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會中解釋聖經

2021-03-02 中世紀史實資料

在教會中解釋聖經 

Interpreting Scripture With the Church

「使徒和長老聚集在一起考慮這件事」(第6節)。

 -使徒行傳15:1-35

 

今天我們回到我們對新教改革中恢復的學說的研究。我們正在關注Sola Scriptura(唯獨聖經)的教義以及與之相關的那些方面,正如我們所看到的,Sola Scriptura(唯獨聖經)告訴我們,聖經是教會唯一絕對可靠的權威,但並不是它是唯一的權威。在教會中,我們有一個地方可以讓我們在上帝的話語權利之下。

 

新教領袖並沒有完全拒絕諸如議會和信條等權威;他們所做的就是拋棄那些在上帝的無法言語中找不到起源的權威和調和教義。他們保留了使用基督教信條,如Nicene Creed(尼西亞信經)和Chalcedon(迦克墩信經)(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62e3ae01018biq.html)的定義。他們繼續閱讀早期教會的父親甚至許多中世紀的基督徒思想家,以便從他們對聖經的見解中學習。

此外,他們還舉行了自己的議會,並撰寫了新的信條和懺悔。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新教徒遵循教會的長期傳統:聚集在議會中,以解決爭端和解決異端邪說。正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那樣,這種做法又回到了使徒時代。當關於是否要求外邦人接受割禮進入教會的爭議時,教會的使徒和長老在耶路撒冷的一世紀委員會會面討論此事。經過一段時間的審議,委員會決定外邦人不必為了成為基督徒而受割禮,並且通過信件將這一調和的決定送到教會(使徒行傳15:1-35)。

 

耶路撒冷議會中使徒的存在賦予了它一個以後的議會都無法擁有的權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位使徒沒有解決這種重要的決定,即使它可能是通過神聖的啟示。相反,教會作為一個整體考慮了這個問題。這很有啟發性。如果連使徒都相信他們應該與整個教會一起閱讀和解釋聖經,我們怎麼能這樣做呢?我們不應該成為孤獨的遊俠基督徒,他們會用我們的聖經自己去尋找上帝所說的,儘管個人聖經研究肯定是一件好事。不,我們與教會一起閱讀上帝的話語,彼此相看,並指定教師和牧師幫助我們正確地解釋聖經。我們需要上帝的子民來幫助我們認識上帝的話語。

 

當一個人不願意與教會的其他人一起閱讀聖經時,教會歷史中出現了許多最大的錯誤。我們不能成為不虔誠的基督徒或基督徒,他們不願意在基督的本地身體中彼此服從。如果我們不尋求與教會一起閱讀聖經,並向過去和現在的人學習,我們在理解神的話語時肯定會犯很多錯誤。

 

進一步研究的段落

申命記16:18

馬太福音18:15-20

加拉太書2:1-10

提摩太前書4:14

 

InterpretingScripture With the Church(英文版)

「The apostles and the elders weregathered together to consider this matter」 (v. 6).

- Acts 15:1–35

Today we return to our study of the doctrinesrecovered in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We are focusing on the doctrineof Sola Scriptura and thoseaspects related to it, and as we have seen, Sola Scriptura tells usthat Scripture is the only infallible authority for the church, but not that itis the only authority. There is a place for other authorities over us in thechurch that are under the authority of God’s speaking in His Word.

Protestant leaders did not rejectauthorities such as councils and creeds altogether; all that they did was setaside those authorities and conciliar teachings that did not find their originin God’s inscripturated Word. They retained the use of ecumenical creeds suchas the Nicene Creed and the Definition of Chalcedon. They continued to read theearly church fathers and even many medieval Christian thinkers in order tolearn from their insights into Scripture.

Moreover, they held councils of theirown and wrote new creeds and confessions. In doing so, Protestants followed thelongstanding tradition of the church: gathering in council in order to settledisputes and address heresy. This practice went back to the Apostolic era, aswe see in today’s passage. When there was a controversy regarding whether torequire circumcision for Gentiles to be admitted to the church, the Apostlesand elders of the church met at a first-century council in Jerusalem to discussthe matter. After a time of deliberation, the council decided that Gentiles didnot have to be circumcised in order to be Christians, and the conciliar decisionwas sent to the churches via letter (Acts 15:1–35).

