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贊問答:懂事的孩子快樂嗎?答案令很多人意想不到

2020-11-11 巧多育兒


懂事、乖巧、聽話,幾乎是每個父母的口頭禪。

這也幾乎是大部分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個標準。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懂事的孩子快樂嗎?

這篇瀏覽量達500多萬,回答者將近6000多條,但絕大多數人回答的都是:不快樂。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也說過: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後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為什麼會如此呢?

因為他們習慣了以滿足他人的意願、獲得他人的肯定為自己人生的主導。他們往往忽略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長期如此,會變得十分壓抑和痛苦

這樣的孩子其實更多是早早的將自己變成了討好型的人格——

1、他們往往會特別容易感受到別人情緒的變化,然後儘量讓自己不惹怒別人,甚至會用各種方法儘量讓別人開心

2、過度在意他人的評價,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往往不敢表達自己的訴求

3、他們往往害怕衝突、害怕懲罰,害怕矛盾,所以往往會優先去改變這種狀態,先讓別人舒適。

4、面對別人的需求,他們往往難以拒絕,甚至可能被一再挑戰底線和原則。

5、他們往往是懂事、乖巧、善良等的集合體,委屈自己,成全別人。

特別是很多孩子,從小都表現為如此,甚至,更多的是去討好自己的父母,在自己父母面前變得懂事、乖巧、聽話。



討好父母是缺愛的表現

我們的一生有些人為了金錢,有些人為了夢想,有些人為了家庭和生活

我們努力追求和拼搏。

然而,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的,卻是愛。

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就是一個關於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最愛的事情。

作為長女的松子從小便缺少父母的愛,而且,由於妹妹久美體弱多病,這使得父親將更多的愛傾注在小女兒身上。

在劇中,父親由於小女兒的病,經常難以開心起來。他不善言笑。

有一次,在遊樂園,松子朝著父親做鬼臉。

於是父親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最終,這個做鬼臉的表情就伴隨了松子的一生。

因為每當她做出鬼臉的時候,父親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

長大後的松子,更是一步步為了討好自己的父親,上了父親希望她上的學校,做了她父親希望她成為的職業。

松子一直都在討好父親,她希望自己能成為父親最心愛的女兒。

松子是懂事的,是乖巧的,更是令人放心的。

松子的父親其實沒有不愛松子,只是由於小女兒的病,實在讓他難以開心起來。

松子的誤會,以及松子父親的缺少對女兒的了解,這最終造就了松子悲劇的一生。

她一生的悲劇其實都和她討好型的人格有著密切關係。

小的時候討好父母,長大後可能就是討好同事、戀人、朋友等。

但作為父母,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的孩子,未來應該是成長為她自己的樣子,而不是父母期待的樣子。


表面是懂事,背後則是壓力和害怕以及其他的負面情緒

有一個9歲的男孩撞碎了學校的玻璃,可是她怕自己的奶奶罵自己,於是在留了一張紙條後,便自殺了。

他害怕受到懲罰, 於是直接跳了樓。對孩子來說,跳樓何嘗不是另一種討好型呢?

這個案例雖然是一個極端案例。但這樣的例子卻並不少見。

正如松子一樣,她害怕的是父親不要自己,是害怕父親不愛自己。

這種害怕和壓力,讓她不斷地去討好自己的父親。

有網友說:

小的時候,媽媽讓我去買鹽,可是我把錢弄丟了。我就在小賣部賒了一袋鹽,然後用了幾天時間存零花錢,才還上。可是,最後小賣部的人還是將這個事情告訴我媽了,我媽最後還是打了我一頓。

