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老人自費出書 400頁 55萬字 全是格言警句

2020-12-24 江蘇頻道

導讀:全書近400頁,每一頁都有一二十條格言警句。記者信手翻到《學習、學問、知識、智慧》章節的第19頁,上面有論語中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也有《三字經》中的「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還有諺語「最是書香能致遠」……

丁文洪。司新利/攝

「一年前,我就想著要出這本書,向城慶2500周年獻禮!」昨天,江都77歲退休幹部丁文洪特地背著厚厚的三本書送至本報,這是由他花了兩年半時間,編著的55萬字《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語彙》。

獨自編寫

400頁書寫滿格言警句

在書的前言後面一頁,印著「謹以此書獻給歷史文化名城揚州建城2500周年」的文字。丁文洪告訴記者,他編這本書的初衷,就是想通過格言警句、名詩名詞、名諺名聯,給自己以及親朋好友,在做人做事方面提供一些智慧和經驗。當他得悉揚州2500周年城慶在即,就想著要把書編得更好、更全,以一個普通市民的身份獻禮。

有了這樣的宏願,丁文洪廢寢忘食地開始資料整理、梳理、分類、輸入、校對……一系列繁雜而縝密的工作都是由他自己完成。「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為人處世的名言不計其數,我要做的是找出其中最精典、最簡潔、最易記的內容,編寫成書。」

全書近400頁,每一頁都有一二十條格言警句。記者信手翻到《學習、學問、知識、智慧》章節的第19頁,上面有論語中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也有《三字經》中的「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還有諺語「最是書香能致遠」……

海量素材

來自一人多高的剪報筆記

毫不誇張地說,丁文洪的這本書,每一頁,每一句,都讓讀者如飲甘霖,受益匪淺,而這離不開老人一生的積累,讀書的勤勉。

丁文洪告訴記者,他出生於泰州黃橋書香之家,其堂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丁文江(胡適曾為其立過傳)。他自小喜愛讀書,大學畢業後當過老師、科技幹部。

在丁文洪的家中,有五六千冊藏書,《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語彙》中的內容多出自其中。「我讀書喜歡做筆記,平時也喜歡剪報,堆起來有一人多高。這次編書都發揮了作用。」

書中不僅精選漢、藏、蒙、維等民族古今聖賢、諸子百家的海量格言警句,還有丁文洪平時在生活中的隨手筆記。

有一次,他去山西旅遊,在一家藥店門口,看到一副「但願世間人長壽,不惜架上藥生塵」的楹聯,隨手就記在本上;看電視,聽到一句「戲劇小舞臺,人生大智慧」的廣告詞,也記下來。

最大心願

把自己的書搬到城慶展上

把大量、龐雜的語彙排編成書,這不僅是對丁文洪畢生學養的考驗,也是對他年近八旬身體的挑戰。

為了趕在城慶2500周年之前付梓,他每天凌晨3點起床,端坐在書桌前,翻看、整理、謄抄。白天,他趕去列印店,請店員輸入電腦。僅列印的費用,老人就支付了萬餘元,而他自己為了省錢,有時中午就以幾個饅頭充飢。為此,他的身體出現了不少問題。

之後,丁文洪向江蘇教育出版社、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中國文化發展出版社多位編輯請教,丁文洪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自比,反反覆覆修改了16稿後,才交給出版社。

今年5月,丁文洪捧著墨香四溢的書,抑制不住地激動。第一時間把《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語彙》送到揚州市檔案館、江都科協等部門收藏。而他最大的夙願是將書搬到城慶展,讓更多的揚州人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揚州文化底蘊深厚,揚州是我最可愛的家鄉,作為一個退休老人,我想為家鄉獻份禮。」

