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否真的沒有保質期?

2020-12-18 書呆子普洱

提到普洱茶,不管是「小白」還是「老茶油」最先想到的就是「越陳越香」,可見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概念是如此深入人心。

確實,普洱茶是一種耐貯藏的茶類,要經過若干年的存儲陳化,才能達到湯色紅濃透亮、陳香明顯的最佳品飲狀態。特別是生普,新製成的生普茶多酚含量較高,新茶澀為較重,且刺激性強容易對腸胃造成傷害,因此,一般新生普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陳放轉化,等苦澀味慢慢褪去,茶湯顏色加深,滋味醇正,陳香漸顯時就已經達到最佳品飲階段。

但普洱茶轉化時間緩慢,在不同的存儲條件下,其陳化時間也不盡相同,有的只要7—10年就已經達到最佳品飲階段,但有的茶要陳放20年左右,所以在普洱茶緩慢的陳化過程中,普洱茶內質開始緩慢變化,逐漸形成紅濃透亮和陳香明顯的特徵,這個陳化的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越陳越香」,但普洱茶是否有保質期呢?

準確的說到現在對普洱茶保質期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我們所說的越陳越香其實還有待論證。因為茶的茶氣與香氣會隨著時間流逝,這是已經被認證的定律,當存儲的普洱茶到達品質高峰,再繼續儲藏其品質就會開始走下坡路,所以,普洱茶「越陳越香」並不是永無止境的,其「越陳越香」也是有期限的。

那普洱茶最佳品飲期大概是多長時間呢?

一般來說,普洱生茶10—20年左右,熟普8—15年左右,這個階段是普洱茶最佳品飲期,在這個時期衝泡後的普洱茶口感醇厚、茶湯紅濃透亮、陳香顯著,但超高這個時期,普洱茶滋味就開始下滑,陳放時間越長味道越寡淡。所以,普洱茶「越陳越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其實,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概念在90年代才開始出現,在此之前沒有這個概念,也沒有幾個人存茶,所以,很少有年份很大的茶出現在市場上,如果真的有普洱茶能存儲到100年之久,那就不是品飲價值而是歷史價值。不過,不管是「越陳越香」還是「能喝的古董」普洱茶最終的目的還是拿來喝,所以,不要為了存茶而存茶,那就失去了普洱茶真正的價值,存之無益。

對於普洱茶「越陳越香」也是有條件的,要存放在無異味、通風透氣性好、乾燥、沒有陽光直射的環境中才能有更好的轉化效果,所以,在存茶時要注意存儲環境,才能真正達到「越陳越香」。

