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醫院開展「假如我是患者」換位體驗專題活動

2020-12-22 魯中網

  魯中網·海報新聞6月13日訊(記者 荊睿 通訊員 劉灩)為改善護理服務質量,提升護理人員共情能力及愛傷觀念,提供真正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近日,市中心醫院西院重症醫學科開展「假如我是患者」換位體驗專題活動。 

  重症醫學科的患者是比較特殊的病人群體,他們大多都是一些急危重症。為了治療上的需要,大多需要留置尿管、胃管。病情危重的患者還需留置氣管插管、深靜脈、動脈置管,這些管路無疑給患者增加了痛苦,因為配合治療,有些病人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意願,甚至連變換體位,撓癢等小小的生理需求也無法得到滿足。因此,通過蛛絲馬跡細緻入微的捕捉到患者的需求,是重症醫學科護理人員必修課之一。 

  當護士長期處於重症患者所處的環境中,搶救與死亡早已司空見慣。讓護士扮演重症患者感受留置氣管插管,體驗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感受長時間臥床與約束。換位體驗患者的就醫感受,增加共情能力,感患者所感,想患者所想。 

  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 

  護士王志賀體驗了重症常見的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體驗過後他說:「剛躺在床上的時候感覺還是很放鬆的,但當要扣上無創面罩、戴上四頭帶後,面對每天頻繁使用的無創呼吸機,竟開始有些緊張。沒想過充滿氣體,軟軟的面罩直接壓在臉上也會有不舒適的感覺,時間久了有些疼痛,明白了為什麼使用無創的患者要提前在臉上貼好水膠體敷料進行皮膚保護。為了能更順利的進入角色,剛開始設置的呼吸機壓力偏小,更容易適應。開始通氣後開始調整自己的呼吸頻率,與呼吸機配合度漸佳;隨著逐漸適應,我發現除了臉上的壓迫和不能隨意說話外也沒那麼讓人難以接受。當呼吸機參數不斷調整,我發現自己真的是高興的太早了,隨著壓力增大,開始感覺呼氣變得困難,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把肺裡的氣體呼出去;吸氣時,我感覺自己已經吸足了氣,但呼吸機還在送氣。一時調整不好自己的呼吸,我開始感覺有些悶,想要開口說話,但一開口呼吸機就開始送氣,很多氣體湧進嘴裡,我的嘴被撐開,嘴巴很乾,也說不出話。這時才感受到平時使用無創呼吸機的病人有多麼痛苦,也明白了他們為什麼想要一把摘掉無創面罩。這時,老師引導我調整呼吸,並不斷優化呼吸機參數,逐步遞增壓力,這時才覺得自己的呼吸慢慢平穩。」 

  經口氣管插管 

  護士耿凱迪體驗了經口氣管插管,由於考慮到這項操作有一定危險性,所以只將氣管插管保留在口腔內大約5cm的長度。耿凱迪說:「雖然僅僅是一小段,可有根管子在自己的嘴裡很不舒服。由於口腔裡的氣管插管管抵住了上顎,所以,舌頭不能做吞咽動作,導致我的唾液無法吞咽下去,口水從嘴角流出。再加上牙墊的作用導致無法閉上嘴巴,兩頜肌肉持續酸痛,就是腮幫子疼,拔了管以後忍不住先給自己的腮部做了拉伸。這些一開始都還可以忍受,當老師用簡易呼吸器連接氣管插管送氣的時候,我想告訴老師先慢一些,可嘴裡管路剝奪了我的表達能力,雙手又被約束著,沒辦法比劃一下,簡直想直接用手把這根管子從嘴裡拽出來說句話,體驗完畢拔管的那一刻,我心裡有一絲後怕。這次體驗,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病人躺在病床上時生理上的痛苦與心理的恐懼,所以在日常的工作當中,像口腔護理,病情解釋與心理疏導這些細節尤為重要,我相信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體驗,對我以後的工作之路也會有重要意義。 

  採集動脈血氣標本 

  護士王俊豪體驗的項目是抽取動脈血氣,血氣分析是重症醫學科最常用的的治療,常規病人每天不會少於抽取2個動脈血氣,需要頻繁檢測的話會留置動脈置管。每次對清醒的病人都會解釋說:「動脈血會比靜脈疼很多,稍微忍忍,爭取一針見血」 

