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為何信達和羅氏對雙特異性抗體痴心不改

2020-12-13 健康一線視頻網

文 | 千頌伊/郭

近日,信達生物宣布與羅氏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涵蓋多個腫瘤細胞治療和雙特異性抗體。根據條款信達生物將為其使用羅氏技術開發2:1雙特異性T細胞抗體和通用型CAR-T。如果所有產品均成功開發及商業化,信達支付的產品開發、獲批和銷售等裡程碑款項總計約19.6億美元。 這次的合作也是為了再次完善信達在腫瘤免疫領域的布局。

信達生物

圖片來源於信達官網

信達對雙特異性抗體的野心,已是由來已久,我們可以通過幾次交易來梳理一下信達的思路。

第一階段 試水階段

2013年信達和Adimab達成合作協議,2016年再次擴大戰略合作範圍,將信達將利用Adimab專有的、酵母篩選平臺(common light chain)篩選的多種靶點的雙特異性抗體產品,且信達生物保留這些治療產品在全球商業化的權利。但是可惜,現在信達信達的官網公開的產品線中沒有看到common light chain的雙特異性抗體產品。

同樣在2016年,信達和國內雙特異性抗體新銳公司岸邁的合作,根據該協議,信達生物將獲得岸邁生物專有的FIT-Ig技術平臺的中國市場使用權,用來開發多個雙特異性抗體產品,並持有對其產品的中國以外市場的轉讓權益。岸邁生物將因此獲得高達1.2億美元的回報。同樣在信達的官網公開的產品線中現在還沒有看到,FIT-Ig平臺的產品。

這個階段,儘管信達卯足了勁要搞雙特異性抗體,但是更多是雷聲大,雨點少,試水的成分更大。積極尋找一些新型的技術平臺進行合作,也找下了很強的獵奇心。目的還是在試圖尋找一種合適的抗體結構用於布局腫瘤免疫領域的雙特異性抗體。

第二階段 務實、適實用為主

時間到了2017年,信達再度出手雙特異性抗體,這次看中了韓美北京子公司——北京韓美開發的Pentambody技術,最終在開發腫瘤免疫治療的雙特異性抗體達成了合作協議。達成該合作的伏筆是,在2015年信達與禮來達成3個腫瘤免疫治療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的全球開發合作協議。

2019年11月27日,信達生物和韓美製藥共同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針對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及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的重組全人源雙特異性抗體IBI315的1期臨床研究在中國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至此信達在雙特異性抗體的開發中走出了最堅實的第一步。也圍繞PD-1單抗進行了更多的布局,目的也很明確,讓自己在在PD-1領域中的先發優勢繼續維持。

第三階段 收割階段

文章開始所述,信達大手筆和羅氏達成戰略合作,目標直指羅氏的「2+1」雙特異性抗體技術平臺和通用CAR-T平臺。

「2+1」是羅氏為CD3-directedT cell 量身定做的平臺,直接要和CAR-T一決高下。從作用機理上講,二者思路相似,均是利用T細胞作為終結腫瘤的終極手段。不同之處在於:CAR-T是個體療法,雙特異性抗體是批量生產的藥物。同靶點,同適應症,療效類似的前提下,未來競爭中誰佔優勢,一眼可見。

從腫瘤免疫學機理角度來看,信達在初步解決了PD-1為代表的腫瘤微環境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後,基本已經為職業殺手(T細胞)準備好了利於發揮的戰場。下一步自然就是為免疫系統補充職業殺手(T細胞),而且還需要這個殺手能定向瞄準腫瘤細胞。於是雙特異性抗體和CART就成為兩種選擇策略(信達先和馴鹿合作CART,再次選了通用CAR-T)。CART是直接在體外武裝了一個殺手回輸到體內,CD3靶點的雙特異性抗體是為體內那些迷糊的殺手(非腫瘤靶向特異性的T細胞)裝上了瞄準器,變成了可以精準尋求目標的職業殺手。

第四階段 信達未來部署計劃(預測)

Karim Vermaelen,Frontiers inImmunology, 2019.10(8)

我們不妨繼續順著免疫系統發揮作用的先後順序向前倒推來做一番推測——疫苗就成為必不可少的關鍵一環。通過對腫瘤微環境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阻斷,基本為T細胞發揮清除了最大的障礙,職業殺手T細胞的瞄準器(雙特異性抗體)也準備就緒,剩下的就是哪兒找殺手的問題。雙特異性抗體發揮的前提是患者體內要有T細胞,疫苗恰好就是為了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增加T細胞的有效手段。疫苗誘導產生了特異性T細胞,可以殺死腫瘤細胞;特異性不好也沒關,可以用雙特異性抗體把給特異性T細胞變為特異性的。這樣就可以從源頭上解決了殺手來源的問題。所以選好了埋伏好的有利戰場,準備好了武器,下一步自然不言而喻。

羅氏

Knob-into-Hole技術,藥渡整理

把Knob-into-Hole技術簡單粗暴地分為三代:

