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唯一一首具有現實意義的詞作,格調激越悲涼,別具一格!

2020-12-14 最美詩畫

晏殊在十四歲以神童應試,皇帝賜他同進士出身,官至宰相,平生仕途順利,其詞也以風格含蓄婉麗的花間詞為主。但到了晚年反而遭遇政治挫折,不僅被罷免了宰相職務,還被調到州郡做地方官吏。這時候的晏殊已經六十多歲,心中不平之氣難以抑制,便借歌者之名寫了一首《山亭柳》,這也是晏殊唯一一首具有現實意義的詞作。

山亭柳·贈歌者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鬥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鹹京道,殘杯冷炙謾銷魂。衷腸事、託何人。若有知音見採,不辭遍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上片寫歌女對歌藝不斷追求以及她達到聲色生涯全盛時期的歡樂心情。「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這兩句是歌女的自述,介紹自己的出身。她家住在西秦,一身擁有多種技藝。

「花柳上、鬥尖新」,這句承接上句而來,介紹自己所學的技藝以及對這些技藝的掌握程度,語氣頗為自負。「花柳」代指一切歌藝技巧。「鬥」指的是比賽,「尖」,是指出類拔萃,「新」,意思是不落俗套,這兩句總體上是說歌女才藝高超,且善於創新。

「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這兩句是具體描述歌女高超的歌唱技藝。「念奴」是唐天寶年間有名的歌女。「高遏行雲」形容歌聲激越高亢。

「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最後兩句講她全盛時期的情景。「蜀錦」,古代以蜀地所產的絲織品最有名。「纏頭」,古代賞賜歌舞者的財物稱作纏頭。當年她是多麼得意,歌聲一響,眾人便為之傾倒,博得財物無數。

下片寫歌女年老色衰後的失意。「數年來往鹹京道,殘杯冷炙謾銷魂」歌女失意後的落魄生活與她全盛時期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衷腸事、託何人」,她以聲色示人,可勞祿了大半生卻連個可以訴說心事的人都沒有,這是何等悽涼啊!

「若有知音見採,不辭遍唱陽春」,這兩句寫出她對知音的渴望之情。「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這最後兩句寫歌女回憶自己的往事,品味著多年來自己所經歷的辛酸苦楚,同時也寄託了詞人對她的深切同情。

這首詞在晏殊詞中是別具一格的。從思想內容看,它一反以往流連酒歌的生活、相思離別的閒愁、風花雪月的吟詠,而是反映了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歌女的不幸命運,格調激越悲涼,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相關焦點

