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經常抱孩子和經常躺孩子,長大後區別很明顯,哪個更健康

2020-12-20 艾倫育兒

在第一次做父母時,父母都是沒有經驗的,避免不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媽媽的的細心照顧,餵孩子吃奶,哄孩子睡覺,都離不開抱孩子

媽媽剛剛生產過寶寶,身體很虛弱,抱孩子也是避免不了的,特別是母乳餵養,沒有月嫂的照料也很是辛苦,抱孩子成為一種負擔,媽媽發現寶寶比較喜歡讓媽媽抱著,寶寶越抱越不願意躺著,那麼孩子這麼小,抱著會不會影響發育呢?

寶媽們也不知道孩子是經常抱著好,還是經常躺著好?

小王當上媽媽後,聊天基本上不離孩子,寶寶確實非常可愛,除了哄睡比較麻煩以外,孩子平時表現非常棒。

有一天小王抱著寶寶哄睡時,婆婆忍不住說小王:「孩子都是你們慣的成天總抱著,應把孩子抱成了『尖屁股』,都躺不住了,孩子還是一直躺著更好。」

小王自然不信婆婆的老說法,也確實擔心孩子的骨骼,都說小孩子骨骼還沒長好,抱著的時間長了會不會有問題?孩子到底應該多躺著還是應該多抱著呢?究竟哪個更健康?

其實媽媽抱娃姿勢得當,對寶寶是不會造成傷害的。

面對這個問題也是很好理解的,新生兒平均每天要睡20~22個小時,一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床上度過,充足的睡眠有利於孩子的發育,健康的成長,媽媽這時不要打擾孩子的睡眠,更不要因為寶寶黑白顛倒打擾孩子睡眠,很容易阻礙寶寶的發育,寶寶在睡覺時躺著肯定比抱著舒服,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媽媽也能夠得到很好的休息。

其實主要是餵奶和哄睡會抱寶寶,在抱寶寶時只要抱的姿勢妥當,和長時間的睡眠相比,抱的時間還是比較短的,也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相反對寶寶的發育也是有好處的。

媽媽經常抱寶寶好處多 ,孩子長大以後會更明顯

一、鍛鍊孩子的視力

出生有兩個月的寶寶,看東西開始逐漸清晰,可以辨別顏色,大概7個月後可以看到遠處事物。

寶寶的視力是在出生以後緩慢發育的,並不是出生後寶寶就可以什麼都看見,看的很遠,而是隨著寶寶的長大,視力越來越正常,在媽媽抱起寶寶時,寶寶可以看的更遠,不是只看天花板,寶寶的視野得到擴大,寶寶這時會開心的笑,會比較興奮,對寶寶的視力發育有好處。

二、孩子更親近媽媽

寶寶在出生那天就會有意識的尋找媽媽,當寶寶三個月時可以記住媽媽的一些基本的明顯的特徵,如髮型、輪廓、氣味等等。

嬰兒從媽媽的懷抱中可以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孩子長大後性格健全

媽媽經常抱孩子,可以增加嬰兒認識媽媽的進度,並且激發母愛保護孩子的本身能力意識,加深親子關係。

三、活動孩子的筋骨

新生兒控制肢體能力比較弱,抬頭、翻身、學爬都要慢慢進行練習 ,不練習的話就會沒有太多的運動能力。

媽媽抱起寶寶來,可以幫助寶寶活動筋骨,鍛鍊按摩寶寶背部肌肉,對寶寶的骨骼發育有很大的好處。

媽媽在抱寶寶時需要注意這三個事項。

首先記得拍嗝最好豎抱

嬰兒在吃過奶後需要拍嗝,主要是讓寶寶排出在吃奶時咽下去的空氣,腸胃也會更舒服,也可以有效減少吐奶的狀況。

媽媽正確的拍嗝姿勢是把寶寶抱著豎起來,把頭部斜靠在媽媽肩膀上,用一隻手輕輕拍撫背部,拍到打出奶嗝為止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要讓媽媽肩頭承擔所有重量,避免傷害頸部骨骼。

