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遺傳激活的抗體可用於內源性蛋白調節

2021-01-08 科學網

光遺傳激活的抗體可用於內源性蛋白調節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15 12:54:47

韓國科學技術學院Won Do Heo和Byung Ouk Park等研究人員合作研發了光遺傳激活的細胞內抗體,從而用於直接調節內源性蛋白。相關論文2019年10月14日在線發表在《自然—方法學》上。

研究人員報導了由分開的抗體片段和藍光誘導性異源二聚化結構域組成的光遺傳學激活的細胞內抗體(光抗體)。研究人員通過從先前開發的細胞內抗體中產生若干種抗體來擴展了這種光抗體平臺,並證明了凝溶膠蛋白和β2-腎上腺素能受體(β2AR)光抗體的光激活分別抑制了內源性凝溶膠蛋白活性和β2AR信號傳導。

研究人員表示,細胞內抗體已成為用於成像、調節和中和內源性靶蛋白的強大工具。

附:英文原文

Title: Optogenetic activation of intracellular antibodies for direct modulation of endogenous proteins

Author: Daseuli Yu, Hansol Lee, Jongryul Hong, Hyunjin Jung, YoungJu Jo, Byung-Ha Oh, Byung Ouk Park, Won Do Heo

Issue&Volume: 2019-10-14

Abstract: 

Intracellular antibodies have become powerful tools for imaging, modulating and neutralizing endogenous target proteins. Here, we describe an optogenetically activated intracellular antibody (optobody) consisting of split antibody fragments and blue-light inducible heterodimerization domains. We expanded this optobody platform by generating several optobodies from previously developed intracellular antibodies, and demonstrated that photoactivation of gelsolin and β2-adrenergic receptor (β2AR) optobodies suppressed endogenous gelsolin activity and β2AR signaling, respectively.

DOI: 10.1038/s41592-019-0592-7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19-0592-7

