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新館定位忠王府 貝聿銘千歲頭上動土

2020-12-27 搜狐網

  新聞索引:2003年,八旬高齡的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為家鄉蘇州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成為一時美談,蘇州為了請出貝老拿出位於拙政園、獅子林之間的黃金之地,而貝氏也為這一方「聖地」吸引而出手設計。根據有關時間表,貝氏設計的新館將於10月奠基建設。然而,就在新館規劃設計向蘇州市民舉行公示時,記者調查了解到,蘇州新博物館8000多平方米的面積正建在太平天國忠王府(原拙政園西花園)的地盤之上,原保存極為完整的太平天國忠王府有四五千平方米的古建築要被拆掉。因此,貝聿銘先生的封刀之作將不可避免地使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忠王府遭到破壞。

  「封刀之作」定位忠王府宅地建築群

  自8月6日至12日,博物館新館方案正在蘇州博物館太平天國忠王府歸來軒向蘇州市民全天展示。去年4月30日,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與蘇州正式籤訂設計協議書,親自擔任蘇州博物館的新館設計。經過一年的緊張工作,貝聿銘順利完成了蘇州博物館新館的方案設計。據日前正式發布的消息稱,「在整體布局上,博物館新館巧妙地藉助水面,與緊鄰的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忠王府融會貫通,成為拙政園、忠王府建築風格的延伸和現代版的詮釋。」那麼,新館是怎樣與緊鄰的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忠王府「融會貫通」的呢?

  新館館址設在齊門路與東北街的交界位置,北靠拙政園,東傍蘇州博物館和園林博物館。其中,拙政園西花園的南端正好楔入未來新館。而新館加上蘇州博物館和園林博物館,這三者合在一起的地方,就是當年叱吒風雲的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忠王府。據史料記載,清鹹豐十年(1860年)6月2日,太平軍進駐蘇州,忠王李秀成以拙政園並東面的潘宅、西面的汪宅合併建成忠王府。因此,完整的忠王府建築,從現狀來看應是沿東北街從東到西可分為五個部分,即園林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平江區醫院、拙政園託兒所和已經列入011號控制保護古建築,以及024號古樹名木廣玉蘭。這要拆的後三部分,就是忠王府的組成部分。

  站在平江醫院的樓上,可以較完整地看到當年忠王李秀成宅第的建築群。據了解,在這塊佔地近7000平方米的土地上,除了本身與太平天國有關的文遺部分,還保存著清代康熙——乾隆年間的古建築4000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再過兩個月,新館就在這個「忠王府」上興土動工了,這些古建築將面臨著搬家或者消失的危險。 至於如何保護拆掉的古建築,蘇州市文化局陳嶸副局長指出,蘇州當地有關部門將會對之進行整體性移建,原有的不會遭到破壞。

  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小忠王府」也要動?

  撇開新館要拆移原忠王府的後三部分的4000平米古建不談,就連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小」忠王府(目前列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只是原忠王府的中間部分,因此記者在前加了個「小」,以示區別),新館設計也要動到。貝老先生設計的新館佔地呈「U」型,中間凹進的部分是拙政園西花園,而這個「U」型的右上端又正好與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小」忠王府的西北部分發生重疊。有位老蘇州打一個比方,這就象「小」忠王府的「後腦勺」被敲掉一塊。

  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拙政園和「小」忠王府為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歷史的原因,這個忠王府只是原來李秀成忠王府的中間一部分,現在成了「蘇州博物館」(老館)。由於要建新館,老館的西北面不少就要移拆。

  深為了解蘇州園林淵源的蘇州園林局副總工程師黃瑋介紹說,由於歷史原因,拙政園和忠王府的保護並不完善,存在嚴重的缺陷。如忠王府的住宅建築,就是拙政園的西花園的住宅建築。這些建築並沒有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範圍,僅作為「控制保護古建築」。長期被蘇州市博物館使用的忠王府的中部主體建築(也就是「小」忠王府),只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沒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保護範圍,而東邊的蘇州市園林博物館使用的忠王府組成部分建築,因拙政園而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蘇州市文化局陳嶸副局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現在博物館選址的範圍因為歷史更迭,到底哪裡是忠王府的地方,一直處於模糊狀態。

  由於因建新館而移拆其它古建築,黃瑋先生認為,這雖然也是一種保護方式,但是這些從忠王府移出的古建築還能叫「忠王府」的嗎?「其內含的歷史信息將會遭到嚴重破壞」!黃瑋先生痛心地說。

