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圖大賞!十張驚豔圖片告訴你,腫瘤生活的微環境到底是什麼樣

2020-12-19 騰訊網

人類和癌症的抗爭持續了上千年,我們對癌症的認知也一步步變得清晰。從公元前2625年到2020年,在4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對於癌症的認知正在不斷革新。癌症在人體內所處的環境——腫瘤微環境,也逐漸成為研究和攻克癌症的重要方向。

癌細胞的擴散就像隨風飄揚的蒲公英,飄到哪,種子就到哪。癌細胞的種子隨著血管在人體內四處遊走,移動到適合自己生長發展的地方,便紮下根來。

可以說,癌症能夠稱霸武林一統天下,腫瘤微環境功不可沒。因此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將目光投向癌症與人體微環境之間的聯繫——腫瘤微環境。

1腫瘤微環境概述

什麼是腫瘤微環境呢?醫學研究為我們詳細描繪了其構成:

如果把腫瘤比喻為一棟樓,那這棟樓所處的小區以及鄰居就是腫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它由腫瘤細胞、常駐和招募的宿主細胞(與癌症相關的基質細胞和免疫細胞)、以及相應細胞的分泌產物(如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和細胞外基質(ECM)中的非細胞成分組成,同時也可能存在TME的代謝產物和特定的環境。

微環境調控腫瘤復發轉移

在這裡,腫瘤細胞扮演著惡徒的角色,不斷通過微環境來脅迫他人,獲得自己發展所需的資源。癌症能夠稱霸武林一統天下,這有賴於很多小角色的支持,其中腫瘤微環境是腫瘤賴以生存的「土壤」。腫瘤的生長與轉移與周圍環境息息相關,類似於「種子-土壤」關係,腫瘤周圍微環境會提供腫瘤生長的土壤。

2腫瘤微環境的內部世界

「腫瘤要生長,血管要優先」,人體內有著遠比京杭大運河還要厲害無數倍的運輸道路——血管和微血管。

微血管網

大部分在骨髓裡隱匿散播的腫瘤細胞會依賴微血管而生。微血管是在組織中運輸血液的最小的血管,它就像一個小壁龕,讓那些靜止的腫瘤細胞可以尋求庇護。當這些血管開始生長,就能刺激這些靜止的腫瘤細胞發展成為侵襲性腫瘤。

來自Balb/C小鼠股骨髓的靜止的腫瘤細胞與微血管連接

腫瘤轉移離開微血管網,內皮細胞進行裝配並形成一個漂亮的微血管網,就是腫瘤細胞得以成就霸業所依賴的「網絡」。

共聚焦顯微鏡圖顯示內皮細胞(紅色)正在形成微血管網絡。

淋巴結

腫瘤細胞可以從原發腫瘤中轉移,通過多次血液循環而進入淋巴系統。大多數的轉移腫瘤會通過淋巴管到達淋巴結。

單個的侵襲腫瘤細胞浸潤在小鼠的淋巴結中。血管內皮細胞(紅色),淋巴內皮細胞(綠色)和DNA(藍色)。

淋巴結是許多腫瘤轉移的第一站,淋巴結微環境給腫瘤細胞的遷移和增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低倍數的淋巴結圖顯示血管內皮細胞(紅色),淋巴內皮細胞(綠色)和DNA(藍色)

淋巴結無疑是身體的邊疆守衛戰士,過濾掉淋巴液、雜質、使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系統起作用。裡面的許多淋巴細胞夜以繼日地盡職盡責,如白細胞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中時刻盯著入侵者,比如如細菌和腫瘤細胞。

小鼠淋巴結中,血管內皮細胞(紅色),淋巴管內皮細胞(綠色),和DNA(藍色)。

淋巴結的形狀和所染的顏色,像不像是大陸和海洋?淋巴結就像世界的邊境,如果它被侵入或者摧毀了,那麼地球也就危在旦夕。類似的是,身體的邊防(淋巴結)失守,人就會生病,生命的安全就會受到威脅。