相關焦點

  • 普洱茶:保質期是多久?
    很多人疑惑,普洱茶的保質期是多久。其實這個並沒有嚴格的標準,普洱茶有越陳越香的特徵。當你問及普洱茶的保質期時,多半會得到「可以長期存放」的答案。要注意的時,長期保存不代表永久保存。變質是因為內部發生化學變化,但普洱茶發生的變化是茶葉本身的轉化,或者說陳化,是茶葉的內含物質發生變化,表現在茶葉的顏色、氣味,茶湯的顏色等等。
  • 普洱茶沒有保質期嗎?可以保存多久?
    普洱茶黑茶茯茶這一類茶葉的保質期是和這一類茶葉的古代加工銷售消費養成的習慣有關的,用現在通行的話說,就是歷史遺留問題,也正是這種應用上的遺留才使得現在食品安全上由於各方面的阻力造成了一個管理上的缺口。國人自己消費的茶葉有完整的質量等級產地工藝要求,同時也演化出來了各種綠茶紅茶黃茶青茶工藝,而普洱黑茶茶磚這些茶葉由於是長期供應邊境地區和外貿銷售,說句難聽的話,對這些地區來說,茶葉是有沒有的問題,質量工藝口味衛生都是無從說起,所以在綠茶紅茶茶區進行轟轟烈烈的技術改革,改良茶種提升茶葉質量品味的時候,普洱這些邊銷茶還沿用古代落後的工藝加工茶葉,這造成了普洱茶極其苦澀的特點,造成苦澀的原因是茶多酚等這些成分含量過高
  • 包裝上沒有保質期被告違法銷售,普洱茶究竟能放多久?
    在2016年,東莞曾有一名消費者購買了四包普洱茶,隔天發現包裝上沒有標明保質期,認為其屬於違法銷售,就將該茶葉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賠償產品價格貨款以及十倍的賠償金共計37840元。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普洱茶具有產品特殊性,在符合標準的儲存條件下適宜長期保存,保質期標籤瑕疵並不影響食品安全,所以判決駁回了這名消費者的全部訴請求。普洱茶沒有固定保質期,可以長期存放這個知識剛接觸普洱茶的朋友或許還不太清楚。
  • 普洱茶不是越陳越好:保質期十年左右、易黴變
    原標題:普洱茶不是越陳越好:保質期十年左右、儲存不當易黴變   與龍井、毛尖、碧螺春等新茶更受追捧不同,普洱茶素有「做新茶,喝舊茶」的傳統,被認為越陳越香。但從食品安全角度看,普洱茶並非越陳越好。   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
  • 誰說普洱茶越陳越好,前提是不超過「最佳保質期」
    與龍井、毛尖、碧螺春等新茶更受追捧不同,普洱茶素有「做新茶,喝舊茶」的傳統,被認為越陳越香。但從食品安全角度看,普洱茶並非越陳越好。專家,告訴你普洱茶的保質期,並教你如何正確儲存。生茶由於沒有經過人工快速發酵處理,耐儲藏性更好,具有陳化生香的風味特點,並且隨著儲藏時間的延長,茶葉的色、香、味、品質可以得到顯著提升。普洱茶的最佳保質期專家說,普洱茶的最佳保質期只有10年左右,「越陳越香」這個概念只在保質期內適用。
  • 普洱茶有保質期嗎?放了太久之後還能喝嗎?
    首發於百家號:百裡遙普洱茶山紀實| 作者:北辰搜索【百裡遙普洱茶】就能找到我們今天,我遇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有個朋友問我,他說他老婆今天找出來一餅放了好多年的茶,老婆覺得過期了不能喝了,就要扔掉,就問問我這茶到底有沒有過期
  • 陳醋、白酒和普洱茶,存放越久越好嗎?再好的食物也有「保質期」
    一般來說,食物都會有一個保質期,在這個保質期內儘快將其食用完畢,才能保證較好的口感。而如果你吃了過期的食物,味道差都是小事,萬一把身體吃壞了,那麻煩就大了。但凡事都可能有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少量食物被大家認為是沒有保質期的。
  • 保質期、拼配,中期茶、昆明倉丨大咖雲集,暢聊普洱茶熱門話題
    方一知,被茶界稱為「普洱茶外腦策劃的方一知老師從2006年他服務過的第一家普洱茶企「一品堂」說起,講述了當年一品堂是如何敏感地抓住普洱茶的戰略機遇期,抓住普洱茶行業的風口,繼而成功塑造出普洱茶新生代品牌先行者和普洱茶開創者的形象
  • 普洱茶的致癌論,是否有科學依據
    有段時間傳言普洱茶含有黃麴黴素,喝了會致癌。一時間各種爭論不休,有的對這種觀點表示懷疑,有的對這種觀點深信不疑,有一些人因為擔心竟然不敢再喝普洱茶。那麼普洱茶致癌論是否真的可信?這種問題我想只能是通過科學論證,只有科學論證,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 普洱茶究竟屬於什麼茶?普洱茶真的屬於黑茶一類嗎?
    普洱茶到底是什麼茶呢?這個問題在茶葉界一直爭論不休。我們都知道茶葉的分類是根據制茶工藝的不同而分為六大茶類。有的認為普洱茶應該歸屬黑茶一類,有的認為普洱茶是與黑茶是完全不同的製作工藝,不要歸為黑茶一類,而應將普洱茶單獨成列。
  • 喝普洱茶真的會上癮嗎?為什麼都喜歡喝源勐的普洱茶
    ,真正的茶友,一定有過這樣的感覺:一旦接觸了普洱茶就可能欲罷不能。有一位前輩說:普洱茶在茶類裡是獨特的存在,有它的個性,不管你之前習慣喝的是哪種茶類,一旦接觸了普洱茶後,就很難再喝回去了。  從他的回答裡,普洱茶似乎是所有喝茶人的最後一站。對於臺灣茶界流傳的這句話,我確實琢磨了很久,而且越是琢磨越覺得有道理,總結了一些原因。
