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體內唾液酸化作用可將有害抗體變為有益抗炎抗體

2020-12-22 生物谷
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MGH)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一種方法,能將體內有害的自身抗體(autoantibody)直接轉變成抗炎抗體(anti-inflammatory antibody),初步測試顯示,這種技術在自身抗體誘導性疾病小鼠模型中成功減輕了炎症。這項技術由MGH風溼病、過敏症及免疫學部免疫學和炎症性疾病中心Robert Anthony博士實驗室開發,涉及利用酶將半乳糖和唾液酸連接到有害免疫球蛋白G(IgG)的尾部,觸發抗炎活性。


Anthony博士表示,通過特異性修飾連接至抗體的糖分子,我們能夠將導致

自身免疫

性疾病的抗體轉化為抗炎抗體。儘管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我們希望這種抗炎抗體轉化方法能夠為罹患

自身免疫

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患者產生有益的影響。


這項研究已於近日發表於頂級期刊《細胞》(Cell),文章題名為:Engineered Sialylation of Pathogenic Antibodies In Vivo Attenuates Autoimmune Disease(唾液酸化的致病性抗體在體內減輕

自身免疫

性疾病疾病病情)



作者解釋稱,IgG抗體作為連接適應性免疫系統和先天免疫系統通路之間的橋梁,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一個關鍵角色,對於清除病原微生物必不可少。然而,機體內也會產生有害的IgG抗體,從而引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統性

紅斑狼瘡

和類

風溼性關節炎

。IgG抗體也已被用於治療用途。例如,由來源於健康供體的抗體製備而成的低劑量多克隆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輸注給缺乏某些抗體的患者,而高劑量IVIG在臨床上應用於治療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已經超過40年。


之前的研究表明,高劑量IVIG的抗炎活性是由IgG的可結晶片段區域(即Fc區,是IgG抗體分子Y型結構的尾巴部分)糖鏈的糖分子所決定,而且這種活性特別需要糖鏈的唾液酸化作用。糖鏈(Glycan)通常通過修飾蛋白分子的細胞內機制被連接於抗體分子上,但近期研究表明,糖鏈也能在細胞外進行修飾。這一發現為Anthony博士的團隊提供了一個工程化轉移酶的出發點,可能能夠通過修飾Fc糖鏈將炎症性抗體轉變為抗炎性抗體。


將唾液酸連接到Fc糖鏈需要另一種糖,即半乳糖。因此,Anthony博士的團隊創造了2種酶,B4Fc和ST6Fc,這2種酶能分別介導半乳糖和唾液酸的連接。當聯合應用時,這2種酶在類

風溼性關節炎

小鼠模型種觸發了抗炎作用,同時在狼瘡性腎炎小鼠模型中減輕了腎損傷。文章作者表示,當這2種酶以預防性或治療性方式使用時,明顯減輕了小鼠體內的自身免疫性炎症。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這些酶只在炎症部位影響自身抗體,因此沒有脫靶效應(off-target effects)。該團隊的研究還表明,血小板激活是抗炎作用所必需的,正是激活的血小板提供了唾液酸和半乳糖。該團隊稱,將這2種酶聯合應用,似乎並不影響血液循環系統中的IgG或血液循環系統中的其他糖蛋白的唾液酸化作用,這可能是由於血小板只在炎症部位釋放半乳糖和唾液酸底物。


與現有的IVIG治療相比,由Anthony團隊所開發的這種新技術能夠更有效地治療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現有的高劑量IVIG治療成本高昂、耗時、供貨短缺,而該團隊的這種技術在比高劑量IVIG低400倍的劑量下仍有效,並且可通過操作機體內的酶,消除長期輸注IVIG的需求。