第一代產品:Knob-into-Hole技術

Knob-into-Hole技術,最終這個技術成為此後諸多IgG-like抗體改造靈魂的來源。由於此技術誕生階段,錯配率高,產率低。羅氏並沒有真正用來開發雙靶點藥物,反而利用此技術,推動了c-Met單臂抗體——Onartuzumab的開發,儘管是單臂抗體,最終仍沒能有效抑制c-MET/HGF信號通路,臨床效果不佳(這是c-Met靶點的問題)。

第二代 cross-Mab,通用輕鏈

在KIH技術基礎上,羅氏進一步開發了cross-Mab技術,代表性藥物是靶向Ang2/VEGF的Vanucizumab已推進至結直腸癌的臨床II期。

另一個變種是KIH+通用輕鏈(common light chain)的結合,在羅氏旗下的基因泰克和中外製藥的通力合作下,基於KIH和通用輕鏈技術的Emicizumab(艾美賽珠單抗)已經在2017年底被FDA批准用於治療A型血友病,獲批用於治療血友病,2019年全球銷售額達14.23億美元。

很好奇國內為何沒人跟,猜測應該是被中外製藥不「討巧」的用苦功夫優化篩選抗體的策略嚇到了!

第三代 CD3 –Directed T cell 應用的「2+1」平臺

「2+1」技術也基於KIH的一個變種,主要是配合CD3靶點,讓抗體充分發揮好T細胞銜接器的作用。最快的靶向CD20/CD3組合的Glofitamab已經進入臨床III期。這個技術平臺主要圍繞CD3和T細胞來做文章,在自己的PD-L1等單抗解決T細胞在腫瘤微環境面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後,就需要進一步增兵T細胞來對抗腫瘤。「2+1」平臺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另一種方案就是直接CART治療),所以羅氏在這個領域也是勢在必得,讓自己在腫瘤免疫領域布局更加完善。

在CD3這個靶點上國內真正有心在做的也不多,原因也簡單:CD3是不會給任何人在雙特異性抗體結構和抗體分子選擇上「討巧」的機會的。我們對臨床上CD3-directed 雙特異性抗體進行了系統分析,想進入這個領域的,歡迎來諮詢。

另外,2014年,羅氏耗資4.9億美金收購了DutaMab技術平臺,用於補充KIH為基礎的雙抗技術平臺。最終羅氏把這個技術用到了眼科領域,計劃開發Ang2/VEGF雙靶點的Fab結構雙特異性抗體。期望可以實現更長的給藥周期。

千頌伊曰

從羅氏和信達的布局和研究可以窺見:不同的雙特異性抗體結構將會適用於不同的適應症,MOA決定了未來將選取那種結構形式。

信達和羅氏都勵志為腫瘤免疫領域的老大,所以這個領域自然不肯錯過(在免疫學中的作用決定了未來的地位)。

因此,與其費盡腦汁的Fast-Follow或者想法設法搞到頭部企業「未公開、悄悄地」重點研究的藥物 ,不如通過全局分析,用科學的思路去找準賽道和關鍵節點,以逸待勞,守株待兔。

