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父母向我諮詢,說自己的孩子逐漸長大了,但是對自己卻很冷漠,不知道究竟是哪裡出出了問題。
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家或者幾家父母的疑惑,而是在中國社會中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
絕對大部分中國式父母對養育孩子的理解只有一個,那就是我生了你養了你,我所做的一切的初衷都是為了你好。
其實這句話的背後呢,似乎就有一句沒有說出來的話,就是即使我傷害過你,你也必須要原諒我,如果不然呢,就是不懂感恩。
然後父母們的另一個問題就來了,有些人想著我怎麼可能會傷害孩子呢,有些人想著孩子小什麼不懂,或者想著長大了就忘了。
可是父母們不知道,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越早,今後也就越難彌補。
我說幾個我接觸過的孩子。
一個孩子患有抑鬱症,他回憶說,自己五歲多的時候看到父母打架,爸爸把媽媽打倒在地上,自己想過去阻攔一下,卻一下被奶奶推在角落裡。
他既憤怒又恐懼,這個場景在他腦子裡縈繞了很多年,一直到現在都揮之不去。
另一個孩子說,自己家裡沒有什麼打罵,但是只要自己的成績沒有考到第一名,媽媽夾槍帶棒的話就開始劈頭蓋臉地湧過來,怎麼踩得疼怎麼說。
他受不了就哭,媽媽就斥責他說你哭什哭,你這麼委屈幹什麼,我都不能說說你了嗎,你說我還能不能說說你,然後就是不停重複地逼著問這一句話,一直到他生生地把自己的眼淚吞回去說,能。
到後來,無論再發生什麼事情,他說自己都沒有一點想要哭的感覺了,可是隨著他長大,他的媽媽卻說他很冷漠,說哎呀,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養了一個這麼冷漠的孩子。
這只是兩個比較典型的案例。
還有很多的父母認為將自己不會有這麼過分,說我只是用這種方式提醒孩子。可是呢,孩子哪裡疼就戳哪裡,是很多中國父母慣用的提醒方式。
可惜,傷害就是傷害,所有對著孩子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都將埋藏在日後你們的關係裡,也許你懷疑你的孩子太過分了,玻璃心了不懂感恩了。
其實如果你想讓他感恩,你要懂得他的感受,你不尊重他的感受,他就不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