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098字
閱讀時長:8分鐘
關鍵詞:羅永浩、ADHD特質,分心不是我的錯
2018年12月,錘子的創始人羅永浩卸任。
從一個高二輟學、以倒賣二手書為生的社會底層人員,一躍成為新東方標杆英語講師;從一個聚集大批粉絲的網絡紅人,到從錘子科技的神壇隕落……
媒體把羅永浩的生平翻了個遍,想要弄明白究竟是什麼讓特立獨行的老羅沒有掌控好這家公司。
最後他們驚訝地發現,羅永浩竟然是具備ADHD特質的成年人——
他熱情幽默充滿創造力,演講時魅力四射;他具備韌性,為了成為英語講師死磕英語;他擅長辯論,和測評界大V、方舟子展開長時間的辯論;但他很難遵守時間,經常遲到;他缺乏組織性,員工稱「公司管理混亂」;他也嚴重情緒化,經常在工作中爆情緒……
有能量、有創造力、有韌性,卻又情緒不穩定、缺乏組織性、缺乏時間觀念、喜好爭辯,這些都屬於ADHD特質的範疇。
但這些,又似乎和我們傳統理解的「多動症」相去甚遠。
ADHD,全稱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俗稱「多動症」。很多人對ADHD的理解可能僅僅停留在注意力不集中、行為衝動缺乏自制力上。
觀察身邊的孩子,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孩子都有分心、衝動、多動的表現。但為何有些孩子是ADHD,有些卻只是淘氣頑皮呢?
這兩者相似的外在表現,幾千年來誤導了很多人,人們一度以為ADHD孩子就是本性惡劣、難以管教。直到20世紀初,ADHD才擺脫道德綁架,被真正定義為醫學問題。
事實上,ADHD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相對於常人,ADHD孩子大腦執行功能發育速度要延遲30%。
大腦執行功能由大腦前額葉皮層負責,相當於人類大腦的CEO,負責專注力、情緒管理、計劃組織、工作記憶、自我監督、持續努力和啟動任務這7項能力。
換句話說,ADHD孩子的大腦前額葉皮質發育速度比常人緩慢,所以他們在專注力、情緒管理、時間管理、計劃組織等方面能力偏弱。
這就是為什麼普通孩子到了四年級已經能夠獨立寫作業,而ADHD孩子還像個剛上學的一年級新生,每天丟三落四不知道該完成哪些作業,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無論大人打罵還是表揚,孩子依然我行我素管不住自己。
我們現在能理解羅永浩為何會情緒不穩定(情緒管理)、缺乏組織性(計劃組織)、缺乏時間觀念(時間管理)——因為ADHD特質人群的大腦特點決定了他們這些能力偏弱。
所以ADHD不是教養不當的結果,也不是孩子本性不好,而是孩子真的無法控制自己!
這就好比,你非要讓一個6個月大的嬰兒背誦《三字經》——孩子是做不到的!
2018年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兒童青少年ADHD整體患病率為6.3%,與這極高的患病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ADHD孩子極低的就診率:10%。
也就是說,國內有將近1800萬ADHD孩子尚未得到及時的幹預。
很多家長內心也無法接受孩子有「多動症」,不願去專業機構就診。去了醫院,家長也是惴惴不安地擔心被醫生責怪,希望醫生說孩子沒病。老師則難免給ADHD孩子貼上「難以管教」、「本性惡劣」、「家教不良」的標籤。
每天生活在被批評、被否定的環境中,ADHD孩子原本的生理問題會和心理問題(低自尊、自我否定)、社會功能問題(學業受挫、被同學排斥、厭學叛逆、沉迷遊戲)糾纏在一起。
如果不儘早就診、儘早幹預,等到孩子心理問題、社會功能問題很嚴重時,早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令人警醒的是:國內曾對1292名違法犯罪青少年進行調查,發現其中有978名在學齡期曾被診斷為ADHD,比例高達75%。
面對這個困境,思欣躍在全球獨創了基於人工智慧算法和大數據的VR虛擬實境注意力測評系統。現在家長不用帶孩子去醫院,就能用理性、科學、客觀的檢測辦法篩查孩子的注意力水平。
該系統由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的虛擬實境專家、神經心理學、數據統計學和計算機科學專家共同研發多年,僅需13分鐘,就能在統計多維度數據之後生成測評結果。
整個測量過程方便、快捷、零風險、結果精準。家長根據篩查結果,可以進一步判斷是否需要帶孩子去專業醫院就診。
羅永浩輟學後從社會底層一躍而上成為萬眾矚目的公眾人物,和他有能量、有創造力、有韌性、善於辯論的優點是分不開的。而這些難得的優點,恰恰是ADHD孩子常見的「缺點」——多動、喜歡做白日夢、固執、好爭辯。
羅永浩走下神壇的過程中,我們也不難窺見ADHD特質是一把雙刃劍。
如果能幫助孩子從小學會管好自己的ADHD特質;
如果能幫助孩子根據執行功能的特點安排學習和生活;
如果能為孩子儘早尋找專業的幹預;
那麼,不僅孩子的「缺點」能轉化成的優勢,孩子的人生道路也會更順暢!
