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推上風口的線上教育,是該抓住機會?還是警惕泡沫?

2020-12-18 騰訊網

近日,由瑞思教育主辦的"瑞思教育·大咖思享會"上,貝恩投資全球執行委員會成員兼亞太區聯席負責人、摩根史坦利大中華區前任CEO、康奈爾大學校董竺稼與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圍繞教育行業投資風向、教育行業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了深度交流,從投資者和從業者的角度為教育行業從業者們給出了建議。

一、疫情期間,瑞思"線上化"背後的三個階段

機遇和挑戰是並存的,2020年的疫情推了線上教育一把。"線上,馬上,立刻轉線上!"成為許多線下教育機構的救命稻草。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瑞思教育線下的學習中心停止授課,並及時反應調整策略推出線上產品"瑞思在線小班課",為全國139個城市的瑞思學員進行在線授課。這加快了瑞思教育線上化進程,也加速了數位化的戰略布局。

王勵弘介紹,在應對疫情的挑戰,瑞思教育"線上化"的背後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春節期間,基於此前的線上經驗,推出了瑞思教育在線學習平臺,這是一個技術化的平臺;第二階段,瑞思教育很快推出在線教育課程,這源於線下13年,線上5年積累下來的教學經驗;第三階段,因為瑞思教育在線下已有的教師培訓標準和教培經驗,可以迅速在線上培訓老師,進行線上的教學。

完成這三點,瑞思教育開始給學生在線上上課。第一階段是免費,讓學員有線上學習的感受與習慣;第二個階段,做在線小班課推廣,瑞思教育的直營與加盟一起,高峰的時候有十幾萬學生在線上學習,這也證明了瑞思教育的課程與平臺都經過了考驗,即使是跟在線教育機構相比,瑞思的線上規模也相當大。

接著4月份,瑞思教育進入到線上全面複課的階段,由於前面做了很多的保障,因此複課的家長的意願比例非常高,現在全國複課之後出勤率也非常高。"有意願複課的將近90%,出勤率達到將近90%。這跟整體以完善的教學體系、以自己的平臺培訓自己的教師來適應線上授課以及整體為學生、家長打造的運維體系是有關的。"有了線上複課的動作,加速瑞思教育線上化、數位化,也為下一步實踐OMO奠定了基礎。

二、「線上+線下」OMO教育模式是大勢所趨

王勵弘在預判今年下半年在線業務以及整個教育行業的發展方向時總結道:第一、在線教育肯定會繼續發展;第二、不管是在線上還是線下,重要的是突出好的教育的產品與效果;第三,線上線下結合是能夠結合兩邊優勢的好方法。

疫情對在線教育的滲透率很有幫助,特別是在公立教育還沒有在線上複課的情況下。"我個人認為,在線教育會持續發展,因為這種學習方式有一定的好處:第一沒有物理邊界;第二不用在路上花費時間。"

同時,王勵弘發現在線教育持續發展的趨勢之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第一,不少的在線機構提供了很多免費的課程,現在又急著做新招,暑期可能又有一場跟去年相似的營銷大戰。

第二,雖然大家都上線了,但不等於在線教育所有的效果都那麼的好。還是會有一部分機構因為急於上線,課程的準備、老師的培訓,在線體驗沒有那麼好。我認為一部分機構還是會遇到挑戰,包括學生線下複課後,線上學員面臨流失。

據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自疫情爆發以來,關鍵詞"在線教育"的搜索指數最高在2月10日達到4982,此後在3000左右波動;自進入4月以來,熱度呈現明顯走低態勢,至4月25日時搜索指數僅為581。

面對在線教育斷崖式下跌的熱度,社會各界對在線教育"曇花一現"的唱衰和對在線教培機構客戶留存與轉化能力的質疑聲音日漸增多,有說法認為疫情期間線上用戶增長存在"泡沫",若泡沫破滅,在線教育市場將面臨很多挑戰。

對此,王勵弘表示,"我們確實看到在疫情期間在線的用戶數量大量增長,在技術、用戶的意願上很大程度地促進了在線教育的發展,但我也提到,獲取的用戶,特別是免費用戶,並不等於會轉換成留存。從4月份開始,在線教育公司的平臺上真正轉換成為有效的用戶並留存的比例是非常非常之低的,也是使得現在開始新一輪暑期搶用戶的營銷大戰。這一點上,說是泡沫倒不至於,我認為這是很自然的一個現象,也是我強調的線上教育能達成的效果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還是有很多用戶會回到線下。"

