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的影視劇行業也是處於一個分水嶺階段,有三種電視劇類型,一種是小說改編的來的,比如《楚喬傳》、《錦繡未央》,還有《步步驚心》,另一種就是翻拍改編的,比如《還珠格格》新舊版,新版李晟飾演小燕子,舊版趙薇飾演小燕子;《倚天屠龍記》小編我知道的有四版,蘇有朋版、鄧超版,還有李連杰版,李連杰的版本是電影版,雖然每一版本都是經典,但是小編每次看到李連杰版中的張敏,該是會想到那回眸一笑。除了翻拍版電視劇和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之外,第三種類型的電視劇,看起來像小說改編,卻並沒有標註是由哪一個小說改編,所以這些就像曾經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電視劇要麼是被改編,要麼是被翻拍,要麼就是編劇的組織編撰的。在現今的電視劇中,為何會出現這些電視劇的情況?
這種情況,應該算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因為電視劇一直都是虛擬產物,每部電視劇都是純屬巧合的,所以很多人都是看看就算了,不會入戲太深。但是卻有很多的電視劇卻講出了現在生活社會的現實,比如正午陽光拍的《都挺好》,還有《歡樂頌》。
上個月的《都挺好》作為一個由小說改編過來的電視劇,講述了原生家庭,對於一個生活在這種家庭裡的孩子的生活狀態的描寫,同時又有很多然感慨劇中的明玉真的太可憐了,到後來蘇大強也因為得了老年痴呆,強行洗白,一切故事都回歸了生活本質,這才是生活。
其實有的電視劇還是能夠反映一些現實的,比如《歡樂頌》中的五美,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羨慕曲筱綃,夢想做安迪,而事實上我們都是努力的關雎爾,卻都像邱瑩瑩一樣傻,最後都被生活逼成了樊勝美。」
電視劇被翻拍,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流量的問題。曾經的電視劇開拍,並沒有大牌和流量明星的問題,就像《東成西就》中各個都是大咖,也只是現在社會中的對於一個資深的演員的認可,但是現在很多的明星卻憑藉炒作,賺流量,為自己的知名度加碼,所以「小鮮肉」等詞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現在不比演技,不比資歷,比流量,比誰的粉絲多,比誰更知名。所以現在的很多翻拍電視劇沒有了原有的味道,沒有了原來那種讓人舒適的感覺,反而有的卻是人氣和流量。
比如《流星花園》,2001版被80、90看了,覺得是純美的愛情,很多看過這版電視劇的人,再次看過新辦的《流星花園》之後,普遍認為,現代的演員真的無法超越道明寺,經典的《流星花園》是大S版本。同時新版也讓不少人認清了現實,原來電視劇中的男主角們好多都是「渣男」。但是曾經看過2001版的《流星花園》的,卻並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甚至連《情深深雨濛濛》中何書桓有多渣,也並不知道。
這些都是曾經和現在的對比,曾經我們還小,並不理解「渣」是何意,現在我們長大了,自然就理解了。但是這些放在現在的小孩子面前,也是無法想像得到的。這就是小編要說的第二點電視劇翻拍的原因,因為當時的想法和現在的想法不一樣,這應該就是兩代人的「代溝」吧!就像90後不了解70後的主要原因,我們認為好的,別人不一定認為好。
以上就是關於電視劇經常翻拍的主要幾點原因,而昨天微博中的熱門話題#綠光森林翻拍#,不少看過《綠光森林》的小夥伴們應該也會對此有不少的看法吧,翻拍說實在的,其實就是用另外一種方式,讓現在的年輕人能夠看懂這個,而不是維持看大人們看過的原始版本,守著老舊的想法去要求年輕人去觀看。因為想法不同,自然對事物的看法也會不一樣。
如果對於電視劇翻拍的現象,還有其他的想法和建議的話,可以在評論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