  • 晏殊的一首另類詞,如珠似玉之外也有深沉激越
    晏殊,宋仁宗時期任宰相。北宋詞人,與其第七子晏幾道同為婉約詞的代表人物,被稱「大晏」、「小晏」。有詞集名《珠玉詞》。晏殊的詞風和諧流暢,不玩弄詞藻而意蘊自現,如珍珠流轉於玉盤,不僅有音韻美,有意境美,更能於字裡行間顯現出一種通達的哲學。
  • 晏殊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詞作,寫盡了相思之苦,句句令人心碎
    晏殊是以詞著於文壇的,他的詞風婉約含蓄,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加之晚年時,晏殊官拜至宰相,所以人們又叫他「宰相詞人」。同時不得不說的是,晏殊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但其中大部分已散失,僅存有《珠玉詞》136首。而在本篇文章中,我們要介紹一首晏殊最經典的愛情詞作,在他的筆下,看盡那相思之苦。
  • 情人節到了,分享晏殊的一首詞,祝願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情人節到了,分享晏殊的一首詞,祝願山有扶蘇,隰有荷華。山亭柳·贈歌者宋代: 晏殊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鬥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數年來往鹹京道,殘杯冷炙謾銷魂。
  • 晏殊最悽美的一首詩,沒有提到清明兩個字,卻寫盡了清明的悲涼
    北宋的詩人晏殊,也曾經在清明的時候,寫下了一首七律,這首詩沒有提到清明兩個字,卻寫盡了詩人在清明這天的悲涼。寓意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的文風以含蓄婉麗著稱,他的詞言語清麗,聲調和諧。在這首七言律詩中,晏殊依然展現出自己的這一特點。整首詩的畫風非常悽美清麗。「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開篇兩句,就勾勒出兩幅瞬間變幻的畫面,女子乘坐的油壁香車倏忽不見,天空的雲彩,飄忽不定。這都是讓人最無可奈何的事。
  • 宰相詞人晏殊最滿意的一首清平樂,寫法獨特,情深意濃
    晏殊開創了北宋婉約的詞風,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詩詞,一點不比筆耕不輟的陸遊差。大家都很熟悉晏殊的《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另外還有《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下面介紹晏殊一首的《清平樂》,這首詞曲調優雅,情景交融,同時也含義雋永。原文:清平樂 宋 晏殊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 晏殊與紅顏知己分離後,化用一千古名句,寫就一首千古名詞
    尤其是喻恩泰飾演的晏殊。晏殊千古名作《清平樂》晏殊是富貴平和儒雅的,他自幼聰慧,十四歲就賜同進士出身,至仁宗一朝已是宰相。他在詞學一道,與歐陽修並稱歐晏,又與兒子合成二晏。晏殊極善小令,今天我們就一起品析他的一首小令,詞牌正是《清平樂》: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 北宋詞人晏殊的《浣溪沙》,描寫的是什麼?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他的詞作上承五代花間派詞人韋莊、馮延巳清新婉麗的餘韻,下啟晏幾道、秦觀等婉約派蘊藉淡雅的先風,可以說,晏殊是北宋詞壇上具有承先啟後作用的詞人。晏殊著有詞集《珠玉詞》,詞風風流蘊藉,對宋代初期的詞風產生重要影響。
  •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晏殊將對人生的思考,寫進一首首詞作中
    他13歲那年,當時的工部侍郎李虛已非常欣賞晏殊的才華,將自己的女兒許給他為妻。第二年,14歲的晏殊由工部尚書張知白舉薦,得以目睹天顏,由宋真宗親自面試。就此,晏殊得以步入青雲。晏殊小時候就很聰明,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晏殊很早就開始接觸文字,童年的晏殊浸染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所以他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7歲的時候,晏殊就開始嘗試寫作,寫出的文章得到了父親的認可,這樣晏殊的名聲就傳出去了。
  • 晏殊的這首詞,開篇7個字便扣人心弦,讀後令人慨嘆不已!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採桑子·時光只解催人老》,便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晏殊創作的一首抒發人生無奈和感傷的經典詞作。在這首詞中,晏殊主要把人的離別與時光的無情、年華易老聯繫起來,形成了對於人生的一種深沉感慨。短短四十四個字,悲涼悽緊,又蘊含希望。即使在千年後的今天讀起來,依然令人慨嘆不已。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詞,開頭一句氣勢驚人,結尾一句悲涼無比!
