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揭曉,張鋒、陳剛教授等6位華人入選

2020-12-12 DeepTech深科技

4月18日,美國人文與科學院正式公布了2018年當選的院士名單,共有177位院士和36位外籍院士當選。

名單中的華人學者共有4位。他們分別是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終身教授、基因編輯專家張鋒;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納米技術和能源轉換專家陳剛;耶魯大學尤金—希金斯講席教授、幹細胞專家林海帆;密西根州立大學講席教授、生態學專家劉建國當選為科學院院士。

來自中國本土的學者2人,分別為南開大學校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原校長曹雪濤和北京大學中文系資深教授袁行霈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又譯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美國文理科學院,全稱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簡稱American Academy或AAAS)於1780年5月4日由麻薩諸塞州立法機構批准成立,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獨立學術團體和政策研究中心,首任院長為美國第一任副總統及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該院現有院士4900名、外籍院士600名,均是來自科學、技術、人文、教育、社會政策、藝術等領域的傑出學者,其中包括250名諾貝爾獎得主和60多位普立茲獎獲得者。此前,胡適、錢學森、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丘成桐、謝希德、巫鴻、崔琦、田剛、施一公、俞孔堅、李零等著名華人學者都曾當選該院院士。

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

2011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2015年兼任北京協和醫學院(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校長,2017年底任南開大學校長,長期從事抗感染天然免疫與炎症的基礎研究、腫瘤免疫治療轉化應用研究,以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240餘篇。

北京大學教授袁行霈

北京大學中文系資深教授、國學研究院院長、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鋒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當今最為人所關注的華人生物學家之一。由於其在基因修飾技術CRISPR-Cas9的發展和應用,他被視為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之一。曾被《自然》雜誌評選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之一,入圍湯森路透化學領域「引文桂冠獎」。2017年晉升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終身教授 。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 。2001年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擔任副教授;2004年擔任教授。2009年首次打破「黑體輻射定律」公式。陳剛的研究涉及熱傳遞、納米技術和能量轉換,主要包括微米和納米尺度能量轉換與傳輸機理的實驗、理論和數值計算。

耶魯大學教授林海帆

美國耶魯大學尤金-希金斯講席教授(終身)、耶魯大學幹細胞中心創始主任、耶魯大學醫學院細胞生物學系、遺傳學系、婦產科與生殖科學系教授。2013年7月起兼任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教授;2014年3月起兼任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長期從事幹細胞生物學、生殖生物學、RNA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的研究,並對這些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密西根州立大學教授劉建國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魚類和野生動物系蕾切爾·卡遜講席教授(Rachel Carson Chair),系統綜合與可持續性發展中心主任。主持完成了美國科學基金會、美國航空航天局和美國健康研究所等政府機構和國際組織資助的數十項跨學科綜合研究項目,在《自然》和《科學》等世界頂尖學術期刊發表文章10餘篇。

