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縣民俗文化體驗遊

2020-12-20 澎湃新聞

永昌縣民俗文化體驗遊

2020-06-02 0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春暖花開 · 一路歡歌」精品旅遊線路推介活動

精品旅遊線路之五:民俗文化體驗遊

縣博物館--縣文化館--紅山窯鎮窯文化博物館--毛卜喇民俗村(印象紅山窯館、毛卜喇時代印象展館)--聖容山莊

永昌縣博物館

永昌縣博物館位於永昌縣東街閣老府院內,現有館藏文物2498套5930件,主要類別有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陶器、石器,兩漢墓葬出土文物,古錢幣,藏、漢傳佛教文物,古舊書畫,明清瓷器,紅西路軍槍械等,以北周時期番禾瑞像石雕佛首最為珍貴。

永昌縣文化館

永昌縣文化館位於縣城中心地帶,2012年實現了免費開放,形成了面向社會、服務群眾的辦館特色。在二樓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廳,集中展示了永昌縣域內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紅山窯鎮窯文化博物館

紅山窯的制陶業歷史悠久,早在明洪武年間就有「黑」、「白」窯的傳說,即煤窯和陶瓷窯。清乾隆年間,紅山窯制陶業達到興盛時期,又以王家白窯最為有名,同治年間因戰亂災荒,白窯倒閉,至光緒初年又逐漸恢復。民國時期,紅山窯發展到五座陶瓷窯,即:李家窯、馬家窯、柴家窯、王家窯和福順禧(商號)窯。主要燒制缸、盆、罐、壇等粗陶,也做一些「白碗」之類的細陶。因生產陶瓷,又有商號,有順口溜說:「紅山窯地方小,三座鋪子五座窯」。解放後,紅山窯的白窯主要燒制水缸、菜罈、花盆等日常生活用品,大多銷往周邊市縣,在當時極大滿足了群眾的生活需求。近年來,紅山窯全力打造建設了窯文化博物館和制陶體驗館,旨在讓更多的人現場感受和體驗窯文化和制陶的魅力,傳承紅山窯陶窯文化和手工技藝。永昌制陶現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毛卜喇村位於永昌縣城西北20公裡處,南靠國道312線,東臨聖容寺。境內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群山環抱,圍合封閉,建村已逾千年,歷史文化積澱深厚。

一件件古舊的生活用具,一幅幅發黃的黑白照片,一張張舊式的桌椅,一臺臺烙著時代印記的放映機、收音機……在紅山窯鎮毛卜喇村「印象紅山窯」民俗展館和「時代印象」鄉村記憶博物館裡,這些曾經不起眼的,被忽視,被遺棄,甚至被淡忘的老物件,猶如散落在民間的一粒粒「珠寶」,「裝飾」著原本越發寂寥的鄉村;也猶如一張張精美「郵票」,向子孫後代「郵寄」出在父輩們那個時代的艱辛和質樸情懷,喚醒根植心底的鄉土記憶。

「印象紅山窯」民俗展館

「時代印象」鄉村記憶博物館

聖容山莊位於金川西村,緊鄰御山聖容寺。以民俗文化為主題打造特色主題農家院落14座,種植採摘園8座,各種當季瓜果蔬菜和風味小吃價格實惠,還能享受燒烤、篝火晚會的樂趣,是體驗鄉村休閒旅遊的絕佳選擇。您若來到這裡,可以在吃,住,玩中盡享美好的休閒時光!

