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遊泳後出現不適需警惕 醫生提醒謹防「乾性溺水」

2020-12-22 東莞陽光網

  隨著暑假的開始,家長帶上孩子到遊泳池享受一下清涼是不少市民鍾愛的選擇,防止暑期兒童溺水也成為了關鍵,可您知道麼?離開泳池之後也會出現「溺水」現象,各位家長要及時防範。

  炎炎烈日下,遊泳池裡暢玩一番可謂是再好不過了,遊泳時難免會因為各種原因嗆一兩口水,不少市民覺得這都無所謂,殊不知對於兒童來說,嗆水可能會引起「乾性溺水」,引發呼吸困難。

  寮步醫院主治醫師尹雪彬:「在遊泳之後出現所謂這種「乾性溺水」,遊泳的時候有嗆到水,嗆到肺裡面一點點當時是沒有什麼反應的,遊泳後回去肺裡面的積水出現感染,急性的肺水腫導致的呼吸困難,積息這種情況出現。」

  醫生提醒市民,由於兒童抵抗力較差,在兒童下水前應做好準備活動,避免出現嗆水的情況,如果遊泳後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寮步醫院主治醫師尹雪彬:「學會做人工呼吸,口對口的人工呼吸,主要是積息,然後儘快送到醫院來才是正確的。個人的身體條件要掌握好,要適當的適應當時的水溫才好下水,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注意一下,不要一下子玩的太瘋嗆到水又不知道,萬一嗆到水要隨時觀察小孩的呼吸變化,看有沒有發燒,有沒有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