The presence of Apostles at theJerusalem Council gives it an authority that no later council can possess. Whatis notable, however, is that a decision of such significance was not settledupon by one Apostle, even though it could have been via divine revelation.Instead, the church as a whole considered the matter. This is instructive. Ifeven the Apostles believed they should read and interpret Scripture in concertwith the entire church, how can we do otherwise? We are not to be Lone RangerChristians who go off by ourselves with our Bibles to figure out what God said,although personal Bible study is certainly a good thing. No, we read God’s Wordwith the church, looking to one another and to appointed teachers and ministersto help us interpret Scripture correctly. We need God’s people to help us knowGod’s Word.

Coram Deo

Many of the greatest errors in churchhistory arose when an individual was unwilling to read Scripture with the restof the church. We cannot be unchurched Christians or Christians who areunwilling to submit to one another in the local body of Christ. If we are notseeking to read Scripture with the church and to learn from others both pastand present, we will surely make many errors in understanding God’s Word.

Passages for Further Study

Deuteronomy 16:18Matthew 18:15–20Galatians 2:1–101 Timothy 4:14

 

相關焦點

  • 技巧 | 怎樣才能提升解釋聖經的能力?
    讓今天的文章成為你我的提醒與勉勵,願我們在明白聖經、活出所信上持續成長。怎樣才能提升解釋聖經的能力?作者: 羅伯特·普拉默怎樣才能提升解釋聖經的能力?具體該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個更忠心的釋經者呢?所以,對一個忠實解釋聖經的人來說,讀整本聖經,並不斷地有規律地通讀,是必不可少的。你能想像教授彌爾頓作品的老師只讀過《失樂園》中的片段嗎?一個努力要忠心闡釋神話語的福音執事,如果對神啟示的內容無知,那是多麼愚蠢!我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參加了一個由校園團契組織的查經小組。當時小組在討論《約翰福音》3:14:「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
  • 「回到聖經」——就教會的改革訪談多馬長老
    但我能觀察到自己的生命在成長,聖靈會給我確據:首先是我的信心,以及對聖潔的追求在不斷地加強;其次,在我讀到聖經中的救恩應許時,聖靈會同工使我確信這些應許,祂在我內心中給我確據;再次,在教會中眾聖徒也會給我確據。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紀初,我們這個城市的學生團契非常經歷神的工作,我們這一批教會就是由那段時間各大學的學生團契發展出來的。
  • 論聖經及教會中的奇蹟(第二部分 下)
