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騙錢,騙子無所不用其極,變得越來越沒有底線。他們竟然把目光盯上了暑假在家的中小學生。 暑假接近尾聲,大多數中小學生都完成了假期作業,沒有了學業負擔,身心都比較放鬆,接觸手機時間增多。隨之而來的,中小學生被騙案件也大幅增多。僅8月1日至15日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我區已經有五名中小學生被騙。
案 例 一
12歲的小雨(化名),在同學群裡看到有人發刷單廣告,後在對方的誘導下使用家長的手機進行支付,被騙將近1萬元。
案 例 二
13歲小志(化名),在上網時被彩票信息吸引,後被他人引誘至網絡賭博平臺,投入4000餘元後無法提現。
案 例 三
16歲小亮(化名),被他人冒充其QQ好友,以家人做手術急需用錢為由騙走3000餘元。
案 例 四
14歲小傑(化名),在玩網路遊戲時,被人以免費贈送皮膚的名義,誘導其操作父母手機支付,被騙走近7萬元。
案 例 五
12歲小源(化名),同樣在玩網路遊戲時,被人以免費贈送皮膚的名義,誘導其操作家長手機支付,被騙走近6萬元。
東昌府反詐中心提醒各位學生和家長
父母方面
一、作為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動向,多花時間陪伴孩子,不要讓孩子過早、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孩子在使用手機時,應有大人陪伴,並儘量控制孩子玩手機時間。
二、如果孩子接觸家長手機時間較長的話,家長應儘量將銀行卡與支付軟體進行解綁,電子錢包裡不要存放過多零錢,並設置支付密碼。減少孩子可支配金錢數額。定期檢查手機,看看是否被孩子輸入指紋密碼或下載了不明軟體,如果有的話,要及時刪除,並定期對手機進行殺毒。
孩子方面
一、中小學生使用手機上網時,應對「免費領取裝備、皮膚」 「輕鬆日賺百元」 「粉絲福利」 「充值返利」等詞語提高警惕,不隨意打開或掃描陌生人發來的連結或二維碼,謹防被騙。
二、作為中小學生,應該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不隨便添加陌生人好友,不沉迷網路遊戲,不輕易給陌生人轉帳、發紅包,不隨便打賞網絡主播,不訪問違法色情網站。遇到親朋好友同學借錢,要告知父母,並通過電話或視頻核實。
三、如果你發現被騙了,要第一時間告知父母。父母知道孩子被騙後,不要過分責罵和體罰孩子,應第一時間帶領孩子到反詐中心報案。