相關焦點

  • 2020年雙特異性抗體研究進展及其展望
    Nisonoff等人提出了雙特異性抗體(bispecific antibodys)的這一概念。1986 年,Staerz 和Bevan 第一次利用雙特異性抗體把細胞毒性T 淋巴細胞( CTL) 運用於癌細胞溶解實驗。
  • 速遞| 羅氏雙特異性抗體達到3期臨床主要終點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羅氏(Roche)今天宣布,其在研雙特異性抗體faricimab,在治療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患者的兩項全球性3期臨床試驗中均達到了主要臨床終點。與已經獲批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抑制劑相比,faricimab達到非劣效性標準。
  • CD20xCD3雙特異性抗體!羅氏mosunetuzumab獲美國FDA突破性藥物資格...
    2020年07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mosunetuzumab突破性藥物資格(BTD),該藥是一種T細胞結合CD20xCD3雙特異性抗體,用於治療先前至少接受過2種系統療法治療的復發性或難治性(R/R)濾泡性淋巴瘤(FL)成人患者。
  • 雙特異性抗體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作用機制多樣化「圖」
    一、雙特異性抗體定義及分類雙特異性抗體,又稱為功能抗體或雙價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在自然狀態下不存在,只能通過人工製備,其開發是通過共表達兩條不同的H鏈和兩條不同的L鏈,雙特異性抗體可同時特異性結合2個不同的抗原。
  • CD20xCD3雙特異性抗體!羅氏glofitamab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
    2020年06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在歐洲血液學協會(EHA)第25屆年會上公布了CD20xCD3 T細胞結合雙特異性抗體glofitamab(前稱CD20-TCB)治療復發或難治性(R/R)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最新數據。
  • 雙特異性抗體歷史及分子結構設計格式
    雙特異性抗體分子結構設計格式在天然二價抗體中,兩個抗原結合位點是相同的,由來自重(H)和輕(L)鏈可變區組成。因此,bsAb開發的初始挑戰之一:通過共表達兩個不同的H鏈和兩個不同L鏈,形成H2L2共有18可能性,通常稱為鏈交聯問題(chain-association issue.)。
  • 又雙叒叕!信達生物LAG-3/PD-L1雙抗申報臨床
    這是一款新型LAG-3/PD-L1雙特異性抗體,同時也是繼抗CD47/PD-L1雙抗IBI322、抗PD-1/PD-L1雙抗IBI318、抗PD-1/HER2雙抗IBI315,及抗VEGF/補體雙抗IBI302等產品之後,信達生物又一款即將進入臨床階段的雙特異性抗體新藥。
  • 強強聯合 金斯瑞生物與ABL Bio達成雙特異性抗體開發戰略合作
    南京和韓國首爾2019年11月18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生物醫藥CDMO公司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今日宣布,與專注於開發用於免疫腫瘤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藥物的韓國生物技術公司ABL Bio籤署協議,雙方針對兩個雙特異性抗體項目開發達成戰略合作。
  • 信達生物新型LAG-3/PD-L1雙抗獲批臨床
    今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信達生物申報的1類生物新藥IBI323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開發用於治療晚期惡性腫瘤。根據公開資料,IBI323是一款新型LAG-3/PD-L1雙特異性抗體,具有成為「first-in-class」新藥的潛力。雙特異性抗體療法是利用患者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殺傷腫瘤的另一種方法。不同於單抗藥的單一靶向性,雙特異性抗體含有兩種特異性抗原結合位點,可通過結合不同表位,起到激發導向性的免疫反應等特殊的生物學功能。
  • 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布局中國抗體藥物研發?
    雙特異抗體的數量在2015年以後開始快速增加。全球/中國雙特異性抗體臨床狀況分布,可見中國已經佔有一席之地。全球雙特異性抗體臨床靶點分析,治療腫瘤的雙特異性抗體佔大多數。把T細胞和腫瘤細胞拉到一起的CD3雙抗也佔大多數。其他雙靶點。PD-L1/TGF-β雙特異性抗體,MERK已經披露出來的數據非常好。
  • 雙特異性抗體(倍利妥)國內獲批,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迎來新曙光
    2020年12月8日 ,百濟神州宣布全球首個且唯一的CD3-CD19雙特異性抗體——倍利妥(Blincyto, 通用名:注射用貝林妥歐單抗)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治療成人復發或難治性前體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
  • 羅氏、再生元領先地位不保?艾伯維31.5億美元虎口奪食
    這項廣泛的開發和商業化交易還包括另外2個臨床階段的雙特異性項目,CD37-CD3雙特異性抗體GEN3009,目前處於一期試驗;5T4是一種在多種實體腫瘤上表達的靶點,剛剛提交IND。此外,艾伯維和Genmab還將嘗試結合各自的抗體藥物和雙特異性技術,通過合作中發現藥物階段,創造出多達四個額外的候選藥物。
  • 重磅!信達生物/禮來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達伯華®獲國家藥監局...
    2020年10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信達生物製藥(Innovent Biologics)與禮來製藥(Eli Lilly)近日聯合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重組人-鼠嵌合抗CD20單克隆抗體注射液達伯華®(利妥昔單抗注射液,英文商標: HALPRYZA®)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上市批准,用於治療瀰漫性大
  • GPRC5DxCD3雙特異性抗體!強生talquetamab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
    talquetamab是一種首創的(first-in-class)、唯一一個同時靶向GPRC5D(多發性骨髓瘤新穎靶標)和CD3(抗癌T細胞表面受體)的雙特異性抗體。GPRC5D(G蛋白偶聯受體C5家族亞型D)在多發性骨髓瘤上高度表達,CD3參與激活T細胞。
  • SARS-CoV-2特異性胎盤抗體轉移出現受損
    SARS-CoV-2特異性胎盤抗體轉移出現受損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4:46:49 近日,美國MGH拉根研究所Galit Alter及其研究組發現,SARS-CoV-2特異性胎盤抗體轉移出現受損
  • 羅氏mosunetuzumab獲FDA突破性藥物資格 治療濾泡性淋巴瘤
    羅氏(Roche)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mosunetuzumab突破性藥物資格(BTD),該藥是一種T細胞結合CD20xCD3雙特異性抗體,用於治療先前至少接受過2種系統療法治療的復發性或難治性(R/R)濾泡性淋巴瘤(FL)成人患者。
  • TIGIT抑制劑、雙特異性抗體療法等16款療法入圍孤兒藥資格
    上周FDA共頒發16項孤兒藥資格,包括7款化學小分子、4款抗體療法、2款基因療法、1款疫苗、1款反義寡核苷酸和1款融合蛋白。其中羅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研發的兩款創新單克隆抗體獲得治療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的孤兒藥資格。
  • 創新+國際化,信達生物(01801)打造腫瘤、自身免疫、眼科領域多方位...
    廣度上來講,信達生物從小分子、雙特異性抗體到細胞療法均有布局,且其研發布局以及臨床進展均處於領先地位,未來成藥可期,有望為公司長期持續增長注入新鮮血液。國際化戰略實現管線商業價值最大化:信達生物堅持國際化+持續創新戰略,與多家國際公司建立深厚的合作關係。如與禮來在多個抗體藥的研發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