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發現一種新的抗體,為慢性炎症的溫和療法打開大門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 收錄於話題#最新研究181個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近日,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天然的抗體,能夠調節人體免疫抑制調節性T細胞,這一發現將可能為慢性炎性疾病的更溫和的治療方法打開新的大門。

炎症(inflammation)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發炎」,通常情況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體的自動防禦反應,但是有的時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對人體自身組織的攻擊、發生在透明組織的炎症等。

炎症會引起多種疾病,如特應性皮炎和許多自身免疫性皮膚疾病,包括牛皮癬、類風溼性關節炎和潰瘍性結腸炎等。

在過去的25年中,科學家已經開發出各種生物療法,但這些藥物並不完美,並且會使某些患者更易受到機會性感染,在極少數情況下,甚至會引起血液癌症。全世界的免疫學家都認為,抗炎治療顯然還有改進的空間。

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s)是維持機體免疫耐受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主動調節的方式抑制存在於正常機體內潛在的自身反應性T細胞的活化與增殖,承擔關閉炎症反應的責任,從而調節機體的免疫力。

在該研究中,新發現的抗體對調節性T細胞具有活性,這種微小的抗體可以增加調節性T細胞的總數。該抗體不僅獨特,而且能夠利用免疫系統的關鍵成分。

該研究由Heather Torrey博士領導,並發表在《科學信號》雜誌。研究人員表示,該抗體與其他療法中使用的抗體明顯不同。

研究小組說,這一抗體分子避免了與細胞毒性有關的分子相互作用,這表明,在不久的將來,該抗體可能會成為一種更有效的工具,來抑制炎性疾病而不抑制整個免疫系統。

大多數針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的免疫抑制藥物都廣泛限制了免疫系統,這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會使患者容易發生併發症。

「炎性疾病的傳統療法依賴於免疫抑制劑,這種藥物可整體降低免疫反應。儘管這些藥物對許多患者非常有效,但它們有時甚至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包括危及生命的機會性感染,因此亟需開發更特異和更安全的免疫療法。」

在該研究中,科學家新發現的抗體通過在調節性T細胞表面靶向TNFR2(腫瘤壞死因子受體II)來擴大調節性T細胞的種群。

TNFR2和抗體激動劑的結構模型 圖源:Torrey等人

研究人員首先從小鼠中分離出該抗體,也稱為抗體激動劑。研究表明,該抗體激活了調節性T細胞,即Tregs。

Torrey說:「我們發現該抗體激動劑擴大了健康供體和兩種炎性疾病:1型糖尿病和塞薩裡氏綜合症患者原代CD4 + T細胞培養物中Treg細胞的數量。塞薩裡氏綜合症是血液癌的一種侵略性形式,也稱為皮膚T細胞淋巴瘤。

Torrey和她的團隊的研究表明,該抗體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毒性作用。研究還表明了該抗體的強效活性,可驅動Treg群體的擴大。

Torrey寫道:「TNFR2在最關鍵的Treg細胞亞型的表面上大量表達。TNFR2不僅是細胞表面標誌物;它似乎是Treg細胞擴增的主要控制開關。」

「靶向TNFR2具有其他重要優勢,與許多其他Treg細胞標誌物不同,TNFR2的淋巴樣分布更加嚴格。一項關鍵研究表明,TNFR2激動劑以TNF三聚體的形式,僅與TNFR2結合,毒性最小。這與TNFR1形成鮮明對比,TNFR1是體內普遍存在受體,具有強烈的激動作用。」

目前,科學家們尚未獲得動物模型的數據,但他們認為該抗體的前景廣闊。在未來,研究團隊可能會將研究擴展到更廣泛的研究中,以驗證其他炎症狀況。

炎症是導致很多人類疾病(包括關節炎、心臟病和癌症)的重要驅動因素。即使炎症本身是人體最重要的防禦機制之一,也會發生這些嚴重狀況。

炎症有兩種形式:急性或慢性。急性炎症是免疫系統對感染或傷害的反應,會在數小時內達到高峰,升高受組織的溫度,擴張血管並將大量免疫細胞吸引到感染或受傷的部位,並可能會持續幾天。

慢性炎症至少與急性炎症相似,但啟動緩慢,並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能會持續數月或一生。慢性炎性疾病可能非常令人困擾,以至於使用各種抗炎藥,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類固醇和生物製劑。

全世界實驗室一直在尋找更好、更低毒的抗炎方法,這項研究可能為更安全、更低毒的替代療法鋪平道路。

參考資料:

【1】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1-door-kinder-gentler-therapies-chronic.html

【2】https://stke.sciencemag.org/content/13/661/eaba9600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治療多種疾病的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一種以機體關鍵代謝調節子之一為作用靶點的實驗性抗體藥物或能幫助肥胖人群在短期內減肥。 【4】Science:美洲駝納米抗體有望成為對抗新冠病毒的強大武器doi:10.1126/science.abe4747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從美洲駝(llama)身上提取小型的但極其強大的SARS-CoV-2抗體片段的新方法,這種抗體片段可以被製成可吸入的治療劑,具有預防和治療COVID
  • 果蠅基因的發現為老年人聽力治療打開了新的大門
    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幾組調節基因,它們負責保持健康的聽力。這項在果蠅身上進行的研究,可能會對人類因年齡引起的聽力損失(ARHL)進行治療。利用這些工具,研究人員還發現,操縱一些體內平衡基因可以防止果蠅患上ARHL。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約爾格·艾伯特教授(倫敦大學學院耳朵研究所)說:「雖然對果蠅的聽覺功能進行了很多研究,但我們的研究是第一個著眼於果蠅聽覺生命歷程的機制和分子細節的研究。」
  • Immunity:新的抗體分析方法可加快合理的HIV疫苗開發
    2018年8月1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更快的方法來分析實驗性疫苗抵抗HIV和其他病原體的結果。他們的新方法讓科學家們快速地評估對一種病原體或疫苗作出反應時個體產生的全部抗體譜,並確定這些抗體是否可能有效地抵抗這種病原體。
  • 解藥|多個中國團隊發現抗新冠中和抗體 或嘗試雞尾酒療法
    【財新網】(實習記者 何京蔚 記者 邸寧)中國科學團隊發現更多潛在有效的中和抗體。5月13日,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發布一項研究顯示,從新冠康復者中分離出的兩種名為B38和H4的抗體,可以阻止新冠病毒與人體細胞的結合,並降低感染小鼠的肺部病毒載量。
  • 新發現一種抗體有望開發為通用型流感疫苗
    新華社華盛頓10月26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研團隊發現一種能「嵌入」流感病毒表面蛋白的抗體,可保護小鼠免遭多種流感病毒毒株的感染,未來有望開發為通用型流感疫苗。2017年冬,美國華盛頓大學病理學和免疫學助理教授阿里·艾利貝迪發現一個流感患者的血樣不僅含有靶向血凝素的抗體,還含有可靶向其他蛋白的抗體。艾利貝迪將其中三種靶向不明的抗體送至芒特西奈伊坎醫學院進行檢測,該院微生物學教授弗洛裡安·克拉默發現其中一種被稱為「1G01」的抗體,可阻斷多種流感病毒毒株上幾乎所有已知的神經氨酸酶的活動。
  • 如何在抗體發現、細胞系開發和細胞療法開發中找到最佳的細胞?
    近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布,首個在人體進行的COVID-19中和抗體療法(AZD7442)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劑量爬坡I期臨床試驗(NCT04507256)已開始對首批受試者給藥。
  • 「炎」多傷身,消除受損線粒體或可緩解慢性炎症
    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緩解慢性炎症的新方法。   為控制炎症,人體免疫細胞會使用一種名為NLRP3的炎性小體。NLRP3在健康細胞中無活性,但當細胞中線粒體(產生能量的細胞器)因應激或暴露於細菌毒素而受損時,NLRP3會被「開啟」,在感染後的組織修復中發揮作用。
  • 抗體療法有望治療「石人症候群」
    新華網華盛頓9月2日電(記者林小春)一項動物實驗顯示,抗體療法有望治療一種被稱為「石人症候群」的罕見遺傳病,這種疾病會把身體軟組織轉變成骨頭,導致嚴重殘疾。  這項成果2日發表在美國期刊《科學轉化醫學》上。
  • 癌症免疫療法巨擘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何華人科學家擦肩而過?
    19世紀末  美國骨科醫生William B.Coley意外的發現手術後感染釀膿鏈球菌病人的癌症出現了緩解,第一次打開了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大門,他也被稱作「腫瘤免疫療法之父」。  特別是T細胞在癌症情況下的狀態,癌細胞似乎通過一種「剎車」作用,抑制著T細胞發揮作用。  1996年,Jim Allison在小鼠實驗中首次發現,CTLA4扮演的就是「剎車」的角色,抑制CTLA4能夠激活T細胞持續的對癌症進行攻擊。  在隨後的人體研究中,CTLA-4抗體表現出色,為黑色素瘤患者帶去了希望。
  • Nat Commun突破:發現一種阻斷SARS-CoV-2感染的人單克隆抗體