此外,可能出現"泡沫"的情況是——產品質量的問題,如果倉促地上線產品,沒有把課程產品打磨好,客戶最後還是會檢驗出來的。

當然,線下教育依然有自身的優勢。"有一些教育的效果在線上比較難達成,類似思辨性的思維、團隊合作未來領導力的展現,這些就是線下的獨特優勢。"她強調。

以瑞思教育為例,線下門店或校區依然是瑞思教育的巨大財富。因為疫情之後,有些教育機構可能也要嘗試去做OMO,而瑞思教育已經有了十三年的線下布局,這是瑞思教育的壁壘。所以,疫情期間瑞思打造了線上能力,又有線下很好的布局,這樣的教育可能更豐富,也更全面。

竺稼同樣認為,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是必然的。"線上有線上的優勢,線下也有線下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功能,最好的方式就是走OMO的渠道,讓線上線下的特點都能夠發揮出來。"在此觀點上,竺稼延伸了自己的觀點並提出網際網路行業的數位化概念,即將整個業務流程數位化,以此來提高運營效率。

三、貝恩資本竺稼:教育是最有前景的行業之一

在資本寒冬疊加"新冠疫情"的大環境下,依照常理,環境越差融資越難,標誌就是量價齊跌。數量方面,確實有所體現。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教育行業一級市場共發生了56起投融資案例,比2019年同期下降逾40%;投融資總額118.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49%。進入二季度,情況並沒有明顯好轉,4月截止20日,教育行業共披露了7起共涉資6.245億元的投融資案例,也分別僅有去年4月的22%和25%,今年4月甚至還出現了連續14日無新增案例披露的情況。

然而,投融資數量大減並沒有引發融資額大跌。數據顯示,與2019年相比,今年以來教育行業投融資金額整體較為平穩。除了風險最高的種子輪的平均融資額出現大幅下調,天使輪和B輪融資額均保持平穩,而A輪融資金額則比過去兩年翻了一番還多。這表明,疫情之下很多中小微型機構要麼已經喪失了融資的衝動和需求,要麼仍在死撐,投融資雙方的博弈仍在持續且加劇。

進入5月,教育行業的投資意願是否會繼續降低、資本是否會回暖?竺稼表示,"很多線上教育企業燒錢之後依舊沒有能夠走向清晰的、可持續的業務模式,這個時候,投資人要開始更加審慎。另外,近兩年隨著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大力規範校外培訓機構,也使得原來大家認為可作為的細分的行業,將進行洗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教育投資可能會減少一些。但作為投資人,關鍵是如何去粗取細,去偽從真。"

作為瑞思教育的大股東,貝恩資本持股62.8%,貝恩投資全球執行委員會成員兼亞太區聯席負責人竺稼肯定了教育是最有前景的行業之一。"今天我們生活當中必須要有教育,必須要有知識,必須要具備學習、掌握、辨別知識與使用知識的能力。我們很積極的看教育行業,也在教育行業投過很多公司,現在也還在投。包括投瑞思教育,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選擇,以後我們還會進一步的支持瑞思的發展。"

那麼,在選擇教育投資項目時有哪些標準?竺稼透露,該項目是否在行業中有獨特、領先的、可持續發展的位置,是否有管理團隊的能力,以及教育產品是否有效果等等,這些對於教育機構非常重要,也是投資人會關注的因素。具體來說:

第一,企業在有前景的行業中,並在行業裡有獨特、領先的、可持續發展的位置。所有的企業在競爭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因此各種各樣競爭的動力很重要。所以,有很好市場地位的企業,都是在競爭當中展現了能力,取得了成功。

第二,好的管理團隊。一個好團隊能把一個企業從零做到一個大企業;能夠把一個差企業做成一個好企業。

第三,產品能夠效果外化,"教育不是流量的問題,關鍵是要有效果。"能否向更多用戶證明其效果。王勵弘也同樣認可,她從經濟模型或者從投資的角度分析道:"如果在線公司沒有打造好產品和體驗,每一個單一用戶都很難賺錢,集合起來平臺與規模效應也沒有發揮,那做得越多,虧得也就越多。"

作為具有投資和教育雙重背景的上市教育機構管理者,"過去,作為投資人是坐在副駕看地圖的人,現在,做企業是要真正成為掌舵的人。"王勵弘提到,未來的教育行業,在技術創新、教育理念、教育效果的達成上,還會不斷演進。教育行業裡還有許多值得發展,值得繼續投資的機會。

在她看來,教育投資還需要關注對下一代成長、對國家發展的影響。"什麼樣的資本去扶植什麼樣理念的教育公司,扶植什麼樣的團隊,實際上不僅僅是掙錢不掙錢的問題,還影響了很多的人,甚至是下一代,乃至國家的發展。教育投資的資金應當是向善的資金,幫助更好的教育理念茁壯成長。"

