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誰說高考只能考英語,杭州一男生憑日語順利考上心儀大學)
浙江省溫嶺市,一名學生桌上的日語書和同桌的英語書形成鮮明對比。 東方IC 資料
2017年浙江新高考,3門必考科目是語文、數學和外語。很多考生和家長誤以為外語就是英語,其實不然,高考外語還有日語等小語種。
上周,錢報刊登了《今後,你會用日語參加高考嗎》的報導後,引起了很大反響。見報當天,就有熱心讀者湛先生打來電話,稱兒子小湛正是小語種高考的受益者——因為英語成績不理想,改考日語,結果提分明顯,剛收到浙江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湛先生是杭州人,他告訴錢報記者,兒子湛盛今年參加高考。和絕大多數高考生不同,小湛的外語考試不是考英語,而是考日語,考了105分(滿分150分)。「我們全家都對兒子的外語成績很滿意。」他坦言,「因為兒子之前的英語成績太差了,幸虧改考日語,補上了外語這門薄弱科目,今年才順利考上了心儀大學。」
據湛爸爸報料,知道高考外語能考日語是在小湛讀高二的時候。「是兒子了解到的信息。」湛爸爸回憶,「他主動提出要開始系統學習日語,希望能提高高考總分。」家裡人當時也有顧慮,英語學那麼多年都沒什麼起色,就剩不到兩年時間改學日語,會不會來不及?但最終全家人還是表示支持,換條路走走也好,現在既然選考科目都能自己選,考外語也不一定非英語不可。沒想到,小湛日語學得順風順水,人都因此開朗自信了很多。
昨天下午,錢報記者聯繫上了正在成都畢業旅行的湛盛,求證此事。「的確如此。」小湛說,「因為我的英語成績實在太差,搞得自己都沒信心了,150分的卷子,得分始終在60到70分間徘徊。所以我就想,要不學日語算了。」按照小湛的說法,改考日語後,他外語這一科提高了40分左右,真的實現了逆襲。
為什麼英語學了那麼多年沒起色,日語只學了兩年就過關了呢?小湛分析,學英語要背單詞,日語不用背,日文中很多字是從漢字演變過來的,基礎知識在較短時間內就能掌握。高考時,英語和日語的題型也不一樣,日語高考的題型只有兩種,30分是作文題,另外120分全是選擇題;英語卷面題型要多一些,相對複雜。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語教育專業、從事日語教育已有十年的樸海英老師,對此深有同感:「我認為,對中國人來說,高考的這些小語種中,日語是更適合學習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日語高考需要掌握的2000個單詞當中,有一半是 漢字 。」
對於打算用日語參加高考的學弟學妹,小湛的第一條建議是:最好高一就開始學,或者更早。「我高二才開始學日語還是有一定的壓力在的,主要是學習時間緊張,而且還是零基礎。」他主要是利用周末的時間學日語,但在高三最後階段變成天天學。
他的第二條建議是,現在專門針對日語高考的機構很少,選擇的時候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