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全域旅遊大詞彙之鄉村旅遊篇

2020-12-13 鄉野時空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7年)》,該方案預測2017年全國鄉村旅遊實際完成投資達到約5500億元,年接待人數超過25億人次。隨著近年來中國鄉村旅遊的快速發展,在全域旅遊大發展背景下,鄉村旅遊不僅成為城鎮居民休閒度假的重要方式,也成為繁榮旅遊產業的重要內容,推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力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據初步統計,全國城市居民周末休閒和節假日出遊70%以上選擇周邊鄉村遊,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城市更高達80%以上。2015年,全國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約20億人次,旅遊消費總規模達1萬億元,每年為城鄉居民提供1000萬個就業崗位。全國從事鄉村旅遊經營服務的農民約2000萬人,帶動超過7000萬農民受益。2016年鄉村旅遊消費規模超過1.1萬億元,約佔全國旅遊總收入的四分之一。2017年,鄉村旅遊消費規模將增至1.4萬億元,帶動約900萬戶農民受益。不難預見,中國鄉村旅遊已經迎來了發展規模大、投資大、影響大的大發展時代。

據智匯研究院觀察,自2007年以來,中央就促進旅遊業發展的政策中,就開始對全國鄉村旅遊發展進行統籌布局,相繼提出戰略目標和突破口,鄉村旅遊的重要性日益提升。2009年,中國旅遊協會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分會成立。2010年,農業部、國家旅遊局下發了《關於開展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全國休閒農業示範點創建活動的意見》,提出「自2010年起,利用3年時間,在全國培育100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300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2012年,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示範點創建活動繼續開展。2013年國家旅遊局與農業部聯合印發《農業部國家旅遊局關於繼續開展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示範點創建活動的通知》,計劃從2013年到2015年3年時間再創建100個示範縣、300個示範點。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部署改革創新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工作,對鄉村旅遊作了系統安排,提出「鄉村旅遊不僅是旅遊消費的主戰場,促進百姓致富、增加就業的主戰場,也是未來休閒度假產品建設的主戰場」。同年11月,農業部與國家旅遊局公示了最新一批認定的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示範點名單。2016年4月,農業部發出通知,提出了創建工作的目標任務,開展示範創建活動的四大基本原則,創建的示範縣(市、區)應具有的七大基本條件,同時也對申報程序和認定管理等進行了規定,並決定繼續開展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

多年來,中央及有關部委發布的系列鄉村旅遊文件,推行的相關利好政策,成為鄉村旅遊快速發展的重要推手。圍繞打造建設好鄉村旅遊,無論是政策層面以及資本層面已經形成合力. 2017年7月,國家旅遊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聯合出臺《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7年)》。9月,國家發改委牽頭落實三項行動方案,明確鄉村旅遊提質升級將從「堅持規劃引領,做好產業融合,夯實設施建設,深化項目落地,抓好利益分配,加強品牌宣傳,加強培訓力度」七方面推動。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快城鄉經濟統籌發展、實現產業聯動和以城帶鄉的重要途徑,對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就業機會、滿足遊客旅遊文化消費需求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
    利用豐富的溫泉資源,烏當區大力打造溫泉旅遊城,建成以溫泉旅遊、休閒度假、生態人居、高端商務為主要功能,包含山地戶外運動場、溫泉度假酒店等為一體的休閒度假勝地,逐漸成為貴陽市「溫泉之城」的核心區。 在做好溫泉文章的同時,烏當區主動求變,利用豐富的鄉村生態旅遊資源,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
  •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奮進曲」
    原標題: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奏響花園之城「奮進曲」——烏當區高質量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題記「美麗烏當·花園之城」,一個宜遊宜居的地方。春風化雨,跨越騰飛。今天的烏當,正錨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目標,聚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奮力建設貴陽東部產業新區核心功能集聚區注入澎湃動力,以「美麗烏當·花園之城」新姿態融入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大格局。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 青陽構建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
