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裡拉(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香格裡拉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是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地級行政區首府, 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橫斷山區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區交界地,也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景區所在地。
截至2014年,香格裡拉市總面積11613平方公裡,轄4個鎮、7個鄉,共有6個社區、58個行政村。2011年年末,香格裡拉市總人口為174,585人,除主體民族藏族外還有漢族、納西族、彝族、白族等十幾個民族,人口密度為10人/平方公裡,是雲南省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市份之一。2016年,香格裡拉市累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09519萬元。
香格裡拉於20世紀30年代出現於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著名小說《Lost Horizon》(消失的地平線)中而為世人所嚮往,不久便被拍成同名電影並榮獲多項奧斯卡獎,更使其為世人熟知。香格裡拉藏區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絢麗,擁有普達措國家公園、獨克宗古城、噶丹松贊林寺、虎跳峽等景點。2019年4月30日,雲南省人民政府決定香格裡拉退出貧困縣序列。
2019年11月,香格裡拉市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20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市。
城市軌道交通的定義與分類
軌道交通是一種利用軌道列車進行人員運輸的方式。城市軌道交通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準點、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和用地等特點。世界各國普遍認識到: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優先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及其環境
產品分類:軌道交通包括了地鐵、輕軌、空中軌道列車、有軌電車和磁懸浮列車等:
城市軌道交通的準入條件有哪些?
在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常駐人口等方面,提高了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門檻。其中,地鐵的申報門檻相比原來提高了3倍,輕軌門檻提高了2倍多;並在地方債務、資本金比例、初始運營客流等方面提出嚴格要求。
《意見》也被稱為「52號文件」,這個文件的方針是「量力而行、有序發展」,提高城市軌道交通的準入條件,並在多項指標設置申報「底線」,未達到申報條件的建設規劃一律不得受理。
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底線」分別由100億元、1000億元調整為300億元、3000億元;申報輕軌城市的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底線」則分別從60億元、600億元提高到150億元、1500億元。
以及多項申報指標進行了提高,具體如下表:
隨著申報門檻的大幅抬高,有一大批城市暫時與軌道交通無緣。此前,因未達到相關申報要求,包頭市的軌道交通項目被緊急叫停。而一些城市,也因未能達到「債務率」的要求,被暫緩審批和暫停新開工項目。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是服務於雲南省迪慶州香格裡拉市及周邊地區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雲南省唯一規劃建設環線軌道交通線路的城市,也是雲南省第二個規劃建設軌道交通的州府城市。
截至2017年9月,香格裡拉軌道交通共規劃有軌道交通T1線、軌道交通T2線、軌道交通T3線、軌道交通T4線和軌道交通H1線、軌道交通H2線,共計6條線路,線網總長106.8公裡,共設站57座。目前,香格裡拉軌道交通T1線已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正在進行施工前的前期準備工作,計劃2017年底正式進行全面施工。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運營情況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暫無運營中線路,即將開工建設,到2020年底,將建成運營T1線、T3線,2021年底將建成運營T2線,2023年年底建成T4線。
城市軌道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經濟特徵
1.城市軌道交通是準公共產品
從經濟學角度看,地鐵項目兼具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特性,即地鐵運輸服務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和有一定排他性的基本特徵,屬於準公共產品。理論上純公共產品由政府提供,純私人產品應由民間部門通過市場提供。準公共產品既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在政府給予補助的條件下,由私人部門通過市場提供,即政府和民間合夥的方式。
