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0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春暖花開 · 一路歡歌」精品旅遊線路推介活動
精品旅遊線路之五:民俗文化體驗遊
縣博物館--縣文化館--紅山窯鎮窯文化博物館--毛卜喇民俗村(印象紅山窯館、毛卜喇時代印象展館)--聖容山莊
永昌縣博物館
永昌縣博物館位於永昌縣東街閣老府院內,現有館藏文物2498套5930件,主要類別有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陶器、石器,兩漢墓葬出土文物,古錢幣,藏、漢傳佛教文物,古舊書畫,明清瓷器,紅西路軍槍械等,以北周時期番禾瑞像石雕佛首最為珍貴。
永昌縣文化館
永昌縣文化館位於縣城中心地帶,2012年實現了免費開放,形成了面向社會、服務群眾的辦館特色。在二樓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廳,集中展示了永昌縣域內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紅山窯鎮窯文化博物館
紅山窯的制陶業歷史悠久,早在明洪武年間就有「黑」、「白」窯的傳說,即煤窯和陶瓷窯。清乾隆年間,紅山窯制陶業達到興盛時期,又以王家白窯最為有名,同治年間因戰亂災荒,白窯倒閉,至光緒初年又逐漸恢復。民國時期,紅山窯發展到五座陶瓷窯,即:李家窯、馬家窯、柴家窯、王家窯和福順禧(商號)窯。主要燒制缸、盆、罐、壇等粗陶,也做一些「白碗」之類的細陶。因生產陶瓷,又有商號,有順口溜說:「紅山窯地方小,三座鋪子五座窯」。解放後,紅山窯的白窯主要燒制水缸、菜罈、花盆等日常生活用品,大多銷往周邊市縣,在當時極大滿足了群眾的生活需求。近年來,紅山窯全力打造建設了窯文化博物館和制陶體驗館,旨在讓更多的人現場感受和體驗窯文化和制陶的魅力,傳承紅山窯陶窯文化和手工技藝。永昌制陶現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毛卜喇村位於永昌縣城西北20公裡處,南靠國道312線,東臨聖容寺。境內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群山環抱,圍合封閉,建村已逾千年,歷史文化積澱深厚。
一件件古舊的生活用具,一幅幅發黃的黑白照片,一張張舊式的桌椅,一臺臺烙著時代印記的放映機、收音機……在紅山窯鎮毛卜喇村「印象紅山窯」民俗展館和「時代印象」鄉村記憶博物館裡,這些曾經不起眼的,被忽視,被遺棄,甚至被淡忘的老物件,猶如散落在民間的一粒粒「珠寶」,「裝飾」著原本越發寂寥的鄉村;也猶如一張張精美「郵票」,向子孫後代「郵寄」出在父輩們那個時代的艱辛和質樸情懷,喚醒根植心底的鄉土記憶。
「印象紅山窯」民俗展館
「時代印象」鄉村記憶博物館
聖容山莊位於金川西村,緊鄰御山聖容寺。以民俗文化為主題打造特色主題農家院落14座,種植採摘園8座,各種當季瓜果蔬菜和風味小吃價格實惠,還能享受燒烤、篝火晚會的樂趣,是體驗鄉村休閒旅遊的絕佳選擇。您若來到這裡,可以在吃,住,玩中盡享美好的休閒時光!
心動不如行動,永昌這麼多好玩的地方
快帶上朋友家人一起來玩耍吧
原標題:《永昌縣民俗文化體驗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