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圖說 | 從「悸動」到成長,科技創新如何走向產業化?

2021-02-19 ATLAS寰圖

郭鑫 

中科創星科技投資管理公司副總經理

@寰圖辦公空間 · 西安邁科中心

每次踏進西安邁科中心的寰圖辦公空間,郭鑫都有種悸動的感覺。進入前庭後,映入眼帘的落地玻璃窗,將每一絲和煦的陽光都攬入室內。醒目的紅沙發與背後淺金色的酒架相互映襯。每走一步,都能映出他自信的身影。

他所在的中科創星,同樣擁有不少意義獨特的「悸動瞬間」。

2012 年的某一天,一位父親帶著他生病的女兒來醫院輸液,由於孩子血管太細,護士接連扎了四針都無法找到血管。看著孩子難受的模樣,這位恰好在中科院西安光機所任職,又是光學博士的父親,腦海裡當即浮現出一個想法,一定要利用光學技術解決「扎針難」的問題。

經過大半年的研發,一臺血管成像儀宣布面世。這臺儀器能將血管脈絡清晰地「照」出來,幫助老人與幼兒避免因穿刺不準而造成藥物外滲、血管損傷等輸液併發症。

誰能想像到,血管成像儀與世人的「第一次見面」,竟是在一段求醫故事的機緣下產生。而這段發生在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博士身上的特別經歷,也在郭鑫所任職的中科創星裡廣為流傳。

科技影響生活。同樣出身於光學領域的郭鑫,對這個觀點深表認同。但再前沿的技術成果,也需投放到市場裡、真正形成產業化,才可長久惠及大眾。

讓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是郭鑫一直堅持的目標。而這座科技實力與發展潛力兼具,且被譽為「硬科技之都」的西安,自然是他的第一選擇。

「硬科技」概念是在 2010 年由米磊博士首先提出。其涵蓋了人工智慧、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晶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八大領域,這些技術需要長期研發投入以及持續積累,因而具有極高的技術門檻和壁壘。

為了將硬科技轉化為經濟驅動力。2016 年,西安市政府便提出了「打造硬科技之都」的口號。

從舉行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發布產業白皮書,到支持建設交大創新港、西工大無人機基地、中科院西北科創中心等各類科研基地,為的就是讓「硬科技看西安」成為一張真正深入人心的城市名片。

圖 / 一邊是千年古城牆,一邊是現代寫字樓(圖源 Veer)

懷抱著對科技與光學的強烈興趣,郭鑫在 2010 年進入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做起了光學相關的研發工作。

在研發過程中,郭鑫與團隊深深體會到了科技力量對於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他們意識到,在中國人口紅利逐年消退的情況下,讓科技加速形成產業化,是推動中國未來二三十年持續高速發展的核心。

如何讓科技產業化發展?

郭鑫分享到,西安科研實力雄厚,也聚集了大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科技企業。倘若能將這類型企業與金融系統進行有機結合,對企業的健全發展將大有裨益。

抱著這個信念,郭鑫選擇加入到由米磊博士創立的中科創星裡,負責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成果轉化內容,致力於硬科技的投資與孵化,助力中小規模的科研企業健康成長。

令人欣喜的是,在郭鑫以及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已助力 300 餘家硬科技企業成功孵化,也幫助一百餘家企業實現後續融資。

圖 / 如何助力企業讓科技成果形成產業化,成為了郭鑫經常在思考的問題

高新技術人員一邊眺望著不遠處的古老城牆,一邊在甲級寫字樓的辦公空間裡相互談論著前沿的技術話題.這些日常景象,讓西安城擁有更為與眾不同的魅力。

古城成為了科技的載體,科技也讓古城綻放新魅力。同樣地,作為企業的載體,辦公空間也在通過智能、人性的服務,推動企業更好地成長。

如同郭鑫對科技發展的堅持,寰圖亦專注於將科技技術利用到辦公空間的設計之中。

從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到貫穿全國寰圖辦公空間的物聯網平臺,一鍵完成智能打卡、會議室及工位預定,寰圖打造迎合技術型人才工作需求的環境,讓企業專注於科技研發。

