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育「慘況」:近半數上市公司虧損 錢都去哪兒了

2020-12-16 同花順財經

投資界24H|戰投神話:阿里賺了180億;拼多多10億美元已到帳;3部影片預售總票房破6億

近三分之一教育上市企業淨利潤下滑,2019年的教育行業發生了什麼?

據億歐教育篩選出的74家教育上市公司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共計58家營收實現增長,佔比78.4%;44家企業淨利潤實現增長,佔比59.5%。

具體來看,營收漲幅方面實現100%以上增長的只有7家,佔比9.4%;營收漲幅方面實現20%以上增長共31家,佔比41.9%。增長幅度在10%以下共10家,佔比13.5%;營收同比下降的企業共計13家,佔比17.6%。

淨利潤方面,2019年上半年,帳面虧損企業共計13家,佔比17.6%,淨利潤同比漲幅在100%以上共計7家,佔比9.4%;淨利潤同比漲幅在20%以上共30家,佔比40.5%。增長幅度較小在10%以下共9家,佔比12.1%;淨利潤同比下降的企業共計25家,佔比33.8%。

對於企業來說,或許通過上市、融資,短時間內集中火力和資源做最重要的事情,會比靠自身一點一點滾動發展更加快速。但不論如何,只有穩步增長的業績數據,才能真正給市場信心。

三分之一企業淨利潤下滑

註:數據來源於財經,取最新披露財報數據,統計並非涵蓋全部上市教育企業

據上半年各企業最新披露的財報數據來看,港股市場教育板塊的整體淨利潤表現比A股市場更好。港股市場教育企業大部分為民辦學校和培訓市場龍頭標的,這類企業資產更「重」,運營也更穩健。

而美股市場在線教育企業偏多,不同企業之間估值差異較大,在線教育企業營收表現依舊不佳。

A股市場教育板塊很大一個特徵是教育業務大部分都是通過併購重組而來。這導致影響部分企業業績表現不佳的主要兩個原因集中體現在:一是,此前部分跨界併購的公司計提了大部分商譽減值;二是,併購重組之後,部分公司開始聚焦發展教育業務,原本業務逐漸剝離的過程中,業績受到影響。

具體來看,不同賽道的發展特點和未來發展重心又各不相同。

下半年如何發力各賽道情況不一

K12教培關鍵詞:下沉、坪效

教培行業未來還將高速增長,行業也會更加集中,更加規範。從幾家典型的K12教培機構2019上半年的財務數據來看,營收雖放緩但依舊穩健,校區擴張速度更是沒有絲毫放慢腳步的跡象。即使政策收緊,但對於經營管理模式成熟的頭部企業來說,接下來幾年對於下沉市場的搶奪更加激烈。

從上半年幾家企業的成績和未來規劃來看,今年K12教培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下沉。

對下一步規劃,好未來表明要進一步覆蓋新的城市。即使目前已經擁有上千家教學中心的新東方也在財報中表示,將繼續往低線城市和偏遠城市擴張。

從樸新第二季度財報數據中看,其下沉市場的份額有明顯增加。可以看到,無論是樸新繼續通過收購學校向「下」圈地,還是像瑞思這樣以特許經營的模式往外擴張,K12課外培訓已經開始向「下」加碼了。

精銳教育認為,下沉城市滲透率有利於運營成本結構更健康,並能產生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加速滲透到二三線城市勢不可擋。

而就全國市場的水平來看,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及以下城市消費升級階段不同,對於教育的需求感知不一。如何將企業自身優勢與下沉城市教育需求巧妙結合,是打開下沉通道的關鍵。

二是,線上線下融合加速。

今年暑假的K12網校大戰,極大分流了線下培訓機構的流量。新的競爭環境,對線下教培機構如何擁抱「線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線上吸引流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名師,對此,新東方和好未來都將繼續戰略性的加深對雙師模式的探索和投資。精銳將通過一對一、小班、個性化三種模式補充在線課程,樸新也在加快在線學校的建設。

除此之外,線上「24小時隨問隨答」等服務模式也對線下教培機構帶來影響。新東方強調,線上線下一起,可以通過使用標準化,模塊化,系統化的操作流程來提高效率。樸新也將會進一步探索OMO模式,通過線上全面賦能線下。

