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之旅」鏡頭的美學特徵

2020-12-20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陳 濤

  原發:《文藝研究》20162期

  內容提要:作為一種特殊的運動鏡頭,「幻影之旅」鏡頭具有三個美學特徵:流動、穿行和沉浸。早期「境況電影」強調運動屬性,從兩個重要的現代性來源——交通和城市——探索「幻影之旅」等運動鏡頭的「流動性」,認為兩者同電影的共生與互動促成觀眾知覺範式的轉變。「幻影之旅」還與「地方感」理論相聯繫,認為「幻影之旅」鏡頭的穿行具有「體感」主觀情感特徵,是一種影像的「感官地理」。而「幻影之旅」鏡頭的「沉浸性」特徵,則認為觀眾在虛實之間的游離轉換令電影銀幕的框架得以突破和跨越,並藉此思考「幻影之旅」鏡頭所具有的虛擬互動意義。  

  今天的觀眾早已熟悉和適應了一種特殊的電影技巧: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主觀」運動鏡頭,似乎鏡頭代替了眼睛,令觀眾感覺到自己離開地面漂浮,且跟隨鏡頭在一個特定的空間中穿行、運動、飛舞和漫遊。這樣一種鏡頭被稱為「幻影之旅」(phantom ride),它帶給人們一種「被推動」的「超現實」體驗。瑞恩·庫克(Ryan Cook)曾將「幻影之旅」鏡頭定義為:

  早期電影中的「幻影之旅」是一種運動鏡頭,它將攝影機放置於一個運動的交通工具的前方(或後方),拍攝出旅客的眼睛所捕捉到的畫面。然而,「幻影之旅」是一個具有邊框的鏡頭,觀眾往往看不到交通工具本身,於是它給人一種超自然的推動感。①

  電影學家湯姆·甘寧(Tom Gunning)則認為,「幻影之旅」作為一種美學鏡頭,通過呈現一種運動的畫面,將觀看的「地方」和「動作」有機地統一起來,同時凸顯了電影的「視覺」和「運動」兩種特性②。作為一種特殊的鏡頭技巧,「幻影之旅」是電影這一視覺藝術形式的獨特語彙之一。

  迄今所知,最早的「幻影之旅」鏡頭出自英國「布萊頓學派」的電影大師喬治·阿爾伯特·史密斯(George Albert Smith)於1899年拍攝的電影《隧道裡的吻》(The Kiss in the Tunnel)。在這部影片裡,導演將攝影機放在向前行駛的火車頭上,於是拍下了一段幻影般的移動鏡頭。這一鏡頭在敘事上並不突兀,因為整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對男女在行進的火車上打情罵俏的故事,因此影片中兩組鏡頭(火車內的固定全景鏡頭和火車外的「幻影之旅」運動鏡頭)之間的組接與切換符合人們的認知邏輯。然而,即便如此,這一鏡頭所帶來的超現實感還是令很多觀眾為之驚嘆。緊隨其後,很多以旅行為故事題材或契機的電影都使用了這樣一種鏡頭方式。

  在世界電影史上,經由不同導演的創造性運用,「幻影之旅」衍生出多重意涵。例如在電影《雛菊》(Daises,1966)中,「捷克新浪潮」的女導演希蒂洛娃(Vera Chytilová)將攝影機放在火車的後方並對鏡頭進行了處理,於是拍攝出一種色彩對比強烈的波普藝術式「幻影之旅」,再現了兩名神經質女孩的主觀精神世界;而在電影《浩劫》(Shoah,1985)中,法國導演克勞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將攝影機放在當年運送猶太人去奧斯維辛集中營毒氣室的鐵軌上,因此「幻影之旅」既有「幽靈」或「鬼魂」的特定隱喻,又具備道德傾向;再如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在《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1968)的結尾處運用了「幻影之旅」,穿透宇宙五彩之光的鏡頭象徵主人公的意志或精神的歷程。除此之外,電影史上還有很多重要的「幻影之旅」鏡頭,不同的導演運用各異的創意,為這一鏡頭賦予了不同的美學意涵。

  對於這樣一種特殊的鏡頭或拍攝方式,我們應如何把握其美學特徵和視覺意義?本文試圖從流動(mobility)、穿行(penetration)和沉浸(immersion)三個方面分析這一問題,探討「幻影之旅」鏡頭所具有的運動性、變化性、開放性和情感性特徵。尤其是,本文藉由探討「幻影之旅」所具有的「沉浸」式美學,思考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對於電影「透明幻象」(illusions of transparency)的定性,初步探索空間和影像之間非再現的「體感」式關係。

