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三年虧損26億,一起教育上市但沒上岸

2020-12-16 深燃財經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周繼鳳

編輯 | 金璵璠

處於在線教育第二梯隊的一起教育,12月4日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了,搶在第一梯隊的VIPKID、作業幫、猿輔導等前面。

一起教育招股書中介紹,就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付費課程入學人數和總帳單而言,一起教育已經成為中國排名前五的在線K12輔導機構。

在上市當天,作為背後的投資人,真格基金合伙人王強、小米CEO雷軍都出席了敲鐘現場。

雷軍也很感嘆:8年前,在線教育還在地推的階段,一起教育就做好了死磕三五年的準備。8年過去了,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在一起教育的平臺上,每月有來自全國300多個城市,超過2000萬學生在一起學習,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但面對故事和數字,資本並沒有很買帳。上市當日,一起教育股價開盤微漲6%後,盤中開始小幅下跌,截至收盤,報10.57美元/股,微漲0.67%,市值為22.52億美金。

事實上,已經上市的一起教育依舊面臨著常年虧損、燒錢獲客等行業難題,未來需要業績和實打實的數據證明自己。

校內免費、校外變現

一起教育CEO劉暢在上市現場表示,過去的創業過程中有很多挫折,也曾有過所謂的至暗時刻。

從一起教育的創業經歷來看確實如此。

2013年,隨著在線教育產業的崛起,在線工具類產品也逐漸興起。這些產品多從作業場景切入,模式分為to B和to C兩類,市場競爭激烈,同質化現象嚴重。

猿輔導、作業幫等等都是由此發家,成立於2011年的一起教育也是,不過相比於其他公司而言,它的優勢是,主要面向教師,場景是教師在線備課、作業布置等一站式解決。

來源 / Pexels

單純的工具獲課成本高昂,如何變現一直是擺在這一賽道上所有公司面前的難題。當下的學習類APP更多地是依靠工具產品形成用戶池,進行數據積累、流量積累,之後提供增值服務。

一起教育在變現模式上經歷了多番探索,試過O2O平臺、一對一外教等等多種方式,最後摸索出的路徑是,先通過免費的題庫類、工具類產品進入公立校,積累家長和學生的資源,然後再通過K12網課來變現。

最要命的是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要求各地採取有效措施,堅決防止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一紙令下,B2G2C遇阻,學習類APP企業開始面臨生死抉擇,選擇爭奪C端還是繼續進入公立校?

劉暢曾在2019年年會上表示一起教育的戰略是「堅守校內,做大校外」,明確校內免費、校外變現。

從招股書來看,一起教育通過這樣一種模式,殺出了一條血路:為全國超過90萬教師、5430萬學生、4520萬家長提供教學、學習和評測應用,目前服務全國7萬所學校,覆蓋全國三分之一的公立中小學;而付費課程的入學人數也增長迅猛,從2018年的27.2萬增加到2019年的72.6萬,增長了166.9%。

行業問題,一個都沒落下

如今,一起教育有進公立校的APP「一起小學」、「一起中學」、面向家庭的「一起學」,以及K12在線網校「一起學網校」。其中,網校負責具體變現,其餘產品負責積累數據資源引流

招股書顯示,一起教育在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九個月分別實現營收3.1億元、4.06億元、8.07億元。

其中,K12在線輔導幾乎成了一起教育的主要營收來源,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九個月的營收分別為9388.3萬、3.6億、7.51億元,在總營收中的佔比是30.2%、88.5%和93.0%。

製圖 / 深燃

而在線教育行業遇到的諸多問題,一起教育每一樣都沒能避免。

首先是持續虧損,且虧損的幅度逐年加大。一起教育在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九個月間分別虧損了6.56億元、9.63億元、9.74億元,不到三年時間虧損了25.93億元。

同樣,營銷費用高昂。如今在線教育整體的市場前景並不明朗,深處其中的企業大多需要燒錢獲客,甚至掀起了營銷大戰。一起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參與其中,營銷費用水漲船高,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九個月的營銷費用分別為3.03億元、5.83億元、8.5億元。每一年的營銷費用都遠超營收,想不虧損都難。

事實上,據其招股書顯示,就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付費課程入學人數和總帳單而言,一起教育已經成為中國排名前五的在線K12輔導機構。如今又成功上市,一起教育提前拿到了融資的船票。

但上市並非是在線教育企業的保護傘。

在K12大班課領域,一起教育發力較晚,因此在競爭激烈的賽道中沒有佔到什麼優勢。與同樣主打K12在線大班課的第一梯隊選手跟誰學對比,規模懸殊

營收方面,一起教育2019年的營收相當於跟誰學營收(21.15億元)的20%,其2020年前9個月的營收相當於跟誰學同期營收(49.14億元)的16%。

在付費人數上,跟誰學今年第三季度正價課付費人次達到114.7萬人,而一起教育前九個月的付費人次為116.8萬人,也就是說,跟誰學一個季度的付費人數相當於一起教育三個季度的付費人數。