相關焦點

  • 61歲漸凍人自費出書 靠眨眼寫出12萬字自傳
    原標題:61歲漸凍人自費出書 靠眨眼寫出12萬字自傳   成都商報記者 胡挺 邱俊峰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為什麼要寫自傳   ——「漸凍疾病走進我的生活至今已有12個年頭,我想用我的經歷告訴所有的漸凍病朋友,我們雖然身患絕症,但仍能做很多事,熱愛生活享受生命帶來的樂趣
  • 八旬翁8年鑽研"數獨"痴迷九宮格 自費出書
    俞傳賢老人在研究「數獨」。   看過《最強大腦》的人,一定對其中的「數獨女孩」記憶深刻。其實,數獨並不是「天才」才能玩,蘇州姑蘇區雙塔街道就有一位「數獨爺爺」,不僅鑽研了8年「數獨」,還自己出書教老年人玩「數獨」,他就是家住網師巷社區南石皮弄1號的俞傳賢。記者了解到,俞傳賢今年81歲,他自掏腰包出版了一本《數獨:老年人也能玩的腦力遊戲》,希望在老年人當中推廣,鍛鍊腦力,抵禦衰老。
  • 童話書《會飛的羚羊》獻禮六一 童話爺爺6年寫60萬字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77歲的退休教授王志林,又給孩子們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20多萬字的童話書《會飛的羚羊》。6年來,他已寫就60萬字、400多篇童話故事。71歲老爺爺為孫女自編童話故事6年前,71歲的王志林與老伴去上海,幫二兒子帶孫女。孫女喜歡聽故事,每天纏著爺爺給她講不同的故事。
  • 自費出版的作品是否算正規出書,你不明白這點,自費出書肯定糾結
    目前很多手裡面有點資金的人都想出版一本屬於自己的書,那麼他們在出版書的時候就會糾結一點,就是自費出版的作品是否算正規出書呢,針對這一個話題,咱們今天就來聊一下。【1】 自費出版的是否正規首先要明白一點,自費出版的作品和出版社主動約稿免費出版的流程是一樣,都屬於正規出版,之所以會出現自費出版這一說,是因為有的作者雖然文採和內容很好,可由於沒有知名度,出版方也不敢冒這個風險給這類免費出版,所以就出現了自費出書。
  • 最高檢開展廉政格言警句徵集展播活動 提升廉政"軟實力"
    就是要通過廉政格言警句的徵集和創作,突出教育引導,提升檢察人員的職業操守,使廉潔從檢成為一種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更好地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建設。」蘇德良告訴記者。   2.垂範: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創作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廉政格言警句徵集展播活動一開始就得到了最高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示範引領。
  • 想要自費出書,出版哪種類型的書好賣
    目前,對於缺乏知名度的新手作者來說,出書大多以自費的形式體現。由於自費出書需要作者本人支付出版和印刷的全部費用。因此,很多人在出版前都會考慮再三。書出版了能不能賣出去?能不能收回成本?新書能不能大賣,一舉成名?
  • 寧波兩位小學生出書新聞引熱議 孩子出書鼓勵寫作or拔苗助長
    觀點 旁觀者感受 86歲老人擔憂 孩子過早成熟小朋友出書不僅是孩子和家長關注的,上了年紀的「奶奶」甚至「太奶奶」輩分的老人們也非常關注。金報忠實讀者,現年86歲的孫賢芳老奶奶就給報社打來電話,表達了自己對於小朋友出書的看法。 孫奶奶回顧起自己少年時期的情景,由於舊社會重男輕女等封建觀念阻撓,考上了學校卻沒能念成書,感到十分遺憾。
  • 《增廣賢文》中的格言警句,悟透之後,受益匪淺
    其中很多關於為人處世、人生方面的內容,所體現出來的道理都是深刻的,經過時間的檢驗,成為警醒後人的格言警句。1. 成事莫說,覆水難收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就不要再一直去反覆嘮叨了,不管是做得對還是做得錯,都不要再說了。
  • 自費出書需要多少錢,如何出書才可以選擇用筆名,以下兩種帶筆名
    很多作者找我們出書的時候,首先會問的就是自費出版一本書需要多少錢,其實自費出書需要多少錢?目前和很多因素相關(和字數、出版社、專業、印刷數量、印刷質量、上架發行渠道、後期是否推廣、作者是否有知名度),只能說目前自費出書一本書的費用最低也要在五萬左右,當然能達到免費出版的也不少。