寰圖亦為企業提供從入駐前到離場後的全程星級服務,包括提供虛擬辦公室解決方案,以及匯聚各行業精英人才的社區平臺,幫助企業尋找優質合作夥伴,加速創新資本的形成和有效循環。

作為寫字樓的全鏈條運營商,寰圖在共享辦公領域之外亦提供商業管理、物業管理及建設管理等服務,與企業共同見證從初創、成長到成熟的每一個階段,為企業的高速拓展全程守護。

圖 / 見證著一家家科創企業成功孵化,讓郭鑫倍感自豪

幫助科創企業成功孵化,讓科技力量真正推動國家經濟發展,郭鑫的步伐從未停歇。

「未來,科技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希望能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如在採訪尾聲他感嘆的那樣,也許當「中國科技」成為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國人都為科技騰飛而自豪時,就是對他們最好的褒獎。

Q:科學技術在現時有哪些應用場景?

A:譬如中科創星的血管成像儀,從誕生到現在的 8 年期間,已為國內多個省市的上百家醫療機構及單位提供治療與科普教學,也出口至國外七十多個國家為患者提供治療服務。今年進行特殊防控工作時,血管成像儀也提供了「硬科技」的助力,讓穿著數層防護服、戴著護目鏡的醫護工作者,也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順利為患者進行血管穿刺工作。

Q:談談您對科創企業與辦公空間之間關係的理解?

A:科技和辦公其實是相互促進的關係。辦公場所是科技企業的載體,科技也讓辦公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科研領域的企業,大多以中小規模為主,類似寰圖這樣的辦公空間,能提供法務、人力資源等一站式的配套服務,可以幫助企業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研發中。

Q:科創企業選擇辦公場所的標準是什麼?

A:科技行業從業者對辦公是有要求的,他們希望辦公空間選址在交通便利的位置,希望辦公空間能更人性化,同時也希望在辦公方面的成本能夠得到合理控制。隨著政策的不斷支持,我相信會有更多企業選擇在寰圖這種坐落在高新區的辦公空間裡辦公。



寰圖(中國)有限公司

ATLAS (CHINA) LIMITED



ATLAS 寰圖是領先的寫字樓全鏈條運營商,通過四大業務板塊——共享辦公、商業管理、物業管理及建設管理,助力寫字樓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

 

ATLAS 寰圖率先以「星級酒店」標準運營寫字樓,打造融合生活元素的共享辦公,提升物業資產價值,為用戶創造超越期待的空間體驗。其整合資源優勢,提供一站式的空間設計,專業建造,及運營服務。ATLAS 寰圖以豐富的行業經驗,透過結合商業管理及物業管理,輸出管理模式和服務,為資產進行全周期管理。

 

ATLAS 寰圖精準把握市場脈搏,為寫字樓資產端、企業端、用戶端提供超卓的服務,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西安、香港及越南胡志明市等 22 個城市擁有 50 個項目,管理總面積超 500 萬平方米。

