旅遊區佳績頻傳,累計接待遊客24.27萬人次,同比增長15.62%;旅遊綜合收入7214.39萬元,同比增長12.13%;累計遊客接待量居全省第七位;其中核心景區門票收入2189.82萬元,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2.14%,旅遊綜合收入、景區門票收入雙雙進入全省前四。「成績單」十分喜人。
  • 國慶中秋長假,常德桃花源亮出驕人「成績單」
    關鍵詞一:柔性服務  今年十一期間,在桃花源旅遊區三個主要景區景點,21名旅遊警察首次亮相。他們在旅遊區內開展常態化巡邏,協助遊客解決旅途中的小問題,幫助遊客了解所需旅遊信息,成為景區一道靚麗風景線。在旅遊區各路口,指揮交通交警的柔性執法也得到遊客的一致稱讚。(保駕護航。)
  • 重慶酉陽和湖南常德,誰才是真正的桃花源
    一次,從懷化火車站出來,無意中看到「桃花源」的旅遊廣告,不過宣傳地不是常德 而是重慶酉陽,當時我就被驚訝到了,在我的印象中深深以為只有常德一個桃花源,突然又冒出一個酉陽桃花源,著實讓人一驚,也只好怪自己不僅頭髮短 見識更短。
  • 國家5A級旅遊景區正在公示!常德桃花源上榜,湖南唯一!
    12月16日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擬確定 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公示 常德市桃花源旅遊區榜上有名 這也是全省唯一一個上榜的旅遊景區
  • 尋夢「桃花雪緣」,賞冬日好風光|常德桃花源入圍5A旅遊景區
    12月16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最新一批國家級5A景區名單,全國20個省份的21家旅遊景區完成了「5A」的評定。常德桃花源旅遊區為湖南省唯一上榜的旅遊景區。常德桃花源位於湖南常德沅水河畔,古武陵縣境, 面積達150多平方公裡,核心景區20平方公裡,境內有桃花山、桃源山、秦溪、秦谷、五柳湖、桃花源古鎮、萬裡桃林等大小70餘個景點,漫步園內,頗有蘇州園林一步一景的風範,但與之不同的是,這樣的一步一景大多是自然和人文景觀的巧妙融合。
  • 常德桃花源景區「現身」首都,這段時間桃花源有點紅……
    5月21日記者從市文旅廣體局獲悉從5月19日起接下來的兩周時間裡以「桃花源裡好生活」為主題桃花源景區旅遊形象宣傳免費現身北京地鐵國貿站意味著北京「兩會」期間常德桃花源美名將得到更廣泛的傳播桃花源景區旅遊形象宣傳免費現身北京地鐵國貿站。
  • 常德6個景區獲評2019年省文明風景旅遊區
    紅網時刻常德4月3日訊(通訊員 陳妍)近日,湖南省文明辦發布《2019年湖南省文明社區(小區)、文明窗口單位、文明風景旅遊區、文明集市、文明餐飲示範店公示公告》,公示了2019年全省36個文明風景旅遊區。
  • ...旅遊景區|湖南|張家界|酒埠江旅遊區|張家界通達國際酒店|門票
    醫務工作者團體前往參觀遊覽,可提前與景區預約。酒埠江旅遊區酒埠江旅遊區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實行免景區門票的公告中顯示,免費時間 將從恢復開園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而且入園次數不限。免費範圍包括酒埠江旅遊區範圍內的酒仙湖景區、寶寧景區、白龍洞景區、仙人橋景區。可享受免景區門票與相應景區交通通票。
  • 常德桃花源一天7次登上央視,其中1次還是《新聞聯播》
    桃花源一天7次登上央視屏幕,其中1次還是《新聞聯播》5月3日,CCTV-1綜合頻道《新聞聯播》以「做好景區疫情防控 旅遊市場有序恢復」為題報導了中國湖南常德桃花源。CCTV-1綜合頻道《新聞聯播》報導:桃花源景區在取消室內封閉節目表演的基礎上,推出了漁鼓、三棒鼓等室外民俗節目。隨後,新聞頻道又2次播報了中國湖南常德桃花源新聞。
  • 「五一」假期常德桃花源有點火
    5月3日,CCTV-1綜合頻道《新聞聯播》以「做好景區疫情防控旅遊市場有序恢復」為題報導了常德桃花源;CCTV-2財經頻道《第一時間》欄目以「湖南常德:賞山水秀色看民俗表演」為題,專題報導常德桃花源;CCTV-4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欄目一天3次報導常德桃花源。今年的「五一」小長假達到5天,景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市場復甦。
  • 常德桃花源交警精心護航盛會打造平安順暢景區
    當日上午,2020中國旅遊日湖南宣傳活動暨2020中國桃花源文化旅遊節,2019年湖南十大文旅地標授牌儀式、湖南非遺網上購物節啟動式在湖南常德桃花源旅遊管理區隆重舉辦,省、市各級領導,特邀嘉賓、旅行商代表、投資商代表及國內外遊客雲集桃花源風景區。
  • 湖南「有福」了,一景區被5A「砸中」,耗資40億打造,就在常德市
    湖南是一座文化深厚的省份,也是偉人故鄉,近些年的湖南憑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成為了網紅大省,到湖南旅遊的遊客數量是越來越多,這樣的情況對湖南來講,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趨勢,就在前段時間,文旅部公布了擬定的5A級的旅遊景區名單,湖南就非常幸運,名單中就有湖南的旅遊景區,位於湖南常德的一個景區被5A「砸中」,這也證實了湖南這一省份「有福」了。
  • 常德桃花源:守護景區「藍天」 嚴查排放超標車輛
    紅網時刻常德12月10日訊(通訊員 李紅君 甘菲)優良的生態環境是湖南常德桃花源旅遊景區顯著的特色和優勢,更是被眾多遊客稱之為「天然氧吧」,為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對景區空氣品質的影響,12月9日,常德桃花源公安分局交警大隊與環境保護局聯合開展道路機動車尾氣抽檢執法工作,為轄區群眾及遊客營造一個良好的空氣品質和道路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