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溝通  愛的教育

2020-09-07 清鎮市文明實踐中心

——清鎮市王莊小學開展家庭教育系列活動

「如果要和孩子溝通,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和技巧,一定要平等的對待自己的孩子,將自己的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不能將孩子看作附屬自己的個體,學會尊重孩子……」這是王莊小學常務副校長姚如喜在家長會上作的家庭教育講座的重點,近日來,王莊小學在黨支部的牽頭下,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家庭教育系列活動。

開展校級家庭教育講座

2020年9月3日,王莊小學常務副校長姚如喜作題為「與孩子友好溝通」的家庭教育講座,姚校長和家長們一起交流疫情期間孩子大人溝通表現,家長們紛紛表示,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孩子沉迷於手機、沉迷於電視,成了「低頭族」,和他們說話愛理不理的,叫他吃飯他還不耐煩,溝通太困難了,姚校長針對家長們提出的問題,做了一一解答,他指出:我們作為家長,要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的交流,才能收穫孩子的信任和友誼。一定要學會包容,尤其是出現衝突以及矛盾的時候不能批評、嘲諷、否定孩子,要學會包容孩子的不同意見,甚至尊重孩子的意見。也應該學會與孩子建立友誼,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加信任自己。最好的溝通要從陪伴開始,儘量抽時間陪伴孩子,用心用情與孩子打成一片,不能高高在上,俯下身子與孩子共同遊戲、共同散步、共同學習,共同交流,相信孩子會與大人好好相處,共建和諧友好的父子、父女關係。

開展班級家庭教育講座

全校34個班結合各班學生實際,開展不同內容的家庭教育講座,高年級班主任以《青春期教育》為主題開展家庭教育講座,班主任和家長進行交流討論,達成共識,現在的學生成熟得較早,作為家長,就存在著對孩子進行青春期教育的職責、義務;中年級以《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為主題開展家庭教育講座,通過各班主任與家長的交流,都有共同體會,現在不懂得感恩的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成為「白眼狼」,人人恨之,特別現在許多獨生子女已經成為父母,既要教育孩子感恩父母,同時家長也應該以感恩的心態去教育孩子。低年級以《爭做孝心好少年》為主題開展家庭教育講座,在各班家庭教育講座中,家長多數反映今天的孩子不懂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唯我獨尊,教師強調,孩子在家裡只能是孩子,而不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長教育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商量的只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內容。因此,要從小養成孩子尊重家長、尊重長輩的習慣。為此,家長也必須做出示範和表率。

觀看開學第一課

2020年9月1日晚上8點鐘,王莊小學學生及家長共同收看《開學第一課》,在王莊小學的安排下,要求家長與學生一起收看。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太好看了,我們收穫甚多,通過爸爸媽媽的陪看,我們學會兩個字「擔當」。衝鋒向前是擔當,堅守崗位是擔當,今年的主題意義非凡……這是來自六年級3班學生燕志盈肺腑之言,學校以《開學第一課》為契機,要求學生家長陪同孩子收看,邊收看邊引導孩子學習領會開學第一課精神,並以實際行動自覺踐行。

學校以家庭教育為契機,通過家庭教育系列活動的開展,增進了學校、家庭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家庭教育活動必將對今後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為辦王莊人民滿意的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供稿:姚如喜)