腫瘤微環境裡的居民們

在不良的微環境中,內皮細胞促進了乳腺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而在穩定的微血管環境中,乳腺癌細胞卻處於靜止不增殖狀態。

內皮細胞(CD31標記紅色),乳腺癌細胞(白色),以及增殖的腫瘤細胞(Ki67 染色,綠色)

乳腺癌細胞逃避免疫監控然後轉移到大腦中,偽裝成神經元。驚豔如梵谷的星空。

共聚焦顯微鏡顯示乳腺癌細胞(綠色)浸潤在大腦的星形膠質細胞所構築的溫柔陷阱(微環境)裡。

人體許多細胞都來源於骨髓,同時,骨髓也是很多腫瘤細胞偏愛的地方。腫瘤轉移細胞在骨髓微環境中為所欲為,並創造了腫瘤轉移的生態圈。

然而,對於腫瘤病人來說,這是嚴重的災難,腫瘤一旦轉移到遙遠的器官如骨髓,病人的預後就十分不樂觀。

共聚焦顯微鏡顯示的骨髓,像正在噴發的火山,內皮細胞(綠色),基底膜(紅色),和DNA(灰色)。

如果說原發癌是殺死癌症病人的兇手,那麼轉移腫瘤就是主謀。遠離了原發癌,孤身上路的癌細胞卻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可以通過血液循環一路暢通無阻地到達遙遠的器官並落地生根。

這個概念源於1869年,當時Thomas Ashworth首次發現這些轉移細胞的存在。循環腫瘤細胞(CTC)和散播的腫瘤細胞跟癌症的復發脫不了關係。

腫瘤細胞(綠色,Ki67增殖檢測)浸潤在骨髓中。

作為癌症研究的模型,為人類健康而獻身的小老鼠現在有伴了!斑馬魚也開始投身於這一偉大事業。應用斑馬魚模型,我們能夠在腫瘤生長早期來研究包括血管再生、腫瘤侵襲、轉移擴散等的腫瘤微環境問題。

黑色素瘤細胞(綠色)在斑馬魚體內血管(紅色)表面與其形成的牢固結構。

3文末小結

腫瘤微環境是癌細胞賴以生存的「土壤」,腫瘤的生長與轉移與周圍環境息息相關。腫瘤微環境的血管生成則是癌細胞擴張轉移的必經之路。不過我們人體中還有著堅實的護盾——免疫系統——來保衛我們的健康。而免疫系統和癌症之間的戰爭,那是另一個精彩而富有傳奇的故事了。

