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公交車內非常整潔,乘車體驗舒適
海口的公共運輸經過多年發展取得很大成績,面對市民的出行需求,海口分步驟、分區域制定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改善交通出行環境,著力提升公共運輸服務水平。目前,海口正在構建多層次的城市公共運輸體系,來滿足由於城市空間結構變化產生的交通需求。
記者乘車體驗
10分鐘一班車
速度不慢且較「空閒」
12月22日11時左右,記者花1元錢車費,從金嶺路站乘坐一輛26路公交車體驗,這路公交車的起點是海醫第二附屬醫院東門至麗海雲霞,記者乘坐金嶺路公交站至市醫院站,途經海口市商圈、醫院等21個站點,只需要34分鐘。
記者在等車時,不到6分鐘,就來了一輛車,再過10分鐘,又有一輛車到達。記者上車時看到,這輛公交車上空位比較多,行駛至海醫第一附屬醫院時,乘坐的人數逐漸多了起來。
市民
無縫換乘便捷出行
但司機開車顛簸剎車有點急
「海口公交正在讓我們體驗無縫換乘,乘車體驗不斷優化,只是有的司機開車有點顛簸,經常急踩剎車。」海南醫學院學生蔡同學是「公交達人」,見證了海口公共運輸服務水平的提升。
在海口市人民醫院站,記者下車換乘時發現,公交車站前被一排計程車擋住,多輛公交車繞道在左側停車,乘客從計程車縫隙穿過趕公交。87路公交車司機稱,他希望計程車能多「讓一讓」。
「我在家門口坐210路公交到長流站,再轉市域列車去美蘭站,既省錢又省時。」符女士為海口公交的便捷點讚。
在金山小區公交車站候車的市民張女士說,手機上可查詢實時到站信息,搜索『乘車碼』即可掃碼乘車,公交車還有專用道,無須擔心堵車,方便又快捷。
提升在行動
構建多層次公共運輸服務
城市公共運輸的建設與發展,維繫著群眾日常出行的便捷度和滿意度。近年來,海口逐步構建多層次公交服務模式,精準施策打通市民遊客出行的「最後一公裡」,讓更多人感受到便捷交通帶來的出行幸福感。
12月19日,《海口市公共運輸全面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發布,海口市將積極優化和改善海口市公交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該行動計劃提出,加快構建公交快線網,海口市公交集團近期計劃於 2021年元旦前調整1條公交快線(起始點調整為長濱五路公交場站至省檢察院,編號為K5路),新增1條快線(長濱五路公交場站—白沙門公園,編號為K6路);2021年春節前新增1條公交快線(長天公交場站—椰博公交場站,編號為K7路);2021年博鰲論壇前新增1條快線(桂林洋大學城—萬綠園,編號為K8路)。
海口將持續優化普線網,削減重複,均衡線網,改善骨幹線路服務能力和水平。近期計劃於2021年博鰲論壇前調整1條公交幹線(1路);2021年國際商品博覽會前調整2條公交幹線(8路、23路)。
同時,海口將擴大支線網服務範圍,增加微循環線路規模,滿足市民的最後一公裡出行需求。近期計劃於2021年春節前開通1條大學城微循環公交線(海師東二門—海經院,往返裡程約8公裡);2021年國際商品博覽會前開通1條高鐵東站公交樞紐站環線(高鐵東站—高鐵東站,往返裡程約8.6公裡)。(南國都市報 記者 孫春麗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