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事件十年後,國產奶粉合格率到了99%為何沒人買?

2020-08-27 危機公關專家

以前有個學校,每次考試每次考試100分的卷子大家都能考50,學生們覺得我們剛剛開學沒幾天,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有50分很了不起啊,大家都是優等生……


後來日子長了,大家才發現,原來其他學校60分才是及格,90以上才好意思說自己是優等……


這可如何是好,本來以為大家都是優等,結果都是不及格。學生們一合計,遂派代表和老師們一商量,你看,咱們學校自有校情在此,不能照搬外面那一套,我們把自己的及格線規定成為40分,那我們不是都及格了嗎?


然後A班說,我們班要高標準要求自己,不能向學校的及格線看齊,我們A班現在的及格線必須是42分,於是形勢一片大好。


這個小故事反映的就是當前國人對國產奶粉的認知。


2019年,央視說進口奶粉某某品牌不合格,國產奶粉合格率高已經高達99%,作為央視肯定權威,之前某些品牌不就是拿央視上榜品牌為宣傳噱頭,但是奶粉這個東西不一樣,從三鹿事件後,國人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已經消耗殆盡。



所以相當一部分寶爸寶媽會選擇遞給它一個白眼,接著就會急不可耐的接上一句「你竟然相信國產奶粉的標準?」


三聚氰胺事件後,外國奶粉隨便漲價,漲價越多買的越好。


而乳業巨頭為了標榜自己的產品高端,也和外國奶粉一樣漲價,結果不久丟了客戶還被人罵沒良心。


從三鹿事件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2年,國產奶粉的標準一再拔高,但遺憾的是國人再也不買國產奶粉的帳了。實際上在國產奶粉確實很嚴格而且在如此嚴格的標準下,能夠保持99%的合格率已經秒殺了絕大多數國外奶粉。因為從科學的角度上說,不可能有100%合格的產品,人非神仙。

但公眾的另一個顧慮就是假如我買到不合格的產品,並因此導致身體健康與其他損失,能不能獲得生產廠家的賠償。


有人拿國外產品舉例子,如果我買了雀巢公司的產品導致我身體損傷,我相信它們一定會賠償,因為國外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這讓我想到了前些年一直鼓吹的外國人18歲就自立門戶的傳言,18歲就經濟獨立,你未免也太看得起他們了,大學學費有幾個人自己交的起,真以為刷盤子這麼掙錢呢?


對比國外奶粉,國產奶粉有很大的優勢,就算企業破產,也有政府部門背書,國外奶粉真倒閉了,你去哪要賠償去?



現在奶粉行業基本上每半年做一次體系審核,審核內容是ISO22000,審核單位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審核方式是飛行檢查,企業實現不知道檢查計劃,審查員先進工廠再通知企業。


這種檢查方式企業如果還能搞出偽劣產品,那麼它的造假成本將遠遠大於它的生產成本。最關鍵的是目前政府對奶粉企業的態度是:任何一家工廠被實錘質量問題,第一時間切割並清算。


而且目前消費者對乳企的態度就是任何企業被曝光嚴重的道德、誠信問題,哪怕你是乳業巨頭,也會自發抵制。


在這種種條件的限制之下,留給中國乳企的犯錯的機會實際上並不多。但是奶粉這種東西屬於信任產品,短時間內想要說服國人購買國產奶粉難如登天。


現在國產奶粉仿佛陷入了一個窘境:高收入人群不信監管,人家要買進口貨。低端人們也不信監管,他們買低端進口貨,因為國產奶粉他們喝不起,而購買國產雜牌奶粉的話,其實和國外代購過來的大牌奶粉價格並沒有什麼區別。


針對這種情況,著名品牌傳播與危機處理專家曹保印表示,現在消費者對奶粉的要求提高了,銷售者也有了質量管控意識,要求廠家提供檢驗合格的報告,市場倒逼生產者提高產品質量這是好事,而國家也開始重視質檢,這對解決奶粉行業的危機至關重要。不過要解決信任危機,還需要一場從上而下的變革,所有國內奶粉的生產廠家,無論是員工還是高管都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吃國內的奶粉,並且利用自媒體平臺做矩陣傳播,以此來重拾公眾的信任。而且,國內廠家不要一味的追求價格,要考慮到低收入人群的需要,中國6億人口月收入僅1000元,薄利多銷其實在中國也完全走得通。