    自2015年,青陽縣相繼出臺《關於將旅遊業培育成為重要支柱產業的意見》《青陽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方案》《「全域旅遊項目推進年」實施方案》《青陽縣關於促進旅遊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青陽縣全域旅遊發展行動計劃》等系列文件
  • 崇左:激發全域旅遊新活力 書寫文化旅遊大文章
    2018年12月26日 09:54 來源:崇左新聞網-左江日報 編輯:吳海泉 (原標題)激發全域旅遊新活力書寫文化旅遊大文章
  • 全域旅遊 鄉村振興——第八屆長春鄉村旅遊節啟動
    啟動儀式開始前,吉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陳守君、長春市旅遊局局長曲笑等領導參觀了農安縣鄉村旅遊特色產品——海之戀廣場萬人水樂園、濱水生態園和遼塔景區。本屆鄉村旅遊節,旨在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打造一批特色鄉村旅遊產品,形成綠色生態環保的鄉村生態旅遊產業鏈,推動構建長春市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進一步拓展長春旅遊發展空間。
  • 杭州民宿「點亮」美麗鄉村 全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這是眼下杭州鄉村民宿經濟興盛的一個縮影。得天獨厚的鄉村資源、秀美優良的生態環境、完善的綠道網絡以及一大波政策紅利,推動杭州鄉村旅遊進入快車道,催生了民宿產業的興起和高速發展。一系列鄉村精品民宿在杭州山水間「百花齊放」,「大珠小珠落玉盤」,成為杭州鄉村旅遊中的一抹亮色,激活了鄉村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 韶關新豐:以全域旅遊為抓手 打造鄉村旅遊先行樣本
    新豐也願意成為韶關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者,努力開創全域旅遊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豐模式』。」韶關市委副書記、新豐縣委書記陳波表示。 韶關市副市長李欣在會上指出,韶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把旅遊業作為引擎產業來打造,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正在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突出四大景區龍頭帶動效應,努力打造成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休閒度假基地和廣東戶外運動天堂。韶關人文底蘊深厚、自然生態優美、旅遊資源豐富、交通區位優越、產業基礎紮實、民俗特色鮮明,發展鄉村旅遊優勢突出、前景廣闊,大有作為。
  • 全域旅遊背景下金華鄉村旅遊發展的對策建議
    從發展模式來看,鄉村旅遊從分散向整合、從局部向全域轉變。在「大花園」「大景區」建設和全域旅遊的大力推動下,我市鄉村旅遊從零散到整合、從局域到全域化發展,打造全域化鄉村旅遊。以資源要素共享為抓手,鄉村之間相互協助配合,實現共享共贏。比如義烏市後宅街道曹村、李祖村等農村通過自發協商配合,資源要素共享,發揮「村企聯合」等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基地。以精品旅遊線為抓手,各地通過將零散的景區串點成線,構建全域大景區,實現全域景區化。如浦江縣虞宅鄉打造茜溪旅遊線,將野馬嶺、新光村等串聯起來,實現零散資源串點成線和整合發展。
  • 浙江安吉盤活鄉村經濟,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把整個縣當做一個「大景區」來打造,安吉以全域旅遊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成效明顯:2019年,該縣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 2807.4萬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旅遊總收入388.2億元,同比增長 19.5%。去年,該縣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我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豐富的旅遊資源是重點。
  • 全域旅遊下的「寧夏探索」:特色旅遊業態助推鄉村振興
    全域旅遊下的「寧夏探索」:特色旅遊業態助推鄉村振興 2020-01-13 20:05:311月13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期間,寧夏人大代表、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龍王壩村致富帶頭人焦建鵬向中新社記者算起了「致富帳」,「從脫貧到致富,找對產業很重要,鄉村特色旅遊是我們探索的路徑。」  寧夏於2016年成為中國第二個全域旅遊示範(省)區創建單位,按照「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模式發展全域旅遊,寧夏把全區當成一個「大景區」來打造。
  • 伊通:百億項目群催生全域旅遊大格局