2.城市軌道交通的外部效應主要是正外部效應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能誘發沿線土地升值,促進沿線房地產、商業等行業的加速發展。從這一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能增加城市的社會經濟福利,帶來巨大的正效應。
3.具有明顯的規模經濟特徵
城市軌道交通發揮作用以網絡規模為前提,覆蓋面越大,城市軌道交通效率越高。由於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正外部性的存在,其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項目盈利差,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帶來的總收益不可能全部量化為項目投資者的帳面收益,如城市軌道交通到達地區房地產升值的部分,城市軌道交通的暢通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時間成本的節約,城市軌道交通的建成對城市交通及環保的貢獻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經營具有時空局限性,盈利空間有限。
但是,城市軌道交通權益具有放大性,資產的保值增值能力強。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流動增大、路網增加,以及服務水平的提高,城市軌道交通將吸引更多的客流,票款收入從長期看具有一定的增長趨勢。而且城市軌道交通的洞體使用年限長達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升值潛力巨大。因此從長期看,城市軌道交通資產的權益可以不斷放大,資產具有很強的保值增值能力。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規劃建設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總體目標
香格裡拉市旅遊觀光軌道交通線網將中部綜合旅遊資源區為重點,將中心城區作為旅遊交通的主要起點和市域旅遊服務核心,依託214國道沿線全景體驗軸,輻射至香格裡拉中心城區周邊的重要景區景點,藉助中小運量軌道交通的優勢,重點串聯周邊的普達措國家公園、松贊林寺、納帕海、陽塘措及小中甸等四大核心地區,打造具有香格裡拉特色的旅遊觀光軌道交通品牌。規劃線網總長約106.8km。
由於香格裡拉市主要以旅遊為經濟主導,相應旅遊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與香格裡拉市旅遊發展規劃年限一致,近期至2020年,中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0年。香格裡拉旅遊觀光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功能定位是:以香格裡拉中心城區為核心,承擔香格裡拉主要旅遊景點客流,連接香格裡拉機場、鐵路客運站等大型綜合樞紐,以服務遊客出行為主,包括景區內到外、對外交通樞紐集散等,兼顧城市居民通勤需求。規劃建設香格裡拉旅遊觀光軌道交通對提升香格裡拉旅遊城市形象、優化香格裡拉城市空間布局、完善綜合交通體系、促進旅遊產業升級及景點開發具有重要作用。
總體線網運行模式示意圖
香格裡拉旅遊資源豐富,除納帕海、普達措國家公園、松贊林寺等著名景點外,還有陽塘措、小中甸等待開發景區,由於各景區較分散,現有交通設施有限,各景區通達性不強。因此利用軌道交通大運量、高效、快捷、安全等特點,實現各景區快速通達,是規劃線網的首要功能。香格裡拉旅遊客流逐年急劇增加,但香格裡拉遊客集散地主要以中心城區為主,相對單一。
本規劃線網增加了景區內外新的交通方式,帶動周邊區域旅遊產業發展,促進納帕海、陽塘措、小中甸等景區多元發展的格局,可以有效增加旅客集散地,改善遊客集中湧向城區,有效緩解城區的吃、住、行容量,也能拉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線路布置考慮與沿線景色融為一體,將交通出行轉變為遊覽消費,充分利用軌道交通走行平穩,乘坐舒適、視野寬闊、眺望條件好等特點,使特色交通工具成為旅遊的吸引力因素,打造香格裡拉旅遊觀光品牌。
軌道交通線網的敷設,不僅僅是將品牌景區有效的串聯,而是依據現有城市規劃及旅遊規劃的相關原則,通過線網的延展,更大的促進城市空間的軸向及橫向發展,為香格裡拉市的城市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整個線網的功能層次分級,分為骨幹線和補充線兩級。
結合線網布局分析,旅遊軌道交通線網對於聯絡中心城區建塘鎮和重要景區(納帕海景區、普達措景區、陽塘措景區、小中甸景區)的線路作為線網的骨幹線,使中心城區和各景區之間實現快速通達。
對於納帕海自然保護區、陽塘措藏域水鄉景區、小中甸花漾景區、普達措國家公園四個區域性的景區,在景區內部設置的線路作為線網的補充線,主要起到觀光旅遊服務的功能,建設目標要求慢速、舒適。其中納帕海自然景區和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環境保護要求較高,對於其補充線可以採用不同形式的制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骨幹線承擔主要客流走廊,建設標準較高,建設目標要求快速、準點性,採用專有路權;補充線作為網絡的補充線,起到提升網絡服務等功能,建設標準相對較低,可採用專有路權,亦可採用混合路權。