  王俊豪說:「脈搏搏動強的人會比較容易抽,然而我的動脈搏動並不是很強,還是挺緊張,第一次進針沒有看到血出來,之後就沒太敢直視血氣針,改變了一下角度和深度,忍著疼痛,下一秒看到了動脈血噴出鬆了一口氣。的確,抽動脈血氣對於意識清醒的人來說是很疼的。因此以後的工作中,要儘可能的減輕病人的痛苦,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做到一針見血。 

  排痰機震動排痰 

  排痰機代替傳統的人工胸部叩擊,震顫,定向擠推配合體位引流,可將長期滯留於肺部的痰液經多方位震動排出體外。是每天的基礎護理工作,平時操作感覺相對舒適,護士吳中瑞體驗了背心式振動排痰機。 

  吳中瑞說,開始設置的振動頻率頻率較小,過程偏舒適。隨著振動頻率的加快,我的整個背部開始高頻振動,說話聲音變得顫巍巍,感覺就是五臟六腑都在跳,呼吸有些費力,努力呼吸,但是胸腔又打不開,感覺被限制。我覺得這應該就是老師讓規定排痰時間和頻率的原因吧,過大的頻率反而會加重患者呼吸困難。重症監護室的患者大多沒有意識,不能直接表達感受,設置合適的震動頻率非常重要。角色體驗,體驗病人的痛苦,讓我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儘量減輕患者的不適感。 

  約束 

  護士蘇傑體驗了約束,他說:「當我躺在床上的一瞬間,覺得還挺舒服的,可當雙手和雙腳被約束帶束縛後,產生一種莫名的緊張感。四肢一動不能動,毫無安全感,我不自覺地翻動起來,下意識地要脫離約束。長時間的被固定,覺得身體變得僵硬,手麻腳麻。鼻子癢想撓撓不著,好不容易把頭抬起來撓到了,躺下又想換姿勢,翻身時,胳膊由於被固定不能扭動,只能輕輕轉動胳膊調整姿勢。時間久了,不舒適的胳膊變得酸漲抬不起來。心情也越發煩躁,想快點結束體驗。」 

  冰毯 

  護士王孝慈和鄭旺體驗了冰毯物理降溫,為增加體驗感,體驗前將病室溫度調低,冰毯啟動變涼後進行體驗。 

  王孝慈說剛進病室就感到涼颼颼的,躺在冰毯上,因為天氣比較熱,起初感覺還挺舒適,過了一會忍不住要求加床被子。鄭旺說:「感覺自己的四肢在一點點變麻,忍不住揉搓雙手取暖,關節及頸椎處有疼痛感。隨著時間推移,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體溫在下降。本以為高熱病人用冰毯是舒適的,沒想到會時間久了會這麼難以忍受,以後在使用冰毯過程中注意詢問患者感受,增加翻身頻次,減輕不適感。 

  開展此次換位體驗活動,只為尋求更好的護理方式,通過切身體驗,查找、解決患者進行各項護理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擺脫「我」的視角去看待護理問題,能夠站在「Ta」的角度去感受,來思考,從而做到切實改進護理服務,夯實護理技術,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 