除此之外,整個在線教育面臨著難以規模化盈利的難題。即便是當初業內唯一一家實現規模化盈利的機構——跟誰學,其最新一季財報也出現了大幅虧損,其股價應聲下跌30%。

除了高增長之外,現在資方還看重有沒有比較好的獲客模型和單位經濟模型,以及未來是否盈利可期。」一位投資人表示。

但如今,一起教育經營性活動現金流淨額常年為負,獲客成本高昂,並且還遠沒有跑通自己的模式,盈利遙遙無期。上市之後,能否靠業績贏得投資者的「芳心」還是未知數。

*題圖來源於Pixabay。

相關焦點

  • 不到三年虧損26億 一起教育上市但沒上岸
    在一起教育的平臺上,每月有來自全國300多個城市,超過2000萬學生在一起學習,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但面對故事和數字,資本並沒有很買帳。上市當日,一起教育股價開盤微漲6%後,盤中開始小幅下跌,截至收盤,報10.57美元/股,微漲0.67%,市值為22.52億美金。
  • 一起教育虧損26億上市,三大疑慮待解
    睿財經訊(文/魯青)近日,又有一家在線教育公司在美上市,它就是三年巨虧26億元的一起教育。一起教育在12月4日在納斯達克上市,每股發行價為10.5美元,將募集3.3億美元,上市首日高開低走,最低價為10美元,收盤價為10.5美元。資本市場對一起教育的發展顧慮較多,三大問題擺在投資者面前。 上市?上岸?還是續命?
  • 一起教育科技招股書:順為資本持股20.2%,近三年虧損26億
    近期,國內K12教育公司一起教育科技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YQ」,承銷商為摩根史坦利、高盛和美銀證券。據悉,成立9年來,一起教育科技共拿到超5億美元融資,其中不乏真格基金、順為資本、老虎基金、淡馬錫等明星資本加持。
  • 不到三年虧26億,今還要「流血上市」!
    教育產業,尤其是在線教育的風最近幾年都很大,除了貢獻學費之外,能否在其中尋找到價值公司,搭上這趟順風快車,也是大家一直關注的問題。說到教育行業,不知道大家知道哪些,今天給大家講的這個教育行業,就是一起教育,處於在線教育第二梯隊的一起教育,12月4日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了,搶在第一梯隊的VIPKID、作業幫、猿輔導等前面。
  • 一起教育昨漲34%:三年虧損近26億 營銷手法入不敷出
    12月4日,一起教育(NASDAQ:YQ)登陸納斯達克,發行價為10.50美元。上市首日,一起教育股價高開低走,盤中跌破發行價,最低報10.00美元,跌幅為4.76%,當日收報10.57美元,漲幅0.67%。截至12月9日收盤,該股股價大漲34.00%,報20.18美元。   一起教育的募資規模為3.3億美元。
  • 一起教育,和在線教育一起「流血」
    2011年創立之初,一起教育便拿到了真格基金的融資,聯合創始人徐小平非常看好這家公司的未來,並稱「會一直投,直到它掙到錢或者掙不到錢」。真格基金的聯合創始人,同樣也出自新東方的王強還曾擔任一起教育的董事長,直到公司上市前(2020年7月)卸任,同時辭去董事職務。上演了一場「護送上市,友情贊助」的戲碼。在真格投資的600多家企業中,王強只擔任過兩家公司董事長,其中一家就是一起教育科技。
  • 一起教育科技衝刺上市:合計虧損26億元,營銷費用激增
    11月13日,中小學生在線作業平臺一起作業(上海一起作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一起教育科技(北京一起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以證券代碼為「YQ」在納斯達克上市。
  • 3年虧損近26億,一起教育「帶傷」衝擊納斯達克
    北京時間11月14號,一起教育科技(一起作業母公司,下簡稱一起教育)正式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了招股文件,擬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YQ」,承銷商為摩根史坦利、高盛和美銀證券。 作為以K12智能教育平臺起家的在線教育企業,一起教育在業內算不上第一梯隊。
  • 一起教育赴美IPO:短期難解虧損難題 業務模式異於競對
    來源:新浪財經又一家在線教育公司要登陸美股資本市場。11月13日,北京一起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納斯達克遞交招股說明書。如果IPO順利,一起教育將成為2020年繼網易有道、洪恩教育後第三家在境外上市的在線教育公司。
  • 三年連續虧損,*ST凱迪終止上市!近8萬股民何去何從
    深交所稱,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0939,以下簡稱「公司」)因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以下簡稱《股票上市規則》)第14.1.1條、第14.1.3條的規定及我所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公司股票於2019年5月13日暫停上市。
