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教育,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為什麼孩子不懂得感恩

2020-09-24 蘇木情感室

  最近,有父母向我諮詢,說自己的孩子逐漸長大了,但是對自己卻很冷漠,不知道究竟是哪裡出出了問題。

  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家或者幾家父母的疑惑,而是在中國社會中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

  絕對大部分中國式父母對養育孩子的理解只有一個,那就是我生了你養了你,我所做的一切的初衷都是為了你好。


  其實這句話的背後呢,似乎就有一句沒有說出來的話,就是即使我傷害過你,你也必須要原諒我,如果不然呢,就是不懂感恩。

  然後父母們的另一個問題就來了,有些人想著我怎麼可能會傷害孩子呢,有些人想著孩子小什麼不懂,或者想著長大了就忘了。

  可是父母們不知道,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越早,今後也就越難彌補。

  我說幾個我接觸過的孩子。


  一個孩子患有抑鬱症,他回憶說,自己五歲多的時候看到父母打架,爸爸把媽媽打倒在地上,自己想過去阻攔一下,卻一下被奶奶推在角落裡。

  他既憤怒又恐懼,這個場景在他腦子裡縈繞了很多年,一直到現在都揮之不去。


  另一個孩子說,自己家裡沒有什麼打罵,但是只要自己的成績沒有考到第一名,媽媽夾槍帶棒的話就開始劈頭蓋臉地湧過來,怎麼踩得疼怎麼說。

  他受不了就哭,媽媽就斥責他說你哭什哭,你這麼委屈幹什麼,我都不能說說你了嗎,你說我還能不能說說你,然後就是不停重複地逼著問這一句話,一直到他生生地把自己的眼淚吞回去說,能。

  到後來,無論再發生什麼事情,他說自己都沒有一點想要哭的感覺了,可是隨著他長大,他的媽媽卻說他很冷漠,說哎呀,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養了一個這麼冷漠的孩子。

  這只是兩個比較典型的案例。


  還有很多的父母認為將自己不會有這麼過分,說我只是用這種方式提醒孩子。可是呢,孩子哪裡疼就戳哪裡,是很多中國父母慣用的提醒方式。

  可惜,傷害就是傷害,所有對著孩子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都將埋藏在日後你們的關係裡,也許你懷疑你的孩子太過分了,玻璃心了不懂感恩了。

