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教育的最好方法,但前提是懂得尊重,家長不要太自我

2020-10-06 小肖說育兒

前言: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懂得什麼叫做溝通,很多人都知道教育孩子一定要和孩子好好溝通,一味的指責和謾罵孩子,往往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而且有可能還會讓孩子和家長反目成仇。本來我們教育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有可能把孩子往反方向推,那你知道溝通是教育的最好的方法,但你知道嗎?其實在這個方法之前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尊敬,互相尊重對方才是溝通的最好方法,如果你只一味的去和孩子進行溝通,孩子絲毫不尊重你,或者孩子只覺得你說的話都是在放屁,對他一點用處都沒有,他絲毫沒有把你的話放到腦子裡,過後就忘,這就是孩子不尊重你的反應,所以家長一定要懂得去尊重孩子,同時孩子也要懂得來尊重家長。

而我們在教育和跟孩子溝通時也不能太自我,貝貝媽媽在每次發現貝貝做錯事時,總是會好言相勸,跟貝貝進行一番溝通,希望貝貝能夠懂事,貝貝媽媽也很少會跟貝貝大吵大鬧,更很少去指責過貝貝,大部分都是好言相勸,用語言來解決問題,但是長此以往貝貝卻變得目無尊長,因為他覺得媽媽每次遇到問題之後都是說他兩句,對它產生不了影響,所以貝貝覺媽媽整天和他說他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就是口頭上說說的,反正媽媽也不會對他做什麼,也因此貝貝在每次做錯事之後都會默默的忍受,媽媽對自己的指責和批評,但過後貝貝就忘了。

貝貝的媽媽還不知道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其實除了貝貝本身有問題之外,貝貝的媽媽也有問題,貝貝媽媽在指責孩子的時候,往往要求孩子做的事自己卻做不到,所以一味的要求孩子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或者自己本身就沒有起到帶頭作用,這樣孩子更不可能聽媽媽的話,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教育孩子呢?

第一:溝通的話簡潔化

很多家長都把溝通當成了嘮叨和囉嗦,我們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往往會說你這裡做的不對,那裡做的不對,下一步應該怎麼做。但有的家長往往會把這一句簡單的話重複無數次,這樣長此以往的重複,孩子聽的耳朵都起繭子了,所以就更不會聽媽媽的話了,孩子聽了厭煩,雖然在媽媽說的時候不會往心裡去。所以我們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同樣的話不要說太多次,在和孩子溝通時也不要總是重複一些無所謂的話,儘可能的將你要說的話精簡幹練一些。

第二:不要跟孩子說一些你做不到的事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我往家長會對孩子的要求非常苛刻,哪怕是一些你本身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你還要去要求孩子,這樣強求孩子的結果,就會導致自己的孩子非常厭倦自己的母親,覺得父母說的所有的話都是在無端的指責自己,長此以往下去,你說的話在孩子看來根本一點用處都沒有,所以在教育孩子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要從自己出發在跟孩子說時也要在指責孩子或者要求孩子的時候,先考慮一下你所要求的事情,你自己是否能夠做到。

給家長的寄語: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每個孩子在生活當中難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在教育期間每個孩子也不可能都像電視劇中演的那麼聽話懂事,有些孩子難免會有自己的小性子,所以我們應該懂得因材施教,同樣在和孩子溝通時,也要懂得要互相尊重對方,孩子尊重你,你也尊重孩子,這樣才適合我們進行溝通,但如果互相雙方都不尊重對方的話,那溝通顯然是沒有必要存在的,同時在教育期間家長也不能太自我,如果總是自大,以長輩的身份去教育孩子,和孩子溝通,孩子自然不願意聽你講話。