版權聲明: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

相關焦點

  • 離水後出現溺水反應 夏季孩子遊泳當心「乾性溺水」
    醫生提醒,孩子們在享受玩水樂趣的同時,要當心「乾性溺水」這個「隱形殺手」。  案例  離水後出現溺水反應  曉華(化名)今年6歲,剛上小學一年級。他放暑假在家整天玩遊戲,父母生怕他玩壞眼睛,把他送到附近的遊泳池去遊泳,可父母怎麼也沒想到,一次遊泳差點要了孩子的命。
  • 遊泳後,孩子出現以下異常,或是「乾性溺水」的前兆,暗示有危險
    文|秘籍君盛夏和初秋,很多家長都喜歡帶孩子出門遊泳,幫助降溫解暑、鍛鍊身體。但是,遊泳是一件具有危險的活動。孩子遊泳時和遊泳後,家長最好在旁邊好好看著,謹防孩子發生溺水。有家長可能要問了,孩子遊泳時,防溺水還能理解,孩子遊完泳還能發生溺水?
  • 遊泳上岸後死亡,乾性溺水是真的嗎?
    正值暑假期間,一篇題為《男童遊泳後一小時床上「溺亡」家長不得不警惕的「乾性溺水」》的文章瘋傳網絡。文章稱,美國一位10歲小男孩和媽媽在遊泳池玩了很久,兩人走路回到家,男孩洗澡後說很困,就睡起了午覺。1個小時後,媽媽發現小男孩面部異樣,他的臉上被好似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呼叫無應答,在床上就這樣溺亡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 遊泳回家床上溺亡 「乾性溺水」 究竟是怎麼回事?
    記者探訪   嗆水後引起的急性肺水腫   南京市中醫院急診科瞿媛醫生介紹,從醫學角度來說,新聞中描述的症狀,這樣的「乾性溺水」歸為急性肺水腫引起的。這種情況儘管概率很低,但的確有可能出現,孩子比成人更容易發生。
  • 孩子遊泳回來一周後離奇死亡,「乾性溺水」孩子傷不起!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風向標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州4歲男孩弗蘭基到天然水壩遊泳,整個遊玩過程裝備齊全,爸爸寸步未離,完全沒有意外發生。但回家後夜裡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並於一周後突然死亡,醫生給出的死因是「乾性溺水」。據報導,弗蘭基當時在及膝深的水中玩耍,被遠處一艘船打來的浪擊倒,頭部浸入水中,他隨即被救起來,並且繼續玩耍。
  • 孩子上岸也會溺水 警惕「乾性溺水」
    可是晚上回家後,Delgado就感到肚子很疼,父母沒有在意,給他吃了腸胃藥就哄他睡覺了。誰知,之後的幾天Delgado的腹痛加劇了,還出現了上吐下瀉、頸子疼、肩膀疼的表現。看情況不對,父母連忙把他送到醫院。可是經過醫生的緊急搶救,還是沒有能救回Delgado的生命。面對這一噩耗,Delgado的父母悲痛萬分,感到難以置信:孩子怎麼突然就沒了?
  • 四歲男童遊泳回來一周後離奇死亡,帶娃遊泳要警惕「乾性溺水」
    導讀:四歲男童遊泳回來一周後離奇死亡,帶娃遊泳要警惕「乾性溺水」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孩子上岸也會溺水,家長要 警惕「乾性溺水」
    可是晚上回家後,Delgado就感到肚子很疼,父母沒有在意,給他吃了腸胃藥就哄他睡覺了。誰知,之後的幾天Delgado的腹痛加劇了,還出現了上吐下瀉、頸子疼、肩膀疼的表現。看情況不對,父母連忙把他送到醫院。可是經過醫生的緊急搶救,還是沒有能救回Delgado的生命。
  • 孩子遊泳完回家睡覺,卻在床上溺水了:警惕乾性溺水!
    媽媽趕緊叫了救護車,救護車也很快就到了,可惜的是,經過醫生的診斷,天天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被證實死亡。媽媽根本接受不了這個打擊,崩潰的大哭起來!怎麼可能?孩子就這麼沒了呢?下午還健健康康的天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 孩子遊泳回家後神秘死亡,「乾性溺水」的真相是……
    文章提到了一位 4 歲的美國小男孩,和爸媽去水壩遊泳。遊泳的過程中,孩子被一個浪打入水中,被救起後孩子表示沒什麼不舒服的。孩子回家後隔天開始上吐下瀉,家人沒太在意,然而,一周後孩子卻突然呼吸心跳停止,送到醫院後已無力回天。醫生給出的死因是:溺死。並稱這是「 乾性溺水 」。
  • 孩子遊泳回來,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父母要學會分辨!
    孩子遊泳回來,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父母要學會分辨! 夏天來臨時,許多人喜歡在河邊、海邊或遊泳池遊泳,因此,每年夏天溺水都更加嚴重。 然而,在美國,一個男孩在回家後淹死在自己的床上,這也是很奇怪了。
  • 遊完泳一小時後「溺亡」 源於乾性溺水?
    男童遊完泳一小時後「溺亡」,「乾性溺水」一詞在網上快速流傳引起恐慌,到底什麼是乾性溺水呢?然而近日一篇名為《男童遊泳後一小時床上「溺亡」家長不得不警惕的「乾性溺水」》的帖子瘋傳網絡。帖子描述的是美國有一位10歲小男孩和媽媽在遊泳池玩了很久,兩人走路回到家,男孩洗澡後說很困,就睡起了午覺。1個小時後,媽媽發現小男孩面部異樣,他的臉上被好似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呼叫無應答,在床上就這樣溺亡了。
  • 孩子遊泳回來,卻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家長要學會辨別
    夏天到了,遊泳是一個不錯的解暑方式,孩子們非常喜歡,家長也會教導他們在遊泳前和遊泳過程中注意安全。然而,孩子們遊泳後的行為常常容易被忽視,有的孩子還因此喪失生命。01孩子遊泳回來卻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家長要學會辨別洋洋是一個喜歡遊泳的孩子,學會遊泳之後他經常去家附近的遊泳館遊上幾圈。
  • 離開遊泳池也能淹死人,「乾性溺水」的真相
    更為聳人聽聞的是,在岸上也能「淹」死人的「乾性溺水」。就在近日,一則《男孩遊泳一周後死亡,死因竟是乾性溺水》的新聞又在爸媽的朋友圈裡火爆起來。不少父母以此為藉口,禁止自己的小孩下水遊泳。「乾性溺水」這個名詞,早在2015年就在網絡瘋傳。
  • 微信朋友圈熱傳的"乾性溺水" 真相有那麼可怕嗎
    【新聞背景】近日,微信朋友圈中熱傳《男童遊泳後一小時床上「溺亡」家長不得不警惕的「乾性溺水」》,內容是:美國一位10歲小男孩和媽媽在遊泳池玩了很久,兩人走路回到家,男孩洗澡後說很困,就睡起了午覺。1個小時後,媽媽發現小男孩面部異樣,他的臉上被好似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呼叫無應答,在床上就這樣溺亡了。
  • 男孩遊泳回家後,出現「乾性溺水」,媽媽機智的做法救了孩子一命
    導讀:男孩遊泳回家後,出現「乾性溺水」,媽媽機智的做法救了孩子一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男童遊完泳一小時後「溺亡」 醫生:非乾性溺水
    該帖子發出後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一些喜歡遊泳的家長感到十分擔憂想禁止孩子遊泳。對此醫生表示,「乾性溺水」一般在當場就會發生不會延遲至1小時再發作,而且出現這種狀況機率非常低。  男童遊泳後1小時在床上「溺亡」?  暑假期間,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到遊泳館裡遊泳,一來鍛鍊身體二來還能降溫解暑。
  • 「乾性溺水」的真相
    夏季遊泳防溺水真的迫在眉睫,溺水中的另一種――乾性溺水 ,或許有些人是第一次聽。不久前,一個名為「國外一小男孩遊泳一周出現乾性溺水,救治無效死亡」的帖子在網上熱傳,引起了眾多家長的關注。說的是一個小男孩和父母去遊泳,晚上回家之後,說自己肚子疼,父母沒重視。
  • 謹防乾性溺水
    據媒體報導,一個10歲男童在泳池嬉水回家後,在睡眠中突發憋喘,被緊急送醫後,最終診斷為乾性溺水。那麼什麼是乾性溺水呢?  據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急救分中心主任王立軍介紹,臨床上乾性溺水的發生率極低,在溺亡事故中發生的概率只有1%,乾性溺水的重點是喉部造成急性窒息,不過由於氣道開口被封閉了,所以肺內幾乎沒有什麼進水。不過由於吸入液體刺激到器官黏膜或冷水刺激皮膚,會導致喉頭部產生痙攣,這樣聲門關閉,防止肺部進水出現窒息,此時人體會缺氧。
  • Mayo Clinic:了解「乾性溺水」的真相
    新聞和社交媒體上有很多關於「乾性溺水」的報導——許多人,特別是兒童,在遊泳後數天或數周溺亡。這種情況雖然給家庭和社區造成毀滅性打擊,但Mayo Clinic的急診醫學執業醫師Michael Boniface博士表示,乾性溺水是一種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