    快報蘇州特派記者 吳明明 王彪 陳大軍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蘇州博物館前館長憶貝聿銘:他心愛的「小女兒」是這樣誕生的
    2019年5月16日,著名華裔建築設計師貝聿銘先生去世,享年102歲。貝老生前的封筆之作是蘇州博物館新館,他親切地稱她為「我的小女兒」。蘇州博物館官微截圖張欣,蘇州博物館前任館長,參與了蘇博新館設計與建設的全過程,今天,他回憶了與貝聿銘先生在一起的點滴時光。1999年,蘇州市委、市政府邀請享譽世界的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2002年,新館建造啟動。
  • 「喧賓奪主」的蘇州博物館
    作為江南園林的代表,拙政園是去蘇州遊玩基本上必逛的園林。我今天要說的倒不是拙政園,而是它的隔壁鄰居——蘇州博物館。以下簡稱蘇博,蘇博的老館原先位於太平天國忠王府,2006年的新館與老館隔廊而建。逛過精巧雅致的蘇州園林,沿著東北街步行街閒逛,充滿現代氣息卻又有古典韻味的蘇博新館就這麼突兀地闖入你的眼帘,吸引著你不由自主地想進去看看。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貝聿銘大師的「封刀之作」吧。建築色彩無論是豔陽高照,還是煙雨朦朧,江南給你的印象中肯定會有小橋、流水、人家這幾個元素,而白牆黛瓦正是江南人家最顯著的特徵。
  • 蘇州博物館:一流建築舉辦一流展覽
    蘇州博物館 周緣攝五代秘色瓷蓮花碗 周緣攝「書齋長物」展廳 周緣攝蘇州博物館主庭院內的片石假山 周緣攝蘇州博物館新館由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在2014-2016年度國家一級館運行評估結果中,蘇州博物館是唯一躋身
  •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離世,他設計了羅浮宮金字塔
    幾乎每個去過巴黎羅浮宮的人,都會到玻璃金字塔邊上打卡;到蘇州遊玩,必去的景點,也一定少不了粉牆黛瓦的蘇州博物館;如果去香港,中銀大廈也不能錯過。設計了這些傑出建築的貝聿銘先生,在2019年5月16日離開了我們。
  • 蘇州博物館3件「國家寶藏」 帶你體驗蘇州古典園林之美
    來自蘇州博物館的三件「國寶」也將在本季亮相,揚子晚報記者和大家一起來揭秘拍攝花絮,以及國寶背後的故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展現蘇州園林的壯志風雅《國家寶藏》前兩季獲得熱烈反響,讓中華優秀歷史文化遺產生動述說過去,影響當下和未來。
  • 蘇州一日遊推薦路線
    獅子林【10:30-12:00】蘇州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分新館和忠王府兩部分,新館是世界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的封筆之作,建築風格很獨特,傳統的中式白牆、深灰屋面和現代感強烈的玻璃忠王府則是太平天國留存至今的最完整的建築物。
  • 貝聿銘的尋根之路——從香山飯店到蘇州博物館
    其代表作華盛頓的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及巴黎羅浮宮博物館擴建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但貝聿銘進入中國後的作品,自香山飯店、中國銀行辦公大樓以及後來的蘇州博物館等,均顯示出非常有趣的設計調整,有意識地通過現代建築設計語言來解讀和翻譯中國傳統文化——也就是方曉風教授提出的一種文化的尋根。
  • 世界級建築大師貝聿銘走了,晚年主持設計的蘇州博物館驚嘆於世
    貝聿銘與蘇州博物館一個月前,貝聿銘的「小女兒」——蘇州博物館舉辦了「貝聿銘文獻展」,為貝聿銘的百歲壽誕開展了慶祝活動。貝聿銘是蘇州望族之後,在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裡度過了一段童年時光。中學的每年暑假,貝聿銘都會去蘇州的祖父家。
  • 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中有兩件珍品,是幾個小孩兒掏鳥蛋發現
    我國可是全世界少有的歷史悠久的國家,所以要說博物館,中國一定不缺,最有歷史意義的當然是故宮,但是如果從設計特色來講的話,我們今天說的這個博物館應該能夠排到全國前三。這裡就是蘇州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建立起來的,這片地方原來就是太平天國的忠王府,剛開始建起來的蘇州博物館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是後來在1999年的時候,由一位世界級的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親自上手,他結合了蘇式建築的特點,以及現代風格,設計出了具有古今結合,極具當地特色的蘇州博物館新館
  • 蘇州秒出大片的私藏地點,用美照分分鐘刷爆朋友圈!
    今日小編和小夥伴們分享蘇州秒出大片的私藏地點,用美照分分鐘刷爆朋友圈,快快收藏打卡吧!1丶蘇州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的設計者為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整個蘇州博物館,處處都透露出中國色彩。二新的博物館庭院,較小的展區,以及行政管理區的庭院在造景設計上擺脫了傳統的風景園林設計思路。而新的設計思路是為每個花園尋求新的導向和主題,把傳統園林風景設計的精髓不斷挖掘提煉並形成未來中國園林建築發展的方向。蘇州博物館包括新館和太平天國忠王府古建築(舊館)兩 部分,整個博物館就像一座小園林。