ADHD領域的頂尖專家,在哈佛任職20多年的哈洛韋爾博士(Edward M.Hallowell, M.D.),就是把ADHD特質發揮到極致的榜樣。
作為ADHD領域的領袖人物,他開設在波士頓、紐約、西雅圖、舊金山的診所成功幫助數以萬計的ADHD人群收穫人生成功。
作為一名有閱讀障礙的分心者,哈洛韋爾博士撰寫出版的21本多動症普及書籍,深刻影響了包括中國讀者在內的全球ADHD人群。
其中《分心不是我的錯》被譽為分心領域的聖經。這本書在全球發行超200萬冊,被國內兒童精神衛生領頭人、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兒童研究室主任王玉鳳教授熱烈推薦。
在哈洛韋爾博士看來,ADHD孩子的大腦就像一量配了自行車剎車裝置的法拉利跑車,一旦孩子真正掌握了如何管好剎車裝置,照樣能成為人生贏家——「我從不治療『疾病』。相反,我幫助人們發現天賦!」
博士倡導把「缺陷」、「障礙」翻轉成「優勢」。其幹預體系的核心思想是基於「優勢理念」的「卓越五步循環法」。
這五步中的首要步驟是:家長與孩子建立基於理解、支持、包容和愛的「聯結」。 「聯結」是開啟孩子學習動力的金鑰匙,重要性遠勝第三步「練習」。而傳統教育往往忽略「聯結」,迫不及待地逼著孩子「練習」。
為了造福千千萬萬的中國孩子,哈洛韋爾博士和思欣躍於2018年聯合創立了思欣躍兒童優腦CogLeap。博士期望傳播他40多年在注意力領域的經驗,開啟中國ADHD家庭的幸福人生和美好未來。
博士在2018年首次訪問中國舉辦的演講就吸引了近千名中國家長、教師、醫生。
當時一位從杭州專程來滬的媽媽,聽完講座後才意識到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願上學,真實原因是ADHD。博士用他獨到的方法,三個月內就讓這位媽媽的孩子像變了個人似的,不僅喜歡去上學,成績也大幅提高了。
(左4)高鴻雲 復旦兒科醫院心理科主任
(左5)新華醫院心理臨床科主任醫師 張勁松 博士
(右4)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孫時進 教授
(右3)翁文磊 上海市婦女聯合會副主席
我們不禁唏噓,當年羅永浩在飛機上痛哭流涕地閱讀《分心不是我的錯》時,是否也在感慨:如果父母當年就帶自己去做注意力篩查測評,如果父母當年就知道哈洛韋爾博士的幹預方法,自己可以少走多少彎路,避免多少坎坷?!
我們相信,每個家長都願意盡最大努力,幫助孩子平穩地開啟成功幸福的人生之路。
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習吧!
基於哈洛韋爾博士幹預體系的家長課堂即將於近期開播。
課程主講專家辛蒂·戈德裡奇(Cindy Goldrich)師承哈洛韋爾博士,是在ADHD領域深耕20多年的美國知名ADHD臨床諮詢師。
報名預約課程
&
帶孩子做VR注意力測評
請掃碼聯繫
↓↓↓
歡迎大家訂閱本公眾號。
我們將刊登一系列文章,向大家介紹思欣躍的VR注意力測評體系,哈洛韋爾博士的幹預體系、理念和方法,並提供相關課程和案例供大家學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