參考資料

[1]Lanlan Hui , Ye Chen,et al,Tumor microenvironment: Sanctuary of the devil. Cancer Letters 368 2015;7-13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十二張「美圖」告訴你,日本的這些小眾景點,憑什麼驚豔夏天?
    那麼,在你的心目中,那些曾經被嚮往過的夏天的模樣,又都是什麼模樣的呢?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走進日本的夏季之旅,能夠用這十二張「美圖」告訴你,日本的這些小眾景點,憑什麼驚豔夏天。用鏡頭捕捉夏日美景,畫面安靜而美好。
  • 12張圖告訴你,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家長必修課
    12張圖,告訴你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實現財富價值,而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其實,我們需要的是家庭和學校生活中的好幫手,而不是成年人的未成年「翻版」。>曾經有著名教育學家,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將家長分為以下幾階:你認為自己是第幾
  • 胎兒在媽媽腹中什麼樣?十張圖讓你了解女性孕育,所有人都該看看
    導讀:胎兒在媽媽腹中什麼樣?十張圖讓你了解女性孕育,所有人都該看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胎兒在媽媽腹中什麼樣?十張圖讓你了解女性孕育,所有人都該看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三軍大Nature子刊】腫瘤微環境中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與腫瘤幹細胞...
    圍繞CSC(「種子」)與免疫微環境(「土壤」)的相互作用和治療學意義這一科學問題,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全軍臨床病理學研究所卞修武教授帶領「腫瘤幹細胞研究」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從1997年開始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和863計劃等項目資助下,開展了系列而深入的研究。
  •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腫瘤|腫瘤微環境|內質網|-健康界
    在幾種腫瘤類型中,不同的致癌、轉錄和代謝異常協同作用,產生不利的微環境,破壞腫瘤細胞和間質細胞的內質網穩態,以及浸潤淋巴細胞。這些變化引發了持續的內質網應激狀態,已經證明這種應激狀態控制著癌細胞的多種促腫瘤屬性,同時動態地重新編程固有免疫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的功能。ER應激傳感器及其下遊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已成為腫瘤生長和轉移以及對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反應的關鍵調節因子。
  • 地球之外的宇宙到底是什麼樣,一組圖片告訴你,美麗炫彩讓人著迷
    地球之外宇宙是什麼樣,其實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冰冷,沒有色彩,一片死寂。其實並不是這樣,宇宙中充滿了各種色彩斑斕的奇幻景色,讓我們通過一組圖片告訴你,它是多麼讓人著迷。這張圖片顯示出來的場景其實是火星土壤被隕石衝擊後留下來的撞擊坑。這張圖你第一眼你一定看不出,因為它是一個暴風眼,它和我們熟悉的地球暴風眼不同。因為它是來自土星北極,其實嚴格來講它並不是暴風眼,應該是一個旋風眼。它來自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軌道飛行器,不過卡西尼在2017年墜入土星大氣層,結束了生命,這是這個飛行器在自殺撞擊前留下的影像之一。
  • 大咖談腫瘤微環境研究的三角關係: 癌症,炎症與免疫
    腫瘤微環境是腫瘤細胞和相鄰正常組織之間的部位,其組成包括細胞外基質、可溶性分子和腫瘤基質細胞。腫瘤微環境一旦形成,眾多免疫細胞,如T細胞、髓源抑制性細胞,巨噬細胞等,都被趨化至此,構成腫瘤微環境主要基質細胞。除了細胞因素外,腫瘤微環境中的分子主要包括細胞外基質分子,大量的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等。
  • 這8張圖告訴你
    近日,《自然·通訊》雜誌刊出了一篇文章,提出慢性晝夜節律紊亂可以通過調節腫瘤的幹細胞特性和免疫微環境,從而引起乳腺癌轉移。這項研究主要在小鼠身上進行,從腫瘤啟動潛力、幹細胞特性、擴散和轉移、腫瘤微環境、和基因表達等多個方面,研究了慢性晝夜節律紊亂對乳腺癌轉移的影響[1]。
  • 山口百惠顏值到底有多高?從小到大10張舊照,告訴你何謂清純女神