相關焦點

  • 溝通管理——同理心溝通
    二、同理心的功效1、深度尊重別人,滿足對方心理需求;2、化解人際矛盾,融合人際關係;3、消除逆反情緒,解除溝通障礙;4、無需用任何金錢投資,且具千金難買之力。三、同理心的評估表最低分階段1、僅表批評、指責、抱怨;2、冷嘲熱諷,取笑發話者;3、否定與挑剔其見解;4、制止對方說話;
  • 家庭智慧雲學堂,親子溝通「心」探索
    由中共福田區委宣傳部、福田區婦女聯合會、福田區教育局共同主辦的「親子溝通 從『心』開始」——2020年福田區家庭智慧雲學堂(福娃福爸福媽有話說)本期直播圓滿結課,總在線觀看人數共達到75萬人次,得到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教育孩子,是心與心的溝通
    ,是心與心的溝通原創作者|小蝸牛之前在心理諮詢室實習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年輕父母在和孩子的溝通方面都非常困惑。雖然每天都和孩子住在一起,但很少和孩子溝通,發生什麼事情也都是命令的口氣和孩子講話,自然親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渴望獨立的人格,父母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親子溝通需要一定的技巧。
  • 《濃情感恩節,觸動感恩心》~保護蛋寶寶,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2017年的感恩節,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慶祝這個節日。十一月感恩節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美德,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懂得孝敬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一直將蛋寶寶帶在身邊,包括用餐、教育活動、遊戲活動、散步、午睡、運動時候等都小心翼翼地去保護蛋寶寶。
  • 長興白峴幼兒園:心的溝通,新的啟程
    本次家長學校以「心的溝通,新的啟程」為主題,實質性加強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密切聯繫,增進每一位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深層次了解,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真正達到家園攜手共進的實效性。王茜園長向新生家長們介紹幼兒園文化建設、辦園理念等內容,了解幼兒園「向心
  • 親子溝通,從心開始——記美國高中「親子溝通」德育展示課
    合肥一中副校長吳英明、35中副校長顧曉惠、合肥六中德育主任吳華、合肥一中高二年級部尤光雷副主任、美國高中校長餘海燕以及美國高中高一全體同學、家長參加了此次主題班會。班主任姚奔老師首先分享了兩個案例,由於缺乏溝通和交流,兩個大有前途的美國留學生自殺身亡,觸目驚心的慘案警醒了學生和家長進行有效親子交流的重要性。
  • 溝通核心技巧之同理心
    說話是門藝術第六講:說話要有同理心    各位家長朋友,志強從今天開始與您分享「說話是門藝術」中的溝通核心技巧,一共有21大項,我整理其中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及教育孩子過程中十項常用的核心技巧,將在接下來的課程中與大家分享。
  • 有效的親子溝通方法與技巧,壹心大哥家庭教育心得體會:親子溝通...
    因此,壹心大哥希望通過自己家庭教育中的心得體會,幫助更多家長通過親子溝通7大策略的了解,能快速掌握有效親子溝通方法與技巧,讓更多家長可以與孩子的關係更密切,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今天分享的是親子溝通策略之榜樣。 一、家長塑造孩子的力量,遠遠超乎人的想像。
  • 父母的「刀子嘴」會扎破孩子的「豆腐心」,溝通不需要針鋒相對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溝通的時候,卻使用一些令人難以接受的話語去教育孩子,給孩子的心靈帶來了很嚴重的傷害。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真的需要這麼針鋒相對嗎?父母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本質只是掩蓋自己語言暴力孩子的事實罷了。
  • 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從「心」開始,從「信」開始
    文:霍輝首發百家號:霍霍的小世界自從孩子上學後,家長免不了要和老師打交道,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電話、簡訊、微信、家校聯繫冊……其實大家忘了,還有一種很好的溝通方法,就是給老師寫信。和老師打電話了幾次,也當面溝通了幾次,我發現因為自己緊張,很多內容當時都忘了說、忘了問。我比較內向,不善於和老師溝通,如果把自己的想法寫成文字給老師就沒有這些擔心了,於是第二學期開學的時候,我給班主任老師手寫了一封信,讓孩子帶給她。老師看後對孩子的態度好多了。
  • 如何運用同理心促進溝通?