  • 退休老人八年編同義詞詞典 願無償提供給出版社
    這個新年,79歲安慶老人楊光遠的願望是出書。這本新書還沒大名,歸納的是漢字中的同義詞,洋洋灑灑共16萬字。  楊老希望這本凝結他八年心血的詞典能無償提供給出版社出版。  今年79歲的楊光遠,退休後在深圳辦審計工作中,發現在一些公文書寫中,常常會碰到詞義不明的情況,當時楊光遠就琢磨著要整理一個同義詞的材料。
  • 日老人自費出版中國兒歌 京版權局幫尋著作權人
    現齡72歲的日本老人小笠原玲子女士在電話中訴稱,她的父親曾在北京大學任教,她自幼跟隨父親在北京居住了六年。兒時的生活給她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尤其是朗朗上口、韻律優美的中國兒歌更是常常勾起她對童年的懷念。她回到日本以後成了日本一所高中的教師,退休以後從事義務教授中文的社會福利活動。2000年,小笠原女士將她收集的中國兒歌翻譯成日文交給她的大學導師中山時子女士閱覽。
  • 出版社談大學生出書:希望有更深社會認識後再投稿
    曾幾何時,出書被許多人視作一件「高不可攀」的事,一些文學大家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才敢提筆寫書。如今,大學生何以在20歲左右的年紀就出版個人作品?書的質量怎麼樣?大學生出書到底難不難?大學生出書又是出於什麼原因?記者近日做了探訪。  湖大女生出版長篇言情小說  湖北大學的曾云云最初是從一名網絡寫手做起的。
  • 讀書格言警句大全
    讀書格言警句大全     1、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 九旬老人自辦農家書屋30年 謄寫小常識贈村民(圖)
    陳人願老人與他的書屋  本報訊 實習生 黃學玲 陳麗 記者 汪清林 文/圖 老人退休後自費創辦農家書屋,一幹就是30多年,藏書從起初的幾百冊,到現在已有一萬多冊。他就是揚子洲鎮三聯村老人陳人願。老人現在91歲高齡,仍然筆耕不輟,常寫一些醫療保健、農業科技方面的小常識、小竅門,免費贈送給周邊的村民。  老人退休自費開辦農家書屋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揚子州鎮三聯塔下頭自然村的「陳人願書屋」。書屋陳設雖然簡樸,一張小桌子、幾把木椅、幾排書櫃,但一切井然有序。
  • 90歲開始認字100歲寫自傳出書
    亨利《以一名漁夫的語言》成美國小學生勵志讀本  美國老人詹姆斯·阿魯達·亨利幾年前仍是個文盲,不識字讓他在90多年人生中經常承受挫折的苦悶。直到有一天,一次意外激勵讓他產生了晚年認字的信念,並通過努力與執著,把自己曾經引以為豪、卻無法用文字表達的人生片段付諸筆端。
  • 初中作文素材:關於成長的格言警句精選300字
    關於成長的格言警句精選     1、當所有人都低調的時候,你可以高調,但不能跑調。     2、哲人無憂,智者常樂。並不是因為所愛的一切他都擁有了,而是所擁有的一切他都愛。     3、變老是人生的必修課,變成熟是選修課。
  • 65歲老人花十年時間寫成《重慶方言辭典》 草稿重達27公斤
    十年收集草稿重達27公斤這位65歲的老人名叫李元烈,是巴南區木洞鎮文化服務中心事業幹部,於2015年10月退休。作為深耕基層文化的工作者,退休前,他因工作關係,與普通群眾接觸較多,經常會接觸到民間俗語,他深感這些巴渝民間方言文化,含議深刻,博大精深,應該得到傳氶和發揚。
  • 2017最新經典人生格言警句精選 2017人生成功勵志格言大全
    人生勵志的格言警句  愛一個人而那個人不愛你是很讓人難受的事;但更痛苦的是,愛一個人,卻永遠沒勇氣告訴他。  生命中很悲哀的一件事就是當你遇到一個對你意味著很多的人,但你只是在末了才發現,而這時你 已無力回天,只好任其隨風而逝。
  • 評職稱出書|出版一本專著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現如今,出書已成為職稱評審的重要指標。基本上中級以上的評職評審條件都會要求有出版著作這一項。由於學術專著銷售市場不大,出版社不願冒風險公費出版,因此,大多數的評職稱出書都是以自費的形式出版的。那麼,評職稱出書時,一本專著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先來看看專著在評職稱時的加分情況:一般來說,著作的職稱加分多在10-20分,當著作是獨著時,即獨立作者加分是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