  • 稍息「聊聊「帶傷」的一起教育深陷巨額虧損仍堅持上市,圖什麼?(第二十七期)
    希望這個對談,能夠讓忙碌、壓力下的教育從業人,有一個稍息片刻的時間和暢所欲言的地盤兒,輕鬆的面對紛繁複雜的職場和風雲變幻的商場。第二十七期:「帶傷」的一起教育深陷巨額虧損仍堅持上市,圖什麼?11月19日,網易有道(NYSE:DAO)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
  • 三年虧損超12.4億元 滬江「爽約」A股轉投港交所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陳妮希)曾經表態要儘可能在A股上市的滬江教育,這次「爽約」了。近日,港交所披露了滬江的招股書,這意味著H股可能迎來內地第一家在線教育上市公司。「爽約」 A股轉投港股「懷抱」滬江教育創始人、CEO伏彩瑞曾多次被問到上市計劃,他的回應均是:「滬江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公司,會儘可能選擇A股市場。」根據公開消息,2012年滬江就具備上市的條件,但滬江卻放棄了。「相對於上市,選擇抓住網際網路浪潮更重要。」滬江給出的說法似乎仍在等待最合適的時機。
  • 在線教育的冰與火
    在線教育網站翼歐獲兩輪融資,金額超4億美元。K12教育科技公司愛學習獲GIC等近2億美元的融資。由此可以看出,K12頭部企業極受資本青睞,得到資本大量的資金注入,如火如荼,異常耀眼.但資本並未雨漏均沾,腰尾部企業沒能融到資本逐漸銷聲匿跡,「融資熱」使得兩級分化更為嚴重,加劇馬太效應。
  • 目前我國在線教育行業普遍處於虧損之中
    12月4日,一起教育登陸納斯達克。「8年前,在線教育還在地推的階段,一起教育就做好了死磕三五年的準備。8年過去了,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在一起教育的平臺上,每月有來自全國300多個城市,超過2000萬學生在一起學習,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一起教育上市當晚,雷軍在其個人公眾號上表示。
  • 威馬汽車,遠沒安全上岸
    威馬遠沒安全上岸  8天之內,威馬電動車在同一個城市自燃了兩次。  來源:沈暉微博  現在看來,威馬的安全問題,的確還沒有「上岸」,但威馬沒上岸的問題又何止這一件。  在上市流程中,公司產品的安全性往往會受到問詢和考核。  威馬此前曾稱,計劃在2021年上市。這個上市日期,威馬也已落後於國內三家造車新勢力。  2018年,蔚來汽車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成為第一家完成上市的造車新勢力企業。2020年7月30日,理想汽車成功登陸納斯達克。2020年8月27日,小鵬汽車同樣在納斯達克上市成功。
  • 一起教育IPO數十倍回報,是徐小平和順為「最渴望」的勝利
    上市首日一起教育收漲0.67%,目前總市值為19.8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億元)。 一起教育已經成立9年,過去三年的虧損率依然超過160%,這個成績在教育行業難稱亮眼。但這並沒有阻擋它對資本的吸引力,徐小平、順為資本、H Capital、中信資本等機構一路加注,並在今年疫情催生的在線教育風口上,收穫中概股教育公司最大規模IPO。
  • 在線教育行業財報特徵和投資邏輯:虧損就上市,上市就破發?
    在線教育這門生意,增長十分迅猛,根據艾瑞諮詢統計,中國在線教育市場2022年將達到4316億,預測2018年到2020年在線教育市場的增速將達到19.9%。但注意,這些IPO公司,基本都是虧損公司。來看2017年這些公司的淨利潤情況:樸新教育虧損-3.97億元、尚德機構虧損-9.19億元、滬江教育虧損-5.37億元。
  • 「一起教育」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逆行者or行業破冰者?
    北京時間12月4日晚,一起教育科技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股票代碼為「YQ」。首日收盤價報10.57美元/股,市值達到19.83億美元。據公開披露數據,一起教育科技此次基礎發行規模為2740萬股ADS,綠鞋規模為411萬股ADS。假設綠鞋執行,募資額達3.3億美元。綠鞋發行後,一起教育科技完全稀釋後總市值為23億美元。
  • 差異化競爭,一起教育科技即將赴美上市
    (原標題:差異化競爭,一起教育科技即將赴美上市) 北京時間2020
  • 2019年教育「慘況」:近半數上市公司虧損 錢都去哪兒了
    投資界24H|戰投神話:阿里賺了180億;拼多多10億美元已到帳;3部影片預售總票房破6億近三分之一教育上市企業淨利潤下滑,2019年的教育行業發生了什麼?精銳教育也成立「3T基金會」,將加大對大數據分析和AI人工智慧技術的投資。瑞思表示,將會圍繞核心產品進行投資,尋找能夠賦能的標的。反觀上市的K12在線教育企業,依然處在盈利困境。在線教育企業虧損問題一直存在,儘管跟誰學此次實現營收增長超400%,實際上,去年同期,跟誰學也是處在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