三是,投資依舊會是重要補充。

儘管樸新表示,為應對環境變化,放慢了去年年底交易的收購步伐,但會繼續收購新學校的計劃。精銳教育也成立「3T基金會」,將加大對大數據分析和AI人工智慧技術的投資。瑞思表示,將會圍繞核心產品進行投資,尋找能夠賦能的標的。

反觀上市的K12在線教育企業,依然處在盈利困境。在線教育企業虧損問題一直存在,儘管跟誰學此次實現營收增長超400%,實際上,去年同期,跟誰學也是處在虧損。而51Talk淨虧損情況更是起起伏伏,未來是否能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還有待觀察。

教育信息化關鍵詞:渠道、5G

據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幾家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信息化企業業績量級相似。起初,幾家企業都是以併購的方式入局教育,教育業務發展一直比較穩定。從上圖來看,拓維信息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最大。

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是公共教育財政支持的千億級教育市場。然而,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學生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政策和地區差異,在教育信息化企業發展特點上也尤為明顯。

政策方面,眾企業緊緊圍繞教育信息化政策開展業務。佳發教育方面稱,隨著國家第二輪標準化考點建設的推進,教育考試信息化行業市場需求增加,佳發智慧招考系列產品收入快速增加,並稱在新一輪標準化考點的建設要求下,企業積極開發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一個平臺和四大子系統。

而在區域的教育信息化2.0智慧校園建設下,智慧教育軟體+硬體業務也穩健增長。全通教育方面,則圍繞2019年「國培計劃」,將繼續以低重心、混合式、高標準的要求開展國培項目。

渠道方面——各個地區都是必爭之地。繼續深耕已經切進去的渠道對於教育信息化企業非常重要。具體來看,每家公司重點推廣的省份各有不同。

比如,佳發渠道重點在重慶、貴州、山西、河南等地。拓維在現有湖南市場基礎上,新開闢了河南、山東、重慶三大市場。無論是以省級平臺承建切入,還是與當地相關通訊企業合作,對於企業下一步重要的工作就是省級各個城市學校的下沉。

打通渠道的另一個表現在於,與大企業合作。佳發信息在上半年成為了河南聯通新興ICT教育行業綜合解決方案合作夥伴、2019年浙江聯通第二批創新業務合作夥伴(智慧城市-智慧教育專業)、中國電信河南公司2019年政企產品合作夥伴,並與江油市政府合作在江油市投資建設「川西北區域智慧教育產業園總部基地項目」,這為佳發未來開展其它業務打下基礎。拓維公司與華為公有雲相關業務合作,也一起拿下多個項目。

研發方面,企業技術的發力趨勢和方向緊跟新潮流。5G,AI等概念在教育信息化公司開始普遍受到重視,並成為接下來的主要方向。

早幼教領域關鍵詞:中臺建設、轉型

受到幼兒園政策影響,威創股份業績稍有下滑。反觀美吉姆,在經過併購重組後,業績增長明顯,商譽翻了近10倍,管理費用也隨營收浮動。不同的業務在政策環境下表現截然不同。

整體來看幼教領域上半年的表現,大多數企業業務增長放緩甚至略微下降。威創股份處在轉型期,兒童成長平臺業務營業收入和營業毛利出現一定程度下滑;和晶科技的營收也在放慢。

為了應對市場環境變化,行業都在積極轉型。

首先,各企業紛紛布局「中臺建設」,應對業務轉型升級。威創股份在財報中披露,將調整組織結構,打造「大中臺」,為業務轉型升級做好鋪墊;和晶科技則繼續加強「智慧樹」幼教雲平臺的布局,將渠道、產品、數據方面結合,摸索整套幼兒教學監督、管理、教學方法提升方面的解決方案,將流程標準化;美吉姆方面則持續優化並更新課程體系,將內部管理效能、成本控制、人才梯隊建設標準化,為業務擴張提供堅實的基礎。