相關焦點

  • 科技成果產業化不是簡單的順承關係,而是分為科技成果、科技臨床、產業化三個階段
    他帶領團隊總結經驗,調整思路,圍繞市場化需求,開始探索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道路。 姜大川認為,科技成果產業化不是簡單的順承關係,而是分為科技成果、科技臨床、產業化三個階段。「科技臨床類似於醫學臨床,有時需要若干期才能夠實現產業化。」
  • 航錦科技(000818.SZ)與蘇州華清、徐州華清及上海銘寰籤署《氫能...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5月21日丨航錦科技(000818.SZ)公布,公司與蘇州華清京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徐州華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上海銘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和精神,同意以共同行動、合作為先、相互依存、信息共享的方式建立中國氫能產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於2019年5月21日在葫蘆島市籤署了《氫能燃料電池產業戰略合作協議
  • 創新推出業務外包服務寰圖為入駐企業開「外掛」
    如何提高生產力、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及技術、減少時間成本、降低風險……成為了企業採取業務外包的「心之所向」,也同時成為服務商所提供外包服務的「身之所往」。據ATLAS 寰圖媒介公關部負責人賴女士介紹,為賦能入駐企業,幫助其解決團隊建設、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問題,ATLAS 寰圖推出了業務外包服務,幫助客戶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聚焦在主營業務的創新發展上,並得到了良好的客戶反饋。
  • 青海科技創新論壇關注高原特色農牧產業化發展
    為展現青海省農牧業特色資源的價值和優勢,進一步推進青海省農牧產業化建設,由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青海省人才辦、青海省農業農村廳、青海省科學技術廳、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等5家單位聯合主辦,中國農科院、青海大學、青海省農學會、青海省畜牧獸醫學會協辦的「青海科技創新論壇」將於7月15-16日在西寧舉行。
  • 中國科學院化工新材料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成立
    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中科院企業黨委書記、國科控股董事長吳樂斌,國科控股總經理索繼栓,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趙千鈞、國科控股副總經理王琪等參加會議。 籤約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對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同時指出,中國科學院若干研究所在此領域有幾十年研究工作的積累,創新性成果不斷湧現,如何激活這些無形資產,加速推進其轉化及產業化是我們對於聯盟的期許。聯盟的成立將加強戰略引領,整合資源,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與資本鏈的有效對接與深入聯動,為構建完整、高效的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 2020「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收官
    與此同時,11月16日-18日別克品牌還將連續舉辦三場線上「寰行中國」文化大講堂,邀請紀連海、河森堡、苟利軍等名人、學者,分別從人文和科技領域對「華夏蒼穹」進行深度科普和解構。「寰行中國」車隊走訪雲南楚雄彝族太陽曆文化園自古以來,「天」在中國思想文化體系中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中華民族也從未停止對宇宙、蒼穹的探索。
  • 悸動燒仙草新品創新能力不俗,演繹「頤式生活」的味覺之美
    (原標題:悸動燒仙草新品創新能力不俗,演繹「頤式生活」的味覺之美)
  • 看上海如何求解科技創新「方程式」
    原標題:看上海如何求解科技創新「方程式」  風從海上來。  一年前,勇當創新發展先行者的上海,奏響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的號角。  從科創中心22條到人才新政20條,從高大上的「國家重器」(大科學設施)到小清新的眾創空間,從最前沿的腦科學到最實用的機器人,從雲端之上的北鬥應用到萬米之下的深海觀測……一年來,這個人稱「魔都」的城市,呈現出魔幻式的創新盛景。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創新,從來就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
  • 嘉順科技:創新引領突破,榮譽見證成長
    2020年7月22日,遼寧嘉順科技有限公司王繼奇在受訪時表示,創新引領突破,榮譽見證成長,企業要以高質量發展為指導「逆風」前行。滿載榮譽,不畏艱難砥礪前行從2005年的小作坊起步至今,15年來砥礪前行,成為細分市場的隱形冠軍。王繼奇總結稱:「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公司以誠信為宗旨的服務。同時,把技術創新作為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工作,也為遼寧嘉順在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 石墨烯產業化亟需邁過三道坎
