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長久以來,幼兒教師給人們的感覺幾乎等同於女性,數據顯示,我國幼兒園教職員工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男性比例約佔1%。隨著學前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社會各界普遍意識到幼兒園男教師的重要——這不僅僅是為了完善男女性別比例,更是因為男性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在這個被公認為「女性更適合」的行業裡,幼兒園男教師的職業生存狀態引發了我們的關注。即日起推出系列稿件《稀缺的合肥男幼教》,為大家講述這些不為人所知的故事。
「男老師會帶孩子嗎?這哪能比得上女老師細心,有耐心!」
「幼兒園老師不能性別單一,都是女老師不利於孩子成長。」
男幼師,一個有話題的職業。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在合肥,越來越多的男性加入到幼兒園教師的行業。近日,我們找了三名正在幼兒園工作的男老師,讓他們聊一聊他們職業,工作中的煩心事,以及成為園所「實力」擔當的故事。》》》推薦閱讀:極度稀缺的合肥幼兒園男教師 薪酬偏低是最大原因
楊康 26歲 扎辮子不是男幼教「死穴」
楊康,他是籃球場上的的悍將,是一名計算機專業出身的90後,也是其他老師口中「辮子扎得比女老師還好」的男幼師。
合肥男幼師楊康
每天早上7:30,楊康準時出現在幼兒園。作為班主任的他,總是最早來到班級,整理教室做好充分準備,迎接「小天使」們的到來。 中午,「小天使」們午休結束,楊康便開始為大家「梳洗打扮」。小姑娘們扎辮子的要求,他也能完美解決,還花樣繁多。
楊康說,當年剛入職,作為老爺們,自己天天向女老師學習,下班就拿著她們的頭髮「做實驗」。在花了一個月時間學會馬尾辮後,沒想到「小天使」們的要求提高了:不要馬尾辮,要變成米奇那樣。他只能「苦心」研究,加強練習,從手足無措變成了遊刃有餘。他說,自己現在還會麻花辮,蜈蚣辮、貓耳朵、米奇造型等8種不同髮型。
楊康表示,男老師和女老師一樣,需要多才多藝,絕對不是所謂的「保姆」。因為愛上了與孩子們一起生活的日子,他一幹就是6年。
「男教師有時更像『孩子王』,更有冒險精神。」他覺得,不少男老師比女老師更加剛毅,對待孩子也更善於鼓舞。「就連練習籃球時喊節拍,聲音比女性更有勁,讓孩子拍球時更有節奏感,也更用力。我每天帶領孩子們進行戶外運動,我們園籃球隊可是獲得全省總冠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