其次要記得抬頭之前要橫抱

媽媽抱寶寶是個體力勞動,寶寶會抬頭之前,一定要橫抱餵奶、哄睡,避免挫傷寶寶的頸部。

如果媽媽體力實在吃不消,那就墊哺乳枕幫助承重,這樣媽媽的胳膊不用使力,可以有效的保護寶寶脊椎,避免寶寶肌肉過度勞累。

最後要記得不要過度抖動搖晃

嬰兒若是受到持續劇烈的搖晃時,會極易發生腦部損傷,是我們常說的「嬰兒搖晃症候群」,多發生於6~12個月寶寶。

嬰兒時期的腦部組織十分脆弱,家長有時哄睡不耐煩時,會加大搖晃幅度,嬰兒這時看似昏睡,其實這是大腦受到損傷的表現。

要想讓寶寶快速安靜,媽媽可以模擬寶寶的宮內環境輕輕晃動,把握控制力度即可。在看管孩子時,應該滿足孩子的充足睡眠,以後,多抱抱孩子是有好處的。

相關焦點

  • 經常抱的孩子,和經常躺的孩子哪個更健康?醫生:長大後區別明顯
    ,和經常躺的孩子哪個更健康?小宋當媽後,和我們聊天時基本上三句話不離孩子,而寶寶也確實非常可愛,除了哄睡比較麻煩,可以說是非常完美。孩子還是一直躺著更好。」小宋當然不信老人那套老說法,但也確實擔心,都說小孩子骨骼還沒長好,總抱著會不會出問題?孩子應該多躺著還是應該多抱著呢?到底哪個更健康?
  • 經常被抱的孩子,和時常躺的孩子哪個更健康?醫生:兩者區別明顯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當我們將軟軟甜甜的嬰孩抱在手上,為人父母的驚喜和感動都會縈繞在家庭的空氣中,面對寶寶,很多父母喜歡經常抱在懷裡端詳,但是也有人提出「經常被抱」其實對寶寶並不好,真的是這樣嗎?但是,進來送湯羹的婆婆卻對她的做法很反對,並告訴小雨,經常被抱的孩子,和時常躺的孩子相比,多躺更有利於孩子健康。並且在今後的養育中,常抱著的孩子更"嬌氣",會不好帶,真的是這樣嗎?
  • 經常抱和經常躺的孩子哪個更健康?專家:長大後這2方面差別明顯
    若家長抱新生寶寶的姿勢不對,不僅影響娃的骨骼生長,更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肺等器官的發育。寶寶出生後,家人都想與孩子親近,因此來到家裡的人,總是會親親抱抱孩子,但時間長了,就發現總是抱著的孩子會異常粘人,但不抱,讓孩子自己躺著呢?孩子又會哭泣,這可如何是好呢?
  • 經常抱的孩子與躺著的孩子相比誰更健康?醫生:長大後區別很大
    經常抱的孩子與躺著的孩子相比誰更健康?醫生:長大後區別很大剛出生的寶寶都需要媽媽或者是家人的悉心照料,不論是換尿布或者是餵奶的時候都避免不了把孩子抱起來這種現象。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會躺著給孩子餵奶,這也是因寶寶而異的,因為有一些寶寶比較淘氣,抱著的時候就不哭。相對於躺著而言,寶寶似乎更喜歡被人抱在懷抱裡。經常被抱的孩子,和經常躺著睡覺的孩子,誰會更健康一些呢?現在的寶寶出生在哪個家庭裡都是手心裡的寶,孩子稍微有點兒哭鬧的情緒,媽媽就立馬抱起來。
  • 經常被抱的孩子,和經常躺著的孩子誰更健康?醫生:兩者差距明顯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嬰兒脊椎未形成頸部生理彎曲前,沒有支撐力量,建議滿三個月後才能豎抱。添丁進口對任何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當人們沉浸在新生命到來的喜悅中,並不知道新生兒其實十分嬌貴,需要細心呵護。有的家長會經常抱孩子,軟軟的嬰兒很招人疼,但是長時間抱孩子並不好,而且有的家長抱孩子的時候並不注重方法,導致嬰兒受到傷害。那麼抱嬰兒究竟好不好呢?
  • 經常被抱的孩子,和經常躺著的孩子誰更健康?醫生:兩者差距明顯
