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了四年的網約車,在嘀嗒、滴滴、一餵都跑過。乘客和司機之間發生的矛盾數不勝數,有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就被投訴了,然後有的平臺根本不聽自己解釋,直接扣分、限制接單,遇到這種情況,真想直接不幹了。
前不久,就有一位乘客投訴了車友,原因很簡單,被車友直接攆下車了。剛開始我們也覺得是不是有點過分了,但是聽了車友的話後,覺得車友做的並沒毛病。
乘客給車友打了電話,讓他儘快趕來,他急著辦事情。於是車友超快速的趕到,結果到了樓下,等了三四分鐘乘客都沒下來,車友就打電話問,乘客說「呀,你來的太快了,我還沒收拾好呢,再等三分鐘」,車友聽了之後也是不爽,乘客讓快點到,結果到了,自己還沒收拾好,沒辦法,車友在樓下等。
終於過了五六分鐘乘客下來了,兩人趕往目的地。途中,乘客又要求司機按照他的路線走,但是現在很多平臺都是有規定的,如果不按照平臺給的路線走,很容易被投訴。車友就拒絕了,然後乘客就不高興了,覺得司機故意繞路,理論理論,乘客還罵了車友。車友實在氣不過,就直接讓他下車了。
說實話,就現在這路況,哪條路堵車,沒上哪條路根本沒辦法確定,按照平臺導航走是最穩妥的辦法。如果說司機按照乘客說的走了,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誰來承擔呢?不還得是司機嗎?當時如果是我接單,我也會拒絕的,但是不會攆他下車罷了。
其實很多時候,尤其是外地旅遊的乘客,總會覺得司機欺負生人,繞路,但說實話,現在已經是網絡時代了,你自己都可以在手機上看到路線,而且距離、車費,自己算一下都能知道。並且有平臺保障,司機真繞路你直接投訴,乘客也不損失什麼,不是麼?這樣爭執真沒必要。
而且有些訂單都繞路都更麻煩,誰不想快點結束浪費時間又不賺錢的訂單呢?所以,有時候,乘客和司機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多理解對方的難處,學會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