  其實如果你想讓他感恩,你要懂得他的感受,你不尊重他的感受,他就不會感恩。

相關焦點

  • 感恩節:做父母的要學會感恩孩子,中國父母都缺一堂感恩教育課
    這位媽媽我經常見到,她每次都會要求孩子說「謝謝」,但自己卻沒有任何回應,哪怕只是簡單的「不客氣」。這一幕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我腦海中卻回想著一位做教育的朋友說過的話:「中國父母都缺一堂感恩教育的課!」好像我們經常向孩子索取,卻忘了,感謝他們。
  • 拒絕「飯桌式」溺愛,教育孩子在味道中懂得感恩
    從孩子吃的第一口飯開始,父母給予孩子的是必定是感恩教育,而不是「飯桌式」的溺愛。有人認為,父母做的飯菜是孩子童年的味道和味蕾的記憶,所以父母做一手好菜是很有必要的。其實,父母就算不能燒的一手好菜,卻能夠為了讓孩子飽餐一頓將自己置於水深火熱之中忙活,記憶中的不只有味蕾的飯香,還有母親為我們忙碌的背影,是抽油煙機的重油味,也是調料品的醬香味,更有悶熱廚房的苦澀味。
  •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中國很多父母都是以兒女為中心活著,付出的太多,孩子卻覺得理所當然。許多中國式父母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白眼狼,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一個個「受之無愧」的孩子。「受之無愧」是指孩子覺得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應該的,如果哪一天父母付出的不夠多,孩子還會心生怨恨。
  • 拒絕「飯桌式」溺愛,教育孩子在味道中,懂得感恩
    從孩子吃的第一口飯開始,父母給予孩子的是必定是感恩教育,而不是「飯桌式」的溺愛。如果父母不懂得從正面去教育孩子珍惜一粥一飯,感恩父母的哺育之恩,而是演變成「飯桌式溺愛」,那麼,「飯桌式溺愛」演變成飯桌上的有求必應,成為孩子撒潑打滾的新一個突破口。
  • 「我努力學習就是為了早日擺脫無能的爸媽」,不感恩的孩子有何用
    小方嘆了口氣說,小文老是說父母太窮,只開得起十幾萬的車,別的孩子都用上了上萬元的手機,而自己只能用電話手錶。小文曾說過:「我努力學習就是為了早日擺脫無能的爸媽!」俗話說「犬不擇家貧,子不嫌母醜」,家長全身心地為孩子付出,把他們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碎了,從補習班到學區房,小方的哥哥嫂子為了小文可謂是捨得花血本,「哥哥嫂子的衣服沒有一件超過200元的。」就連小方都替哥哥嫂嫂不值。就算這孩子將來再優秀,他不懂得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有什麼用呢?
  • 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父母愛孩子是本能,中國很多父母都是以兒女為中心活著,付出的太多,孩子卻覺得理所當然。「我努力優秀,是為了早日脫離無知無能的原生家庭。」這是這位考第一孩子的價值追求。許多中國式父母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白眼狼,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一個個「受之無愧」的孩子。「受之無愧」是指孩子覺得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應該的,如果哪一天父母付出的不夠多,孩子還會心生怨恨。
  • 最好的教育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成長,都傾注了父母很多心血,而這一路走來,更是遇到了很多值得我們感恩的人和事。但是中國式父母習慣包辦孩子的一切大小瑣事,愛太濃密,讓孩子錯過學習感恩。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有時卻忘了最好的東西是讓她有一顆感恩的心。雖然父母的付出不計回報,但是孩子的感恩,會讓他們感受到付出的值得。
  • 為什麼傾盡所有的父母,把孩子教育成「巨嬰」?包辦式教育何時休
    這就像是一個嬰兒的生活狀態,從小到大、從早到晚都被父母事無巨細地照顧和撫養,沒有什麼事情需要他們負責任;也沒有什麼人,包括父母,值得他們去奉獻、付出和感恩。有些父母特別喜歡照顧孩子,不辭勞苦甚至含辛茹苦,為了孩子可以辭職在家,賣房賣車,一切都為了教育孩子去付出;孩子的學校讀到哪裡,有些父母就跟到哪裡。
  • 怎樣培養感恩的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愛,收穫幸福
    國際機構曾對來自美國、日本、中國的孩子做過一次調查,內容是:你最尊敬的人是誰?美國孩子的回答是「父親、球星、母親」;日本孩子的答案是「父親、母親、歷史名人」;在我們看來,中國孩子是最受父母疼愛的,而中國孩子的答案中,父親、母親只排到了第十位和第十一位。
  • 教會孩子感恩,懂得知恩圖報,是父母的職業之一!
