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學之聲綜合整理
少數耳鳴背後,還可能會隱藏許多不為人知的疾病。
每到年底,很多人都需要衝「業績」,學生黨要迎接複習考試,工作黨要衝刺年底任務,還有不少的人會選擇在年底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
小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最近她不僅經常加班忙工作安排公司年會,身為準新娘的她還每天要為拍婚紗照、登記領證等事情來回奔波。前幾天,小蔡終於逮到機會能休息一會,沒想到幾個老朋友又叫她去聚餐,當晚還去了唱歌。
第二天醒來,小蔡發現自己周圍好像在天旋地轉,右耳還不斷傳來嗡嗡嗡的聲音,最開始她還以為是自己忙過頭了,請了一天假在家休息。
沒想到再過了一天,她發現自己的右耳好像聽不清聲音了。
像小蔡這樣的病例還有很多,根據數據顯示,在我國至少有2.3億人存在耳鳴的問題。
由於在大部分情況下,耳鳴並不會對生活一下子造成太大影響,所以很多人對這個症狀並不會太重視。
耳鳴,是指患者自覺耳內有聲響且響度不一的症狀。耳鳴的出現或為間歇性,或為持續性,患者一般會伴有睡眠障礙、心煩、惱怒、抑鬱等,高音耳鳴會影響患者的睡眠與工作。
耳鳴也是耳科臨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一般人群中有不同程度耳鳴的人數大概佔17%,有三分之二的老年人都出現近年來耳鳴患者還越來越年輕化了。
長期的睡眠不足、工作學習壓力大、焦慮抑鬱等情況,都有可能會誘發耳鳴。耳鳴不僅多見,發作的方式還各種各樣。
少數耳鳴背後,還可能會隱藏許多不為人知的疾病。
出現耳鳴的原因比較複雜,耳鳴不單單是由耳部疾病引起的,有時候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早期信號,大家應該對自身健康狀態多加注意。
耳鳴的出現,多與以下疾病有關。
1.耳部疾病:如果耳內出現異物、炎症腫脹發生阻塞、耳膜充血、內響、穿孔、中耳積液或感染、耳硬化等症,均可發生傳導性耳鳴。特徵是單側性,即耳鳴發生於病變的一側,且音調較低,有節律性,如「隆隆聲」,「轟轟聲」。
2.神經衰弱:耳鳴還與社會環境、心理因素明顯有關。當人的情緒憂鬱、焦慮不安時,也可出現耳鳴。有神經衰弱的人常出現耳鳴,這種耳鳴音調高低不定,多為雙側性,並伴有頭痛、頭昏、失眠、多夢等症狀。
3.頸部疾患:頸部腫痛或患有其它頸部疾病,壓迫了頸動脈時,可引起受壓的一側耳鳴。這種耳鳴的特點是持續性,低音調,耳鳴的程度可隨體位的變化而變化。
4.噪聲損傷:短暫的強噪聲或長期反覆的噪聲(如職業噪聲,搖滾樂和迪斯科音樂。強音量立體聲耳機等)均可導致聽力下降並伴耳鳴和眩暈,嚴重者還可出現幻聽及神經衰弱。
5.其他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貧血、高血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腎臟疾病、糖尿病、神經退行性變、炎症、外傷、藥物中毒等均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鳴,其發病往往與內耳微循環障礙、內分泌失調、毒素吸收以及耳蝸與某些神經通路的異常聯繫等因素相關。
如果你有遇到過耳鳴的情況,還可以對照下面幾種方法,自測自己的耳鳴到底屬於哪種。
出現雙側耳鳴,且沒有其他症狀出現,這種耳鳴屬於老年功能性耳鳴,相對來說比較安全。目前還沒有針對功能性耳鳴的特效藥,但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谷維素是能夠有所緩解的。
此類人群在生活中應該儘量避免勞累、壞情緒等誘發因素。
雙側耳鳴,患者有可能聽到低、中、高頻聲音。
腦中風引發的耳鳴可能會伴隨突然地面部麻木、說話不清、口角歪斜、頭暈頭疼、視力喪失或模糊、眼睛乾澀、步態不穩、嘔吐、肢體無力或麻木、味覺減退等多種症狀。
一般為音調較高的單側耳鳴,人們有可能會聽到蟬鳴聲、金屬摩擦聲等。一旦變大的腫瘤壓迫到周圍神經,也可能出現面部麻木、面肌痙攣、感覺異常、頭暈,甚至走路不穩、癱瘓、死亡等類似腦中風的症狀。
一旦發現自己耳鳴的症狀持續時間較長(1~2天),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雖然耳鳴不能小看,但網上一直流傳著一種「久鳴必聾」的說法,其實醫學依據是不大的。一般來說只要治療及時,很多還是可治的。
- END -
/ 相關閱讀 /
·真讓人煩!耳鳴到底該怎麼治療緩解?醫生建議:這4招管用
/ 推薦閱讀 /
·這樣教你看心電圖,沒有理由看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