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9日訊 /
生物谷BIOON/ --強生(JNJ)旗下楊森製藥近日在第62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公布了talquetamab(JNJ-64407564)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 MM)I期首個人體劑量遞增研究的初步數據。結果顯示,
在皮下(SC)給藥推薦的2期劑量(RP2D)下,talquetamab治療的總緩解率(ORR)達到了69%。GPRC5D(G蛋白偶聯受體C5家族亞型D)在多發性骨髓瘤上高度表達,CD3參與激活T細胞。小鼠模型的臨床前研究結果表明,talquetamab通過招募和激活CD3陽性T細胞,誘導T細胞介導的GPRC5D陽性多發性骨髓瘤細胞的殺傷,並抑制
腫瘤的形成和生長。
西奈山癌症
臨床試驗辦公室多發性骨髓瘤項目臨床研究主任醫學教授Ajai Chari表示:「目前迫切需要持續創新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方法,特別是對於那些接受其他療法病情復發的患者來說,talquetamab的結果令人鼓舞。I期研究的總緩解率和安全性數據支持在很少有治療選擇的患者群體中進一步研究talquetamab單藥療法和聯合療法。」
楊森研發公司血液學惡性
腫瘤全球主管Yusri Elsayed博士表示:「GPRC5D是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一個新靶點,作為一種雙特異性抗體,通過靶向CD3與T細胞結合,talquetamab正在成為過度預治療患者的一種潛在治療選擇。基於今天提供的初步療效、安全性、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數據,我們致力於充分探索talquetamab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前景。」
talquetamab(JNJ-64407564,圖片來源於文獻:PMID:32040549)
會上公布的這項I期研究入組了157例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這些患者已接受過任何現有療法但病情進展、或不耐受,先前接受的治療方案中位數為6種(範圍:2-20)、87%對最後一種治療方案無效、82%為三類藥物難治性,33%為五重難治性(對≥2種免疫調節劑、≥2種蛋白酶體抑制劑(PI)和一種抗CD38療法治療無效)。該研究分為2部分:劑量遞增(第一部分)和劑量擴展(第二部分)。
研究中,talquetamab治療劑量為:靜脈(IV)給藥劑量為1-180μg/kg、皮下(SC)給藥劑量為5-800μg/kg。第一部分的研究結果顯示,接受talquetamab治療的患者在各個劑量組都顯示出治療應答;在所有劑量下,從治療至首次確認應答的中位時間為1個月(範圍:0.2-3)。
皮下(SC)和靜脈(IV)製劑的初步結果顯示,針對GPRC5D靶點的臨床活性令人鼓舞。GPRC5D靶點在多發性骨髓瘤細胞上高度表達,與不良預後因素相關。在SC推薦的2期劑量(RP2D)下,總緩解率(ORR)為69%(9/13)、39%的患者實現非常好的部分緩解(VGPR)或更好的緩解。
研究人員確定了SC給藥的RP2D為405μg/kg ,並得出結論,SC給藥治療可能提供比IV製劑更低給藥頻率的機會。在6/9的三類難治性患者和2/2的五重難治性患者中觀察到治療應答。藥代動力學結果表明在RP2D劑量下的目標暴露水平。在RP2D為405μg/kg SC時,藥效學數據顯示出持續的T細胞活化、細胞因子產生和再分布。
在該研究中,SC隊列中RP2D劑量下發生率≥25%的不良事件(AE)是中性粒細胞減少症(42%)。RP2D劑量下SC給藥後,64%的患者觀察到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均為低級別,沒有≥3級CRS事件。在給藥後發生CRS的中位數為2天,CRS的中位持續時間也是2天。在RP2D劑量下SC給藥後,神經毒性的發生率為5%,沒有患者出現≥3級事件。(生物谷Bioon.com)
原文出處:Janssen Presents First Data from the Phase 1 Study of the GPRC5DxCD3 Bispecific Talquetamab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