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詩,念著念著就醉了,在不知不覺間,便會醉倒在詞中的意境裡~
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讀詩時,仿佛此刻正與詩人共飲著,他每揮毫一句,自己便醉得更深了。一來一往間,詩人寫得盡興,我們也醉得開心!
但其實,詩中的酒從來都是不會醉倒人的,只有那詩中的故事,才讓人心醉神往。若你還是不能夠融入這樣的詩情畫意中,大可小酢一杯,思緒便能隨詩飄蕩起來。
(未成年人禁止飲酒哈!)
有時候,只有跟隨詩中人一起,把自己融入那樣的氛圍中,才能更好地連接到詩人腦海中的所思所想,也就更能體會到詩人當時的一番心境,自然而然地,便能更好把詩詞給消化透了。從此,詩詞便入你心。
詩不醉人人自醉,酒入豪腸人更豪!此番有緣,何不一起醉一場?
《客中行》
唐·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誰都知道,李白一生對美酒是情有獨鐘的。只要有美酒,李白便可以忘乎所以,因此,美酒對李白的神奇效力可見一斑。
蘭陵美酒甘醇醉人散發著鬱金的香氣,盛滿玉碗色澤如琥珀般清瑩秀徹。這時擺在面前的蘭陵佳釀,色澤清洌,酒香撲鼻,李白看在眼裡,美在心間,恨不得馬上就喝它個一醉方休。所以,只要主人同他一道暢飲,盡情歡醉,哪裡還管這裡是家鄉還是異鄉呢!?
《遊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月夜泛舟,洞庭湖水全不似白日煙波浩渺、水汽蒸騰之氣象,波瀾不驚,澄澈如畫。無煙水愈清,水清月更明,溶溶月色溶於水,悠悠湖光悠月明。此等意境,非置身其中不可得,可見李白他真的是醉了,我們也跟著醉了,而且是甘願醉在其中。我們仿佛是沉醉在這靜謐安然的湖光月色裡,以船為床、天為席,伸手便可摘到星辰!
此時的李白與他的朋友正飄蕩在湖面上,與清風朗月為伴,不由得生出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終不可得,所以他也只好收起這份不羈的想像,姑且向洞庭湖賒幾分月色,痛快地賞月、喝酒。
《題龍陽縣青草湖》
元·唐珙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一場大醉之後,看著身邊的湖景,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還是水裡印襯著天上的星辰。只感覺在清朗的夢中,好似臥在璀璨的星河之中。
泊舟、泊夢,天河或曰星河,景中或曰境中,所思或曰所忘,詩人的夢境,滿船清夢,是詩人思量著的人生。然而,秋湖相往來,物我無礙,陶然自在,醉後一場,正是快哉!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夜光杯之中,正要暢飲時,馬上琵琶也聲聲響起,仿佛催人出徵。回過頭去看看那歡宴的場面:耳聽著陣陣歡快、激越的琵琶聲,將士們真是興致飛揚,你斟我酌,一陣痛飲之後,大家都醉意微微了。
此時也許有人想放杯止飲,可在座中又有人高聲叫道:怕什麼,醉就醉吧,就是醉臥沙場,也請諸位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我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
幾度豪情壯志,於杯酒中盡顯淋漓!
《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宋·蘇軾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早些年背井離鄉,親朋相識卻不得見數載經年。一切的一切,但求一個功成名遂再還鄉,然後好好坐下,酒倒杯乾,一起細數這些年來的如意不如意,將過往缺失的歲月再補回,再重拾,再追憶!
當然,不用像世俗的樣子用酒來訴說離情別緒,因為千言萬語的別情早已在心腸千迴百轉。詞中的情感,看似豪邁,實則深藏悽然別情,看似悽然,卻有鏗鏘有力!
這杯酒,你我都幹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