其次,強化原有業務。美吉姆強調將「教育+製造業」作為未來經營戰略方向。在重點發展早教業務的同時,和晶科技以「智慧生活」為業務聚焦領域,圍繞物聯網產業、教育產業進行業務布局。

威創股份更好應對市場環境變化,並努力探索兒童成長平臺的潛在發展機遇,通過對教研、供應鏈、信息化等團隊和各部門融合,推動幼教子公司整合。

再是,下沉。美吉姆宣稱,未來,持續在一、二線城市持續進行門店加密,增強規模效應,另一方面,加快在三四線城市下沉,布局空白市場,其標準化的加盟管理體系確保了單店複製能力。威創股份則加緊與國有資本戰略合作,將產業基金工作持續推進,往「下」布局。

職業教育關鍵詞:拓品類、擴業務

職業教育上市企業業務類型各不相同。細分領域眾多,但對於單個領域來說,市場發展空間有限。從幾家企業戰略規劃上看,拓品類至關重要。

用戶生命周期短,圍繞目標人群拓品類成為各企業的重要戰略。東方教育稱計劃繼續擴大業務,使課程更加多樣化,以應對行業趨勢和市場需求,比如東方教育將在新的領域如美容業、人工智慧及醫療保健等服務行業,以及新經濟的職業技能教育市場進行開發,把握市場機遇。同樣,中公教育主要的受眾群體在18歲及以上的大學生、在職人士等,其計劃將圍繞考研、IT、財經等賽道級戰略新品類進行更大規模的投資。

相比線上職業教育的輕模式,傳統職業教育以線下為主,重資產投入,回報周期長。中國東方教育校區建設前期投入巨大,不動產資產佔比較高,拓品類建設並非易事。

結語

從18年底至今,教育行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稿)(送審稿)》落地前,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許多企業紛紛轉型。尋求變化的過程中,也伴隨著陣痛。

.發力在線業務,好未來迎來上市之後首次虧損。

.受政策影響,威創股份教育業務迎來轉型陣痛。

.達內科技財報遲遲未發,股價一跌再跌。

.樸新教育今年上半年曾暴跌21.56%,創上市以來最大跌幅。

.部分企業非教育業務重回戰略地位,以求整體業務穩健。

.教育信息化企業增長放緩,瓶頸顯現。

上半年的嘗試與調整或許在下半年會有收穫與結果,政策雖然不是唯一的影響方面,但卻實實在在影響著教育企業的經營。在震蕩波動中艱難前行,或許是教育「逆周期」的另一個體現。