[責任編輯:李萍]

10

1

相關焦點

  • 深圳星河麗思卡爾頓酒店推出勞斯萊斯幻影之旅
    深圳星河麗思卡爾頓酒店推出勞斯萊斯幻影之旅 發布時間:2020-12-16 15:52:22      來源:貴州網   鐫刻珍貴時光,瞬間即為永恆
  • 背部3D幻影極光紋 美學工藝設計魅力無限
    為近期最值得關注與期待的一款手機,vivo X23一經曝光便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91.2%的高屏佔比水滴屏以及全新的3D幻影極光紋設計,讓vivo X23展現出了一種未來的科技感,超越了常規智慧型手機的視覺衝擊,將工藝設計提升到了美學的全新高度,這些都讓vivo X23還未發布便在全網的熱度高居不下。
  • 枯藝美學的概念及特徵
    美學是研究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的科學。
  • 「尋香之旅」饕餮盛宴後漫談成都生活美學
    5月19日,作為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的主題活動之一,以「天府成都生活美學地圖——YOU成都」為主要平臺開展的「尋香之旅」系列活動,為全球成都粉呈上了一道「精緻甜點」。在「尋香之旅」活動正式啟動前,依託「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組委會,YOU成都面向全世界,徵集並邀約了十餘位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美食、旅遊類嘉賓作為成都生活美學體驗官。5月17日、18日,嘉賓們已經在成都進行了豐富的美學體驗。
  • 以泰式炒粉的美學 打開清邁農場生態之旅
    10月22日,在泰國旅遊局和亞洲航空的組織下,記者來到有著「泰北玫瑰」之稱的清邁,從學做一碗泰式炒米粉開始,在Ginger農場經歷了奇妙的植物美學之旅。一碗正宗的泰式炒米粉是如何製成的?秘密都藏在農場的田間地頭。
  • 生活美學之旅,細節方顯匠心
    作為慶齡匯美幼兒園2017年的重要教研課題生活美學教育可謂是佔據了教研團隊的工作重心為了做個學術工作中的行動派
  • 安華瓷磚石尚美學探索之旅 沉浸經典「大理石殿堂」
    安華瓷磚遠赴義大利,於異國開啟石尚美學探索之旅。  安華瓷磚石尚美學探索之旅  意式虔誠與熱情澆築的建築瑰寶  聖彼得大教堂——  它是世界最小的國家,  也是歐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教堂  才華從未遠去,只是轉身異國呈現  鍾情於經典藝術的細膩與神秘,  沉浸在「大理石殿堂」聖彼得大教堂的經典大作,  安華瓷磚石尚美學探索之旅,  以石頭的欄位與材料的強度,  聽裝飾自然與空間之美,聽傳統與時代相融的創意表達,  聽經典創造的永恆優雅。
  • 餐桌美學|Yomerto的蛻變之旅
    原標題:餐桌美學|Yomerto的蛻變之旅  有人追逐時尚,有人強調質感,但往往最有品質的追求在生活的儀式感中。Yomerto(悠米兔)品牌創立於2014年,是一家座落在千年瓷都景德鎮的創意餐具品牌。自創立以來,設計師們秉持著打造幸福生活的設計理念,觸及多元化的生活視角,以多渠道探索、創新將現代審美元素融入生活日常,力求打造富有韻味的藝術精品。
  • 會變色更潮美 榮耀10兼備極光美學與AI兩大絕技
    4月19日,上海東方體育中心,榮耀發布了年度極光美學旗艦——榮耀10。該機擁有2400萬+1600萬高清雙攝、變色極光鍍膜工藝、超過500種場景識別、圖像語義分割、3D人像光效、AI 2.0時代的獨到功能、7.1聲道沉浸式Hi-Fi音質。
  • 榮耀10極光美學旗艦發布 開啟AI 2.0時代
    【手機中國新聞】4月19日,榮耀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發布年度美學旗艦榮耀10,正式開啟AI手機2.0時代。業界領先的2400萬像素AI攝影,帶來全新升級的AI場景識別、圖像語義分割等創新功能,全面革新用戶拍照體驗。作為美學旗艦的代表力作,榮耀10在外觀ID設計上大膽創新,首推變色極光鍍膜工藝、全新發布「幻影藍」、「幻影紫」潮流個性配色。
  • 100天英語表達美學之旅
    100天英語表達美學之旅,說明了這幾件事兒:▶ 學習的主體是英語的表達,表達當然是要說出來,憋著不叫表達,那就是說主體是講英語,說英語。▶ 表達美學,嗯,我們追求的是表達之美。▶ 這個學習之旅一共100天。