軌道交通在城市公交體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軌道交通在城市公交體系中的地位及作用從系統的層次性分析,城市社會經濟大系統、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和城市軌道交通子系統三者之間是遞階包涵的關係。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地位與作用
1——城市軌道交通子系統;2——城市綜合交通系統;3——城市社會、經濟大系統。
首先,城市是相對於鄉村的社會、經濟大系統,從某種意義講,其本質是時間和空間上的高效率與高效益,城市必須保持充分的活力和相當的發展空間。
實踐證明,一個城市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一個高效率的城市綜合交通系統作支撐。這是因為城市交通系統是城市社會、經濟大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子系統。一方面城市土地利用與開發提出相應的交通需求,需要一個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統來支持;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統的發展,交通可達性的提高,又會反過來影響城市土地的利用與開發,引導城市形態向一定方向演化。因此,城市要科學合理的發展、演化,除了要做好城市總體綜合規劃之外,還應該規劃好城市交通子系統。
城市交通系統與土地利用的相互關係
其次,城市是一個人口密集,各種交流活動頻繁的特定空間區域。在這個區域中交通需求集中、定時、密度大,同時還要求快速、高效、安全、方便、舒適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以其高效、優質的服務和節省資源、輕度汙染的特性恰好滿足上述技術、經濟方面的要求。因而成為城市交通系統的骨幹。相應地,其它交通方式(如常規公交汽、電車,計程車,小汽車,自行車等)則起到補充、配合的輔助作用。因此,一個好的城市交通系統首先要規劃好、建設好和管理好其核心部分——城市軌道交通子系統。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線路分覽
軌道交通T1線、T2線、T3線作為骨幹線,承擔主要客流走廊,建設標準較高,建設目標要求快速、準點性,採用專有路權。T4線設置為聯絡線,建設目標要求快速、準點,採用專有路權。環線H1線、H2線作為補充線,主要承擔遊客在納帕海景區、陽塘措景區、小中甸花海景區的觀光旅遊,起到服務功能,建設標準相對稍低,建設目標要求慢速、舒適,採用專有路權或採用混合路權。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軌道交通T1線
T1線以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為起點,沿著屬都崗河行經霞給文化村、娜姆措生態園,接著至天生橋溫泉,再沿著東環線至桑那新區,然後行經拉姆央措湖和松林寺,最後至依拉草原。T1線中娜姆措生態園至天生橋溫泉的線路沿河谷設置,採用高架敷設,對於T1線其他部分,則在地形坡度較大處採用高架敷設。
軌道交通T1線站點及走向圖
線路名稱,線路長度,車站數量,平均站間距:
T1線,30.7km,12座,2.79km。
軌道交通T1線站點:
依拉草原站、貢保站、松贊林寺站、康定南路站(換乘T3線)、仁安路站、桑那水庫站、易司站、紅坡村站(換乘T2線)、天生橋站、娜姆措站、霞給站、普達措站。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軌道交通T2線
T2線沿碩多崗河敷設,途徑山谷,連接大寶寺和悅榕莊,其線主題為「山谷·秘境」。T2線路始於小中甸,後線路向北前行,經小中甸花海、奶司文化村、吳公藏寨等景點,再到達換乘站塘安各,後偏東北向穿秘境峽谷至大寶寺,繼續前行至紅坡村與T1線銜接。
軌道交通T2線站點及走向圖
線路名稱,線路長度,車站數量,平均站間距:
T2線,35.3km,13座,2.71km。
軌道交通T2線站點:
紅坡村站(換乘T1線)、闊機達拉站、大寶寺站、山谷站、秘境站、楊給站(換乘T4線)、塘安各站(換乘H1線)、吉念批站(換乘H1線)、吳公藏寨站(換乘H1線)、奶司文化村站(換乘H1線)、都日谷站(換乘H1線)、小中甸花海站(換乘H1線)、小中甸站(換乘H2線)。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軌道交通T3線
T3線起於康定南路站,沿康莊大道南行至龍潭湖、神鷹路,之後線路向西北偏轉,沿神鷹路向西行至機場,線路再往北行之後向東偏轉至火車站。線路在神鷹路站與T4線換乘,在康定南路站與T1線換乘,火車站設置為綜合交通樞紐。
軌道交通T3線站點及走向圖
線路名稱,線路長度,車站數量,平均站間距:
T3線,10.4km,6座,1.94km。
軌道交通T3線站點:
康定南路站(換乘T1線)、龍潭湖站、環城南路站、神鷹路站(換乘T4線)、機場站、香格裡拉火車站站。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軌道交通T4線
T4線連接T3線和T2線,北起神鷹路站,經依木康思、科拉等地,南至楊給站。由地形可知機場至科拉的線路高差變化較小,部分採用高架敷設;科拉至楊給的線路主要穿過山谷,主要採用高架敷設。
軌道交通T4線站點及走向圖
線路名稱,線路長度,車站數量,平均站間距:
T4線,13.4km,5座,3.35km。
軌道交通T4線站點:
神鷹路站(換乘T3線)、依木康思站、科拉站、居都谷站、楊給站(換乘T2線)。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軌道交通H1線