心動不如行動,永昌這麼多好玩的地方

快帶上朋友家人一起來玩耍吧

原標題:《永昌縣民俗文化體驗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遊千年古鎮,品羊肉火鍋……遵義市啟動冬季民俗文化體驗遊
    12月22日,2019「醉美遵義·四季主題遊」冬季民俗文化體驗遊啟動儀式在溪水土城舉行。遊千年古鎮土城、品原生態麻羊火鍋、觀四渡赤水實戰、購地道習水年貨。在啟動儀式上,市文體旅遊局黨組成員、市美術館館長劉德致辭。
  • 民俗文化遊激活這裡的綠水青山
    民俗文化遊激活這裡的綠水青山 2020年11月22日 12:02:00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來到我們村,你能體驗到獨具特色的滿族民俗田園生活。  展示民俗特色發展文化旅遊  赫圖阿拉村村委會制定了以滿族民俗文化為核心、開發滿族特色旅遊產品的鄉村旅遊規劃,因地制宜打造「龍頭企業+農戶聯動」的創新模式,注資設立了民俗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一產圍繞旅遊提升,二產支撐旅遊做強,三產融合旅遊延展。
  • 【文明永昌】創新民俗文化宣傳方式 宅在家裡品永昌文化
    近期,永昌縣驪靬旅遊有限公司挖掘我縣民俗文化亮點,創新永昌民俗文化宣傳方式,在「快手」APP平臺創作播出系列直播節目,
  • 曲陽虎山「民俗文化遊」叫響旅遊品牌
    黃金文化展覽館、珠算陳列館、囍文化博物館、祈福文化陳列館、老鐘錶陳列館等13個館藏的8萬餘件老物件,讓遊客目不暇接、嘖嘖讚嘆;「好漢打鐵」「織布女」「傳統婚禮」等參與式民俗表演更是讓遊客樂在其中。「民俗文化遊」成為曲陽縣虎山景區弘揚傳統民俗文化、提升旅遊品質的新路徑。
  • 「觀民俗+納清涼」 張家界打造暑期民俗體驗遊「嗨」翻遊客
    由張家界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屆張家界民俗文化活動月暨首屆國際網紅直播旅遊節今年農曆六月六啟動,在為期兩個月的時間裡將舉行10大主題活動,讓遊客盡情體驗張家界的豐富獨特的民俗文化。張家界萬福溫泉潑水狂歡節是第三場活動,藉助張家界萬福溫泉獨特的森林溫泉資源,將當地獨具特色的潑水龍、民族歌舞表演、土家水車、抓魚捉泥鰍等民俗文化融入其中,讓廣大遊客參與體驗。
  • 【金昌故事匯】「卍」字燈——金昌民俗文化的燈塔
    到了唐代,元宵節燈會辦得更有氣勢,為了讓人們通宵觀燈遊賞,唐朝規定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官家放假3日。宋朝將元宵節燈會辦得更具規模,宋各皇帝都曾親登御樓宴飲觀燈,張燈的時間也由三夜擴展到五夜。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一書中對元宵節燈會有傳神描寫:「山樓上下,燈燭有數十萬盞。」
  • 2020年永昌網絡「四月八」民俗文化節 「永昌文化知多少」網絡有獎...
    ,留言回復「序號+答案+聯繫方式」,參與網絡「四月八」民俗文化有獎競答。9-45永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皮影戲」,現在屬於( )級保護項目。9-47本屆網絡「四月八」民俗文化節「永昌文化知多少」網絡有獎競猜活動一共舉辦了()天。
  • 【資訊】體驗64條歷史文化遊徑,品讀廣東歷史文化遺產
    ……廣東首個「品讀歷史文化,講好廣東故事——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體驗日」主題活動將於6月13日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同步啟動。2020年5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第一批)共64條(其中紅色主題19條),涉及相關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點合計461個,覆蓋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 體驗日活動期間,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與有關行業組織將聯合省內各大旅行社,結合歷史文化遊徑和歷史文化資源點,整合現有周邊遊、紅色旅遊產品,組織遊客開展集中體驗和定點打卡活動。
  • 綠道工程、酒文化主題公園、民俗文化體驗中心……
    綠道工程、酒文化主題公園、民俗文化體驗中心…… 發布日期:2020-03-15 10:19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民俗文化遊加中高端酒店住宿漸成熱門