相關焦點

  • Cell:體內唾液酸化作用可將有害抗體變為有益抗炎抗體
    然而,機體內也會產生有害的IgG抗體,從而引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溼性關節炎。IgG抗體也已被用於治療用途。例如,由來源於健康供體的抗體製備而成的低劑量多克隆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輸注給缺乏某些抗體的患者,而高劑量IVIG在臨床上應用於治療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經超過40年。
  • 對抗皮膚光老化,間充質幹細胞重塑彈性蛋白網絡
    pixabay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多種內源性因素(年齡、遺傳、內分泌及心理)和外源性因素(理化)的綜合作用影響下,皮膚衰老逐漸侵蝕著我們的容顏。 最近,一項新研究可能提供了答案:幹細胞治療在短短幾周內重塑了彈性蛋白網絡,作用直達皮膚深處。
  • 用於重組抗體生產的細胞構建技術研究進展
    通過對已上市抗體的臨床研究發現,宿主細胞對重組抗體的"翻譯後修飾",直接影響到抗體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免疫原性[3] [4]。在常用的異源蛋白表達系統中:大腸桿菌不適合表達全抗體分子,只能表達單鏈抗體或者抗體片段;酵母細胞、昆蟲細胞、轉基因植物等由於缺乏翻譯後修飾能力,其所表達的重組抗體與人天然抗體存在著顯著的質量差異。只有哺乳動物細胞適宜人源抗體的表達。
  • TIGIT抑制劑、雙特異性抗體療法等16款療法入圍孤兒藥資格
    Tafasitamab利用了名為XmAb的Fc結構域改造技術,通過改造抗體的Fc端,能夠將抗體與Fcγ受體的親和力提高40倍,從而更好地激活自然殺傷細胞(NK cells)、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通過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ADCC),和抗體依賴性細胞吞噬作用(ADCP)介導B細胞裂解。
  • 2020年雙特異性抗體研究進展及其展望
    teclistamab是一種以B細胞成熟抗原(BCMA)和T細胞CD3受體為靶點的雙特異性抗體。BCMA在多發性骨髓瘤細胞上表達水平顯著升高、CD3參與激活T細胞。teclistamab將CD3 T細胞重新定向到表達BCMA的骨髓瘤細胞,以誘導針對靶細胞的細胞毒作用。臨床前研究結果表明,teclistamab可殺死來自過度預治療患者的骨髓瘤細胞。
  • 針對GPCR家族的抗體藥物研發
    特定的配體與GPCR結合,會引起G蛋白的活化,產生第二信使Ca2+或cAMP,將GPCR所接受的胞外信號向下遊傳遞;但GPCR也可以介導不依賴G蛋白的信號傳導,如通過與β-arrestin等分子相互作用調節下遊通路。
  • 抑制CDK9可重新激活在表觀遺傳上被癌症沉默...
    2018年10月28日/生物谷BIOON/---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9(CDK9)是一種DNA轉錄調節因子。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天普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抑制CDK9可重新激活在表觀遺傳上被癌症沉默的基因。這種重新激活恢復腫瘤抑制基因表達和增強抗癌免疫反應。
  • 新方法可用於剖析遺傳網絡
    新方法可用於剖析遺傳網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52:17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Nicholas T.
  • 動物所等在非典型肌球蛋白Myo5a調節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Myo5的突變可以引起人的遺傳疾病,如Myo5a突變可以引起Griscellis綜合症,Myo5b突變可引起小腸微絨毛內陷症。真核細胞胞內的物質轉運不僅僅依賴於非特異性擴散,更依靠於主動運輸。真核細胞的細胞骨架(cytoskeleton)系統是胞內運輸的主要通路。在細胞骨架上運輸物質的運載工具被稱為馬達蛋白。馬達蛋白可分為三類:肌球蛋白(Myosin)、驅動蛋白(Kinesin)和動力蛋白(Dynein)。驅動蛋白和動力蛋白在微管(Microtubule)上運動,而肌球蛋白在由肌動蛋白(actin)組成的細絲上運動。
  • 遺傳發育所生長素調控植物向光性分子機制研究獲進展
    植物向光性是經典的植物生物學問題。以前的研究表明藍光信號和生長素都是植物向光性反應所必需的,但是關於藍光信號如何整合到生長素途徑的分子機制還不清楚。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研究組發現,光信號途徑中的轉錄因子PIF4和PIF5是植物向光性反應的重要負調控因子。同時,PIF4和PIF5對生長素信號轉導也起著負向調控作用。
  • 一種捲曲螺旋結構域用於實現抗體的選擇性激活
    Levengood課題組,宣布他們的最新研究:一種用於實現治療性抗體選擇性激活的捲曲螺旋隱蔽結構域。 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2019年7月出版的《自然—生物技術》上。 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通用的方法來隱蔽抗體的結合域。該方法是通過異二聚體捲曲螺旋結構域在空間上閉塞互補決定區域。
  • 辯論之外的故事:新型組蛋白修飾與表觀遺傳調控(一)
    李海濤教授認為,饒毅教授使用了很多的例子和言論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是忽略了一個現狀,那就是轉錄因子和表觀遺傳二者的發展階段不同:轉錄因子的調節理論已經非常成熟和完善,而表觀遺傳的調節理論尚在蓬勃發展之中。從現在的基礎來看,固然可以找到更多的轉錄因子起主導作用的例子,但是隨著表觀遺傳研究的不斷開展,則可能會湧現出更多的表觀遺傳起重要作用的例子。
  • 遺傳 | 各章節總結(下)——19級匿名師妹
    癌基因的激活原理:(1)點突變(2)染色體易位和重排:A. 使癌基因形成融合蛋白,產生異常的活性。「分子警察」P53基因:基因定位於17p13.1,P53是基因組保衛者:一定的外界刺激如DNA損傷、應急等可引起細胞內p53蛋白水平升高,激活一系列下遊靶基因的轉錄,誘導細胞周期G1期阻斷、誘導細胞調亡、誘導細胞分化、保護基因組的完整性以及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等腫瘤轉移抑制基因(tumor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能夠抑制腫瘤細胞轉移的抑癌基因
  • 中科院化學所汪銘課題組JACS:酶指導的激活體內前蛋白療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汪銘研究員課題組報導了一種簡單而通用的化學方法來設計前蛋白療法(PPT),通過調節蛋白活性來響應疾病細胞的內源性酶,以及其靶向癌症治療的潛力,證明了在NQO1存在的情況下,一種可被腫瘤細胞特異性NAD(P)H脫氫酶(NQO1)還原的配體(GPN)對蛋白質的化學修飾是可逆的。
  • 內源性大麻素抑制腸道致病菌毒力誘導
    內源性大麻素抑制腸道致病菌毒力誘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0 14:52:13 美國UT西南醫學中心Vanessa Sperandio研究組發現內源性大麻素抑制腸道病原體中毒力誘導
  • 降低受體與蛋白結合力!我國科學家開發重組ACE2-Ig抗體,或可中和新...
    源數據(a,b)作為源數據文件提供。之後,他們使用細胞融合測定法進一步表徵融合蛋白的體外中和作用(圖3)。 ACE2-Ig有效抑制SARS-CoV S蛋白介導的融合,IC50值為0.85μg/ ml-1,而SARS-CoV-2 S蛋白介導融合的IC50值為0.65μg/ ml-1。
  • 新型聯合技術可用於膜蛋白結合配體鑑定
    新型聯合技術可用於膜蛋白結合配體鑑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7 15:45:47 近日,英國牛津大學Carol V. Robinson小組取得一項新成果。
  • 內參抗體怎麼選?
    正常人群中TBP N端的穀氨醯胺數量是不盡相同的(25至42個重複),並且在某些病理狀態下會延長至47-63個重複。TBP是高度保守的。人源TBP與齧齒目動物中的同源蛋白有90%的相同性,與真菌的同源蛋白有超過60-70%的相同性。
  • 針對活細胞內源性膜蛋白開展DNA編碼化學文庫的篩選
    針對活細胞內源性膜蛋白開展DNA編碼化學文庫的篩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4:25:43 一個由香港大學李笑宇、重慶大學李亦舟和海軍軍醫大學曹巖等組成的合作小組,近日開發出一種針對活細胞上的內源性膜蛋白開展
  • Cell|跨代傳遞的組蛋白H4K16乙醯化決定未來基因激活
    在此過程中,組蛋白乙醯化對於促進轉錄激活非常重要。與其他組蛋白促進轉錄激活不同,H4K16ac在體外抑制染色質壓縮,但在ZGA前這種修飾作用的動態平衡與生理意義尚不明確。,並在胚胎早期通過調控染色質可及性控制未來基因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