  • 20款勞斯萊斯幻影加長遵從精益求精的品質
    這臺幻影加長版配備了隱私套件,駕駛員座椅後方有一塊大尺寸電致變色玻璃,按下按鈕,可以變為不透明玻璃。後排乘客在車內商談時,玻璃隔層利用特定頻率的複合物防止前排人員聽到聲音,帶來隔音效果。後排乘客通過內部通化裝置與駕駛員直線聯繫,駕駛員同樣利用該系統可「呼叫」後排乘客。
  • 勞斯萊斯幻影加長版 靈感邂逅巧奪天工
    勞斯萊斯幻影 加長版是由60位技藝精湛的工匠在勞斯萊斯之家,將高超技術融入了每輛幻影加長版車中。所有的細節都至關重要,5層車身油漆、經過匹配的木飾面板以及手工縫製的真皮,無一例外。當無處不在的靈感邂逅巧奪天工的技藝,高級定製的絢麗之美便翩然綻放。繽紛美好時節,浪漫之旅由此開啟。
  • vivo X23使用體驗:光感美學,讓視覺很有feel
    配色工藝是2018年手機界比較流行的話題,第一眼看到vivo X23,純粹是被她的顏值徵服,當從店員手裡接過來的時候,vivo X23那3D玻璃背板上的幻影極光紋"絲絲入扣",分分鐘撥動了我的心弦,確定過眼神,是心動的感覺!
  • ...札記-文藝美學10/12《第九章 藝術形態:藝術形態脈動及審美特徵》
    學習札記-文藝美學10/12《第九章 藝術形態:藝術形態脈動及審美特徵》胡經之.文藝美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一節 對藝術形態分類的自覺藝術形態學研究的集大成者,是蘇聯著名美學家卡岡。
  • 追求真善美的融合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學的顯著特徵
    原標題:追求真善美的融合價值(學苑論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學的顯著特徵 美學之所以以藝術為中心進行研究,是因為藝術集中表現了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是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的理論化形態。因此,美和審美及藝術在美學中是一個整體。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需要我們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學的基本原理和原則,科學分析和研究當前的文藝現象、文藝創作、文藝作品、文藝批評。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學的顯著特徵,即追求真善美的融合價值。
  • 21款勞斯萊斯幻影加長傾力打造經典座駕惠
    勞斯萊斯幻影,一款美感與力量的創造結晶,是財富與人類成就的絕對象徵,將引領全球奢侈品行業的發展方向。因勞斯萊斯對至臻完美的不懈追求、創新的工程技術、對美學的敏銳度以及對世界頂級奢侈品的深刻理解,成功延續了 「世界上最好的汽車」的頭銜。
  • 張藝謀陳凱歌推薦紀錄片《中國》,羅攀的頂級美學與鏡頭語言交匯出...
    不但網友被片中高級質感和唯美構圖所震懾,紛紛加入「安利」隊伍,就連在國際影壇都赫赫有名的張藝謀、陳凱歌兩位導演,也被該《中國》打動和感染,並對其所構築的鏡頭故事,及所呈現的光影畫面給予了高度評價。打通紀錄片與影視劇的視聽語言壁壘,建立自成一派的美學風格歷史片因為對歷史的敘述而自有價值,其中,美學構成則為剛需。「紀錄片現在需要一套新的美學支撐,它的美學表達,跟劇情片、電視劇、電影是不一樣的,它理應是一套另外的美學體系。」李東珅早前如此說到。
  • 世界上最好的汽車勞斯萊斯幻影
    勞斯萊斯幻影加長版,驚豔內飾外觀設計皇家專屬座艙,首批量產國內。勞斯萊斯幻影堅持到底也就成了經典,線條弧度提升,更加剛勁有力。保險槓的設計同樣作了如此改變,顯得更加幹練。勞斯萊斯幻影加長版的外形設計依舊延續了普通版的設計,沉穩大氣的風格讓很多人第一眼見到這款車,就馬上對其肅然起敬。
  • 勞斯萊斯幻影報價 高貴與優雅相得益彰
    勞斯萊斯幻影加長採用家族經典的設計,長軸距造就了寬敞的內部空間,加上垂直式的車前罩和高燈,為它增添了卓爾不凡的氣質。新車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它的車頂輪廓線,這條線在後部與堅固的C柱融為一體時,為車輛增添了沉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