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24H|戰投神話:阿里賺了180億;拼多多10億美元已到帳;3部影片預售總票房破6億
近三分之一教育上市企業淨利潤下滑,2019年的教育行業發生了什麼?
據億歐教育篩選出的74家教育上市公司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共計58家營收實現增長,佔比78.4%;44家企業淨利潤實現增長,佔比59.5%。
具體來看,營收漲幅方面實現100%以上增長的只有7家,佔比9.4%;營收漲幅方面實現20%以上增長共31家,佔比41.9%。增長幅度在10%以下共10家,佔比13.5%;營收同比下降的企業共計13家,佔比17.6%。
淨利潤方面,2019年上半年,帳面虧損企業共計13家,佔比17.6%,淨利潤同比漲幅在100%以上共計7家,佔比9.4%;淨利潤同比漲幅在20%以上共30家,佔比40.5%。增長幅度較小在10%以下共9家,佔比12.1%;淨利潤同比下降的企業共計25家,佔比33.8%。
對於企業來說,或許通過上市、融資,短時間內集中火力和資源做最重要的事情,會比靠自身一點一點滾動發展更加快速。但不論如何,只有穩步增長的業績數據,才能真正給市場信心。
三分之一企業淨利潤下滑
註:數據來源於財經,取最新披露財報數據,統計並非涵蓋全部上市教育企業
據上半年各企業最新披露的財報數據來看,港股市場教育板塊的整體淨利潤表現比A股市場更好。港股市場教育企業大部分為民辦學校和培訓市場龍頭標的,這類企業資產更「重」,運營也更穩健。
而美股市場在線教育企業偏多,不同企業之間估值差異較大,在線教育企業營收表現依舊不佳。
A股市場教育板塊很大一個特徵是教育業務大部分都是通過併購重組而來。這導致影響部分企業業績表現不佳的主要兩個原因集中體現在:一是,此前部分跨界併購的公司計提了大部分商譽減值;二是,併購重組之後,部分公司開始聚焦發展教育業務,原本業務逐漸剝離的過程中,業績受到影響。
具體來看,不同賽道的發展特點和未來發展重心又各不相同。
下半年如何發力各賽道情況不一
K12教培關鍵詞:下沉、坪效
教培行業未來還將高速增長,行業也會更加集中,更加規範。從幾家典型的K12教培機構2019上半年的財務數據來看,營收雖放緩但依舊穩健,校區擴張速度更是沒有絲毫放慢腳步的跡象。即使政策收緊,但對於經營管理模式成熟的頭部企業來說,接下來幾年對於下沉市場的搶奪更加激烈。
從上半年幾家企業的成績和未來規劃來看,今年K12教培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下沉。
對下一步規劃,好未來表明要進一步覆蓋新的城市。即使目前已經擁有上千家教學中心的新東方也在財報中表示,將繼續往低線城市和偏遠城市擴張。
從樸新第二季度財報數據中看,其下沉市場的份額有明顯增加。可以看到,無論是樸新繼續通過收購學校向「下」圈地,還是像瑞思這樣以特許經營的模式往外擴張,K12課外培訓已經開始向「下」加碼了。
精銳教育認為,下沉城市滲透率有利於運營成本結構更健康,並能產生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加速滲透到二三線城市勢不可擋。
而就全國市場的水平來看,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及以下城市消費升級階段不同,對於教育的需求感知不一。如何將企業自身優勢與下沉城市教育需求巧妙結合,是打開下沉通道的關鍵。
二是,線上線下融合加速。
今年暑假的K12網校大戰,極大分流了線下培訓機構的流量。新的競爭環境,對線下教培機構如何擁抱「線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線上吸引流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名師,對此,新東方和好未來都將繼續戰略性的加深對雙師模式的探索和投資。精銳將通過一對一、小班、個性化三種模式補充在線課程,樸新也在加快在線學校的建設。
除此之外,線上「24小時隨問隨答」等服務模式也對線下教培機構帶來影響。新東方強調,線上線下一起,可以通過使用標準化,模塊化,系統化的操作流程來提高效率。樸新也將會進一步探索OMO模式,通過線上全面賦能線下。
三是,投資依舊會是重要補充。
儘管樸新表示,為應對環境變化,放慢了去年年底交易的收購步伐,但會繼續收購新學校的計劃。精銳教育也成立「3T基金會」,將加大對大數據分析和AI人工智慧技術的投資。瑞思表示,將會圍繞核心產品進行投資,尋找能夠賦能的標的。
反觀上市的K12在線教育企業,依然處在盈利困境。在線教育企業虧損問題一直存在,儘管跟誰學此次實現營收增長超400%,實際上,去年同期,跟誰學也是處在虧損。而51Talk淨虧損情況更是起起伏伏,未來是否能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還有待觀察。
教育信息化關鍵詞:渠道、5G
據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幾家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信息化企業業績量級相似。起初,幾家企業都是以併購的方式入局教育,教育業務發展一直比較穩定。從上圖來看,拓維信息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最大。