    原標題:民俗文化遊加中高端酒店住宿漸成熱門   4月7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2019年清明假期文化和旅遊市場情況。數據顯示,清明假期3天,各地文化和旅遊產品豐富,市場平穩有序。
  • 到趙公明財神廟 體驗國內最齊全財神民俗文化
    在趙公明財神廟,人們可以看到哪些趣味橫生的財神民俗文化呢?帶著疑問,記者昨日到趙公明財神廟提前遊歷感受了一番,在這裡,中外遊客將體驗到中國最齊全的財神民俗文化。財神殿裡拜「華夏第一正財神」「拜拜財神財源旺」,民間常有這樣的說法。
  • 聖嫄農莊舉辦「龍抬頭 爭上遊」傳統農耕文化體驗遊
    3月18日,以「體驗傳統民俗 共享舌尖楊凌」為主題的「龍抬頭 爭上遊」傳統農耕文化體驗遊在聖嫄農莊舉辦。楊凌示範區農業局副局長李冠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樊志民、楊陵區文化館館長張明周、楊陵民俗民間文化研究會會長左文革、揉谷鎮人民政府副鎮長韓戰峰等領導同志出席活動。
  • 遊杭州宋城,領略宋朝的民俗,體驗拜天地的場景!
    遊杭州宋城,領略宋朝的民俗,體驗拜天地的場景!我們要是說起美麗的江南古鎮,總會在腦海浮現的是浙江的嘉興,有一個烏鎮,可謂是聲名遠揚。這裡不論是春夏秋冬,總是人山人海,而且小鎮還總是小雨淅瀝。讓你在霧雨朦朧的小街走在頗有意境。
  • 成都:從「看」文化到「種」文化 民俗文化入人心
    新華社成都2月6日電 題:成都:從「看」文化到「種」文化 民俗文化入人心  新華社記者葉含勇、李力可、軒玉珏  還原三國的仿古祭祀,別出心裁的「定製春聯」,家門口的文化演出……春節期間,成都各類民俗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 2019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兩岸文化展海絲風採 魅力民俗築幸福榕城
    風車隧道吸引許多市民帶著孩子前來體驗。正對面,民俗大舞臺上,推出琴江抬閣等各地民俗展演,吸引了眾多市民拍照。記者在現場看到,活動設置了民俗展演大舞臺、文化振興鄉村集市、傳統手工技藝展示、傳統美食和茶文化體驗、旅遊資源推介、文創民俗快閃活動、有獎互動專區等十餘個版塊。
  • 走進山東汶上縣,體驗民俗文化的魅力
    走進山東濟寧市汶上縣中都民俗文化館,體驗魯中民俗文化的魅力朋友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無論讀書還是行路,我們都會與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讓你聯想到這個地方的自然特徵、風土民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會喚起你的某種記憶與情感,或許是一段難忘的故事,又或它對你有著特殊的意義。今天,小編帶你走進山東汶上縣,體驗魯中民俗文化的魅力。
  • 廣西大新:體驗民俗文化 感受壯美春天
    ,有舂餈粑、跳竹竿舞、打陀螺、跳繩、唱山歌等節目,讓在場群眾體驗民俗文化,感受壯美春天。跳繩、唱山歌等節目,讓在場群眾體驗民俗文化,感受壯美春天。跳繩、唱山歌等節目,讓在場群眾體驗民俗文化,感受壯美春天。
  • 春節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在埃及舉辦
    人民網開羅1月22日電(記者周輖)21日,一場以「中埃共歡慶 同過中國年」為主題的春節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辦,吸引來自開羅大學、艾因夏姆斯大學等5所埃及高校的學生及對春節文化感興趣的當地民眾積極參與。
  • 端午小長假出遊盤點:親子遊和民俗遊是熱門
    數據顯示,端午假期期間,周邊遊、探親遊、親子遊、文化民俗遊等細分市場供需兩旺,多重客流疊加,使得今年端午假期旅遊顯得格外熱鬧。學校周邊住宿受到雙重拉動高漲的出遊熱情帶來了各地酒店訂單量的增加,同程藝龍住宿大數據顯示,上海、北京、杭州、廣州、煙臺、廈門、西安、南京、武漢、蘇州是端午小長假期間國內酒店預訂熱門城市。
  • 今年暑期的親子遊,推出的「文化遊」,讓旅行社賺了個翻
    越來越多的父母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投入, 寓教於遊, 以旅遊的方式讓孩子增長見聞。在旅遊中學到書本裡沒有的知識,在旅遊中鍛鍊成長。今年暑假旅遊市場異常活躍,親子遊、探險遊、文化遊等都是暑期出遊的熱門主題。全國各地都舉辦各種類型文化的親子遊。中國交通廣播報導,2018八泉峽首屆國際露營大會在避暑勝地——八泉峽景區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