我們在努力,市場也在努力,相信中國奶粉的明天一定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三鹿事件」十年後:國產嬰幼兒奶粉抽檢合格率達99%
    圖片來源:攝圖網2008年,「三鹿事件」爆發並震驚全國,消費者不僅談三聚氰胺「色變」,而且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也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掉入谷底。如今,十年過去,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已顯著增強。在2018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以下簡稱「D20峰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關人士表示,當前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近三年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
  • 三鹿事件十年後,抽檢合格率99%的國產奶粉,賣得如何了?
    2008年,震驚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爆發,本來是給嬰兒補充營養用的奶粉,變成了危害健康的「毒物」,消費者自此談「奶」色變。一夜之間,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國外奶粉迅速躥紅,不少人通過代購奶粉賺得盆滿缽滿。
  • 合格率超99%,銷量大漲!國產奶粉的信任危機解除了?
    除此之外,國產奶粉銷量最高的飛鶴公司也於近期交出了一份頗為亮眼的業績,其上半年財報實現營業收入87.1億元,同比增長47.8%。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國產奶粉是要迎來春天了嗎? 國產奶粉開始逆襲? 自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爆發後,國產奶粉信譽降至冰點。
  • 「三聚氰胺」事件十年,奶粉易辨人難變
    距離「三聚氰胺事件」曝光過去了十年,「大頭娃娃」們長大了,「三鹿奶粉」倒閉了,相關責任人被懲處了,受害者家屬得到賠償了,國內乳製品業回暖發展了,一切看起來似乎是那麼「安寧」——2012年,三聚氰胺案爆料人蔣衛鎖遇襲身亡
  • 三聚氰胺事件10年後,你放心來杯國產奶嗎?
    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中國奶製品汙染事件,是一起影響極其惡劣的國內食品安全事故。起因是當年9月,一位母親關於自己的孩子飲用三鹿奶粉後產生小便渾濁、腹痛症狀的投訴,從而掀起了一場全國性的奶製品危機。繼三鹿奶粉被查出添加工業原料三聚氰胺導致嬰兒腎結石之後,全國共有22個廠家69個批次產品中都被檢測出含有三聚氰胺成分,全國接近30萬兒童腎功能受到損傷。國產奶製品行業亦受到極其嚴重的打擊。
  • 香港奶粉被查出致癌物質,國產奶粉何時能重獲信任
    近日,有媒體報導香港測出9款嬰兒奶粉含有致癌物質,之後香港食品安全機構又聲明奶粉符合標準。讓許多初為人父母的年輕夫婦感覺一片迷茫。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爆發後全國震驚,各大醫院的兒科都住滿了誤食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孩子。
  • 三鹿奶粉影響多惡劣?12年過去了,國產奶還在用進口奶源維持體面
    從2016年起,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由原來的季度抽檢改成月月抽檢,2017年、2018年、2019年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樣品合格率都在99.5%以上,中國奶業協會一再表示「國產嬰配粉已經是最安全的食品」。
  • 回顧三鹿奶粉事件:入獄十二年減刑三次,田文華的後三鹿時代
    根據醫生們對孩子病情的診治,媒體逐漸了解到,這些孩子統一的特性就是喝了三鹿集團出品的三鹿嬰幼兒配方奶粉。  經有關部門確認三鹿配方奶粉裡添加的三聚氰胺,  就是導致全國29.6萬嬰兒患腎結石的罪魁禍首。
  • 到香港買奶粉有必要嗎?
    前幾年,只要到口岸,就可以看到大包小包背著奶粉的國人,看見這些人汗流浹背、氣喘籲籲的樣子,記者也覺得有必要嗎?但是一想到三聚氰胺、大頭娃娃,就可以理解做父母的一番苦心。但是三聚氰胺事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了,國內奶粉的質量已普遍提升了,現在還勞神費力到香港買奶粉有必要嗎?
  • 喝國產奶粉被鄙視,中國就沒有好奶了
    自從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國人對國產奶粉極度不信任,很多人寧願冒海淘的曲折與風險,也要給娃喝國外的奶粉。Mommy問了20位寶媽,她們給娃喝的是什麼牌子的奶粉,得到答案是:給娃喝德國愛他美的6位,荷蘭牛欄4位,德國喜寶3位,雅培2位,美素佳兒2位,美贊臣1位,惠氏1位,澳洲貝拉米1位。