聲明:本文來源創業邦

中焦教育轉載並非出自商業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抓住風口,才有機會乘風破浪
    選擇大於努力,行業大洗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這道的選擇題我們必須認真做,疫情之下,找到風口,才有機會乘風破浪。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學生暫時不能如期返校,各高校及企業都已暫停了各類現場招聘活動。用人單位與學生不能直接見面進行考試、面試以及籤約等有效溝通,這些因素都會給學生順利求職帶來一定的挑戰。疫情當下,面對智芯融晶片產業研究專家張博應邀為遼寧科技大學理學院進行「疫情下的風口與機遇」線上就業指導講座。
  • 21世紀教育集團(1598.HK):線上教育風口上的應變者
    因為疫情,我們的在線教育布局提早提上了日程,整體上半年的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果,線上教育的收入佔比也接近50%。雖然有了進展,但內功還是不能丟,教育產業本質上還是要提供優質的教學內容,這一項沒做好,體驗一定會差。」
  • 釘釘危機公關在線求好評,線上教育風口來了嗎?
    線上教育熱度空前疫情讓在線教育下沉到千萬家庭疫情期間人人宅在家中,這使得生鮮電商、線上教育、在線辦公、網絡直播等行業迎來了空前的熱度。截至到 2 月 11 日,釘釘下載量為 11 億次;抖音、快手等紛紛推出在線教育相關扶持政策;新東方、網易有道、跟誰學、VIPKID等教育機構紛紛為學生免費提供線上教學課程。
  • 國產芯被推上C位之年:資本風口泥沙俱下,吹盡「泡沫」始到金
    它如此特別,以至於感情上讓很多人唏噓不已。商業上,有人說2020年,整個商業社會就像按加速鍵一樣。在2020年這一加速的場景中,一些公司或模特今年畫了廢紙,這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同時,在這一年裡,出現了很多新的模式,很多新事物加速了,很多新的機會也出現了。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看到了送貨人、網絡約車司機、快遞型的守望人。
  • 白皎宇:疫情能促進線上教育升級嗎?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白皎宇:疫情能促進線上教育升級嗎?與此相對應的,是線上教育的高歌猛進。2月9日,編程教育機構兄弟連宣布破產。據統計,在正常情況下,下機構的付費用戶獲客成本在500元至1000元,線上機構的成本在3000元以上,而線上一對一機構甚至達到了5000元至15000元左右。但在線下教學全面被迫轉到線上以後,業內人士分析稱,疫情給在線教育行業省下了千億的推廣費,把一些在線教育公司的銷售成本直接拉低了40%左右,轉化周期提升了一倍。那麼線上教育的春天,是否就真的到來了呢?
  • 抓住機會,轉型線上漢語教師 | 乾貨
    https://www.lingobus.com/Lingo Bus是一個在線中文學習平臺,專注於5至12歲兒童的教育。Lingo Bus自2017年8月上線以來,註冊學員近萬名,用戶遍布至五大洲,包括美國、加拿大、埃及等46個國家和地區,離中國最遠的學員來自巴西聖保羅。國內方面,平臺內在線中文教師的申請人數已超過5000人。
  • 疫情期間,線上線下教育巨頭的這些大動作……
    對於在家認真完成寒假在線課程學習的卓越學子,卓越還將提供熱愛學習獎學金200元/科,該獎學金可直接抵扣非特價班學費(2020年9月1日前報讀有效),且可與舊帶新優惠券疊加使用。 從疫情開始,轉型線上似乎是「唯一」方法。而幾乎所有的線上的課程都打著「免費」和「打折」的字號。這和線上課程的特徵有關。
  • 恆逸石化開設線上官方店!疫情下的PK終究還是線上贏了?
    那我會告訴你,就是線下和線上之間的對抗。2020年這場疫情的到來加速了傳統銷售模式的淘汰,線上直播、電商、短視頻就在這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出現了指數般的飛速增長。那麼作為傳統紡織業,我們在進行產業升級、企業優化的同時,開拓自己的線上市場也成為了日後各位企業老闆斥重資培養的對象。
  • 線下教育做好這一點,就絕不會被線上教育替代
    自從疫情發展至今,線上教育被推至風口,以至於引發了傳統線下機構的人均焦慮,要不要做線上,怎麼做線上,如何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MO模式? 線上服務加線下教學,還是線上線下雙教學,亦或是線上營銷線下教學呢?至今仍未有定論。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也不難追溯,教學自古以來便是手把手的親授面授,直至今日,就算是目前最火的雙師課堂,也無疑是保留了線下的教學動作,為何如此呢?其實我們從疫情期間家長對線上教育反饋可以窺見一二。
  • 「疫情」讓在線教育再次站在風口
