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才剛剛起步,但是看到絡繹不絕前來拍攝的鳥友,我們對發展觀鳥產業經濟充滿了信心!」近日,隆安縣龍堯村貧困戶黃旭剛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是一年多前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現在他擁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帶著觀鳥愛好者觀鳥、拍鳥的「鳥導」,龍堯村初見雛形的「觀鳥產業經濟」讓這位建檔立卡貧困戶興奮不已。
龍堯村1號鳥塘聚精會神拍鳥的鳥友。郭陽 攝
把準方向謀部署
龍堯村地處南寧市隆安縣大石山區,曾經是典型貧困石山村,也是南寧市水利局對口幫扶貧困村。2018年,龍堯村實現整村脫貧摘帽,同年7月,南寧市水利局黨組書記李偉進來到村中調研指導工作,發現位於龍虎山山背的龍堯村山清水秀,不僅有猴群,還能看到一些珍稀鳥類的身影,完全可以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鳥類資源,主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和「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的講話精神,探索發展「觀鳥產業經濟」,在綠水青山間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脫貧致富「雙贏」的路子。李偉進書記隨即就作出一系列部署,指導局屬後盾單位南寧市灌溉試驗站深入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提升貧困村群眾保護生態的意識;調動龍堯村群眾脫貧致富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挖掘好龍堯村野生候鳥多的優勢,尋找培育候鳥拍攝點,吸引拍鳥愛好者、發燒友等前來觀鳥、拍鳥。
在後續鳥塘選點建設方面,李偉進書記不僅出謀劃策,利用自身所學專業親自指導,親力親為,與群眾一道把每一個鳥塘建設成為一個微景觀。為便於遊客們前往觀鳥點,李偉進書記積極協調爭取相關部門資金145萬元用於硬化兩條產業路、停車場及會車道等項目。
南寧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偉進(左一)指導龍堯村鳥塘景觀布置。郭陽 攝
立足發展強保障
「在村裡發展觀鳥產業方面有什麼困難就和我提出來,我們一定做好後盾單位的保障工作。」南寧市灌溉試驗站黨支部書記黃忠華常常這樣對駐村第一書記說。為進一步發揮後盾單位幫扶作用,發展龍堯村觀鳥產業經濟,以生態旅遊開發助推鄉村振興,南寧市灌溉試驗站黨支部書記黃忠華書記就多次帶隊下村蹲點調研,開展現場辦公,主動作為為群眾解決發展觀鳥產業中碰到的難題,提高幫扶成效。
只要是發展觀鳥產業需要的,南寧市灌溉試驗站黨支部竭盡所能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支持,2019年組織龍堯村群眾前往崇左市龍州弄崗、雲南省保山市百花嶺等觀鳥基地考察學習;共購買七批次價值2萬多元的遮陽網、彩鋼瓦、木樁、吸水石等物資送到龍堯村;還安排了3批13個人工到龍堯村為各個鳥塘建設鋪設水管3000多米。
一件件小事,一次次實際行動,後盾單位的關心幫助解決了駐村工作隊和群眾的後顧之憂,也拉近了幹群距離、密切了幹群關係,為龍堯村脫貧事業打開新渠道提供堅強的後盾保障。
南寧市水利局三級書記參與龍堯觀鳥點建設。郭陽 攝
一線奔忙促落實
2020年,是駐村第一書記黃挺在龍堯村的第四個年頭,經過幾年的幫扶,他為群眾爭取項目修橋鋪路,帶領全村於2018年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但是他心裡仍然感覺少了些什麼,還沒有吃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在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和市灌溉試驗站黨支部書記到村裡進行充分調研後,發展觀鳥產業經濟提上了日程。
「黃書記,發展這個觀鳥產業經濟,靠譜嗎?」「讓人來拍個鳥也可以掙錢?」在動員群眾發展觀鳥產業經濟以來,黃挺聽到不少疑慮。他心裡知道,要發展觀鳥產業經濟,首先得做好「人」的工作。黃挺耐心和群眾分析:龍堯村自然生態環境優越,這裡發現過不少珍惜名貴鳥類,完全可以努力去發展「觀鳥經濟」。他還帶領群眾到先進地區學習成功經驗做法,逐漸的打消了群眾的疑慮。在看到百花嶺發展觀鳥經濟成功的經驗後,一起去學習的幾位村民都感嘆道:「鳥友到青山中看鳥,我們在家門口掙錢,百花嶺能成功,我們也行!」。就開始信心滿滿地幹起來,大夥齊心協力建成了1號鳥塘,經過多次試驗,成功在選定的1號鳥塘引來了二十多種鳥類。
鳥來了,還缺鳥友。黃挺書記打聽到在南寧市人民公園蔭生園裡有很多鳥友拍鳥,於是便連忙趕去做起了「觀鳥推銷員」,「老師,你們拍的鳥真好看,我們龍堯村鳥類資源也挺豐富的,有時間也來村裡試拍看看!」話音未落,鳥友就圍了過來,詢問地址和有什麼鳥類,鳥友們的熱情讓黃挺書記看到了希望。第二天就有6位鳥友來到1號鳥塘拍鳥,就這樣,龍堯村觀鳥產業正式開張了。
久久為功,走出「觀鳥」增收路
龍堯村1號鳥塘在2019年11月開始試運行後,得到了鳥友們的一致好評,發展觀鳥經濟讓群眾看到了希望。大夥做足了準備迎接2020年春節假期的拍鳥旺季。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安排,封村封路,快遞也停了,不僅鳥友來不了,而且鳥糧麵包蟲也買不到了,鳥兒逐漸不來鳥塘覓食,觀鳥產業沒有了效益,群眾的思想也開始動搖了。此時李偉進書記聯繫到了南寧市中山路花鳥市場的老闆,把其僅剩的10來斤麵包蟲通過後盾單位南寧市灌溉試驗站派車送到村裡,解決了燃眉之急。此後一段時間內,雖然沒有鳥友,但在第一書記黃挺的鼓勵下,大家堅持每天餵鳥清理水池護理植被,養好鳥塘。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疫情逐漸好轉的同時,龍堯村的鳥塘也迎來了綠翅金鳩、白喉冠鵯、黑冠黃鵯、褐胸山鷓鴣、白喉斑秧雞、壽帶、白腹鳳鶥、白鷳等眾多鳥類,有的還是珍惜的保護鳥類,這吸引了國外、區內外的鳥友專程前來拍鳥,現如今部分鳥塘還需要提前幾天甚至幾周預定機位。隨著拍鳥的人越來越多,村裡的山貨土貨也暢銷起來,閒置的老房子被改造成民宿,留守的老人做起了農家樂。龍堯村順利起步的觀鳥產業經濟,正在綠水青山間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脫貧致富的增收路,過去不敢想的事情正在變為現實。
據了解,2019年11月至今,龍堯村共建成觀鳥點12個150個機位,正式開放使用5個,已接待遊客400多人次,帶動解決當地就業20人,其中建檔立卡戶7人,通過提供觀鳥服務每年戶均增收0.6萬元。在南寧市水利局三級書記的助力下,龍堯村民生態保護意識與生態發展的意願逐步增強,村民們更加愛護鳥兒,自發成立了護鳥護林隊,8名隊員每天都巡山護鳥護林。據悉,龍堯村下一步將圍繞觀鳥產業經濟發展,逐漸形成「背包、鳥導、餐飲、銷售、民宿、物流」等一系列旅遊服務,努力把當地的綠水青山保持住、打造好,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走以生態旅遊開發實現鄉村振興為主線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讓龍堯村的綠水青山成為未來當地發展的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