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研修總結綜述
2009年11月9日,省教院建三江分局二期校長、教師高研班在哈市如期開班。動員會上,建三江分局副局長王曉春做了題為「三個堅持」的重要講話;省師訓中心主任馮麗宣布了培訓方案,對理論研修、掛職實習和行動設計三個階段的培訓內容作以安排部署,並對研修培訓進行精確定位——基於高起點,夯實新理論,凸顯主體性,強化執行力,追求可持續性;隨後省教院副院長張曉明對一期班研修成果作以精彩回顧,並對二期班研訓課程作以解讀和展望;最後研修培訓學習在三江教育局夏局長「開戰即是決戰」的號召中拉開帷幕。
一、理論研修的「蝴蝶效應」——短時、高密、多容、強效的理論振翅,扇動氣旋的累積數量,掀起質源譁變的頭腦風暴。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原理,是指數量累積到一定的數量後,即使添加蝴蝶翼翅般的微小掠動,也會產生不可思量的氣候變化。
學員在短短的兩個月的理論學習階段,研修授課包含課型泛蓋理念課程、專題課程、案例課程三大板塊體系,開設基礎包括理論課、專業理論課、通識專題課、核心專題課、熱點專題課、全國案例課、本省案例課、視頻案例課八大模塊。理論研修使學員目睹了眾多理論名家的風採和一線名師、名校長的尊榮:理論名家教育理想的高佔位引領,聰敏的機智靈光,激勵著研修班的成員不斷釐清未來的教育展望,修正自身認識上的缺陷不足;一線名師、名校長親歷身躬的角色認知,專博的閱歷實踐,鼓舞著研修班的成員不時生發教育的激情夢想,探尋自我需求上的金玉英華;學然後知不足知困,見賢則思齊。
真理的大海,讓未能發現的一切事物躺臥在我的眼前,憑我去探尋。
二、掛職實踐的「貝爾納效應」——質樸、細微、勤勉、奉獻的名校傾情,鋪設遞進的階梯步坎,實現內化抬升的雲峰攀爬。
英國學者貝爾納天賦異稟,勤奮刻苦。如果他畢生研究晶體學或生物化學,很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另一條路——為他人去做一架雲梯,把一個個富有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別人登上科學的高峰,這一舉動被科學家們稱為"貝爾納效應"。
我所實習的風華學校同樣具有這樣的特點:教師恭儉禮讓,大氣謙和,體恤勤勉,華樸靜默,沉穩輕徐,甘為人梯,從不誇大其詞,給風華實習組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校所有工作、活動對實習組成員全天候開放,實習組成員可與校內教職工、學子無障礙溝通,使得實習組成員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在風華,你可以求解固有的認知頑疾,求證已有的理論構想,求取所需的教學真經,風華教師都會傾囊相授,平和潛靜的讓你獲得最大化的收益。優質堅硬的鋼條,是經過千錘百鍊而成的;瑰麗美觀的貝殼是經過水衝日曝而得的。我們的理論基石也必須經由實踐烤鍛錘鍊,才能歷久彌堅。風華學校的內斂奉獻為學生成才鋪平了道路,為向高向遠的實習組成員墊付了平素的虧空。
亮閃的星寰,讓業已明晰的恆長深邃欹仰於我的光宇,隨我去摘空。
三、行動設計的「淬火效應」——聚火、焙制、高溫、猝冷的燒造工藝,棄卻往舊的陳腐蕪雜,錘造長實堅硬的百鍊精鋼。
淬火效應是指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浸入油或水中,經過冷卻處理,工件的性能會變得更好、更加穩定。
行動方案的設計是在頭腦豐實、親身實踐、反思提煉的背景下進行的,破繭羽化的過程註定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時常請教導師,不時與班組成員交流求證,提出自己的看法疑問,接受或探討來自各方的建議意見,往復破壞推翻再建立,不斷整理自己零散的思路,健全完善自己的認識水平,大到宏觀概括,小到細緻入微,集散收放自己的思緒情由,把行動設計方案做細做實。
環遊的理想,讓久疏戰陣的噪鼓風帆駛離出行的海岸,任我去遨遊。
我愛學習,更愛研修,這是我給個人定下的研修基調。因為我覺得教師是文人,不要有狐俗的土氣,不要有流媚的洋氣,要有的該是金聲玉應、朗朗清清的書卷氣。
想想當初雲橫秦嶺雪擁藍關的離家情懷,不免悵惘無限;想想昨日研修含英咀華師友情長的片斷情結,不免思緒綿長;想想今朝志得意滿溢彩流風的榮歸情愫,不免感慨萬千。
因此,我在這裡由衷感謝傾注了無限心力的省教院及數學研培部的老師;感謝才美驚鴻樂於助人的馮麗老師;感謝對我言傳身教俠士風範的郭清波老師;感謝我的知識淵博克己奉公的夏局長;感謝我的精誠合作團結共進的數學班;感謝我的互體互讓同甘共苦的芝蘭室友。是你們,讓資質平庸的我收穫如此,讓我常懷感恩之心。最後僅以兩句詩作為本篇結尾,送給都市、大荒中的你我以慰勉——送君別去花如雪,贈我相思夢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