調節IgG唾液酸化作用的能力也可能被用來幫助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可幫助臨床醫生控制IgG治療。作者表示,這些研究結果強調了體內糖工程化的治療潛力。這種體內唾液酸化作用的潛力不僅僅局限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事實上,這種方法還可應用於目前由高劑量IVIG治療的各種疾病。體內唾液酸化作用是一種新穎有力的方法,能通過將內源性抗體進行糖基工程化,將其轉化為抗炎介質,來有效減輕有害的自身抗體所接到的炎症作用。(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Cell 重磅推出:廣譜中和抗體
    本文作者:華中農大蝸牛 轉載留言即可 在不存在其他效應蛋白或細胞的情況下抗體具有可在體外抑制病毒進入靶細胞的能力。已證明接種疫苗的個體血清中存在的中和抗體是大多數許可疫苗發揮功效的最佳關聯之一。
  • 哈佛大學發現一種新的抗體,為慢性炎症的溫和療法打開大門
    炎症(inflammation)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發炎」,通常情況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體的自動防禦反應,但是有的時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對人體自身組織的攻擊、發生在透明組織的炎症等。炎症會引起多種疾病,如特應性皮炎和許多自身免疫性皮膚疾病,包括牛皮癬、類風溼性關節炎和潰瘍性結腸炎等。
  • 中國團隊的中和抗體研究登上Nature/Cell讓新藥可期
    恢復期患者的血漿中含有由適應性免疫反應產生的中和抗體,當用作治療手段時,輕症和重症COVID-19患者的臨床狀況已有明顯改善。但是,由於不能大規模生產血漿,因此治療用途受到限制。最近,來自我國科學家的三篇研究在線發表在Nature/Cell,高福,張政及秦川等團隊發現新冠特異性的中和抗體,可阻止新冠病毒的感染。
  • 巨細胞病毒抗體陽性 對孩子有影響嗎
    巨細胞病毒抗體陽性是什麼巨細胞病毒抗體陽性有兩種可能:1、你曾經感染過巨細胞病毒,體內存在抗體;2、說明這個時候你的體內巨細胞的病毒正處在爆發時期,應當做相應的處理,如果這個時候準媽媽們想要懷孕那麼要等巨細胞IGM轉陰後再懷孕。
  • 深圳三院研究:96%新冠感染者康復6個月後,體內仍有抗體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在2020年1月到5月新冠流行期間對506例新冠感染者進行隨訪,研究表明,患者康復6個月後,96%感染者體內的特異性抗體仍然陽性,具有保護作用。這提示新冠疫苗的保護時間可能類似,對於制定科學的疫苗接種策略,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 兩篇Cell論文揭示強效人類中和抗體有望抵抗東部馬腦炎病毒、亨德...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11.011。他們對這種兩種中和抗體EEEV-33和EEEV-143在與Sindbis/EEEV嵌合病毒顆粒結合在一起時形成的複合物進行低溫電鏡重建,解析度分別為7.2埃和8.3埃。這兩種中和抗體識別兩個不同的對抑制病毒進入宿主細胞至關重要的抗原位點。
  • 此類細胞系可獲得結構和特性完全相同的高純度抗體,即單克隆抗體
    細胞融合(cell fusion) 又稱體細胞雜交(somatic hybridization), 是指兩個不同來源的細胞,彼此融合 成雜交細胞,使來自兩個親本細胞的基因有可能都被表達,打破遠緣生物不能雜交的屏障,形成新物種或新品種的技術。
  • Science揭示神獸體內納米抗體中和病毒
    9月,我們曾對發表於《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的一篇文章做了報導,該文章描述,來自瑞典的科學家在一隻名為「泰森(Tyson)」的羊駝(alpaca)體內成功提取出可中和新冠病毒的納米抗體(單域抗體)Ty1。研究者發現Ty1會附著在與ACE2受體結合的刺突蛋白上,從而有效中和病毒。表明Ty1納米抗體可阻止病毒進入細胞,因此可以預防感染。
  • 用於重組抗體生產的細胞構建技術研究進展
    摘要:構建生產細胞系是重組抗體產業化製備的第一步。目前國際上用於重組抗體生產的工程細胞系表達水平可達20-70 pg/cell/day。多種動物細胞根據其特性的不同,在抗體藥物生產中有著不同的應用。
  • GC中MBC的再激活可促進抗體應答
    GC中MBC的再激活可促進抗體應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0 16:49:58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Gabriel D.