相關焦點

  • 瀋陽開展「假如我是對方」友善傳遞體驗活動
    瀋陽市文明委決定,從即日起,將在全市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領域開展「假如我是對方」友善傳遞體驗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角色互換的體驗活動,發現友善,傳遞友善,感受友善,引導市民用換位思考的方式恪守本職,善待他人,以理性平和的方式解決問題,從而和諧人際關係,改進窗口服務,提升城市形象。
  • 淄博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護理團隊患者體驗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奉娟 杜昶 通訊員 高晗 淄博報導為增強「人文護理」的服務理念,改善患者就醫環境,提升護理服務和工作質量,淄博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護士長李倩帶領科室護理人員,以「患者」身份輪流體驗骨科的常規治療及護理
  • 「假如我是患者」 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體驗角色互換
    為增強手術室「人文護理」的服務理念,改善患者就醫感受,提升護理服務工作質量。22日,在濱州市人民醫院住院三部手術室舉辦了「假如我是患者」角色體驗活動。在手術室會議室舉行動員大會,手術室護士崔振東擔任本次活動主持人,為大家介紹了本次活動的體驗項目和具體流程。張月玲護士長上臺闡述了本次體驗活動的目的,強調了活動紀律,並宣布本次體驗活動正式開始。
  • 市中心醫院榮獲2019河南省三甲醫院患者就醫體驗排行榜第五名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牛雲強 通訊員 陳思妤昨日,記者從市中心醫院了解到,由河南專業導醫平臺、河南醫療機構智庫「老蔡導醫」發布的「2019河南省三甲醫院患者就醫體驗排行榜」,在全省67家入榜三級甲等醫院(院區)排名中
  • 穿上病員服蒙眼又拄拐 護士集體「換位」體驗患者不易
    「我坐不下去,用拐杖太難受了......」11月21日晚,武漢市中心醫院血管外科、眼科病房內組織了一場特殊的「換位體驗」活動,護理人員紛紛穿上病員服,模擬患者會遇到的真實情況來體驗他們的不易,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服務患者。當晚交接班後,武漢市中心醫院血管外科、眼科護士長李喆雯把十餘名護士召集起來,布置了換位體驗活動安排。
  • 病人至上 護士變身患者換位體驗
    濰坊市人民醫院創傷骨科二區的副護士長(主持工作)徐麗在 11 月 17 日到 11 月 18 日禁食 20 小時體驗患者感受,只為在護理中設身處地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共情,關懷,溝通,徐麗只是濰坊市人民醫院護理團隊的一個縮影,濰坊市人民醫院護理團隊工作中時刻以病人為中心,融入人性化的護理,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幫病人所需,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 「假如我是服務對象大討論」只有真正換位思考才能有所改變
    掛掉電話,走進醫院大門,電話又響起來,這次是其他科室的熟悉的同事,還是同樣的問題:喂,今天有床嗎?我一個親戚想趁放假了來住院做個手術,今天能住上嗎?想想剛剛的那個電話,我沒底氣答應,只好說,我一會上班了看看今天有床吧,上午給你回話。同事說好,我等著你答覆。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恩施市中心醫院開展聯合義診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舒翼 徐甜甜)10月17日,湖北省「健康扶貧荊楚行」第三醫療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專家團聯合恩施市中心醫院相關科室業務骨幹在醫院本部院區開展聯合義診活動。當天上午,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選派的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精神內科、神經內科、婦科、骨科、普外科、腫瘤科等科室專家、教授及恩施市中心醫院相關科室的學科帶頭人組成義診團隊,認真地為群眾和患者開展義診服務,耐心解答各種諮詢。專家們還到相關科室和手術室進行了教學查房、疑難病例會診、手術指導等工作,受到基層醫院和患者的廣泛好評。
  • 血漿置換17次,淄博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一例罕見病患者
    近日,56歲方女士因頭痛、腹脹、乏力就診於淄博市中心醫院。經檢查發現,患者血小板顯著低於正常(6*109/L),全身多處紫癜,並伴有重度貧血且逐漸出現意識障礙、發熱、肝功能障礙等典型「五聯徵」表現,ADAMTS13結果為0%(正常100%),最終確診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
  • 山能棗礦集團豐源輪胎開展「拼搏與共·流汗與共」換位體驗活動
    機關丁:「每個崗位都要付出旁人無法理解的努力,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勉勵。」機關戊:「在機臺時時刻刻都要把安全和質量記在心上、付諸行動,在機關的我們更要提高服務意識」......來硫化車間換位體驗的機關工作人員每個人都有很深的感觸。
