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老搖滾》:南加大電影專業畢業生侯祖辛獲獎作品分享

2020-12-23 網易

  紀錄片《老搖滾》是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畢業生侯祖辛拍攝的作品。影片記錄了侯牧人作為中國搖滾音樂人的創作經歷,同時也記載了80年代末中國搖滾樂崛起時代的輝煌。

  侯牧人是中國第一批做搖滾的音樂家之一,如今的他身患腦梗,面對著會反覆發作甚至有生命危險的病情頑強地活了下來。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搖滾並沒有離開這個倔強的老頭,他已經做好準備,在腦梗後第一次寫歌:寫給自己,寫給當年一起做搖滾的兄弟,也寫給這個時代。他給這首歌起名為:像個傻逼一樣的活著。

  

  本片獲得了第30屆華沙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短片獎,2015羅?獨立電影節最佳國際紀錄短片獎,以及被譽為「中國紀錄片奧斯卡」的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紀錄短片獎,此外,還斬獲了第30屆IDA國際紀錄?協會最佳紀錄短片獎,侯祖辛也成為了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提起拍攝《老搖滾》的初衷,侯祖辛表示自己被南加大錄取的那一年,父親突然患了腦梗,一時間連話都說不了。拍攝《老搖滾》是希望能把爸爸的事業紀錄下來,完成他的心願。為拍攝這部紀錄片,侯祖辛從南加大休學一年回中國拍攝,並採訪了很多80年代的搖滾樂手。她希望自己的影片不是在告訴觀眾搖滾樂是什麼,而是展示搖滾樂手真實的一面和音樂創作的艱辛。

  

  此外,她也透露了當時拍攝《老搖滾》時候的內幕:「當時真的沒有錢,好友阿布免費來當攝影師,自己買了一些設備,挑杆自己舉著收音,如果還需要拍攝的時候,就雙腿夾住挑杆,摁下開機,讓這些搖滾圈大嗨腕兒們自己拍手打個板兒。」

  擔任本片聲音剪輯的黃潯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他談到,紀錄片《老搖滾》裡除了訪談類的段落,還有一些比較華麗的混剪,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除了添加一些和畫面內容有內在聯繫的音效,自己嘗試著在老搖滾人訪談的聲音素材裡,截取了一些他們的短語,比如:真誠,感悟,衰老,迷茫等等。

  

  他將這些聲音做了一些處理,和音效音樂糅合在一起,不仔細聽可能會一晃而過,但這些和搖滾精神有著內在聯繫的音節會潛意識中對觀眾帶來影響,他希望將搖滾精神以更直接的方式讓觀眾感受到。

  對於紀錄片新人,或者想要去拍攝紀錄片的人,侯祖辛導演有不少經驗傳授:「紀錄片跟別的類型片不一樣,設備真的不重要,一些很棒的紀錄片,明顯拍攝條件很苛刻,但是內容卻很豐滿。你需要的是實際去拍、去鍛鍊,人物類的紀錄需要跟這個人建立信任,『拍到』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導演侯祖辛

  

  侯祖辛是一個八零後女孩,父親是搖滾音樂人侯牧人,母親是設計師。雖然從小對音樂耳濡目染,但電影才是她最大的愛好,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愛講故事。

  高中畢業後,侯祖辛進入香港中文大學主修社會學,這段經歷對她來說至關重要,她在後來的創作中都會從社會學的角度去思考,讓自己的作品更有內涵和深度。本科畢業後,侯祖辛如願被南加大電影學院錄取,成為當年兩個大陸生之一。

  因為南加大電影學院是全世界培養電影人才的最高學府之一,競爭十分激烈,每年60多名入學者中,華人只佔10%,大陸學生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侯祖辛憑藉自己的努力,以優異成績獲得了1萬美元獎學金,而這份榮譽南加大電影學院每年只有一個人可以獲得。

  

  侯祖辛研究生畢業後選擇回國發展,迄今接拍了不同的作品,做了不少大膽的嘗試。她認為自己主要不是挑剔商業形式或藝術形式的創作,而是不接行活,「不管是30秒廣告,還是長片,我都不做行活。」除此之外,在拍上電影長片之前,拍短片、廣告、紀錄片,她認為都應該是可以的接受的選擇。