  • 馮東川:揭露三鹿奶粉事件第一人
    他本是一位普通的兒科醫生,卻被很多人視為英雄;他本來可以像很多人一樣選擇沉默,卻選擇了「捅破窗戶紙」。  很多人讚譽馮東川是揭露三鹿奶粉事件第一人,可他卻說自己僅僅是在盡一位醫生的責任。2008年已然過去,可是馮東川的名字卻被人們記憶在歷史的深處。  馮東川,這位普通的兒科醫生成為了公眾矚目的焦點,緣於2008年的一個重大標誌性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 國新辦就三鹿奶粉事件舉行新聞發布會
    ――立即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級響應,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由衛生部牽頭,國家質檢總局、工商總局、農業部、公安部、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參加,共同做好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處置工作。    ――切實加強醫療救治。加強有關健康宣傳,引導結石病患兒及時就診。組織專家到農村等偏遠地區查訪、收治患兒,集中到醫院治療,務求患兒儘快恢復健康。
  • 三鹿奶粉事件始末大盤點
    ●2008年6月28日,位於蘭州市的解放軍第一醫院收治了首例患「腎結石」病症的嬰幼兒,據家長們反映,孩子從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莊三鹿集團所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7月中旬,甘肅省衛生廳接到醫院嬰兒泌尿結石病例報告後,隨即展開了調查,並報告衛生部。
  • 香港測出9款奶粉含致癌物,為何人們還不選擇國產奶粉?
    近日,香港多款奶粉檢出致癌物一事牽動了無數寶爸寶媽的心。作為國內家長購買進口奶粉的主要地區,香港一直備受大陸家長青睞。在前幾年,因為大陸家長的瘋狂購物,有些香港的居民甚至直接斥責大陸人買奶粉導致本地居民買不到奶粉吃,隨後港府不得不出臺了奶粉限購令。
  • 湖南「大頭娃娃」事件,這鍋國產奶粉不背
    、拍頭、頭骨畸形生長發育滯後的症狀,後被醫院診斷患佝僂病。確實需要選擇部分水解或者深度水解的特殊配方奶粉。但蛋白固體飲料絕對不能替代配方奶粉。只是,寶媽去母嬰店去購買的時候!導購員,拼命的推薦倍氨敏「奶粉」才會買下來。當家長質疑這個是「固體飲料」時,導購員稱「倍氨敏」等同於奶粉才打消了她們的顧慮。而這樣事件,早在2019年12月湖南就早有發生。
  • 三聚氰胺事件導致三鹿奶粉倒閉,那鴻茅藥酒事件最壞的結局會怎樣
    鴻茅藥酒與三鹿,完全不是一類事件,結局也完全不同。——三鹿因含有非法的成分,並導致數千人患病,數名兒童死亡。鴻茅藥酒沒有非法成分,尚未有病亡事件。三鹿影響之大,啟動的是國家調查,而鴻茅藥酒僅僅是地方調查。最大可能是不了了之。鴻茅藥酒不過是某上市公司的一個產品而已,存不存在都無關痛癢。
  • 湖南再現「大頭娃娃」事件,和12年前的「三鹿奶粉」有什麼不同
    等家長發現這款「奶粉」實際上並不是奶粉,而是一款蛋白固體飲料時,有些孩子已經喝了幾十罐、兩年之久,身體也喝壞了。同樣是「大頭娃娃」,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12年前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現在這次事件的因由和之前的三鹿奶粉有什麼不一樣呢?
  • 受累三鹿事件超市斷貨 安滿奶粉退出市場
    在三鹿事件之前,許多消費者對於安滿認知都在於「最好的孕婦奶粉品牌」;但在三鹿事件之後,恆天然與三鹿的複雜關係卻令安滿奶粉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恆天然旗下的安滿奶粉品牌歸屬於三鹿集團全資子公司安力嘉乳品,三鹿陷入困境之後,安滿奶粉的生產銷售也因此一落千丈。
  • 還記得喝三鹿奶粉的「大頭娃娃」嗎?如今怎麼樣了,看後不禁淚目
    文/初語媽媽還記得轟動一時三鹿奶粉事件嗎?一晃十多年過去了,當年喝過三鹿奶粉事件曝光,那些「大頭娃娃」在腦海中一直揮之不去,如今這些孩子怎麼樣了?事情的曝光還是來源於一位母親,在超市購買十多袋三鹿奶粉,但是回家給孩子餵完奶粉,孩子第二天小便出現了渾濁,還一直拉肚子,這位母親把對奶粉的質疑曝光在網絡上,要求三鹿賠償,後來三鹿奶粉廠商給這位女士賠償了4箱奶粉還一致協議封了她的口。
  • 負面新聞下,為何國產奶粉依舊「霸屏」?進口奶粉被「吊打」?
    因此,有關奶粉的安全性問題,一直都是這些年來我國的一個重要管控方向。這一方面是因為奶粉關乎嬰幼兒的成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年我國曝光出了不少奶粉的負面新聞。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震驚全國,在大頭娃娃出現後,國人對於國產奶粉逐漸提心弔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