    2020年5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烏得勒支大學、伊拉斯莫斯醫學中心和Harbour BioMed (HBM)的研究人員近日報告說,他們發現了一種完全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可以防止SARS-CoV-2病毒感染培養的細胞。
  • ASCO2016:實驗性的單克隆抗體療法或有望治療神經母細胞瘤
    圖片摘自:oncology-central.com2016年6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的研究人員在進行神經細胞瘤的II期臨床試驗中發現,利用一種實驗性的單克隆抗體或可使得
  • Antibody Therapeutics:最新綜述 抗體組合療法專利
    近日,華人抗體協會旗下期刊、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Antibody Therapeutics發表了一篇原文標題為「Patenting antibody combination therapies」的綜述論文。
  • 日本開發克服蟑螂恐懼症溫和療法初見成效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京都新聞》報導,人們在見到蛇與蟑螂此類生物後,總會留下「恐怖的記憶」,近日,日本關西文化學術研究所、國際都市電子通訊基礎技術研究部開發出一種方法,在不強迫人們觀看恐怖生物照片或視頻的情況下,進行一種無痛苦的溫和訓練,便可緩解或治癒該種恐懼症。
  • 和鉑醫藥與荷蘭國際知名大學發現可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抗體
    結合位點不同於其他大部分抗體,極具 「抗體雞尾酒療法」最佳選擇的潛力 荷蘭烏得勒支、荷蘭鹿特丹、美國馬塞諸塞州劍橋和中國蘇州2020年5月4日 /美通社/ -- 和鉑醫藥與荷蘭烏得勒支大學、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共同宣布發現有效阻斷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細胞的全人源抗體,《Nature Communications》於5月4
  • 哈佛大學科學家使用實驗性基因療法來有效逆轉小鼠的衰老過程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使用一種實驗性基因療法來有效逆轉小鼠細胞的衰老過程,並成功地恢復了青光眼小鼠的視力。儘管仍處於早期階段,研究小組說這項研究是使用表觀遺傳學來減緩衰老症狀的概念證明。在視神經受損的小鼠中,該療法有助於神經再生。該療法還有助於逆轉患有類似青光眼的小鼠以及與年齡相關的損傷的小鼠的視力喪失。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戴維·辛克萊(David Sinclair)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可以安全地逆轉視網膜等複雜組織的年齡並恢復其年輕的生物學功能。
  • 領星SAB朱秀軒教授:IMbrave150為肝癌免疫治療打開一扇「天窗」
    上海2020年7月16日 /美通社/ -- 上海嘉會國際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領星SAB(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哈佛大學醫學院朱秀軒(Andrew X. Zhu)教授接受了轉化醫學網記者的專訪,深入探討了其關於肝癌免疫聯合治療方案的研究以及上海嘉會國際醫院腫瘤中心與領星醫學的合作優勢。
  • TIGIT抑制劑、雙特異性抗體療法等16款療法入圍孤兒藥資格
    上周FDA共頒發16項孤兒藥資格,包括7款化學小分子、4款抗體療法、2款基因療法、1款疫苗、1款反義寡核苷酸和1款融合蛋白。其中羅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研發的兩款創新單克隆抗體獲得治療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的孤兒藥資格。
  • 我們為什麼需要基因療法
    目前的各種療法中,不論是物理、化學或生物學的方法,都是通過重要物質的補入或信號通路的控制,將人體恢復平衡狀態,或建立起新的平衡,以期減少疾病症狀和延長患者壽命。常見的小分子化藥和大分子抗體類藥物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 Nature:母體保護性抗體保護新生兒免受腸道感染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小鼠中發現至少母乳的部分保護作用來自一種令人吃驚的來源:駐留在腸道中的微生物。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icrobiota-targeted maternal antibodies protect neonates from enteric infection」。
  • 浙大校友陳薇團隊:新冠病毒抗體研究獲重大突破,雞尾酒式療法可能...
    我國科學家在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浙江大學化工系1988屆校友陳薇領銜的團隊,發現了首個靶向刺突蛋白N端結構域的高效中和單克隆抗體。北京時間6月22日22:00,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該項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