相關焦點

  • 父母最好的教育,是懂得尊重孩子
    事實上,這一切得益於尖尖有個尊重她的好老爸。她喜歡畫畫,李海潮就全力支持;尖尖喜歡雕刻,李海潮就讓她玩到盡興,哪怕家裡弄得滿地是灰,一片狼藉。教育專家孫雲曉說:「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會更有自信和主見,從而成為最好的自己,收穫尊嚴、成就感和幸福。《奇葩說》裡黃執中曾說:「什麼是完美人生?
  • ...的技巧和方法: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之尊重,壹心哥親子溝通心得體會
    所以,親子溝通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與方法的,否則就沒有效果,所以對於這一代人的教育,絕不能再用老方法。 壹心大哥希望通過親子溝通心得體會分享,讓你能快速掌握親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與孩子的關係更密切,今天分享主題的是第三個技巧和方法: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之尊重。
  • 教育孩子的首要前提是「尊重」,父母一定要謹記,尊重孩子很重要
    在這些負面情緒的驅動下,他會選擇避免與成年人交流,或使用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與父母爭吵,以抵制家長對他的不尊重。當父母無法尊重自己的孩子時,孩子又怎麼能夠了解到尊重的真正含義呢?所以,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無法學會尊重。而不懂得尊重的孩子,在這個社會中只會處處碰壁,無法成功。
  • 孩子不想溝通?家長跟孩子無效溝通,多數是「自我辯護」的心理
    為什麼父母和孩子溝通總是無效的1.父母不懂得尊重孩子溝通是以尊重為前提的,很多時候,父母都自以為是的覺得孩子年紀還小,什麼都不懂。孩子想要吃零食,父母也允許他吃,這是尊重。但其實,孩子想要的是自己在拼圖的時候,父母不要讓自己去搭積木。自己在畫畫的時候,不要讓自己去跳舞。孩子希望父母尊重他們的行為,偶爾也聽取他們的想法。
  • 父母教育孩子時不要太強勢,更不能縱容,要注意「雙向溝通」
    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要太極端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方法,而且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家長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如果過於極端,就無法把孩子教育好。父母學會了雙向溝通,會鍛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父母與孩子溝通時,是在平等的前提下進行的,孩子會得到父母的尊重,慢慢會變得越來越有自信,敢在別人面前發表自己的看法。3、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懂得運用雙向溝通的父母,會培養出一個社交能力非常強的孩子。
  • 睿智燈塔-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
    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功課。不管在生活的哪個方面,溝通永遠都是維繫關係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在親子關係當中,學會如何溝通,能讓父母更好地教育孩子。那麼,家長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法有哪些呢?很多時候,家長經常抱怨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次數並不少,但每次都是以爭吵告終。
  • 父母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和教育,孩子更容易與人相處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與別人友好相處,受到別人的歡迎,就應當讓孩子從小學會尊重每一個人,學會與別人溝通,打動別人的心。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方法,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作為家長,應怎樣幫助孩子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呢?一、父母和孩子溝通的原則1、多與孩子交流。
  • 最好的修養是懂得尊重
    懂得尊重慢慢的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對人恭敬其實是在莊嚴你自己。身處職場,我們追求的不過是認同感,即領導和同事對你的尊重和信任。所有的關係都是相互的,一個人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優秀的人對誰都會尊重,尊重領導是一種天職,尊重同事是一種本分,尊重下屬是一種美德,尊重客戶是一種常識,尊重對手是一種態度,尊重所有人,則是最好的修養。
  • 家長視角|尊重的教育——一位研究型媽媽的蒙氏教育觀察與思考
    從資料裡,我發現原來幼兒教育有著眾多理念和派系,不同的幼兒園秉持的是不同的教育理念,那麼在選園時最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與家長的教育理念,孩子的性格之間的適切性。蒙特梭利教育法主張以孩子為中心,把孩子看成獨立個體,尊重並且相信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發展學習,讓孩子在自我感知的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充分、全方位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去解決問題,並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自信、自我負責、秩序感、不輕易放棄。蒙氏教育中,老師和家長只是孩子自然發展、自主選擇學習進程中的觀察者和支持者。
  • 孩子很難跟父母做溝通,了解「內部語言」,幫家長走進孩子內心!
    那麼為什麼小時候乖巧聽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不服管教,出現封閉叛逆呢,其實並不是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從一個生理到心理都完全依附家長的階段,發展成有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人格的獨立個體,這其中轉變的過程中,如果家長不具備科學的教育方法,出現這樣的問題在所難免。