  「在電影學院的時候,你也在拍一個個短片,每一個人都希望在不管長短的片子裡體現你的想法。當然我也比較幸運,能遇到這些全權放手給我的客戶。」

  導演其他作品介紹

  

  2018年,侯祖辛為中國氣象頻道拍攝了兩部形象宣傳片《神秘的黑衣人》和《有你陪伴的日子》。在第一則短片中,氣象頻道變身為一位行為偏執又帶有萌感、喜歡在不遠處暗暗觀察的「黑衣人」,他每天變著方式提醒男主角帶各種匪夷所思的物品,但當天氣變化時,男主角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而另一則短片中,氣象頻道化身為媽媽的關懷,在漫漫歲月中,關心著你的點滴。

  在創作《神秘的黑衣人》時,侯祖辛團隊和氣象頻道的負責人進行了多次頭腦風暴,最後決定用一個故事或者一個形象將「氣象」帶出來,他們這種接地氣兒的表現形式應該會更受觀眾喜愛。

  如果把氣象預報擬人化,那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呢?她們找到了大眾對氣象印象的幾個關鍵詞:「神秘」、「有點酷」、「科研人員」。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構思:黑衣人來到男主角身邊,在下雨前給他遞上雨傘,在起大風前給他披上風衣,在高溫酷暑時為他捧上綠豆湯……

  

  從第一次被提醒帶雨傘的莫名其妙,到第二次不想穿風衣的極力抗拒,至第三次乖乖帶綠豆湯上班……最後男主角終於感受到黑衣人的善意和溫情。

  原本演黑衣人的孫殿龍應該是絕對主角,但侯祖辛覺得氣象人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存在,所以讓年輕演員孔譯玄戲份增多,成了當仁不讓的男主角。而他也很好地拿捏了角色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和黑衣人也搭配得十分默契,兩人共同演繹了一出頗具喜感的默劇。

  《有你陪伴的日子》則是一個有關陪伴的故事。侯祖辛用細碎的家庭故事來體現媽媽對兒子的關愛,平凡又溫暖,而在每個平平淡淡的日子裡,中國氣象頻道也默默地,用最大的溫柔守護著每一個人,就像像媽媽的愛一樣陪伴在自己身邊。

  一年後,侯祖辛為中國氣象局拍攝了一部名為《天氣播報員養成記》的宣傳片。本片講述了一個從小就想當天氣播報員的孩子一步一步實現夢想的成長故事,雖然穿插了很多歷史事件卻完全沒有沉重感,反而輕鬆愉快,加上「雨神」梗,又有了一些魔幻元素。

  

  因為品牌方需要宣傳片能夠實現最大化傳播,所以就需要好的創意來支撐,侯祖辛的搭檔攝影師阿布提到「雨神」蕭敬騰,這個點受到品牌方的認可。從最初醞釀想法到項目落地大概有一年半時間,拍攝則花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雖然這個片子只有四分鐘左右,但裡面有很多精心設置的小細節。比如短片裡的四個時間段:1993年、1999年、2008年、2010年,每一段的背景音樂都是《漁舟唱晚》的變奏,風格根據年代各有不同。

  除了音樂,配合每個年份的天氣預報畫面,可能就那麼一秒鐘的片段,但其實全部是導演找到了當年的天氣預報。有一些資料非常非常難找,氣象局的工作人員把當年的磁帶都翻出來,拿過來重新拷貝了一份。

  最後走字幕的時候,左邊小框的畫面,就是氣象局成立以來的一些重大歷史時刻。侯祖辛還把從最早的一個氣象大神到當今所有氣象播報員的素材平行剪輯了一下,讓觀眾可以看到這麼多年來氣象人的變化。

  