    有的家長會經常抱孩子,軟軟的嬰兒很招人疼,但是長時間抱孩子並不好,而且有的家長抱孩子的時候並不注重方法,導致嬰兒受到傷害。那麼抱嬰兒究竟好不好呢?她的女兒出生不久,小林也很喜歡,按奈不住內心的喜悅,於是就經常抱孩子。而婆婆發現了之後,就叮囑小林不要老是抱孩子,因為嬰兒還比較柔弱,並沒有完全適應新環境。按照婆婆的建議,儘量不要抱,讓孩子躺著其實更好,更有助於發育。但是小林不這麼認為,她覺得躺的時間長不利於女兒的發育,為此小林詢問了醫生朋友,經常被抱的孩子,和經常躺著的孩子誰更健康?
  • 經常抱的寶寶,和經常躺的寶寶哪個更健康?醫生直言:差距很明顯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寶寶出生以後基本都是要由母親抱著度過的,畢竟孩子還小,沒有什麼抵禦外界侵害的防禦力,然而張女士卻遇到了這樣的事情,那就是婆婆和自己爭論,孩子到底要抱著還是要躺著,哪個更加健康,而這對婆媳也因為這件事吵個不停。
  • 寶寶經常被抱著,和經常躺著的寶寶哪個更健康?二者區別很明顯
    寶寶經常被抱著,和經常躺著的寶寶哪個更健康?二者區別很明顯小新剛剛生完寶寶,還在坐月子期間。睡覺不抱著哄就不睡,睡著了一放下就醒,睡醒了身邊沒有人就哭鬧。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孩子越來越重,以後抱著也會更累,而且想要一個人帶娃也會更困難。雖然與婆婆溝通了幾次但是沒見到效果,正好趁著產後42天嬰兒檢查的機會,小新和醫生諮詢了總抱著孩子對健康是否有影響。
  • 孩子剛出生經常被抱,和不常被抱,長大後差距讓家長悔不當初
    孩子出生經常被抱,和不常被抱,長大後差距讓家長悔不當初一位網友親身經歷,說自己就用的這一方法訓練孩子,孩子小時候確實很乖很省事,如今卻被診斷出了自閉症,已經悔不當初了。曾經還有個新聞,為了訓練自己3個月大的寶寶睡整覺,在晚上聽到孩子啼哭不止後忍著不管,結果第二天發現孩子因俯趴導致窒息而亡。
  • 新生兒應該多抱還是多躺?醫生:「差距」很明顯,很多寶媽做錯
    也是考慮到這個原因,很多新手媽媽都不太敢輕易嘗試獨自抱娃,一些寶媽在家獨自帶娃的時候,能不抱孩子的時候就不抱孩子。不抱孩子,讓孩子多躺真的是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嗎?新生兒應該多抱還是多躺?小王是一位高齡孕媽,因為自己有足夠的積蓄,所以生完女兒後,便做了全職寶媽。
  • 堅持午睡和從不午睡的孩子,長大之後有啥區別?醫生:身高差明顯
    導讀:堅持午睡和從不午睡的孩子,長大之後有啥區別?醫生:身高差明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堅持午睡和從不午睡的孩子,長大之後有啥區別?醫生:身高差明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抱和經常躺,哪一個對寶寶發育更好?父母要注意抱娃姿勢
    而比起軟軟的小床,寶寶們也更喜歡爸爸媽媽的懷抱。令家長們擔心的是:經常抱寶寶,會不會不利於寶寶發育?經常抱和經常躺,哪個對寶寶更好?後來婆婆發現小美一直都是抱著寶寶哄睡的,不禁念叨:「經常抱孩子,孩子都成『尖屁股』了,放床上就躺不住,小寶寶經常躺比較好。」
  • 科學研究:小時候經常被抱的孩子更健康,將來的婚姻家庭更幸福
    導讀:科學研究:小時候經常被抱的孩子更健康,將來的婚姻家庭更幸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科學研究:小時候經常被抱的孩子更健康,將來的婚姻家庭更幸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抱與經常躺的寶寶,哪一個發育更為健康?爸媽要注意抱娃姿勢
    新晉寶媽小劉最近遇到一個煩心事,她和婆婆之間因為抱孩子的事情發生了一些不愉快。小劉的婆婆覺得孩子還小不要經常抱在懷裡,這樣不但會讓孩子養成一種習慣,而且也不利於孩子的發育。可是小劉卻覺得,小嬰兒剛出生對於陌生的環境會有恐懼和膽怯感,而給他們最好的安全感方式就是把寶寶抱在懷裡。當然小劉也覺得這樣孩子和媽媽的感情會更深,哭鬧現象也會減少很多。