  • 你喝的普洱茶真的是普洱茶嗎?
    你喝的普洱茶真的是普洱茶嗎?什麼是普洱茶?國家標準中對普洱茶定義是什麼樣的?2008年6月17日國家出臺了新的普洱茶國家標準,並於2008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個國家標準給普洱茶的定義是:普洱茶必須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且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
  • 這幾類茶保質期都不一樣,漲漲見識吧!
    茶葉是否有保質期?事實上,現如今,因為以前茶葉市場混亂,所以國家對茶葉也擬定了茶葉有效期標準,畢竟食品安全很重要,那麼什麼才是過期茶呢?各類茶大有不同呢。但是有一點我國對普洱茶、黑茶沒有擬訂標準,為什麼呢?
  • 30多年的普洱茶存在嗎?如果有,會喝出什麼感覺?
    我們都知道,普洱茶被很多人稱為可以喝的古董,是因為它有很長的保質期。那麼問題來了,普洱茶的保質期到底有多長,總不能無休止的存下去,要知道時間很無情,會讓海枯石爛,何況是茶葉。只要符合普洱茶的貯存條件,按理說就能長期保存,但這只是理想條件、理想狀態下的表現,現實中的存茶環境與方式無法做到完美,至少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滿足普洱茶的貯存要求。而且茶葉畢竟還是屬於食品類,也適用食品安全法,它是我們日常的飲品,總是有一個保質期,若超過保質期,那麼茶葉的感官享受就很差,如果沒放好,發黴變質了,那么喝了也不好。
  • 30年多的普洱茶存在嗎?如果有,會喝出什麼感覺?
    我們都知道,普洱茶被很多人稱為可以喝的古董,是因為它有很長的保質期。那麼問題來了,普洱茶的保質期到底有多長,總不能無休止的存下去,要知道時間很無情,會讓海枯石爛,何況是茶葉。
  • 普洱茶可以存十多年嗎,那時還能喝嗎?
    但話說回來,因為是經過人工幹預讓口感變得醇厚,所以熟茶的後期轉化的空間沒有生茶來得高,也就是說,生茶的後期轉化能力較大,有更廣闊的空間。很多人喜歡收藏普洱茶,會存上多年再拿來喝,而有的人可能買了之後忘了,多年後才翻出普洱茶來。此時有的人可能心裡嘀咕,這茶存了多年或十多年,還能喝嗎?除了普洱茶、白茶、黑茶有比較長的保質期之外,其他茶葉基本放不了十多年。
  • 檢出黃麴黴毒素,喝普洱茶真的致癌嗎?
    檢出黃麴黴毒素,喝普洱茶真的致癌嗎? 原標題:   最近,普洱茶因為「致癌論」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持這一說法的人稱普洱茶裡有黃麴黴毒素,所以喝普洱茶會很快致癌。普洱茶中真的普遍檢出黃麴黴毒素嗎?咱們還能不能放心喝茶了?
  • 你真的認識「普洱茶」嗎?
    生普洱茶與熟普洱茶的認識誤區很多人對於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的認識是——生普洱茶性寒涼,喝了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熟普洱茶不僅味道厚潤,且具有養胃的功效。那麼問題來了——1975年以前,普洱茶只有一種,即「生普洱茶」。如果生普洱茶真的會引起胃部不適,並不適合大眾品飲,為何古人沒有摒棄這種茶葉製作工藝,反而從東漢時期傳承至今兩千多年?
  • 紅茶、白茶、普洱茶、巖茶,如果過了包裝上的保質期,可以喝嗎?
    一般不論國內國外,食品的保質期都是由廠家商家自己定的。提到這點,讓不少人難以理解:這事關食品安全,怎麼沒有有關部門專門管一管?其實大家可以將保質期,看作是廠家的一個承諾。故而,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普洱等,它們的保質期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不過從市面上的常見情況看,能從茶葉的外包裝上看到標註的保質期要求不同。不發酵的綠茶,以及發酵程度較輕的黃茶,外包裝上的標註的保質期一般是18個月左右。
  • 喝普洱茶,真的會致癌嗎
    稱,普洱茶中普遍含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喝普洱茶有致癌的風險。這並非普洱茶第一次與致癌產生聯繫,早在2012年普洱茶致癌的說法便在網上開始流傳。  普洱茶真的致癌嗎?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1.發酵工藝帶來的「味」與「危」  根據方舟子的說法,普洱茶的致癌風險來自黃麴黴毒素。那麼,普洱茶真的含黃麴黴毒素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普洱茶的製作工藝。  普洱茶有著上千年的飲用史,按製作工藝可分為生茶和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