……

其實對孩子來說,他們的年紀很小,他們丟了東西、弄壞了東西,或者這樣那樣,對他們來說,他們首先便是害怕。

他們害怕來自父母的懲罰。

對很多孩子來說,他們往往通過懂事,以避免來自父母的各種懲罰,或者用懂事來吸引父母對自己的愛。

所以,很多孩子習慣了去討好,習慣了去用討好懂事、乖巧的方式去獲得來自父母的愛。

作為家長,要知道,孩子的世界其實很小,無論家長對他們以何種暴力,無論是家長對他們以何種方式,對孩子來說,家只能是他們的唯一。

在這裡,自己的父母(監護人),都是他獲得愛和安慰的唯一來源。



父母對孩子的愛,不要附帶條件

從孩子出生到孩子慢慢長大,甚至即便到了18歲成年,到了二十好幾,在這個過程,他們都會犯下各種各樣的錯。

特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孩子會犯很多的錯。

這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

有時候我們會責備孩子,但是,一定要跟孩子說,無論爸媽懲罰你,但爸媽都是愛你的。

對孩子的愛,不附帶任何條件。父母不需要他們去討好,他們也不用討好。

孩子成長需要一個過程。

我們不應該讓他們在童年的時候,就早早的讓他們懂事。

這不僅違背成長規律,更是會壓抑孩子的天性。

孩子不應該從小就成為一個「言聽計從」的孩子,更不應該成為一個家長們所必須要求的「懂事乖巧聽話」的孩子。

那樣的孩子,只會慢慢失去自我。』



孩子最大的不幸是早早懂事

回頭開頭的話題,那些早早懂事的孩子,他們長大後,很多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孩子,我希望你可以孩子氣很久。

孩子,我們希望孩子還是那個孩子,而不是早早懂事。

我們更不應該讓自己的孩子去討好自己。

因為,那是我們自己的孩子。

我們本應該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應該擁有屬於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應該有自己的愛好和厭惡。

他們應該可以有權利去拒絕或者有權利去接受。

他們不應該被家人,被父母,被親人朋友等左右他們真實的想法。

孩子,他們只是孩子,我們不應該期待他們早早懂事,成為一個小大人。

那樣的孩子,只會失去活力。孩子就應該有孩子的樣子。




最後,希望父母們不應該一味的要求自己的孩子懂事聽話,我們也不應該一味的讓孩子感覺失去到來自家人愛的守護。

這應該是每個父母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討好型人格,本身就是錯誤的。作為父母要學會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允許孩子犯錯,也可以懲罰孩子,但一定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缺失。

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成長的孩子,一定不會差。這樣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必定會積極快樂,必定會內心充盈,也相信會擁有更健全的人格。