  • 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懂得與孩子溝通
    據統計,中國現在有半數家長無法與孩子順利溝通。這是家長們心中揮之不去的痛。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不管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遇到什麼事情,都不太願意和父母談了。接下來就跟大家具體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01、要求太高,忽視孩子的感受家長不關心孩子真實的想法和心理需求,比如孩子學習成績老上不去,不考慮孩子的基礎或心理,把原因歸結為孩子懶惰,給孩子買各種資料,送孩子去補習班。
  • 面對孩子時情緒常焦躁,家長要懂得尊重自己,與打罵和寵溺說再見
    家長們不妨想想,平時是否經常對孩子說諸如"只要你開心,媽媽辛苦一點無所謂"的話?在中國傳統的教育中,父母總想著要把最好的給孩子,為此寧可犧牲自己的快樂。而這種行為下,家長的自我需求不足就會導致自身的能量不斷耗竭,甚至還得不到補充,當能量耗盡到一定的限度,那麼面對孩子時情緒失控也就自然而然了。
  •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好的交流是成功教育的基礎
    在家長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如果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說明家長是懂教育的,在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和孩子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傳達下去,往往是家長有心,但孩子未必能夠接受。不僅不能幫助到孩子,有的時候甚至會導致他們的誤會,認為家長在阻攔自己,從而產生親子矛盾。好父母影響孩子一生,天下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沒有不聽話的孩子。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才能夠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 孩子太過自我,可能是「泛靈論思維」在作祟,家長需懂得化解
    文丨弘媽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的很多性格和心理特徵都是從小去培養的,在這個階段,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和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在家長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困擾,為什麼自己的孩子總是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特別的自私?
  • 如何跟孩子溝通,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好溝通才能讓教育事半功倍
    父母不只是養育孩子的長輩,也是孩子最重要的朋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要還讓孩子相信你,尊敬你,只有父母和孩子之間相互尊重和相信,才能真正的溝通,進行良好的對話。很多父母也都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所以都會抽出時間來陪伴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長的處理方法,卻讓孩子無法接受。
  • 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老師的溝通方法
    1對主動配合型家長這種類型家長的特點是:家長自身的素質較高,有較強的教育能力,能主動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反映學生在家的表現;信任老師,能主動與教師共同商討幫助學生進步的方法;與學校的工作有較高的一致性,積極支持學校的工作,與學校工作配合默契。
  • 心的溝通  愛的教育
    ——清鎮市王莊小學開展家庭教育系列活動「如果要和孩子溝通,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和技巧,一定要平等的對待自己的孩子,將自己的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不能將孩子看作附屬自己的個體,學會尊重孩子……」這是王莊小學常務副校長姚如喜在家長會上作的家庭教育講座的重點,近日來,王莊小學在黨支部的牽頭下,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家庭教育系列活動。
  • 懂尊重、講規矩,這些才是對男孩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家長最為關注的事情,然而,一些避重就輕的教育方式,往往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危害,甚至會讓自己的孩子做出有害他人的事情。相比於女孩來說,男孩的自我保護能力要更高一些,他們在面對某些突發狀況時,也會有更好的防禦能力,因此,這就使家長在教育男孩和女孩上會出現一些差別。而下面要說的,就是針對男孩的教育方面,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是學習嗎?
  • 家長與孩子溝通尊重是基礎
    原標題:家長與孩子溝通 尊重應是基礎   提問   我們家孩子今年上初二,但最近發現孩子與我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對我們也不太信任了,和孩子之間應該怎樣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 孩子不聽話,家長如何應對?這4個教育方法,建議父母收藏
    面對孩子的叛逆,家長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不要硬來,否則只會加深矛盾,讓孩子更加叛逆。3、以自我為中心有些家長對孩子過於寵愛,平日裡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導致孩子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一旦有任何事情不如意,就會讓孩子很生氣,便會對父母發脾氣。其實,孩子不聽話是成長中的必經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