    隨著石墨烯技術的不斷創新和下遊應用的不斷成熟,石墨烯市場規模仍將呈現高速發展態勢。預計到2020年,我國石墨烯市場規模將形成百億規模。   2.全產業鏈體系基本建立   隨著石墨烯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產業鏈布局已經初見雛形,基本覆蓋了從製備到應用研究到石墨烯產品生產,直至下遊應用的全環節。
  • 全球超3000家門店,深度剖析悸動燒仙草品牌背後的商業模式
    據記者了解,憑藉獨特的商業模式和品類創新,悸動燒仙草自誕生以後,就迅速向全國擴張佔領市場。截止到今天,悸動燒仙草的足跡已遍布全國356個城市,門店超過3000多家。時間維度上,從可追溯的年限來看,上世紀80年代末,是第一個爆發點,此後逐年創新高。時間線上,與甜品的餐飲化和臺式珍珠奶茶的崛起,以及市場發展非常吻合。聚焦到大陸市場,截止到目前,2014年以後的增幅明顯,2019年為最高點,這又與新中式茶飲的起勢和爆發高度雷同。
  • 仙草節從想像到落地 悸動燒仙草卡位布局
    作為燒仙草品類頭部玩家的悸動燒仙草,全球門店數超過2000家,在茶飲重度消費市場的華東區域已深度布局1500+門店,年銷量高達2億杯,其燒仙草新品創新研發能力在業內首屈一指,更注重上下遊的深耕與布局,源頭把控、供應鏈搭建.。同時,悸動亦在品牌端發力,重磅推出「仙草節」,倡導仙草食養健康生活理念。.
  • 科技驅動,全面成長:泡泡英語全新升級
    如何為孩子們提供全球化的優質英語教育提升英語綜合素養?全新升級的泡泡英語注重從孩子的天性出發,結合創新科技,通過多元智能的教學方法引導孩子進行探索式學習。浸入式教學更具趣味與互動性,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思維、品格和語言素養。
  • 科技築夢 創新成長
    2018年6月27日,五角場小學迎來了香港聖公會聖匠小學師生代表一行,共同開啟了「科技築夢 創新成長」——2018滬港學生「科技創新」夏令營交流活動的序幕。我校五3中隊的學生金銘琦為本次「科技創新」夏令營活動,特意書寫了「科技築夢 創新成長」書法作品,展現了我校學生對本次「科技創新」夏令營活動的支持。
  • 星寰辦公樓竣工,珠江北岸發展迎來新機遇
    區域提升產業競爭力 星寰助力金融業組團發展珠江北岸地區金融業發展由來已久,為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金融業組團依託原有產業基礎,著力對海珠廣場文化金融CBD、金融總部經濟集聚區進行打造,而星寰均為兩者重要的實施載體:一方面配合海珠廣場文化金融CBD拓展集資融資渠道的需求,積極引進金融配套產業,推動文化金融創新聯動,引入文化創意產業企業或總部;
  • 【繽紛科技】讓科技創新融入成長
    4月18日,西門小學舉行了全國科學影像節、三明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學生頒獎典禮,歐志偉校長、潘榕海副校長莊重地為學生頒發了獎狀
  • 北大訪問教授吳霽虹:如何把握AI產業化機遇並建立競爭優勢 | CITE...
    吳霽虹教授是北京大學訪問教授,創新管理學家,人工智慧商業模式理論體系的創建人。會上吳霽虹教授通過七問七答分享了「如何把握AI萬億級產業全球化機遇並建立競爭優勢」。她認為AI能使企業換道超車,這將是新世界中最大也是最後一個契機。
  • 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全面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南京大學)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要求經濟和社會發展從追求量的增長到追求質的提升。 要實現這個目標,關鍵要靠科技創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關鍵也在於科技創新。高等學校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國家創新體系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科技部與教育部於2002年7月聯合下發了《關於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科技創新作用的若干意見》,成為近期整個高校科技戰線的指導性文件。
  • 京福龍「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科技成果推介會在京舉行
    京福龍「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科技成果推介會現場  3月24日,由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中國發明協會、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農業分會科技成果評價中心主辦,京福龍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發明協會生物酵素產業分會、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國農業工程學會、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共同協辦的京福龍「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科技成果推介會在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報告廳舉行。
  • 東莞:從世界工廠到珠三角科技創新中心
    2015年,松山湖高新區獲批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下稱「自創區」),為東莞創新轉型提供了一次歷史性機遇。  松山湖高新區是東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高水平崛起的核心引擎,新經濟、新企業、新人才加速發展,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從世界工廠到珠三角新興的科技創新中心,東莞正在經歷著華麗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