——

一個認真提供優質、深度、有趣的育兒內容的自媒體。

原創不易,喜歡我的文章,請點個關注吧,非常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認真寫的回答得不到知乎高贊?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在知乎上無意中答了一個問題,得到很多贊;而有時認真回答一連串問題,卻都石沉大海。為什麼你認真寫的回答得不到知乎高贊呢?這篇文章可能給你答案。下面正式給出知乎高贊的三條原則:原則一:在臨界點之內我們已經知道,是馬太效應使大部分長尾答案得不到展示。那有沒有可能存在這樣一個臨界點?
  • 知乎如何寫出高贊回答,這是我從多份PPT裡總結出來的答案
    這可以理解為知乎界的「高富帥」。一篇高贊回答=好內容+賞心悅目的閱讀體驗{格式排版+圖文配合(gif動圖或者視頻)。好內容=乾貨(最好是數據論證,分點論述)+共情(感同身受) +幽默通俗語言+幾句高度凝練的語句總結。
  • 如何在知乎獲得高贊?快速漲粉引流的技巧分享
    知乎是一個氣氛良好的網絡問答平臺,聚集了各方面的行業精英,用戶分享著彼此的專業知識和生活經驗,為網際網路源源不斷地提供了眾多優質的信息
  • 知乎高贊回答:什麼樣的人適合學計算機?
    計算機專業,作為一個老牌專業,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得到了不少人的青睞。但計算機專業真的有想像中那樣完美嗎?未來工作前景與發展空間怎麼樣?每個人情況不同,計算機適合什麼樣的人學習呢?都說學得特別累,那女生該學計算機嗎?關於這些問題,在知乎「高考志願」專題內,有不少過來人的優質回答,可以讓考生和家長獲得更加清晰的認識和判斷。
  • 你快樂嗎?懂事的孩子
    什麼是懂事的孩子?一言以概之就是盡力去滿足大人的要求、而很少或從不向大人提出要求的小孩。這種小孩為什麼對大人沒有要求?是他們不需要嗎?當然不是,是因為他們經歷了太多的拒絕、不被允許甚至斥責,所以這些需求都被壓抑掉了。
  • 孩子,希望不要再做那個「懂事」的孩子了
    可每學期結束後回家的時候,她總會給家裡人捎帶一些外面的特產,所有人都覺得她很懂事!有一次,父親開車被撞,幸好並不嚴重。媽媽讓她打個電話給她爸。她問媽媽:「告訴弟弟了嗎?」媽媽回答:「沒有,怕影響他找工作。」她有點難以理解:「你怎麼不怕影響我的工作呢?」媽媽說:「你比較懂事啊!」
  • 讓孩子過早「懂事」,是種殘忍的教養
    可每學期結束後回家的時候,她總會給家裡人捎帶一些外面的特產,所有人都覺得她很懂事!有一次,父親開車被撞,幸好並不嚴重。媽媽讓她打個電話給她爸。她問媽媽:「告訴弟弟了嗎?」媽媽回答:「沒有,怕影響他找工作。」她有點難以理解:「你怎麼不怕影響我的工作呢?」媽媽說:「你比較懂事啊!」
  • 孩子從「淘氣」變「懂事」,家長要注意娃的心理變化
    當民警以鬥毆對二人進行處罰時,孩子哭著請求民警不要帶走爸媽。「把家裡大人抓走了,孩子咋辦呀?」他擔心自己還在襁褓的妹妹沒人照顧。知乎上有個提問:為什麼小時候表現越懂事,長大後心理問題就越多?其中有個高贊的回答:家長往往關注孩子是否聽懂、順從指令,而忽略、排斥孩子自主表達的能力。在懂事狀態下長大的孩子,會在未來的社會中面臨更多的迷茫與糾結:不懂得拒絕,對他人的請求總是來者不拒。羞於表達自己的訴求,總覺得自己的需求是有罪的,期望對方能揣度出自己的心思。
  • 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懂事,孩子就應該單純快樂
    導讀: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懂事,孩子就應該單純快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懂事,孩子就應該單純快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知乎推出付費實時問答服務"知乎Live"
    正值成立五周年之際,日前問答平臺知乎正式推出付費實時問答功能「知乎Live」。  「知乎Live」功能在社區原有問答、專欄等文字形式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實時的問答互動。同時回答問題的「分享者」也可以將知識轉化成財富,收費回答問題。  據介紹,實時問答知乎Live將個人首頁頂部以入口形式出現。不過,目前該功能仍在公測階段。
  • 《以家人之名》:家庭教育最大的失敗,是培養出「太懂事」的孩子