    論聖經及教會中的奇蹟 作者:紐曼樞機第二章  將天主的介入視為聖經奇蹟的先行可信度(下)點擊回顧本書第一章奇蹟的概念與範疇在這方面,我已注意到聖經奇蹟中的相反特徵,例如,聖保祿奇蹟般的皈依本身並非目的,而是之後所帶來的重大、不可估量的成果(宗 26:16等);奇蹟再次出現在衣索比亞太監、百夫長科爾乃略(參 宗10)、和色爾爵保祿(參 宗13:6-12)的皈依;這些例子是各階層人士適時奉召率先加入教會的初熟果實。
  • 【牧師分享】《對聖經解釋之「解經三原則」的認識》
    【牧師分享】有弟兄問:如何解釋聖經?我給他講了《解經三原則》。現在分享如下:指含義不明的經文可由含義清晰的經文來解釋。也就是說在我們解釋某一段經文時,必須注意到整本聖經中其他相關經文的含意,因為我們相信整本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因此對某段經文的解釋,必須符合整本聖經的啟示,才不致偏離真道,產生極端或異端。當我們運用以經解經的方法時,有三點原則應注意:A、藉參照相同主題或類似的經文,以明白經文的含意。B、以比較清楚的經文去解釋比較晦暗、難懂的經文。
  • 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英文網站開通 國際教會領袖表期望
    繼2006年「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在洛杉磯、亞特蘭大、紐約等美國幾大城市進行展出之後,今年9月至11月,中國基督教兩會將再次於美國舉行主題為「爾道即真理」的「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目前該展的英文版網站已經於7月1日正式開通,中文版也將於近日開通。
  • 關於聖經中記載蛇吃土的正確解釋
    如今有許多教會對這經文是產生了疑惑,與那些不信的人一樣的疑惑,他們一致認為蛇是不吃土的,蛇一般捕食小動物、老鼠之類的。怎麼神說蛇終身吃土呢?他們的疑惑是來自人的理性是符合人 的道理的。因他們讀經是讀字句,神叫我們讀經是讀其精意。因經上說:字句是叫人死的,精意乃是叫人活的。因此,我們讀經、解經乃是靠聖靈以經解經。
  • 從教會專屬到平民讀物:鮮血譯成的英文版《聖經》
    為什麼「我們盎格魯—凱爾特族人只在猶太人的感情和想像中找到了個人信仰」?他猜測:「或許在不列顛島的原住民中存在一支非雅利安的前凱爾特人,他們內心深處的祖先記憶被這本閃米特語的書喚醒了?」普通英國人對這種凱爾特解釋嗤之以鼻(不過這個解釋對盎格魯—以色列運動的追隨者可能有一定吸引力,他們通過對《聖經》某些零散篇章的扭曲解讀,認為英國人是以色列十大流散支派其中一支的後裔)。
  • 2020年中國教會「聖經日」繼續 家鄉話讀聖經開始徵集!
    2020聖經日 12月13日是中國教會聖經日。三、「聖經日」主題線下互動活動時間:12月12日至13日活動內容:包括聖經研討及座談會、線下書展及書友互動活動、「聖經日」主題主日禮拜證道、免費贈送聖經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基督教兩會設立每年的12月第二個主日(含周六)為中國教會聖經日。
  • 一個應當予以重視的聖經版本——《聖經簡釋本》
    努力本著經文原義並結合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以教會正統釋經方法來闡明其意義;同時針對我國教會的實際情況對一些易於被誤解的經文特別加以解釋。」[1]時至今日,《簡釋本》的主要編輯者蔣佩芬、駱振芳、汪維藩、許鼎新、彭聖傭、楊聖光等教會前輩都已經蒙召歸天了,但是,我們仍舊在享受著他們在編輯注釋中殷勤服侍的成果。
  • 百年中國教會:呂振中譯本聖經的翻譯過程
    文/呂榮安《生命季刊》 第16期 最近《生命季刊》開闢了「百年中國教會」專欄,季刊編輯希望我能介紹我父親呂振中牧師的生平和他譯經的經過。關於我父親翻譯聖經的動機和原則,我所知不多,只能從他寫的序言,和少量在雜誌上與別人討論譯經問題時所寫文章中,作一些摘錄和介紹。
  • 中美合辦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在洛杉磯開幕(圖)
    中新網洛杉磯4月27日電 (記者 賈國榮) 今天的美國水晶大教堂,繚繞著雲南傈僳族的唱詩讚歌,夕陽穿破烏雲映照在中文聖經上----中美首次合辦的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於洛杉磯隆重開幕。   這是中國第一次在海外展示中國教會聖經事業
  • 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在德國諾因代特爾紹市開幕