    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我們經常會涉及到與他人之間進行溝通的問題,尤其是在雙方出現分歧同時又需要協同合作的時候,只有經過有效的溝通,才好進一步的推動事情的發展,遇到這一類情形,你通常會如何來面對與溝通呢?大家看完以上溝通感覺怎麼樣呢?很明顯,小李會覺得小張沒有尊重他,並且似乎也沒有推動事情的發展,還是停留在原地。如果我們是小李,如何溝通才能更好的打破這個僵局呢?
  • 親子溝通,從「心」開始!2020年福田區家庭智慧雲學堂精彩開講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傳承弘揚好家教好家風行動實施方案》,中共福田區委宣傳部、福田區婦女聯合會、福田區教育局在暑假期間共同主辦「親子溝通 從『心』開始」——2020年福田區家庭智慧雲學堂(福娃福爸福媽有話說),把家庭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腳點,不斷強化家長的家庭教育主體責任,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體系,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 《溝通的藝術》:巧用同理心改善溝通氣氛,化解6種人際衝突
    本文主要從「看入人裡」部分中的『同理心』及「看人之間」的『改善溝通氛圍』和『處理人際衝突』,來講述同理心、溝通氛圍和人際衝突3者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運用。一、同理心的定義、特點及現實應用同理心是指從另一個人的角度來體驗世界、重新創造個人觀點的能力。《溝通的藝術》一書中,作者將同理心概括為三個面向。第一,同理心牽涉觀點採擇,即嘗試採用另一個人的觀點。
  • 小堃侃大山之家庭教育中的溝通
    關於教育是筆者的專業,但也是筆者最不願意深入探討的問題。說淺了,過於形上學,說得深了,失去了普及的意義。但是今天為什麼還要說到這樣一個問題呢?一切源於生活中所見所聞的家長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失敗後發自肺腑的難過悲哀。看著淚眼婆娑的家長,我真的不好意思說孩子的現在都是您造成的。從孩子的成長階段來講,教育可以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
  • 攻「心」為上,家校溝通的破冰之旅
    與這類家長溝通,如果不能打開他們的心「門」,消除他們的牴觸心理,取得某些共識,一旦對方排斥你,緊閉「心」門,就什麼也沒法談了。如何攻破家長的「心」門 ,高效完成家校溝通的破冰之旅呢?一、專注未來導向,破解家長防衛心小森家長很不講道理,有一次小森趁著平行班上體育課,居然進教室去亂翻書包,也是事有湊巧,單單碰到這個班的班主任進教室,給逮了個正著。通知小森家長,請家長配合好好教育小森。
  • 親子「心」溝通,家長有妙招之三
    飯聊:疫情,成為家長與孩子茶餘飯後繞不開的話題。我們因時制宜,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與人生價值的探討。生命,無論絢爛或靜美,每個人只有一次,無比寶貴。孩子因此更加明白,為何父母常常叮囑他「注意安全」。
  • 青田教育——淺談校長的溝通能力
    要想迅速將學校辦大、辦強,筆者認為一位成功校長應具備很好的溝通能力。一、 尊重所謂尊重,我認為就是平等相待,那麼在學校管理中校長的首要溝通對象就是老師,校長與教師只是角色和分工的不同,不存在高低之分,尊卑之別,校長管理學校要懂得尊重老師,只有尊重教師,才能贏得教師的尊重。
  • 溝通是門「藝術」,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讓教育不再難
    其實「家庭教育」這幾個字非常重要,如果能夠理解透徹,教育孩子會相當輕鬆,但是如果掌握的是錯誤的教育方法,則是一條難上之難的道路。 關於如何好好的去教育孩子,在這裡總結了幾條非常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如果家長們能夠順利的學會這些教育模式,相信教育孩子會變得相對輕鬆一點,讓你再也不會因為教育這個問題出現煩惱的情緒。
  • 巾幗風採 之 林佳燕:用「心」搭建兩岸溝通的橋梁
    她喜歡詩詞,酷愛歷史,更是對巍峨的長城、滔滔的長江、奔騰的黃河心生嚮往。然而,身在臺灣的她,直到大學本科畢業時才有機會踏上大陸的土地。她說:「我第一站到了成都,那裡的朋友很熱情,麻辣燙很好吃。」  成都之行讓林佳燕喜歡上了麻辣燙,也讓她對大陸有更具體的印象,更在她心底埋下了一顆種子。此後,林佳燕遠赴美國,攻讀加州大學的教育碩士,並順利在美國就業。
  • 「心」溝通,「新」起航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繫與溝通,幫助家長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近日,管城區灕江路小學家長入學課程也如期開展。家長課程——入學第一課,特別邀請了心時代父母研究院導師王海勇給一年級全體學校家長獻上了豐盛的文化營養大餐:「幫助孩子走好小學第一步」。王海勇老師從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家長對孩子習慣養成的影響、家校合作等方面開展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