  • 淄博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再次應用ECMO成功搶救暴發性心肌炎患者
    ECMO即「體外膜肺氧合」,俗稱「人工肺」,它能夠暫時代替人體的心臟和肺功能,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支持,為危重患者的搶救贏得寶貴時間,被視作重症監護病房(ICU)裡的「終極武器」 。
  • 市中心醫院創傷中心:敬畏生命 撫平「創傷」
    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創傷中心醫生正在進行創傷手術。記者 張少慧見到王永勝大夫,是在醫院的急診醫學科。此時的他,正救治完一位因重物砸傷左小腿的患者。為了落實國家《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和國家衛健委《關於進一步提升創傷救治能力的通知》,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積極開展創傷中心的建設工作,2018年12月市中心醫院創傷中心掛牌啟動。「創傷往往具有不可預見性、救治緊迫性和傷情多系統性,及時有效的救治,對於創傷患者尤為重要,而創傷中心建設的目的便在於此,另一方面,它能夠有效打通以往創傷救治工作的流程『梗阻』,提升救治水平,讓更多患者受益。」
  • 北京多家醫院開展世界腦膜炎日專題研討會和義診
    北京多家醫院開展世界腦膜炎日專題研討會和義診 2017-04-2624日,北京兒童醫院、協和醫院等多家醫院開展世界腦膜炎日專題研討會和義診活動。華大基因的李永軍博士  4月24日,在北京兒童醫院門診樓一層諮詢臺對面,來自北京兒童醫院感染內科的專家和一線醫生劉鋼主任、李紹英主任、胡冰副主任和胡惠麗副主任開展了針對兒童腦膜炎的義診活動,對有診療需求的患者和家長提供了詳盡而貼心的診斷和諮詢 。
  • 市中心醫院:延伸服務架起醫患「連心橋」
    像「眩暈課堂」「糖尿病課堂」「孕婦學校」這樣的針對性健康課堂,在市中心醫院還有20多個,都是各臨床科室為幫助患者或者特定人群更清楚地認識和了解疾病,更好地進行治療而開辦的。耳鼻咽喉科考慮到這個細節,在開展「眩暈課堂」的同時,建立「眩暈康復交流群」。 「請問群裡的醫生,一直耳鳴,可不可以用耳塞把它塞住……」 「黃醫生,這三種藥按說明書就可以了嗎?」 「我從昨天到現在超過24小時只能躺著,大小便都只能在床上解決,頭抬一點就很暈。
  • 市中心醫院試點一站式服務Ⅲ肺癌患者
    11月25日,溫州市首家Ⅲ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在溫州市中心醫院正式掛牌成立。該中心由溫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學科、呼吸與危重症學科、胸外科、腫瘤放療科等多學科共同組成MDT(多學科會診)專家團隊,讓Ⅲ期肺癌患者以最快速度得到多學科專家一站式規範診療,獲得最佳治療效果,推動肺癌多學科診療進程,助力提升Ⅲ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及生存質量。肺癌是我國最高發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人民健康。
  • 【培訓學習】淄博市中心醫院成功舉辦OSCE培訓
    為進一步改進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和技能考核模式,改革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的考試評估方法,規範考試相關環節,提升考試品質,2月19日至20日,市中心醫院特邀臺北醫大模擬教育中心執行長、臺北醫大附設醫院臨床技能中心主任、臺灣OSCE考場主任、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臨床技能中心主任林哲瑋教授及臺北醫學大學及醫學模擬教育中心標準化病人訓練師蔡宜倢老師,在醫院北病房樓一樓學術報告廳進行了為期兩天的
  • 蘭州市城關環衛局質監所換位體驗整治工作
    原標題:「我當一天保潔員」城關環衛局質監所換位體驗整治工作  中國甘肅網5月9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馬進帥)近日,城關區環衛局質監所組織開展了「我當一天保潔員」換位體驗活動。
  • 醫院領導體驗走流程讓患者診療更便利
    東北網綏化10月18日訊(張佳月張巍全媒體記者宋一楓)10月16日上午,綏化市第一醫院主要領導開展「看病不求人」走流程體驗行動,針對體驗行動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逐一限時整改,旨在讓患者就醫更加便利順暢。
  • 渭南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專題活動
    作為護理人員,親眼目睹過無數的病痛折磨和生離死別,而護士就是冬日的暖陽,讓患者不再寒冷,讓家屬不再孤獨和無助。12月9日,渭南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全體護理人員,圍繞「如何做一個有溫度的護士」為主題開展了一次分享活動。
  • 北票市中心醫院
    核心提示:北票市中心醫院是遼寧省農村兒童重大疾病保障定點醫院;北票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礦區社保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瀋陽鐵路職工醫療保險、社區醫療服務定點醫院。曾連續三年獲得遼寧省衛生系統「優質服務杯標兵單位";朝陽市衛生系統「誠信服務杯標兵單位」;朝陽市消費者協會頒發的「朝陽市誠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