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0月13日訊(記者 邱陵)13日下午,福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市加強電動自行車規範管理總體情況,市直相關部門對出臺的具體實施方案(細則)作了詳細的解讀和說明。福州市交通運輸局就如何切實提升福州公共運輸服務水平做了介紹。
福州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王鏡秋介紹相關情況。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福州市區共有公交線路266條,公交車4357輛,從業人員8119人,每天運營約2.98萬趟次。在地鐵網絡尚未完善之前,突出「公交+地鐵」互補功能,支持各種公共運輸工具有效接駁;結合公交樞紐、大型客流集散點,依託公交專用道、三環等快速通道,加快構建「快、幹、支」三級公交線網,力爭2021年底前,形成布局合理、換乘便捷、運力充足、高效舒適的公交系統,讓市民「出門有公交、方便乘公交」。
近期以來,福州市交通運輸局圍繞上述工作目標,認真剖析公共運輸服務存在的問題,以智慧公交、品質公交建設為重點,積極創建公交都市,切實提升公共運輸服務水平。重點採取以下三個方面措施:
一、科學調整線路
針對部分市民反映的公交線路不合理、線網覆蓋不夠,等車時間長等問題,重點打造快線、幹線、支線三級公交線網。
快線,區域間通達線路突出「快」。到明年底計劃開通19條區域間通達線路。今年重點強化五一五四路、六一路、江濱大道等主要客流走廊的公交運輸能力,增開早晚高峰大站快線。2020年著重強化工業國貨路、楊橋東街、二環、三環、福灣路、南臺大道、旗山大道等主要客流集散通道運輸能力,增開三江口、濱海新城、大學城、軟體園、南嶼南通至市中心及琅岐、銅碟片區至火車北站的快線。
幹線,主要客流走廊突出「密」。對楊橋路、工業路、國貨路、福峽路、華林路、鼓屏路、八一七路、浦上大道等密集廊道上的35條公交線路,採取調整走向、截彎取直、更換車型的方法,進一步均衡運力投放、優化配置公交資源。重點解決上述線路存在的線路長、效率低、線路繞問題。目前已調整25條,至年底還將調整3條;2020年計劃調整7條。
支線,通達社區的線路突出「廣」。社區支線突出「走街串巷」,實現公交串社區、聯校園、通集市、到醫院、連公園,銜接地鐵站點及公交快線、幹線。同時,豐富定製公交,滿足學生、企業職工等群體個性化出行需求。目前已調整45條,至年底還將新開優化27條;2020年計劃優化5條、2021年計劃優化21條。
二、完善公交接駁系統
針對市民反映的公交接駁不便問題,重點突出「地鐵+公交」互補功能,通過構建以地鐵站點為中心的接駁線網,實現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的一體銜接。
今年以來,我們已對八一七路、則徐大道、福峽路、福馬路等與地鐵存在重複的9條公交線路進行了調整,並對大學城、上街、金山、淮安、螺洲、東部新城、連坂、澗田路等17條公交線路進行調整,以加強與地鐵1、2號線的接駁。
2020年計劃調整與地鐵共線的7路、309路走向;新開6條公交線路,方便臺江萬達商圈、森林公園、戰坂路西鳳路沿線、冶山路沿線、煙臺山、馬尾及三江口片區居民換乘地鐵。
2021年計劃再新開、優化12條公交線,加強奧體、義序、鶴林、閩侯縣等片區與地鐵4、5號線的接駁。
三、縮短公交發車時間
針對乘客反映的部分線路候車時間長等問題,我們計劃對全市公交運營服務進行優化,制定了公交運營圖,爭取運營趟次年增長率達5%以上。目前,我們已對高峰期客流量集中,公交運力需求較大的線路,如1路、2路等38條公交線路進行加密,高峰期發車間隔已由12分鐘縮短至8分鐘以內。
同時,各公交企業正在陸續延長線路運營時間,爭取到今年年底前,運營時間到21時的公交線路達140條,佔比50%以上;運營時間到22時的公交線路達60條,佔比20%以上。中心區域五一路、五四路、工業路、福馬路、楊橋路等主要客流走廊,確保1條以上公交運營服務時間至23點,與地鐵運營相銜接。
接下來,福州市交通運輸局還將定期開展公交乘客滿意度調查及大數據分析,多渠道徵求廣大市民和專家意見,及時評估,實時動態調整公交線網,為廣大市民朋友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公共運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