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是公共教育財政支持的千億級教育市場。然而,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學生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政策和地區差異,在教育信息化企業發展特點上也尤為明顯。
政策方面,眾企業緊緊圍繞教育信息化政策開展業務。佳發教育方面稱,隨著國家第二輪標準化考點建設的推進,教育考試信息化行業市場需求增加,佳發智慧招考系列產品收入快速增加,並稱在新一輪標準化考點的建設要求下,企業積極開發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一個平臺和四大子系統。
而在區域的教育信息化2.0智慧校園建設下,智慧教育軟體+硬體業務也穩健增長。全通教育方面,則圍繞2019年「國培計劃」,將繼續以低重心、混合式、高標準的要求開展國培項目。
渠道方面——各個地區都是必爭之地。繼續深耕已經切進去的渠道對於教育信息化企業非常重要。具體來看,每家公司重點推廣的省份各有不同。
比如,佳發渠道重點在重慶、貴州、山西、河南等地。拓維在現有湖南市場基礎上,新開闢了河南、山東、重慶三大市場。無論是以省級平臺承建切入,還是與當地相關通訊企業合作,對於企業下一步重要的工作就是省級各個城市學校的下沉。
打通渠道的另一個表現在於,與大企業合作。佳發信息在上半年成為了河南聯通新興ICT教育行業綜合解決方案合作夥伴、2019年浙江聯通第二批創新業務合作夥伴(智慧城市-智慧教育專業)、中國電信河南公司2019年政企產品合作夥伴,並與江油市政府合作在江油市投資建設「川西北區域智慧教育產業園總部基地項目」,這為佳發未來開展其它業務打下基礎。拓維公司與華為公有雲相關業務合作,也一起拿下多個項目。
研發方面,企業技術的發力趨勢和方向緊跟新潮流。5G,AI等概念在教育信息化公司開始普遍受到重視,並成為接下來的主要方向。
早幼教領域關鍵詞:中臺建設、轉型
受到幼兒園政策影響,威創股份業績稍有下滑。反觀美吉姆,在經過併購重組後,業績增長明顯,商譽翻了近10倍,管理費用也隨營收浮動。不同的業務在政策環境下表現截然不同。
整體來看幼教領域上半年的表現,大多數企業業務增長放緩甚至略微下降。威創股份處在轉型期,兒童成長平臺業務營業收入和營業毛利出現一定程度下滑;和晶科技的營收也在放慢。
為了應對市場環境變化,行業都在積極轉型。
首先,各企業紛紛布局「中臺建設」,應對業務轉型升級。威創股份在財報中披露,將調整組織結構,打造「大中臺」,為業務轉型升級做好鋪墊;和晶科技則繼續加強「智慧樹」幼教雲平臺的布局,將渠道、產品、數據方面結合,摸索整套幼兒教學監督、管理、教學方法提升方面的解決方案,將流程標準化;美吉姆方面則持續優化並更新課程體系,將內部管理效能、成本控制、人才梯隊建設標準化,為業務擴張提供堅實的基礎。
其次,強化原有業務。美吉姆強調將「教育+製造業」作為未來經營戰略方向。在重點發展早教業務的同時,和晶科技以「智慧生活」為業務聚焦領域,圍繞物聯網產業、教育產業進行業務布局。
威創股份更好應對市場環境變化,並努力探索兒童成長平臺的潛在發展機遇,通過對教研、供應鏈、信息化等團隊和各部門融合,推動幼教子公司整合。
再是,下沉。美吉姆宣稱,未來,持續在一、二線城市持續進行門店加密,增強規模效應,另一方面,加快在三四線城市下沉,布局空白市場,其標準化的加盟管理體系確保了單店複製能力。威創股份則加緊與國有資本戰略合作,將產業基金工作持續推進,往「下」布局。
職業教育關鍵詞:拓品類、擴業務
職業教育上市企業業務類型各不相同。細分領域眾多,但對於單個領域來說,市場發展空間有限。從幾家企業戰略規劃上看,拓品類至關重要。
用戶生命周期短,圍繞目標人群拓品類成為各企業的重要戰略。東方教育稱計劃繼續擴大業務,使課程更加多樣化,以應對行業趨勢和市場需求,比如東方教育將在新的領域如美容業、人工智慧及醫療保健等服務行業,以及新經濟的職業技能教育市場進行開發,把握市場機遇。同樣,中公教育主要的受眾群體在18歲及以上的大學生、在職人士等,其計劃將圍繞考研、IT、財經等賽道級戰略新品類進行更大規模的投資。
相比線上職業教育的輕模式,傳統職業教育以線下為主,重資產投入,回報周期長。中國東方教育校區建設前期投入巨大,不動產資產佔比較高,拓品類建設並非易事。
結語
從18年底至今,教育行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稿)(送審稿)》落地前,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許多企業紛紛轉型。尋求變化的過程中,也伴隨著陣痛。
.發力在線業務,好未來迎來上市之後首次虧損。
.受政策影響,威創股份教育業務迎來轉型陣痛。
.達內科技財報遲遲未發,股價一跌再跌。
.樸新教育今年上半年曾暴跌21.56%,創上市以來最大跌幅。
.部分企業非教育業務重回戰略地位,以求整體業務穩健。
.教育信息化企業增長放緩,瓶頸顯現。
上半年的嘗試與調整或許在下半年會有收穫與結果,政策雖然不是唯一的影響方面,但卻實實在在影響著教育企業的經營。在震蕩波動中艱難前行,或許是教育「逆周期」的另一個體現。
來源: 投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