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印尼首都雅加達爆發了針對華裔雅加達省長鍾萬學(Basuki Tjahaja Purnama)的大規模示威,示威人數據主辦者稱多達10萬,警方則稱有約5萬人,儘管法定示威時間應到當地時間18時止,但入夜仍有數千名激進示威者滯留,並與部署在雅加達街頭的約1.8萬警察和數百名士兵發生對峙和衝突,兩輛警車被點燃,三名警察被石塊和瓶子砸傷,警方則使用催淚瓦斯和水龍驅散了示威者。
此次示威表面上是因為所謂「鍾萬學褻瀆古蘭經」問題所爆發,實際上有著更深刻的成因和背景。
所謂「鍾萬學褻瀆古蘭經」,是指今年9月底,鍾萬學在一次和漁民、學生座談時表示,某些印尼「烏裡瑪」(宗教學者)對古蘭經中某些章句的解讀「不正確」,照那些解讀,穆斯林信徒在選舉中只能投本教派候選人的票,鍾萬學認為「這和民主原則相悖」。
對於這番言論以保守派穆斯林組織「伊斯蘭保衛陣線」(FPI)為首的部分雅加達省人表示強烈不滿,10月14日他們在雅加達市發起了號稱有一萬人參加的示威,要求鍾萬學道歉。迫於壓力,鍾萬學於11月3日在《雅加達環球報》上表示「真誠的歉意」,但FPI不依不饒,反倒發起了此次規模更大、訴求更激烈的示威,要求以「褻瀆古蘭經」為由將鍾萬學「法辦」。
事實上自2014年10月16日時任副省長的鐘萬學代理省長(原省長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當選總統)起,雅加達省的穆斯林保守派就一直視之為異己,亟欲除之而後快,所抱的則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排他想法:鍾萬學是基督徒,也是印尼獨立50年來首位在穆斯林人口佔絕對多數的雅加達省出任省長的基督徒,FPI在他即將就任代省長的2014年10月3日就曾發動所謂「石塊牛糞抗議」,試圖阻止鍾萬學就任省長,當時所提出的理由,實際上和此次如出一轍(鍾萬學不是穆斯林;鍾萬學「傲慢、粗魯和有不道德行為」;雅加達穆斯林絕不接受一名非穆斯林省長的領導),此後這樣的衝突又曾一次又一次重演,剛剛發生的一幕,只不過是FPI自認為「抓到大把柄」後的總爆發,且鍾萬學此前的爭議性言論恰中FPI的要害(他們訴求的實質正是「不允許本地穆斯林投非穆斯林的票」,或乾脆說「只能選他們所中意者」),此時不發作,更待何時?
從目前情況看,印尼聯邦政府、以穆斯林為主的社會輿論,以及和鍾萬學關係良好的維多多總統態度左右為難: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伊斯蘭教是國教,保守派又拿著「教旨」的「大帽子」壓人,對此無視顯然不可能;但誠如一些分析家(包括親鍾萬學的穆斯林學者羅姆利Mohamad Guntur Romli)所指出的,鍾萬學所批評的並非古蘭經本身,而是FPI所支持的一些「烏裡瑪」對古蘭經章句的解讀,以此為由「上綱上線」未必站得住腳,且如果滿足FPI的訴求,無異於以印尼官方名義宣布「穆斯林只能選穆斯林」是正確的,這不僅將嚴重損害印尼國際形象,也會嚇跑這個急需外國投資新興國家的外資吸引力。不僅如此,對於大多數非激進穆斯林團體而言,如此折騰並無實際利益。因此儘管FPI鬧出很大「動靜」,但截至目前聯邦政府態度謹慎,FPI以外的穆斯林族群、團體也小心翼翼地和示威拉開距離,甚至明言「我們不贊成這樣做」。
由於歷史上印尼曾爆發過幾次暴力排華事件,此次示威來勢兇猛,中國、法國等多個國家也事先向當地本國僑民發出安全警告,許多人擔心華人華僑再遭池魚之殃。更有人因鍾萬學的華人身份,質疑此次是「又一次排華事件」。
和許多中外報紙的報導相反,鍾萬學並非「出生於中國的華裔」,而是1966年在印尼東勿裡洞省出生的「土生華裔」,此次矛盾的起因、根源如前所述,是以教義分歧為幌子的雅加達省內政治鬥爭,至少從目前而言,這次政治鬥爭並未指向鍾萬學的族裔背景,也尚無華裔被殃及的消息傳出。
但必須看到,華裔在印尼不僅是少數族裔,且歷史上受猜忌、被排擠,經濟實力和政治地位反差強烈,一旦印尼社會出現「風吹草動」,社會矛盾激化,很容易成為遷怒和被殃及的對象。作為隔海相望的鄰國,中國對印尼國內某個省的「省務」當然不能便進行直接幹預,只能未雨綢繆,通過各種方法提醒、保護擁有中國國籍的當地華僑。但作為地區大國和印尼重要貿易、投資夥伴,中國還是有能力也有必要通過與印尼聯邦政府的合作,施加一些影響,幫助印尼確保經濟、政治和社會穩定,並共同打擊極端暴恐勢力,事實證明,只要做到這些,印尼社會就會更穩定,印尼華人華僑和中國投資等各方面利益也就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鍾萬學以華裔、基督徒的身份在穆斯林佔絕對多數的雅加達省不僅長期擔任副省長,還於今年2月連選連任省長,這事實上已表明FPI的「解讀」並不能得到包括穆斯林在內多數雅加達省民的認同,和全省逾1018萬人口比,11月4日上街示威的幾萬人終究是少數,對雅加達省的政治風波走向,我們應冷靜觀望。
當然,政治和社會動蕩勢必對投資和重大項目的進程造成影響,對此必須有充分考量和預案,以防遭受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