    建設美麗鄉村,生態須優先,規劃要科學,項目是關鍵。伊通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有效載體,引入百億項目群,全面優化旅遊資源、基礎設施、旅遊要素和產業布局,打造出全域旅遊大格局,使山更綠、水更清,生活更富裕、文化更多彩。「美麗鄉村」呼之欲出,閃亮登場,項目建設立頭功;一村一品,榛林花海覆蒼山;一鎮一特,鹿鳴滿鄉盡歡舞;宜產宜業,稻花香裡說豐年。
  • 虹山鄉——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宜居鄉村
    虹山鄉全貌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聚焦全域旅遊發展,激發產業活力。堅持立足虹山自然資源稟賦,築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將鄉村旅遊確定為虹山經濟發展的首位產業,卯足動力,做強旅遊品牌。積極培植新稅源,通過以商招商、親情招商、政策招商等方式,動員在外鄉賢回鄉創辦企業,招引重點企業在虹山設立子公司,增加鄉財稅收入。堅持以《虹山全域旅遊總體規劃》為指引,合理布局旅遊發展項目,分期分批、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項目落地實施。
  • 【全域旅遊瞰章丘】章丘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背後的故事
    組織領導堅強有力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在全省率先成立旅遊發展委員會,黨政主要領導掛帥,今年就主持召開全區創建專題會議11次,全面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完善了綜合監管機制,在濟南率先制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指導意見、實施方案等,成立旅遊法庭、糾紛調解室、旅遊警察、旅遊市場監管辦公室等旅遊綜合監管機制。
  • 吉安市青原區實施「旅遊+」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
    依託這些資源稟賦,該區藉助躋身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這個有利契機,積極實施「旅遊+」發展模式,全景化打造、全產業融合、全領域共享,建設熱潮猶如千帆競發,著力把青原全境打造成全域旅遊示範區。    在全景化打造進程中,青原區強化「全域是景區、鄉鄉有平臺」的旅遊支撐,統籌青東沿線小城鎮、美麗鄉村、景區景點和農業產業規劃,構建「多規合一」的旅遊發展體系。
  • 英德開啟全域旅遊新篇章
    依託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便捷的交通條件,近年來,英德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打響「大英德、大北江、大森林、大鄉村」的旅遊名片,全力打造全國旅遊休閒目的地,旅遊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顯著提升。 英德旅遊實現了快速增長。
  • 下一站,甘南 | 民宿集群賦能全域旅遊鄉村振興
    12月18日,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與借宿籤訂了「甘南州民宿產業一站式解決方案」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中國西北新一代文化度假精品,以高端民宿集群為切入口,帶動全域旅遊的發展,賦能鄉村振興,並用集群高端聲量為甘南吸引全國新中產用戶的聚焦。
  • 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青州市的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黃花溪風景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建成覆蓋全市的旅遊標識導引系統和全域旅遊智慧平臺。完善快行慢遊設施,通往A級景區道路和鄉村旅遊點道路全部達標,修建生態停車場50多個。連續舉辦四屆中國(青州)國際文化藝術品博覽會、六屆翰墨青州·中國書畫年會,舉辦全域旅遊主題農民畫展等系列文化活動,豐富了旅遊內涵,以旅遊促進文化傳播,實現了文化與旅遊「雙輪」驅動。如何點石成金、化零為整,將散落的文化資源進行轉化發展,將全域打造成為「城景合一」的精品旅遊吸引物?
  • 「花錢治水」到「治水生錢」 義烏大陳釋放全域旅遊「新動能」
    立足良好的生態環境,充分發揮「水」資源優勢,大陳按照全域景區化標準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打造「水之秀」「竹海水韻遊步道」「大陳江濱慢生活街區」等景觀,「美麗鄉村之花」遍布「至美大陳」,成功創建「浙江省首批美麗鄉村示範鄉鎮」「兩美浙江體驗地」「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等榮譽,創建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1個,浙江省美麗宜居示範村2個,長三角最美鄉村1個、浙江省特色旅遊村1個。
  • 新昌縣全域旅遊勾勒大格局
    經過近年來的謀篇布局、久久為功,新昌縣已經成功勾勒出了全域旅遊的大格局。謀全局:系統謀劃強規劃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新昌是一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典型山區縣,境內溝壑縱橫、千峰競秀,有著豐富的景區資源和人文底蘊。
  • 安順:舞活全域旅遊龍頭
    今年,我們將加快形成「大旅遊、全域旅遊、旅遊+、旅遊扶貧、旅遊經濟」五大戰略任務同步推進的新格局,大力發展優質旅遊,力爭走一條高效旅遊、綠色旅遊、滿意旅遊、智慧旅遊為支撐的全域旅遊發展新路。首先,我們將著力抓好三個融合。第一,抓好旅遊規劃和其他行業規劃的多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