    陸遊臨死前的一首絕命詩就能很好地概括這些仁人志士一生心情:「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此生志求王師北定中原,卻是等不到那一天了!也正因此,南宋的詞壇也是一個感慨悲歌的詞壇。南宋的豪放詞既有古燕趙豪傑的激昂壯志,也有撫劍悲歌的無奈悲憤。
  • 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一直想不到下聯,此人隨口對出千古絕對
    詩詞之所以千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實是因為它本身是一種優美而具有內涵的藝術,其短小的篇幅,既不會使之像很多駢賦一般空洞無物,卻能具備駢賦的形式美和音樂美,且有過之而不及,特別是詩詞中的對仗,更是凝詩人之心血。
  • 晏殊模仿李商隱寫無題,一出手就不同凡響,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也就是說他筆下的愛情裡的那個她,現實生活中是真實存在,正是由於這一份真實,從而感動了無數的讀者。然而北宋時期的晏殊同樣也是一位深情的男子,並且他筆下的愛情也是可以媲美李商隱,無論是他的詞作,還是詩歌,那都同樣感人肺腑。
  • 晏殊的一首絕美小詞,思想超前了1000年,最後7字點出了人生真諦
    說到宋詞,我們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蘇軾、辛棄疾、柳永等,而除了這些位,有一位神童級別的詞作大師也在歷史舞臺上閃耀著自己的光芒,他就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散文家——晏殊。晏殊似乎不是那種需要發奮努力才能做出名篇的人,他也有理由不相信《史記》中的那句話:《詩》三百,大抵聖賢發憤之所作也。他從小就好像有著「文學慧根」,14歲時由於才華洋溢聞名於世,甚至被宋真宗親賜為進士,擢為秘書省正字。而宋仁宗繼位後,晏殊的事業更是平步青雲,成為當朝宰相。
  • 晏殊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把相思之情描寫的刻骨銘心,寫得非常悽美
    那麼說宋詞,同樣的取得巨大的輝煌,整個宋朝大部分的文人士大夫,那都是創作過很多非常唯美的作品,尤其是以蘇軾、王安石、辛棄疾、李清照、陸遊、秦觀、柳永、晏殊等人在文學上的造詣最高,他們的作品,也最為豐富,什麼樣的題材都有,而且在他們的筆下,一首首優美的作品,猶如漆黑夜空裡的繁星,照亮了那個時代,也照亮了我們這些後人。
  • 在晏殊這首詞中,有一個驚豔時光的笑容
    此外,在晏殊這首詞中,還有一個驚豔時光的笑容,它是什麼類型的笑呢?請先品讀下面的詞作。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 晏殊,宋詞真正的發端之人
    馮煦《蒿庵詞話》稱晏殊為「北宋倚聲家初祖」意即宋詞真正的發端是從晏殊開始的。但是喜讀詩詞的人都知道,宋代詞壇上著名的詞家可不止晏殊一人。但馮煦自有他的道理,畢竟錢惟演、範仲淹那些人只是偶爾填一填詞,詞於他們而言既是可有可無的事物,他們那寥寥可數的詞作也不曾對時人與後人產生多大的影響。只有張先,詞作較晏殊為多,年紀也長後者一歲,但張先長久以來都是晏殊的僚屬,甚至有幾分清客的意味,所以總給人以一種附屬物的印象,何況他職位太低交遊太窄,遠及不上晏殊的影響力。而晏殊的《珠玉詞》更是宋人流傳後世的第一部詞集。
  • 婉約派大師柳永十首詞作,寫山水抒情堪稱一絕,深讀四遍才能領悟
    由於一生懷才不遇,在行旅宦遊的時候,通過寧靜、美麗的自然景觀,寄託自己悲涼的情感,從而形成羈旅行役詞的主要詞人。在柳永存世的作品中,我們很容易發現,他喜歡用「秋」作為意象,給讀者一種悲涼滄桑之感,體現詩人對博取功名利祿無望的傷感,通過此文的引導,指引讀者沉浸在作者孤獨、絕望的世界裡。
  • 一首《踏莎行》,空靈婉約,單純的傷春詞作,卻被另解讀出深意
    然而晏殊的這首《踏莎行》素來被認為是單純寫景的傷春詞作,淡淡的愁緒隱匿於通篇的春景之中,不言明不說破,莫名無端的心緒全靠讀者自行揣測,委實神妙。踏莎行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 李清照唯一的一首豪放詞——《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就像柳三變,他雖然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也寫過《望海潮》這類意境開闊的詞作。因此,李清照寫出《漁家傲》這等豪邁之詞亦是可以被理解。這首詞的原文大致如下: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而且,這首詞是李清照眾多作品中唯一的一首豪放詞。特別是那句:「九萬裡風鵬正舉。
  • 晏殊最著名的兩首《清平樂》詞,一首語淡情深,一首貴氣十足
    晏殊是北宋初年最具影響力的詞壇大家之一,擅長小令,長於表現富貴生活的閒情雅致,語言清麗柔美,詞中多能引出哲理思考。在晏殊的詞作中,向來以《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最為人稱道,被譽為是「諧不鄰俗,婉不嫌弱」。但晏殊其他的一些作品,也同樣值得一提,比如他的《清平樂》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