  • 大羊駝體內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大羊駝體內抗體竟能中和新冠病毒!我大羊駝居然有朝一日不憑著憨憨本色出圈了?新華社倫敦7月13日消息英國研究人員當日在學術期刊《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上發表論文表明實驗室研究顯示源自大羊駝的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有望用於開發新冠治療方法研究稱在大羊駝(llama)體內發現了兩種納米抗體可以通過阻斷新冠病毒刺突與ACE2受體的結合
  • 各國大規模檢測民眾體內抗體,群體免疫真能實現嗎?
    比如,得天花可獲得終身免疫力,而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力會消退,需要每十年再接種一次。不過,通過感染天花病毒獲得免疫力的代價是20%~50%的病死率,而接種疫苗則僅有輕微的副作用。然而,無論是「群體免疫」,還是討論將抗體檢測陽性者的「免疫證書」作為其復工的通行證,一個根本問題是,人體感染新冠病毒痊癒後,是否能有足夠和持久的免疫力?
  • 深圳三院研究: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復後體內特異性抗體至少存在6個月
    記者從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獲悉,該院在2020年1月到5月新冠流行期間對506例新冠感染者進行隨訪,研究表明,患者康復6個月後,96%感染者體內的特異性抗體仍然陽性,具有保護作用。研究團隊計劃完成為期5年的新冠抗體隨訪調查,調查結果將為新冠疫苗接種策略提供重要科學依據。12月1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
  • 臺灣成大生物科技研究所發現蝦抗體
    臺灣島內養蝦產業經常受染病影響,成大生物科技研究所副教授王涵青發現蝦子體內的類抗體分子Dscam,並研究出啟動機制,未來一旦成功開發出疫苗,可望改變整個產業。成大昨天指出,王涵青的這項研究不僅有產業發展潛力,也改變過去認為無脊椎動物沒有抗體的學理論點。
  • Cell:從新冠肺炎患者中分離出強效的SARS-CoV-2中和抗體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科隆大學、德國感染研究中心、馬爾堡菲利普大學、維爾茨堡大學、圖賓根大學、法蘭克福大學、慕尼黑大學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進一步闡明了這些抗體是如何形成的,並分離出了強效的SARS-CoV-2中和抗體。他們目前與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一起,對這些抗體進行進一步的鑑定和開發。預計它們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進入臨床開發階段。
  • 為何信達和羅氏對雙特異性抗體痴心不改
    第一階段 試水階段2013年信達和Adimab達成合作協議,2016年再次擴大戰略合作範圍,將信達將利用Adimab專有的、酵母篩選平臺(common light chain)篩選的多種靶點的雙特異性抗體產品,且信達生物保留這些治療產品在全球商業化的權利。
  • 幽門螺桿菌應對"新路徑":益生菌和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的實際對比
    、可反覆使用性:對重複感染者,或者病症嚴重者可以長時間服用,或者反覆使用。抗生素通常屬於廣譜抗菌藥,也就是無差別的滅殺所有的有益菌和有害菌類,因此抗生素雖然有著良好的抗炎作用,但是卻很容易造成菌群失調,這個時候補充益生菌能迅速恢復體內菌群平衡,建立體內安全屏障,保護身體健康。
  • B肝e抗體陽性是什麼意思 B肝預防
    B肝e抗體陽性是什麼意思B肝e抗體陽性說明B型肝炎病毒複製不活躍,傳染性低或很少,是B型肝炎病毒感染時間已較長久的標誌。如果B肝表面抗體陽性,e抗體陽性,說明B肝病毒已經被清除,處於病毒感染的恢復時期,體內已經產生抗體。
  • Cell:新型工具有望加速抗體識別和疫苗開發研究 或能使HIV等多種...
    ,隨後將其開發成為一種藥物來識別並攻擊特殊病原體上的抗原標誌物;因此,研究者Ian Setliff及其同事就想知道是否能夠以一種高通量的方式對抗體序列和抗原特異性同時進行繪圖。研究者Georgiev表示,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瘋狂的想法,而且很有可能是行不通的,但如今研究者實現了,他們在短短幾周時間內疚能夠發現一種抵禦HIV的新型抗體。LIBRA-seq工具的開發和確認或能通過測序的方法將B細胞受體抗原特異性聯繫起來。研究者表示,通常情況下我們很難知道抗體序列,而且也並不知道針對抗體的抗原特異性是什麼。
  • COVID19中和抗體可預測疾病的嚴重程度和存活率
    COVID19中和抗體可預測疾病的嚴重程度和存活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6 15:26:35 美國拉根研究所Alejandro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