H1線從塘安各沿陽塘措湖區右側岸邊行進,沿途經過吳公藏寨、奶司民俗文化村,再繞神山經過德吉林寺,接著到小中甸花海,緊接著到大壩壩區,之後橫跨湖區至左岸左根丁,之後沿左岸經寶瓶半島、諾南保藏寨、湖濱溼地,最後回至塘安各。線路沿湖區設置,能直觀的觀看湖區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環線線路運營方向為順時針方向。在T2部分線路為平行線,可以雙向行駛,從而實現從陽塘措快速到達其他景區,其中塘安各站為T2線和H1線單雙休運營折返點。本環線塘安各站交通條件好,可實現與T2線換乘,場地條件較寬,將其設置為遊客集散中心,方便遊客旅遊集散換乘。
軌道交通H1線站點及走向圖
線路名稱,線路長度,車站數量,平均站間距:
H1線,26.8km,12座,2.23km。
軌道交通H1線站點塘安各站(換乘T2線)、吉念批站(換乘T2線)、吳公藏寨站(換乘T2線)、奶司文化村站(換乘T2線)、都日谷站(換乘T2線)、小中甸花海站(換乘T2線)、壩區站(換乘H2線)、左根丁站、寶瓶半島站、聯合村站、諾南保藏寨站、湖濱溼地站、塘安各站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軌道交通H2線
H2線主題定位為「花海暢遊」,線路從小中甸水庫大壩壩區沿214國道行進至小中甸鎮,設小中甸站,再經胡批、達岡順至康司,設康司站,接著至月亮湖,在清香樹感受紅軍長徵入藏第一站,觀賞月亮湖,然後至那了崗、甲宗,接著至曲都學觀賞河谷風光,線路再沿衝江河至大壩壩區,設壩區站。環線線路運營方向為順時針方向。在T2部分線路為平行線,可以雙向行駛,從而實現從小中甸快速到達其他景區,其中小中甸站為H2線單雙休運營折返點。本環線將小中甸站設置為遊客集散中心,方便遊客旅遊集散換乘。
軌道交通H2線站點及走向圖
線路名稱,線路長度,車站數量,平均站間距:
H2線,22.9km,9座,2.54km。
軌道交通H2線站點:
小中甸站、胡批站、達岡順站、康司站、月亮湖站、那了崗站、甲宗站、曲都學站、壩區站(換乘H1線)、小中甸站(換乘T2線)。
發展軌道交通系統必要性分析
軌道交通建設是近年來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的重點,城市軌道交通在城市住宅區、交通運輸中心和工作地點之間提供了一個快捷便利的連接。由於軌道交通造價高昂,籌集建設資金成為制約軌道交通發展的首要障礙。為了拓展資金來源,提高建設、運營效率,一些國家或城市在傳統的「國有國營」模式的基礎上對城市軌道交通的融資渠道、建設和運營環節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建立多種收益模式,不同程度地吸引社會投資,同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達到對地鐵項目市場化運作的目的。
從一定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不僅是一個公共客運系統,而且是一個經濟系統、一個社會系統。因而它不僅具有交通特性,而且表現出相應的經濟特性和社會特性:
1、交通特性
(1) 提供高效、優質的出行服務。高效體現在速度快、容量大;優質體現在方便、舒適等。
(2) 節約資源(特別是節約城市稀有的土地空間資源)。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耗低,二是佔地少。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採用的是大運量、集中化運輸方式,且採用了一系列高新技術,因此單位乘客的能耗是其它任何一種城市交通方式所無法比擬的,同時佔用的城市土地空間資源也是最少的。
(3) 輕度汙染——體現在噪聲、震動、空氣汙染程度小等。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一般採用電力牽引方式和大運量、集中化運輸方式,因此,每運送一位乘客所產生的汙染微乎其微,通常被稱為「綠色交通」。
2 經濟特性
(1) 屬巨額資金密集型系統。首先,初期建設投資需要巨額資金。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要求高、施工難度大、設備的技術標準也高,常常成為一個城市中有史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因此,一個城市若沒有相當強的經濟實力和財政基礎是無法進行大規模軌道交通系統建設的。
其次,運營成本也相當高。一方面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能源消耗絕對量相當大,包括列車牽引、環境控制、車站機電設備及通信信號設備等日常運轉的能耗。另一方面高標準的防災系統的投資成本與維護保養成本也很高。同時,大量運營管理與服務人員的開支、設備的運行費用也使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2) 企業財務收益與社會經濟效益相差懸殊。由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具有較強的公用性,強調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使得運營企業無法按運營成本制定票價,因此運營企業極易虧損,即便是運營成本的回收都幾無可能,常常需要依賴國家、政府、社會提供大量的補貼。
3、社會特性
(1)具有公用事業的性質;
(2)具有基礎設施的功能。
這些特性是從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對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進行觀察與分析得到的,對於探討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管理體制很有裨益。
香格裡拉軌道交通價值意義
近年來軌道交通蓬勃發展,香格裡拉發展軌道交通,具有節能、環保、運能較大、造價較低、適應性較強等諸多優勢,同時,將軌道交通與旅遊景區相結合,打造新型旅遊觀光軌道交通,對於促進特色旅遊城市經濟發展,提高城鎮化建設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