  本片也達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短片播出後微博話題閱讀總量突破4.5億,微信公眾號閱讀量超70萬;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央廣、央視等在內40家國家級主流媒體發文報導;中國權威廣告評價機構「廣告門」給該片打出了9.2分的高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水下美人魚》:紐約大學電影專業畢業生獲獎作品分享
    《水下美人魚》是一部來自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畢業生陳劍瑩的作品。這是一個12分鐘的短片,主人公Marina是一個活潑可愛的九歲小女孩,她喜歡遊泳,每次遊出更快的速度打破自己的紀錄都是她最開心的時刻。可造化弄人,就在她開始感受生活的快樂,對未來充滿希望和憧憬的時候,被查出了一種無法治癒的慢性遺傳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
  • 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專業好不好?
    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專業:影視製作、Peter Stark 製片、動畫、互動傳媒及遊戲設計、傳媒藝術及應用、編劇、影視研究。用一段文字介紹兩個角色,用劇本格式(不超過三頁) 描述你想要創作的長篇電影,小說或紀錄片的概念。(不超過兩頁) Media Sample (二選一) 視頻選項:拍攝一個敘事短片,不超過五分鐘。視頻可以是真人或動畫,小說或紀錄片,但它必須傳達了你的想法和情感。
  • 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專業好不好?
    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專業:影視製作、Peter Stark 製片、動畫、互動傳媒及遊戲設計、傳媒藝術及應用、編劇、影視研究。南加州大學本科電影電視專業要求影視製作課程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用影視化表達自我想法的能力,學生要學會如何用藝術表達的手法傳達一個故事。這是一門包括了導演、製片、攝影、剪輯、聲音等不同方面的 入門大雜燴實踐課,需要考驗你和同學的團隊合作能力。
  • 《莫莉》:ACCD藝術中心設計學院電影專業畢業生作品分享
    本片於2018年完成拍攝,鍾馨璇自己籌錢組建創作團隊,通過不懈努力,使得作品得到完美呈現。她憑藉此片獲得了IM·2020兩岸青年影展「評委會大獎」,2020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青年短片單元「絲路青年最佳影片」,2019坎城電影節·魅力中國青年電影人培養計劃「優秀青年短片獎」,入圍2018華時代全球短片節劇情片單元,入圍雪梨獨立電影節劇情片單元。
  • 美國南加州大學中國留學生欲拍紀欣然案紀錄片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23日,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專業的中國留學生陳昱璁、張善格、蔡佳軒、李奐熹等人來到位於洛杉磯的美國《僑報》,就2014年南加大留學生紀欣然命案採訪該報負責此案的有關記者,為其畢業作品收集素材,希望透過這部紀錄片,告訴中國的學生和家長
  • 美國最悠久的電影學院—南加大國內再開班!製片人、編劇、導演全面招生中
    2015年,上海科技大學-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聯合電影編劇培訓在全國招收20名編劇項目學員,進行為期15周的專業培訓。
  • 專業=超強廠牌!南加大USC互動設計及遊戲專業IMGD
    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成立於1929年,是全美第一個授予電影藝術學士的大學,校友遍及全世界的影視行業 — 藝術家、技術家、作家、導演、行業領袖、領域內最高級別的執行者。該學院的電影專業和遊戲設計專業常年排名全美第一。
  • 「五個一工程」作品展示啟動 31部獲獎電影低票價上映
    近日,為期一個月的「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展演展映展播」活動拉開帷幕,這是對優秀文化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  獲獎電影的展映從9月15日至10月15日,31部獲獎電影(包括4部動畫電影)在全國主要院線的黃金檔期以低票價形式與觀眾見面。
  • 北京電影節舉辦,美國電影專業十大名校了解一下
    事實上這個專業的教育項目建立於1969年,已經培養了大量的專業電影人士。學校只提供製片、剪輯、導演、寫作、場景設計以及攝影專業的MFA研究生教育,並且要求申請者必須具備專業的電影製作背景。每個專業只接受28名學生,學校僅有220餘名學生,但擁有了100餘名的教師。 學校與好萊塢的製片廠關係密切,雖不負責為畢業生聯繫工作,但製片廠有時會主動來挑人。
  • 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的研究生學費大概多少?申請困難嗎?
    南加大的課程水準極受肯定,其中商學院、電影、傳播、建築等科系在美國大學中知名度很高,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排名從不缺席,尤其電影學院伴隨著好萊塢的電影工業發展,造就了不少電影界的奇才。USC全美大學排第23名。
