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小耳畸形患者往往由於耳道閉鎖或者聽骨鏈發育畸形等原因有著聽力問題,有人誤以為小孩是全聾的,甚至以為只要挖個外耳道就可以恢復聽力了。
其實大多數患者仍有部分參與,解決聽力問題關鍵在於聲音的傳導。這正是江西一位雙耳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安安(化名)曾面臨的問題。
小耳畸形患者的聽力解決方案——骨橋植入
安安自出生就面臨嚴重聽力障礙,僅殘餘微弱聽力,不僅與他人面對面交流困難,學習上更是遠遠落後於同齡人。由於耳發育不全、雙耳中毒傳導性耳聾,普通聽力重建術根本無法解決聽力問題。
江西省醫學科醫院附屬博大耳鼻咽喉醫院石鐵鋼考慮無法通過普通的助聽器有效補償聽力,為安安制定骨導聽力解決方案,聽覺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機械振動,將聲信號傳入內耳的聽神經。
骨橋植入解讀
骨橋是可植入的骨傳導聽力系統,與傳統的氣導助聽設備不同。一個微小的植入體被固定在耳後的骨中,就會跟人體的骨頭發生骨融合作用。言語處理器檢測到聲音時,就把聲音通過骨頭直接傳送內耳,這個過程繞過了外耳和中耳,就可以清晰聽到聲音,
適用人群
這項技術適用於外耳道閉鎖、耳硬化症、中耳炎導致的傳導性耳聾、混合型耳聾、單側感音神經性耳聾等患者。
骨橋植入新技術在江西成功開展
江西省醫學科醫院附屬博大耳鼻咽喉醫院專家團隊成功完成骨導植入進行聽力重建,術後患者手術創面娛和良好,無面神經麻痺、眩暈及耳鳴等併發症發生、骨橋植入狀態下,待開機後患者聽力會有顯著提高,達到可以和正常人自如溝通的聽力範圍。
骨橋植入應用發展
2011年,歐盟地區臨床開始骨橋手術;
2016年3月,中國大陸地區也啟動骨橋植入手術;
2020年10月,江西省醫學科附屬博大耳鼻咽喉醫院實現江西地區骨橋植入技術突破。
小耳畸形患兒聽障早期幹預很重要
石鐵鋼指出,一般9歲是骨橋植入比較合適的年齡,年齡偏小的話也有針對性的聽力重建方案。總之,要儘早幹預,以防錯過語言發育期。
面對小耳畸形、聽力障礙的孩子,不必過分驚慌,重要的是把握早期的黃金幹預時間,在成長發育和學習應用的關鍵階段給予及時的幹預,避免對語言學習、人際交往和心理健康造成惡性循環性質的影響。
這次小耳畸形患兒骨橋植入書的成功實施,是繼人工耳蝸植入、人工鐙骨植入等技術後對聽力重建方式的又一次完善,給不同情況的患者以多元化的選擇。對促進江西耳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將給更多的患者帶來「有聲」的幸福和希望。
專家介紹
石鐵鋼
江西省醫學科醫院附屬博大耳鼻咽喉醫院一病區主任、副教授
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曾就職於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
曾再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附屬整形醫院進修;
重點擅長:耳顯微外科、外耳再造及頭頸部外科手術,在江西省較早開展先天性小耳畸形症候群外耳再造術、骨橋植入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