    記者被閆福興的故事深深打動,記者當即邀請他和自己一起上河南信陽雞公山中國少年兒童的手拉手營地,當孩子們夏令營的輔導員。他很高興地答應了。為了讓孩子們記住他,記者給他起個好聽的名字鳥叔叔,從此鳥叔叔的名字叫開了,孩子們喜歡他,新聞媒體關注他,多次報導了他的故事。
  • 孩子懂得感恩,是對父母最大的回報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事業。如果只是一昧的溺愛,任他索求,這樣的孩子是生不出感恩之心的,只會覺得永不滿足。6萬元彩禮錢,可父母在這之前已經為了兒子的婚房借債30萬,實在是拿不出錢了,但男子並沒有因此體諒父母,而是兇狠的責罵:「你們這麼窮,生我下來幹嘛?」
  • 「中國式父母」的最大悲哀:傾盡所有,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而中國式的父母就像北風,一心想用外力幫助孩子成長,結果卻適得其反,不但養不出感恩的孩子,甚至還把孩子養廢了。據統計,中國式父母在孩子小學到大學的教育花費上,這些年一直排在世界前列。統計還顯示,大多數中國式父母都做好了為孩子的成功犧牲的準備,包括犧牲自己的時間、生活、工作等等。可即使這樣,很多父母還覺得沒有為子女做到最好!
  • 「中國式教育」的悲劇:有6種教育方式,父母可能會「毀」了孩子
    可有些時候,上一代流傳下來的,刻在骨子裡的那些傳統觀念,也影響著父母的教育方式,而有些不恰當的教育方式,就很有可能會「毀」了孩子,落個悲劇結尾。案例:「中國式教育」下產生的悲劇林女士家裡的兒子上了五年級,為了孩子的未來考慮,夫妻倆可以說是殫精竭慮,就想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 孩子懂得感恩比啥都重要:「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沒啥丟人的」
    世界上最疼孩子的是父母,他們對孩子盡心盡力,不管是吃穿用度,都會把最好的給孩子,可到頭來,往往得到的是不知足、不懂得感恩,孩子不會心疼父母為其付出的一切。
  • 孩子懂得感恩比啥都重要:「我爸爸媽媽又不偷不搶,沒啥丟人的」
    世界上最疼孩子的是父母,他們對孩子盡心盡力,不管是吃穿用度,都會把最好的給孩子,可到頭來,往往得到的是不知足、不懂得感恩,孩子不會心疼父母為其付出的一切。其實主要原因,還是父母造成的。首先是錯誤的影響。孩子是一張白紙,未來具體什麼樣完全取決於父母從小怎麼塗畫。小孩子最擅長的就是模仿,如果父母做的不到位,不懂得孝敬老人,那麼將來孩子自然不會心疼父母。
  • 你的孩子,為什麼不懂得感恩?
    其實有很多父母都有這樣一個誤區:我生你了,養你了,我所做的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你好。所以,你必須要聽我的。如果你不聽我的,那就是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孝順 !還有一些家長根本就不認為自己對孩子有傷害過,因為他們總認為孩子還小,什麼事情都還不懂,或者說等他們長大之後,就會忘記的!
  • 「中國式父母」特有的幾個毛病,自己活得累,孩子還嫌棄
    ,都是為了你好!」,從來沒有問過我的感受和想法,我感覺自己不是他們的孩子,反而更像一個奴役,不知道其他孩子是不是這樣,我搞不懂為什麼他們自己沒有完成的理想要讓我接替著去完成,但凡做出一點反抗的行為或者想法,在他們看來就是不孝。
  • 父母這樣做,孩子懂感恩
    要讓孩子體驗生活的辛苦一位網友是單親媽媽,靠賣菜為生。媽媽賣菜,讓女兒幫忙推車,冬天賣菜時兩個人一起挨凍、受餓。連著幾年,她們都忙到除夕的當天下午才回家。媽媽對女兒說:「對不起,媽媽今年沒給你買新衣服......」女兒說:「沒事的,你掙錢很辛苦,病還沒好利索,都是為了養活我。我今年11歲了能照顧自己了。」
  • 孩子想要父母陪伴,父母想讓孩子感恩,聰明的父母懂得如何愛孩子
    孩子想要父母陪伴,父母想讓孩子感恩。對於大多數中國父母來說,教育孩子就像是養牛餵羊,只要辛苦賺錢,給孩子吃飽穿暖,孩子就應該好好學習,並且感恩自己的付出。為什麼我們教育出來的孩子,遇到事情只考慮自己、不感恩父母,對生養自己的家庭也毫無眷戀?這肯定和孩子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有關,作為父母難辭其咎!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可是:溺愛教育、棍棒教育和包辦教育,卻反而在傷害甚至摧毀孩子。
  • 教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是父母一輩子的福氣
    你是不是發現,你為孩子付出了那麼多,他甚至不知道對你表示感謝,當然作為父母,你為他付出的一切並不是希望他給你回報什麼。但你不得不相信,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那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新聞,講的是一位年輕的父親,每孩子過生日的時候,沒有像一般父母那樣給孩子買生日蛋糕或大擺宴席慶祝一番,而是帶著孩子到了孩子出生時的那所醫院,看望那位曾經護理過孩子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