  • 貝聿銘文獻展昨啟幕 大量文獻資料為首次展出
    2004年貝聿銘先生寫給吳良鏞院士的信,被他本人視為蘇州博物館的「設計宣言」,在展覽中首次亮相;上海檔案館保存了貝聿銘先生在美國求學時寫給父親的家信,主辦方成功借展,在紐約家中安度晚年的貝聿銘先生在看到信時感慨良多;展覽中還播放多段珍貴的影像資料,如1983年貝聿銘先生在普利茲克建築獎頒獎典禮上的致辭;美國國家美術館東區等建築設計傑作的手稿也在此次展覽中一併與觀眾見面……  蘇州博物館新館
  • 貝聿銘建築設計作品集——經典珍藏版
    作品二 蘇州博物館2002年:中國大陸江蘇蘇州蘇州博物館。博物館新館佔地面積約10750平方米,分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處、大廳和博物館花園,西部為展區,東部用於現代美術畫廊、教育設施、茶水服務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
  • 到了江蘇蘇州,有時間去這幾個免費景點看一看,好玩不花錢
    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加之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使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天堂」。今天小編為大家收集了蘇州免費的景點信息。你可通過以下的景點信息為自己策劃一份旅遊攻略,到這些好玩又不花銀子的地方去走走,不去就虧大了。
  • 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
    它建在一座山頭上,如果從遠處眺望的話,露在地面部分屋頂與群峰的曲線相接,好像群山律動中的一波。它隱蔽在萬綠叢中,和自然之間保持應有的和諧。  豐富而錯綜的東方情結  蘇州博物館  由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位於蘇州古城北部歷史保護街區,與拙政園和太平天國忠王府毗鄰,設計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包括拆遷在內總投資3.38億元。
  • 貝聿銘:蘇州園林孕育出的世界頂級建築大師,晚年竟遭虐待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貝聿銘:蘇州園林孕育出的世界頂級建築大師,晚年竟遭虐待1917年4月26日,貝聿銘出生於廣州,祖籍蘇州。貝家靠行醫賣藥起家,是蘇州四富之一。著名的蘇州園林獅子林,就是貝家的祖宅。貝聿銘高中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
  • 貝聿銘傾注感情最多的建築——蘇州博物館,猶如一幅行走的山水畫
    在這麼多的傑出的建築作品中,傾注貝聿銘老先生感情最多的應當屬——蘇州博物館。為什麼呢?因為大師的祖籍是蘇州的,他童年在蘇州博物館裡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生活。也正是獅子園裡巧奪天工,宛若天開的建築風格,從小耳濡目染他愛上了建築,在後來的學習中才能建造出這麼完美的建築作品。
  • 圖集| 貝聿銘走了,留給世界這些震撼人心的作品
    美國當地媒體報導,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最著名作品包括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香山飯店、蘇州博物館(新館)等。貝聿銘走了,卻給我們留下了無數著名的作品。讓我們再一次瞻仰這些震撼人心的建築吧!
  • 15代望族後代傳奇華人設計師貝聿銘難忘中國 最愛蘇州博物館
    貝氏家族在上海和蘇州,貝聿銘接觸西方建築和東方園林,雖然他在1935年就赴美讀書,但他的作品中常常有東方的哲學在裡面,例如蘇州博物館的園林、臺中東海路思義教堂的黃磚瓦,以及香港中國銀行大廈中也在設計中隱含風水的概念
  • 貝聿銘,中間那個字怎麼讀?是什麼意思?
    貝聿銘曾這樣說過。回望百年曆程,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仍如寶石般璀璨,故鄉的蘇州博物館日益展現出古典和現代融合的氣質。貝聿銘是一位美籍華人建築師,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祖籍蘇州。2009年12月16日,在美國紐約,華裔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出席美國華人博物館舉辦的「三十周年傳承晚宴」。
  • 用現代設計來隱喻傳統 | 俞昌斌對於貝聿銘大師建築作品的若干思考
    在他1999年從業開始,親自到訪過貝聿銘的幾個項目,如下:●  香港中銀大廈●  法國羅浮宮●  臺灣臺中市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北京香山飯店●  蘇州博物館●  日本美秀博物館 別人調侃I.M.Pei他的英文名字(貝聿銘),是「I'm Pay,not 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