來源: 投資界

相關焦點

  • 上市公司業績「變臉」,深交所:你的誠信去哪兒了?
    2019年4月29日,上市公司歐菲光發布了一份停牌公告,投資者沒有一點點的防備。在上市公司歐菲光正式停牌的前一個交易日—4月26日,公司股票無量跌停,具體原因是公司當日公布公司在2018年的營業總收入為430.43億元,與2017年相比增長約27.38%;不過淨利潤卻為-5.19億元,這個數據與2017年對比,下降幅度高達163.1%。
  • 錢去哪兒了?細數上市公司的巨款「懸案」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巨款丟失一直都有「前科」,時間遠一點的有東北高速、閩東電力等,近一點的則有輔仁藥業、康美藥業、科迪乳業、康得新等,丟失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隨後,東北高速領導和財務部經理、出納員去河松支行對帳,河松支行出具了公司截至2004年12月31日的銀行對帳單,結果顯示,公司兩個帳戶的餘額分別為4.32萬元和2.99萬元,其餘存款去向不明。
  • 3年虧損近26億,一起教育「帶傷」衝擊納斯達克
    作為以K12智能教育平臺起家的在線教育企業,一起教育在業內算不上第一梯隊。搶先啟動上市進程,一方面是抓住2020年在線教育市場紅利期,但更重要的是,備課工具、作業平臺等教輔業務進校在變現方面存在局限性,而作為一起教育近兩年營收突破點的K12網課在業務規模上又同主流產品差距明顯。
  • 一起教育虧損26億上市,三大疑慮待解
    據財報顯示,一起教育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的營收分別為3.1億元、4.06億元、8.08億元,淨虧損分別為6.56、9.64、9.75億元。從財務數據來看,一起教育科技目前仍處於大規模虧損狀態。 一起教育科技堅持"校內+課後"整合模式。
  • 萊爾科技:主營業務下滑,半數子公司虧損,或已觸及天花板?
    但是,在瀏覽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的數據及結合相關報導了解到,萊爾科技營收淨利潤增長雙雙萎靡,主營業務收入持續下降。另外,公司控制人絕對控股風險,半數以上子公司虧損經營等問題也備受關注。不知如此現狀之下的致遠裝備執意躋身上交所科創板是自信還是盲目?
  • 為何上市公司虧損超過自己的市值,還不倒閉呢?經營錢哪來的?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有很多上市公司基本上年年都虧損,甚至有一些公司虧損都超過了自己的市值,但是卻不會倒閉。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年年虧損又從哪裡的錢去經營公司呢?首先,其實上市公司出現虧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最後的淨利潤,而是經營性現金淨流量。只要一個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淨流量是正值,那麼這個企業就可以有持續不斷的現金流入,可以維持正常的經營。其次,一個上市公司並不是說退市就可以退市,是需要達到一定條件才可以。
  • 不到三年虧損26億,一起教育上市但沒上岸
    一起教育招股書中介紹,就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付費課程入學人數和總帳單而言,一起教育已經成為中國排名前五的在線K12輔導機構。在上市當天,作為背後的投資人,真格基金合伙人王強、小米CEO雷軍都出席了敲鐘現場。
  • 不到三年虧損26億 一起教育上市但沒上岸
    一起教育招股書中介紹,就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付費課程入學人數和總帳單而言,一起教育已經成為中國排名前五的在線K12輔導機構。  在上市當天,作為背後的投資人,真格基金合伙人王強、小米CEO雷軍都出席了敲鐘現場。  雷軍也很感嘆:8年前,在線教育還在地推的階段,一起教育就做好了死磕三五年的準備。8年過去了,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
  • ...韋博英語爆雷、去哪兒成「老賴」,這個鍋由「獲客成本」背?|...
    對於「虧損那麼多錢哪兒去了?」張正平表示,「淘集集目前有超過1.3億註冊用戶,市面獲取一個註冊用戶並不便宜,大家都知道淘集集不收佣金,虧損實際上都虧損在獲客上邊。」「重組是最好的方案,需要大家一起共渡難關。」張正平表示,「在這麼僵持下去,錯過了這次重組機會,公司破產清算,大伙兒能拿到什麼?」
  • 好未來和跟誰學,正重演攜程和去哪兒的戲碼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季度(2020年Q4),僅頭部四家教育培訓機構融資額就超過80億美元,可以預見2021年競爭將異常激烈,誰都別想安安穩穩賺錢。與當年的在線旅行相似,在線教育大概率將出現全行業虧損。撐不下去的玩家將成為「學霸」。
  • 時隔70天虧損多9倍 昂立教育欲再花1.4億收購負資產公司股權 |...