相關焦點

  • 6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新華社華盛頓5月3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公布新增選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其中6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6名華人科學家分別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生物學系教授丹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學系教授傅嫈惠、布朗大學工程學院教授高華健、耶魯大學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系教授林海帆、麻省理工學院神經科學教授張鋒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系教授文小剛。
  • 恢復高考40年,大陸高校走出30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公號回復」大陸美國科學院士」下載PDF典藏版)
    文|秦隴紀,彙編自搜狐教育、中外高校情報、中國大學教育、群學書院、達人學社等網頁微信群聊公眾號2018-05-21▌美國國家科學院2018年度新增6位華裔院士2018年4月28日到5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院155次年會在華盛頓特區舉行,公布了最新一期院士名單。
  • 7位華人學者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
    此外,還有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分別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黃永剛(Yonggang Huang)、華泰立(Terence Hwa)、 曹穎(Doris Y. Tsao)和楊麗笙(Lai-Sang Young)。 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機構。
  • 2016年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名單出爐:華人面孔知多少
    1780年的建院章程規定了其宗旨:「弘揚學術,以增進自由、獨立、良善之公民德行」。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長期從事廣泛的、跨學科政策研究,主要關注領域有科學、技術、全球能源與安全、社會政策與美國制度、人文與文化、教育、藝術等。現共有院士4000多名,外籍榮譽院士600多名。他們中有250名諾貝爾獎得主和60多位普立茲獎獲得者。
  • 美國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6位華人學者入選
    此外,還有6位華裔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分別為史丹福大學醫學教授張元豪(Howard Chang),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教授程亦凡(Yifan Cheng),西北大學教授、固體力學家黃永剛(Yonggang Huang),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物理學及生物學教授華泰立(Terence Hwa),加州理工學院神經生物學家曹穎
  • 18位華人學者當選2020年美國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共174名學者當選,其中含華人學者18位。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成立於2000年,是由美國及國際大學、政府及非牟利研究機構組成的非牟利會員組織,擁有超過4000名個人發明家會員。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NAI Fellow)是美國授予學術創新發明家的最高榮譽。
  •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名譽校長孟傑教授入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名譽校長孟傑教授入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2019-07-05 大 中 小
  • 恭喜,這七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新當選院士名單公布,七位華人教授科學家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1780年5月4日成立, 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院士機構之一,同樣也是美國地位最為崇高的榮譽團體之一。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現有院士4000於名,外籍榮譽院士600於名,包括250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60多位普立茲獎得住。每年審議1300左右院士候選人,每年約250人正式當選院士。
  • 7位華人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新晉院士,來看看他們研究什麼
    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院士,此外,中國科學院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當選外籍院士。 北京科學網微信公眾號報導,6位當選院士的科學家分別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黃永剛(Yonggang Huang)、華泰立(Terence Hwa)、 曹穎(Doris Y.
  • 施一公簡歷: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圖)
    光明網教育5月1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科學院發布消息,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前的25日,他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  同時,千人計劃學者、耶魯大學終身冠名教授鄧興旺和陳雪梅、Yang Wei等三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當選為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
  • 唯一華人,「四院院士」戴宏傑入選諾獎指標「引文桂冠」獎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7位華人科學家入選美國科學院,她是唯一中國籍,不把愛國停嘴上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最新一批入選院士名單,其中共有7名華人科學家入選,可喜可賀的同時,心中難免也有點遺憾,因為入選的華人科學家中,只有1位女性科學家依舊保留中國籍,她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曹曉風教授。
  • 7位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
    點擊查看 2018年10月16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18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包括75名正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其中,柴洋、傅嫈惠、廖敏妃、林希虹、王曉斌、遊景威、梁卓偉等七位華人學者入圍。
  • 湯森路透發布2016諾獎預測,兩位華人科學家入選
    此外,因為基因編輯研究而備受矚目的麻省理工學院華裔科學家張鋒教授,以及前不久斬獲100萬美金未來科學大獎的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教授入選。自 2002 年以來,每年發布的引文桂冠獎已成功預測了39 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物理學和經濟學獎已經連續三年預測成功。
  • 再出1位歐洲科學院院士,1位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蘇大威武!
    時玉舫教授,1992年獲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免疫學博士學位。1995年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和美國紅十字會赫蘭研究所建立實驗室,2002年晉升為新澤西醫科大學終身正教授和特聘大學教授。2008年至2014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 上海交大尚必武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近日,歐洲科學院公布2018年院士增選結果,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尚必武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拉丁文Academia Europaea,英文名The Academy of Europe)是英國皇家學會與歐洲各國的國家科學院於1988年共同發起成立,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分21個學部,其學科領域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科學技術等,是國際上跨地域和學術領域最廣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在五大法定組織中,歐洲科學院是唯一代表歐盟的科學院。
  • 山大護理學院院長王克芳教授入選為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9日訊8月6日,美國護理科學院正式發布2020年增選院士名單,山東大學護理學院院長王克芳教授當選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Fellow of American Academy of Nursing,FAAN),以表彰她在老年照護及護理教育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
  • 中國這兩位大學教授年齡相差16歲,卻同時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而且在近日美國科學院也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125人入選,其中包括25名外籍院士,在這25名外籍院士當中,其中有兩位院士來自於中國,他們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以及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顏寧。
  • 7位中國學者入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新增選院士名單,來自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的37位科學家入圍,其中有7位來自中國大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營利性的國際科學組織,致力於支持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科學研究。
  • 56歲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陳剛教授被捕!MIT:深感痛心!中方也回應了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因虛假報稅、未向美國能源部披露與中國合約、任命和獎勵等理由,被逮捕。56歲的陳剛教授,曾是華科校友、MIT機械工程系首位華人系主任,在學術圈頗具好評。事出不久,MIT校長發文,稱校方願幫助其共度艱難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