    山口百惠顏值到底有多高?從小到大10張舊照,告訴你何謂清純女神提及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最受歡迎的日本女星,相信很多人腦海裡會浮現山口百惠清純迷人的容顏,她那燦爛的笑臉,驚豔的瞬間,流傳至今的音樂,還是與三浦友和甜蜜的婚姻,都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而歷史如同一幅塵封的畫卷,能夠打開人們記憶閘門,現在一組山口百惠從小到大10張舊照,告訴你何謂清純女神。
  • 生孩子到底有多痛?10張圖告訴你:寶寶如何一步步來到這個世界
    導讀:生孩子到底有多痛?10張圖告訴你:寶寶如何一步步來到這個世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孩子到底有多痛?10張圖告訴你:寶寶如何一步步來到這個世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懷胎十月到底是什麼樣的,十張圖帶你看孕育過程,生而為人須了解
    導讀:懷胎十月到底是什麼樣的,十張圖帶你看孕育過程,生而為人須了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懷胎十月到底是什麼樣的,十張圖帶你看孕育過程,生而為人須了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免疫療法攻破腫瘤微環境,卵巢癌與胰腺癌有效抗體臨床有望
    貝伐單抗(學名: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圖片來源:Roche.com 在一些情況下,由於患者的腫瘤較大,他們需要在手術前接受
  • 這十張生物梗圖,充斥著靈性美
    動物到底多有靈性,僅僅是現實當中存在嗎?Notch設計生物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到靈性。這十張生物梗圖,讓你愛上這些生物。1、殭屍:「我眯著眼,你輕點打」這張圖片帶來的是一個殭屍的逗圖,殭屍並沒有什麼稀奇的。但是殭屍的表情真的是太逗了,完全可以用來做表情包了。當史蒂夫用劍對著殭屍的時候,殭屍的小眼睛就眯了起來,仿佛再說:「我眯著眼,你輕點打」。
  • 4組圖片告訴你:色盲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
    測一測:6張色盲測試圖,從簡單到困難你是不是「隱藏」的某一類型色盲呢?我們可以通過幾張測試圖測試一下(以下圖片均源自網絡)。從簡單的開始:上圖你看出是什麼了嗎?答案是:紅旗。紅旗由紅色圓點組成,旗杆是黑色圓點,旗杆頂部是黃色和橘色圓點;背景是淺青色,顏色對比明顯,還是很好辨認的。
  • TCGA腫瘤微環境+免疫細胞浸潤純生信思路
    一次性付費學習所有課程~SCI狂人團隊VIP會員最新課程領取通知(3-5分純生信)一次性付費學習所有課程這個期刊要注意了,小心被潛規則這個生信期刊值得你收藏上次分享了GEO數據挖掘的純生信套路,現在分享一下TCGA腫瘤微環境+免疫細胞浸潤純生信思路。
  • 腫瘤細胞多樣性導致肝癌微環境重編程
    腫瘤細胞多樣性導致肝癌微環境重編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6 18:27:54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Xin Wei Wang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揭示腫瘤細胞的多樣性驅動肝癌微環境重編程。
  • 泰國西拉米王妃8張顏值巔峰的美照,哪一張驚豔了你?
    泰國西拉米王妃8張顏值巔峰的美照,哪一張驚豔了你? 瑪哈國王對西拉米王妃是不一樣的,認為自己的愛妻是溫柔樸素的,像一朵潔白的蓮花,不追求奢華的貴族生活,只喜歡過簡單舒適的日子。
  • 揭示腫瘤微環境中的巨噬細胞叛徒導致乳腺癌生長...
    圖片來自Science Signaling, 2020, doi:10.1126/scisignal.aax4585。腫瘤微環境指的是包含腫瘤的區域,這個區域與供養腫瘤的血管糾纏在一起,並得到免疫細胞、信號分子、成纖維細胞、常駐宿主細胞、淋巴管和一系列蛋白的支持。腫瘤微環境中的巨噬細胞並不是免疫系統吞噬入侵者的忠實士兵。
  • ...科學家創建新型配位響應型磁共振成像策略,實現腫瘤微環境標誌...
    腫瘤微環境與腫瘤的發生、發展、侵襲、轉移等密切相關。因此,腫瘤微環境的研究目前成為腫瘤研究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近年來吸引了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大量優秀研究人員關注。腫瘤微環境調控以及標誌物探測有助於提高腫瘤治療效率以及診斷精度,特別是採用非侵入成像手段實現活體層面上腫瘤標誌物的探測有望為良惡性判斷、腫瘤的分級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但由於缺少有效的成像策略,這一方面的研究目前仍是一個難點。
  • 娛樂圈到底多骯髒?這5張圖片告訴你答案,網友:果然不出所料!
    娛樂圈到底多骯髒?這5張圖片告訴你答案,網友:果然不出所料娛樂圈確實並不是所有的明星都能混出成績的,特別是女星,想要混得好,那麼可能真心會受到各式各樣的潛規則,當然炒作也是潛規則的一種,還有更牛逼的在後頭,韓國娛樂圈真心是這塊的標杆,什麼潛規則女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