    據昂立教育最新業績修正公告顯示,2018年度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虧損2.65億元,較上次業績預告差異達2.35億元,上述問題引發上交所問詢,但昂立教育對於上交所的回覆一再延期  2019年4月11日,昂立教育(600661.SH)發布業績修正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再次測算,預計2018 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額約為2.65億元,同比減少315%。而此前據該公司在1月末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其虧損額約為3000萬元。僅僅相隔70天,前後數據差額高達近9倍。
  • 深陷虧損泥潭,兒童線上遊戲公司Roblox的上市之路好走嗎?
    大數據、遊戲行業、遠程醫療、教育技術和金融科技等領域加速發展。 在這個時機選擇上市,Roblox的意圖堪稱明顯。除了遊戲行業的利好因素外,還有哪些因素在推動Roblox的上市之路呢?Roblox若成功上市,其未來的前景又將如何呢?
  • 淘集集資金鍊危機、韋博英語爆雷、去哪兒成「老賴」,這個鍋由...
    對於「虧損那麼多錢哪兒去了?」張正平表示,「淘集集目前有超過1.3億註冊用戶,市面獲取一個註冊用戶並不便宜,大家都知道淘集集不收佣金,虧損實際上都虧損在獲客上邊。」據《財經》(博客,微博)雜誌報導,2019年年初至今,淘集集已經虧損近12億元,其中上半年淨虧6億,淨資產為負6億元,目前每月虧損超過2億元。  在此背景下,10月16日淘集集宣布,主要經營模式由商家入駐模式,調整為合伙人自營模式。淘集集稱,現有主要供應商轉為淘集集股東合伙人,與淘集集同榮辱共進退。  當日,淘集集最終以5.5億美金估值,與部分商家達成了「債轉股」協議。
  • TCL通訊重回上市公司,曾在2019年被剝離
    同時,公司將所持有的茂佳國際有限公司(「茂佳國際」,主要從事電視機代工業務)100%股份作價人民幣25億元向TCL實業出售,TCL實業將以現金方式支付。2019年,A股上市公司TCL科技進行重組,將TCL通訊在內的消費電子剝離出上市公司。但僅僅一年之後,港股上市公司TCL電子,又將TCL通訊重新收入囊中。
  • 港式茶餐廳「失寵」,曾經一座難求的翠華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2009年,有香港餐飲名片之稱的翠華在上海開了其內地的首店,彼時的翠華相當於如今的網紅店,開業時生意火爆,大排長龍,等位兩個小時算是常態。最近幾年,港式茶餐廳對內地消費者的吸引力逐步下滑,業績也不盡如人意。近日,翠華控股(01314.HK)披露截至今年9月的中期業績,公司由盈轉虧,虧損4450.2萬港元。這是翠華2012年在香港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 ...2019年淨虧損5.74億,股價暴跌近七成,進軍K12自救之路困難重重
    在這份報告中,流利說2019年四季度的營收增速降至史上最低點,淨虧損規模持續擴大。去年還風光無限的「AI+教育第一股」,如今業績卻變了臉。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到了2019年四季度,這種情況則更為嚴峻。據財報顯示,流利說四季度的淨營收為2.31億,同比增長3.1%;淨虧損2.06億,同比擴大25.83%。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四季度是流利說上市以來營收增速的最低點,與去年同期195%的增速相差甚遠。不僅如此,流利說2019年全年的淨利率均處在下滑態勢。
  • 4年虧損接近300億 「燒錢大王」蔚來汽車的錢都去了哪裡?
    2019年底,這一數字變成了9.74億,減少了73億。燒錢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錢燒。「燒錢大王」蔚來汽車現在正走到要無錢可燒的境地。「燒錢大王」蔚來汽車 重壓之下CFO離職2019年第四季度,蔚來汽車第二次發出經營預警,稱公司的現金餘額不足以提供未來12個月持續經營所需的營運資金和流動性,公司的持續經營取決於本公司獲得足夠的外部股權或債務融資的能力。這是蔚來汽車當前的真實寫照。
  • 新綸科技激勵計劃或「爛尾」:近半數「骨幹」離職 行權價與股價倒掛
    但如今,該激勵計劃面臨「爛尾」的可能:一方面,激勵對象出現了大批量離職的情況;另一方面,由於行權價與上市公司股價倒掛,剩下的激勵對象的行權意願並不強烈。近半數激勵對象離職7月14日晚間,新綸科技發布公告稱,擬調整公司激勵計劃激勵對象及註銷部分已授期權。
  • 一起教育科技衝刺上市:合計虧損26億元,營銷費用激增
    11月13日,中小學生在線作業平臺一起作業(上海一起作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一起教育科技(北京一起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以證券代碼為「YQ」在納斯達克上市。
  • 在線教育行業財報特徵和投資邏輯:虧損就上市,上市就破發?
    在線教育這門生意,增長十分迅猛,根據艾瑞諮詢統計,中國在線教育市場2022年將達到4316億,預測2018年到2020年在線教育市場的增速將達到19.9%。但注意,這些IPO公司,基本都是虧損公司。來看2017年這些公司的淨利潤情況:樸新教育虧損-3.97億元、尚德機構虧損-9.19億元、滬江教育虧損-5.3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