  • 深圳紀錄片優秀作品展開幕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韓文嘉)昨日,「深圳紀錄片優秀作品展」在深圳圖書館開幕。展覽由深圳圖書館與深圳市電影電視家協會聯合策劃,旨在推動和展示電視紀錄片的文獻價值。 近年來,深圳眾多的紀錄片創作者勤耕人文資源,挖掘中外故事,創作了許多優秀的紀錄片作品,並在海內外獲獎,尤其是知名導演李亞威、申曉力、於海濱、劉宇軍、餘海波、錢喻、牛子、塗俏、陳遠忠等,以及一些新銳作品,為深圳的紀錄片創作贏得了口碑與榮譽。此次作品展推出了深圳影視界獲得國內外獎項的影視作品,力求反映深圳影視工作者創造性的勞動及藝術成就,向廣大市民和影視愛好者們匯報深圳的影視成果。
  • 南加大電影留學攻略,細數那些你不得不知的誤區
    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簡稱USC)的名譽由世界電影專業人士共同認可。知名電影人輩出的王牌電影學院,每年都吸引著無數的小夥伴毫不猶豫把它列為頭號dream school。毫無疑問,眾多電影申請者中,南加大電影藝術學院是電影學習路上的朝聖之地,因此,會出現很多同學們在申請過程中「聽聞」或是「個人臆測」南加大的現象。這有時會對學生的申請造成很多的阻礙。
  • 那些FRIST獲獎作品都去了哪兒?
    像FIRST這類以發掘推廣優秀電影創作者及作品為初衷創立的藝術影展,究竟讓多少創作者獲得了實質性幫助?又有多少作品最終能夠順利與觀眾們相見? FRIST獲獎作品都去了哪兒 眾所周知,參與FIRST影展的國產影片基本上都屬於低成本、小體量的作品。
  • 2020中國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開幕,7部紀錄片獲獎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 通訊員 鄧佳靜)12月4日晚,2020中國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開幕式暨推優分享會在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千燈湖公園舉行,會上重磅揭曉戶外影像評選結果。最終7部影片在102個國家和地區上千部作品中突出重圍,斬獲8項榮譽。
  • 影視留學:紀錄片王國!英國紀錄片專業院校推薦和申請要求!
    除了綜合排名外,其電影類專業也以極富人文氣息的課程設置而受到眾多學生的喜歡,紀錄片專業開設了兩個課程,一個是兩年制的MFA專業,一個是一年制的MA專業。課程會提供紀錄片製作所需的所有技術和知識支援,並借鑑當今世界的文化趨勢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以及對於影視媒體的實踐性理解。
  • 田文導演作品獲瑞士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大獎」
    (原標題:田文導演作品獲瑞士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大獎」)
  • 影視留學|用一篇文章來詳解影視留學的第一名校:USC南加大!
    通識性簡介:人們眼中的南加大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USC School of Cinematic Arts,簡稱SCA),1929年由南加州大學和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共同創建,是美國最早開設電影製作專業的學校,背靠好萊塢,有著先進的設備和強大的師資隊伍。
  • 一路向南:紀錄片《廣州夢工廠》主創分享
    2017年12月9日,「一路向南:廣州夢工廠」分享會   (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在時代美術館一樓公共多功能廳進行。在你們製作這部電影的過程中,這些在廣州的非洲人們最大的變化是什麼呢?   克裡斯提安娜·巴傑利(以下簡稱巴傑利):   我們用了6年時間來製作這部電影。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是獨立電影製作人,所以我們需要自己籌集足夠的資金才能製作作品;另一方面,在籌集資金的期間我們還做了一些其他工作。
  • 美國學校介紹之你可能不了解的南加大
    另外,在歷屆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南加大校友累計獲得144枚金牌、93枚銀牌和72枚銅牌,金牌數量和獲獎總量居全美高校第一。一句話,電影和體育成就了南加大的榮耀!南加州大學聞名於它的多樣性。它能接受世界各地學生。這裡有更多的國際學生,這比在其他任何私立學校都要多。平等是學校支持的,無論你是什麼種族,宗教性別或性取向。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 南加大電影學院成立90周年,著名電影人校友齊聚祝賀
    這門課程的成功開設導致了1932年電影系的成立,最終發展成為了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當時,南加州大學是美國第一所提供電影學士學位課程的大學,在1955年的時候增加了電影博士學位。從「Introduction to Photoplay」開設以來的九十年中,學校以其動態圖像媒體的綜合課程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