    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在德國諾因代特爾紹市開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14日 22:48 來源: 來源:中國政府網(今日中國)新華社德國諾因代特爾紹6月13日電(記者聶立濤)應德國巴伐利亞福音信義會的邀請,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中國基督教協會(簡稱中國基督教全國兩會)主辦的中國教會聖經事工展13日下午在德國巴伐利亞州諾因代特爾紹市開幕。
  • 聖經中執事的資格和責任
    >原文標題與連接: The Biblical Qualific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Deacons 誰應該成為執事?聖經所說的執事,應該做些什麼呢? 聖經中的兩個職分:長老和執事對比一下長老和執事的職分將有助於我們回答這些問題。教會中最重要的屬靈領袖是長老,他們在新約中也被稱為監督或牧師。長老教導和傳講上帝的道,看顧和牧養會眾的靈魂(弗4:11;提前3:2;5:17;多1:9;來13:17)。
  • 關於中國家庭教會牧師及全職同工工資聖經準則
    關於中國家庭教會牧師及全職同工工資聖經準則    大陸教會在牧者工資方面冷酷,不負責任,與香港,臺灣,新加坡,澳門的教會不一樣,是因為中國大陸教會了解真理,堅持真理,討神喜悅嗎這種中國大陸教會特有,全球教會都沒有的,在工資上惡待神的受膏者的態度,是一種罪惡,是被撒但欺騙和蒙蔽,它讓耶穌覺得厭惡,憤怒。中國大陸家庭教會應該有一套符合聖經,切合實際,使教會長遠良好運轉,討神喜悅的工資體系,而不是象現在的混亂,違背聖經,黑暗,愚昧掌權,破壞教會長遠的良性運轉。一、所根據的聖經真理。
  • 查經主題《合乎聖經的教會次序》提前5:17—25
    查經主題《合乎聖經的教會次序》查經經文:提前5:17-25
  • 基督徒靈修:聖經中的燈
    回到聖經中,談談其中有怎樣的燈,可以帶給人什麼樣的益處?想到聖經中的話,他堅守立志,只雕刻非偶像類的石頭雕像。感謝神,恩典夠用。雖然不雕刻偶像,但公司知道他的情況,知道他手藝很好,便把非偶像類的單子都交給他。他的業務量並沒有減少,反面增多。2、神的話是燈,可以起到給人希望的作用。很多人在軟弱甚至絕望中,看到神的話語,得到了鼓勵。
  • 聖經啟示丨基督教的牧師們普遍謬解天國與教會
    舊約聖經裡找不到「教會」一詞,在主耶穌降生以前,聖經只對以色列民宣讀。新約的第一卷書馬太福音三十三次提到「天國」一詞,「教會」也是第一次出現!「天國」在其他福音書中一次也沒出現過!由於不明白神的兩大計劃,等到讀馬太福音,就把這卷最難以解明的聖經進行曲解謬解,因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異端邪說!
  • 如果你不讀聖經,請把家裡的聖經都扔掉
    現在最常用的英文版聖經,有90%是引用了丁道爾當時的翻譯,他為了翻譯聖經,到處流亡,躲避英國國王和當時腐敗教會領袖的追殺。丁道爾的呼召就是讓最普通的人可以用他們的母語讀到聖經,而在當時,聖經的閱讀權和解釋權是被教皇、主教們壟斷的,甚至大部分的神父都沒有聖經,更沒有權利解釋聖經,這樣的情況就導致了信徒不知道神的話,而腐敗的教會任意解釋神的話,甚至國王利用基督信仰鞏固他自己的王權。
  • 世基聯、香港聖經公會和北美教會表達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注
    為疫情禱告 近日,世基聯、香港聖經公會和北美教會分別表達了對於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關懷,呼籲信徒們為疫區受災民眾禱告。香港聖經公會(Hong Kong Bible Society)在2月1日致中國基督教兩會的信中表達了對大陸同胞,特別是對武漢同胞的關心和問候。
  • 教會丨基督徒應紮根於聖經和聖靈,好在末後的日子得勝仇敵
    那是一個平安穩妥的日子,末七災難還沒開始,也沒有預兆,是一個只有天父知道的日期,只有得救的聖徒才能在空中與主相會,即主迎娶祂的新婦教會的時候!那些沒有信主,或者雖然信主卻沒有重生的人看不見祂!教會被提即意味著恩典時代結束,末七大災難就要開始了!主基督降臨的第二階段是在榮耀中降臨到地上,那時的祂腳踏橄欖山,坐在寶座上,要拯救大災難期間餘剩的以色列民,並審判列國的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