  • 經常被抱和經常自己躺著的孩子,將來的差距還挺大的,媽媽要重視
    媽媽把娃抱在懷裡,總比放在搖籃裡,會更安心些。可是,媽媽抱娃久了,就會腰酸背痛,身體受不了了。這時候,媽媽們可能會很糾結:到底抱著娃好,還是讓娃一個人躺著,對寶寶的健康更有利呢?婆婆見了後,就告訴小張「放下娃,讓娃睡覺算了,你還能歇一會兒!這娃天天哭,總得抱,不哭時你讓他自己躺著吧!況且抱孩子多了,會不健康的!」小張有點不開心,她覺得婆婆說的不對,她覺得經常抱的孩子會更健康。
  • 從小「喝母乳」和「不喝母乳」的孩子,長大後身體區別明顯
    可有很多新手媽媽因為身體原因或者其他問題,孩子出生後奶水不是非常足,為了孩子的健康和溫飽問題,就只能選擇嬰幼兒奶粉,讓他們從出生就開始吃。可事實上,從出生開始喝母乳和從來沒喝過母乳的孩子,身體發育情況還是有所區別的,因為母乳和奶粉中的營養物質並不相同,孩子長大後就會發現身體上的區別了。母乳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 經常宅在家的孩子,和每天出去玩的孩子,長大3點區別很明顯
    鄰居家也有個同齡的小朋友,王姐就經常看見那家小孩在樓下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王姐想著想要改變孩子的情況,就和鄰居的一個同齡媽媽一起商量,讓他們家的孩子帶自己的孩子多到小區樓下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剛開始孩子不願意的,總是喜歡待在家裡,但是在鄰居小朋友多次的鼓勵下,慢慢願意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觸了。久而久之,兒子慢慢願意打開心扉,和身邊的人溝通,和小朋友們一起嬉笑打鬧了。
  • 夏天愛吃雪糕的孩子,和不愛吃雪糕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明顯
    對於孩子來說,雪糕也是夏天的必吃零食,有些在夏天食欲不振的孩子甚至將雪糕當飯吃。那麼家長是否知道夏天經常吃雪糕的孩子跟不吃雪糕的孩子會有什麼區別嗎?就這樣過了很多年,等到了兩人上初中,小李突然發現兩個孩子的差距很明顯:弟弟體重嚴重超標,經常會鬧肚子,腸胃不好,身體健康狀況比較差,姐姐卻完全沒有這些問題。就在小李百思不得其解時,弟弟再一次鬧肚子進了醫院。
  • 經常被打和從未被打過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值得父母深思
    長大後有何差距?肖偉和志豪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鄰居,兩個孩子年紀相同,性別相同,從小就在一起玩,長大後也沒有分開,上同一所大學,工作後還一起合租。兩人平時看似像親兄弟一樣哪哪都像,但只要深入了解兩人就會發現兩人性格截然相反,志豪陽光自信,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很樂觀,一天仿佛沒有什麼煩心事一樣。
  • 經常外出玩耍,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有哪些明顯差距?
    而且讓他們天生貪玩好動,也因為這種原因經常給父母惹一些麻煩,因此又被很多人叫做&34;。而性格內向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總是喜歡安靜的坐在某個地方,不善於與別人溝通交流,且表現的非常聽話,多數家長更喜歡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