    聚焦疫情阻擊戰(10)圖片來源/新華社■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李曉紅一場疫情的突襲,全民蝸居在家,讓線上業態迎來了意想不到的大爆發。對教育行業而言,呈現出了線下受挫、線上繁榮。疫情讓線上教育站上風口∨疫情的暴發,讓在線教育再次站在了風口上。日前,好未來、新東方、學大教育、巨人學校、猿輔導、作業幫等教育機構結合自身教育資源、教學技術對外開放教學資源平臺,面向全國中小學生,推出了免費線上直播課,線下培訓機構也開始轉向線上授課。
  • 十萬線下學員轉線上,精銳教育推「一對一OMO」模式
    張熙認為,因大部分在線教育公司都沒正現金流,都靠投資,存在泡沫。而線下教育機構有師資、有核心研發力量、有服務、有利潤。疫情加速了線下教育機構的在線化。在線平臺技術較成熟,最終教育比拼的還是教育產品和服務。線下領先優勢,加上快速學習能力,很容易平移為線上的領先者。
  • 疫情下,線上教育的反思!
    當疫情影響下所有教育教學工作都依託線上開展時,絕大多數師生毫無準備地捲入到了在線教育教學工作中,原有的教育教學秩序被迫做出改變,無論是教育技術硬軟體,還是師生對於線上學習的適應性都迎來了極大衝擊,保障線上教育教學工作有序開展,確保原有教育目標如期實現成為了所有人的共同責任。
  • 教育大咖熱議線上線下融合:明年有很大機會 但步子不要邁太大
    原標題:教育產業大咖熱議線上線下融合:明年行業還有很大機會 但「步子不要邁太大」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謝嵐即將過去的2020年,教育行業無疑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一方面線下教育機構在衝擊下艱難求生,另一方面線上教育機構站上風口跑馬圈地。
  • 教育機構線下搬線上≠OMO,疫情後才見真章
    OMO絕對是網際網路+教育的下半場,問題是,什麼是OMO?教育行業OMO的「正確打開方式」並無定論,各家都在以自己的理解詮釋「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疫情過後,大量用戶必然回歸線下授課,如何抓住短期在線教育的高滲透時期,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年齡段客戶的需求,打磨線上產品,培養用戶習慣,是各大教育機構面臨的「考題」。
  • 十點讀書林少:錯過了這個風口就抓住下一個
    以下,enjoy~在商界,「扶搖直上九萬裡」不是神話,但前提是你要站在風口上。作為企業領導者,不僅要有果敢的決策魄力,還要有高瞻遠矚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十點讀書創始人林少也認為,只要抓住了風口,就能借勢而為。
  • 教育培訓機構謀求「線上」轉型
    據美團數據顯示,河南從事教育培訓行業機構和組織接近20萬家,其中僅鄭州就有3萬家左右。複課60天後,我們選取四家位於鄭州的素質教育機構作為樣本,透析撐過漫長的停滯期後,熬到線下複課的機構該何去何從?「學生都去哪兒了?」
  • 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專注英語教育 線上線下需融合發展
    2020年至今,疫情打亂了教育市場的發展節奏,相應的,也在迅速改變教育行業的市場格局。這一年,線下教育機構遇到挑戰,企業的生存能力、應變能力等承受前所未有的考驗。同時,在線教育站上風口,迎來巨大的發展契機。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在論壇現場表示:「作為一家頭部教培機構,我們體會比較深刻的就是兩個字『活著Survive』。
  • 疫情下的高考,我們該如何解讀線上教育?
    但另一方面,疫情也促進了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了使得學生能夠在家裡也能享有學習的權利,線上教育迎來了發展期。NO.1什麼是線上教育?NO.2線上教育有哪些?線上教育就是能夠讓學生足不出戶也能在家裡進行課程學習的網上授課模式。我們所熟悉的就有釘釘、騰訊課堂,當初釘釘上線,應用評價慘跌1星,釘釘官方號為討生活,只能在線求饒。
  • 調查丨疫情之下,線上教育真的可以成為藍海麼?
    「在疫情期間,我們中小學在線直播課程春招和續費情況整體遠遠超出了預期,續費率和新生報名同比增長較快。」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品牌VIPKID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由於相關政策規定,尤其是線下機構的暫停營業,客觀上提升了大眾對在線教育的了解程度,對線上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疫情期間,我們的課程訂單有很大增長。」
  • 教育產業大咖熱議線上線下融合:明年行業還有很大機會 但「步子不...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謝嵐即將過去的2020年,教育行業無疑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一方面線下教育機構在衝擊下艱難求生,另一方面線上教育機構站上風口跑馬圈地。越來越多的教育企業開始思考疫情背景下行業發展方向,線上和線下、教育和技術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