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市第二實驗中學,學校的工作人員模擬學生進入體溫檢測室。新華社記者王菲菲 攝
新華社太原7月6日電(記者王菲菲、王皓)一位由工作人員扮演的「考生」在考場中出現咳嗽和發熱的症狀後,考務人員將其帶到備用隔離考場內。「考生」的試卷、文具等物品在防疫人員指導下完成了單獨記錄、封裝並上報。這是近日在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實驗中學高考應急演練中的一幕模擬場景。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延期的中國高考將於7月7日舉行。考試時間比往常推遲約一個月,而考生人數則比去年多出40萬人,達到1071萬人。為了做好疫情防控,確保考試順利進行,中國各地採取了嚴密應對措施。
在太原市第二實驗中學,模擬的發熱學生進入隔離診療室。新華社記者王菲菲 攝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山西省高考報名人數為325675人,全省共設考點298個、考場11049個,高考監考及考務人員近4萬人。作為當地規模較大的一處考點,太原市第二實驗中學設有37個常規考場,5個備用隔離考場,1110名考生將在這裡考試。
記者在演練現場看到,考生從校門口進入後首先通過測溫門,體溫正常者經人臉識別、準考證核查等流程後可進入考場。如果體溫超過37.3攝氏度,則要休息片刻等待覆查。
經過防疫專業人員的檢查後,身體狀況不合格的考生會被引導進入隔離考場。隔離考場按照標準化考場要求進行布置,並配備消毒劑、個人防護用品等。
「如果考生在考試過程中出現發熱、劇烈咳嗽等症狀,將引導考生攜帶自己的試卷等物品進入備用隔離考場。在轉移過程中,耽誤的考試時間也將視情況進行補齊。」太原市第二實驗中學校長陳文斌說,通過舉行應急演練,到時可更加從容應對突發狀況,為考生創造公平公正的考試環境。
在太原市第二實驗中學,監考老師為模擬的正在考試中的咳嗽學生測體溫。新華社記者王菲菲 攝
不只是山西,中國許多地方都為疫情防控考慮做了特別的準備:在北京市豐臺區的一處考點,為減少人員交叉,考場外區分了考生通道和工作人員通道;每個考場內的考生數由原來的30人縮減為20人,儘量拉大了人員的間距。
廣東省教育廳發布通知稱,考試入場時間由考前的30分鐘提前至考前一個小時,儘量避免因為入場檢測耽誤了正常的考試時間。
在湖北武漢,考生進入考場時,需佩戴由當地招考辦統一配發的印有「武漢高考」字樣的專用口罩。
據教育部發布的信息顯示,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等特殊形勢,全國各地已提前14天對考生和考務人員進行日常體溫測量和身體健康狀況監測,且正在積極開展全體考生和考務人員全覆蓋的防疫教育和培訓。針對7月高考部分地區將進入強降雨、洪澇、颱風等多發期,有關地方著重細化了應對自然災害的專項預案,並組織開展應急演練。
太原市第二實驗中學的臨時觀測點。新華社記者王菲菲 攝
除了考試時間、備考方式有明顯變化之外,特殊時期的高考也給考生的心理狀態、專業選擇帶來一定的影響。
阿里巴巴旗下一款搜尋引擎數據顯示,高考前夕,大學排名、志願填報、高考防疫、應試技巧等信息成為熱搜,特別是醫藥類專業和高校的關注度飆升。一名山西晉城的考生說,受到疫情期間醫護人員「最美逆行者」的鼓舞,自己的目標是考上一所好的醫學院,將來成為一名「白衣天使」。
「今年高考恰遇新冠肺炎疫情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支持高考學子正確的方式就是按照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門的安排,少聚集,讓孩子合理休息、保持健康,以良好的心態參加考試。」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員馬志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