    01懂事的孩子,大都讓人心疼 很久沒有哭過,最近卻被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的兩個孩子溼了眼眶。它指的是孩子從小缺乏關懷,而不得不變成一個「懂事」的人。這類孩子極其「懂事」且能夠體諒和包容許多事。但其實,這並不意味著真正的成熟。 在河南一所雜技學校裡,永遠有一個勤奮的身影,他就是九歲的王家樂的小朋友。
  • 讓孩子過早懂事,是種殘忍的教養!
    可每學期結束後回家的時候,她總會給家裡人捎帶一些外面的特產,所有人都覺得她很懂事!有一次,父親開車被撞,幸好並不嚴重。媽媽讓她打個電話給她爸。她問媽媽:「告訴弟弟了嗎?」媽媽回答:「沒有,怕影響他找工作。」她有點難以理解:「你怎麼不怕影響我的工作呢?」媽媽說:「你比較懂事啊!」
  • 謝邀,向知乎要答案
    知乎的一大資產就是用戶,並且能夠按照特長和行業進行劃分,這也是知乎在很多學科領域更專業的原因之一。半佛仙人在他的一期視頻裡表示,現在查資料都是先去知乎查了,然後才是別的平臺。我想,很多人都是。一人又說道爸爸可能覺得貴,這還貴嗎?贈品價值1萬塊錢,爸爸,四千八百八十八,買一萬,劃不划算;爸爸見利就跑吧,爸爸還再想什麼。  短短的視頻,情緒拿捏相當到位,知乎網友評論比專業演員演的都好。  四平警事上傳的視頻內容多是結合時代發展而定的,比如酒駕、詐騙、傳銷、造假等,因為普法形式喜聞樂見,很多大爺大媽會在朋友圈裡自發傳播。
  • 「懂事」的孩子其實並不快樂,想讓孩子快樂成長,別強迫孩子懂事
    孩子的童年本應就是快樂的、自由的、天真無邪的,若總是想著讓孩子快速增長經驗,讓孩子早一點兒懂事,那孩子的童年就會受到社會現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得不快樂,孩子也就無法快樂的成長。在我看來,小傑懂事的讓人有些心疼,面對想玩的玩具,只能眼睜睜看著,顯然他並不快樂,在我的眼裡,有些小孩子是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是不會罷休的,想法子讓自己的父母滿足要求,小傑的媽媽還以此引以為傲,孩子的「懂事」真的對他好嗎?這是在強迫孩子「成人化」。陳鶴琴的六大解放思想中提出要解放孩子的大腦、手、自由,讓孩子能夠全方位的成長。
  • 知乎高贊《答案》:人生海海,各有解答
    這個答案想跟大家聊一聊,我們關於這支短片的思考。本就牽動人心的高考,在這個夏天變得更不尋常,本就讓人糾結的志願填報,也因為更多的不確定性變的愈發重要。究竟如何做出選擇,怎麼選擇才是正確答案?而人生需要做選擇的時候又何止填報志願,有超過 20 億人次在知乎搜索和瀏覽「是不是」「有沒有」「會不會」「能不能」這些關於「選擇」的問題,收穫了無數前人給出的經驗見解和答案,它們浪漫至天體宇宙,平凡到三時三餐。  有問題,上知乎,這大概已經成為很多朋友的習慣。這給了我們機會,去洞察和感受。
  • 少刷知乎,不然你的廣告就會變成這樣
    通過藉助國內最大問答類平臺,發起知乎八周年年度提問:「哪個問答曾影響過你的人生?」 問題上線後,收穫了超過480知友的優質回答,累計瀏覽量220萬以上,並登上知乎熱榜第五位。
  • 知乎公布十年百問榜單:用問答見證時代變化
    等問答,既專業且通俗易懂地闡述了科技原理,也體現出知乎用戶的術業專攻和獨特魅力。知乎用戶的好奇心和創造力也從未停止。「歷史上有哪些疑似穿越者?理由是什麼?」「全世界所有人同一時間跳起來再落下會造成地球毀滅嗎?」「3D印表機列印出來的戰鬥機能飛嗎?」「怎麼才能算用光線進行建築設計?」等腦洞大開的問題在榜單上也有所體現。
  • 知乎高贊回答真是三觀俱毀
    在這件事情中,男方羅志祥,真的是讓很多人大跌眼鏡,沒想到居然是這樣的人。大多數的人在為周揚青9年的青春感到惋惜遺憾時,也有不少人發出了一向的感嘆「貴圈真亂」。但亂的真的只是娛樂圈嗎?大多數網友在得知這個事件的時候,往往有以下兩種態度。女生往往是不屑一顧,大跌眼鏡,表示男的都是渣男。
  • 沉迷於知乎有什麼害處?
    知乎,作為知識社區領域的佼佼者,相信很少有國人不知道這個名字。我也曾是其中之一,沉迷於各種大V回答無法自拔,甚至於許多答案都感同身受,讓我心裡激起一陣波瀾。然而,長久下來,卻發現知乎並非是像其外表般讓人敬佩,反而能夠反映許多國民情緒。我只是一個沉迷於動漫娛樂的小屌絲,對於知乎上眾多專業領域的專家還是非常敬佩的。
  • 2020年的下半場,知乎給了所有人答案
    除此之外高考結束了面對喜歡的人,要不要表白?畢業了去哪裡工作?人生的無數個時刻,都想要有人告訴自己一個正確的答案。刀哥注意到最近知乎拍的一個走心短片《答案》,不僅能給那些正在為填報志願發愁的考生提供思路,還能幫所有正面臨選擇的人尋找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